乾寧元年即公元**四年,劉建峰、馬殷等人進軍楚地,第一站是潭州醴陵。rg
潭州是武安軍節度使鄧處訥的地盤,鄧處訥是邵州龍潭人,少年時曾跟隨江西人閔頊駐防安南。中和元年,閔頊率部撤回江西,路過湖南潭州時,順便把潭州觀察使李裕驅逐了,然后鄧處訥等人便擁立閔頊為湖南觀察使留后。朝廷無可奈何,只能冊封閔頊為欽化軍節度使,而鄧處訥則任家鄉邵州的刺史。
光啟二年,閔頊和衡州刺史周岳發生矛盾,率兵討伐周岳,但中了周岳的伏兵之計,大敗而歸。為了對付周岳,閔頊找來了淮西將領黃皓作幫手,但卻引狼入室,被黃皓殺死。但黃皓也沒高興幾天,周岳乘著潭州的內亂,率兵攻破潭州,殺死黃皓,自稱欽化軍節度使留后。
閔頊被害,鄧處訥與部下們發誓要為閔頊報仇。景福二年十二月,經過八年多的勵兵秣馬、軍事備戰,鄧處訥聯合郎州刺史雷滿,終于率兵攻破潭州、殺死周岳,自稱武安軍節度使留后。
面對新土團軍的到來,鄧處訥同樣十分不歡迎,所以他便迅速安排邵州指揮使蔣勛、鄧繼崇率兵三千,扼守潭州的咽喉要塞龍回關。龍回關的山峰疊峰峭拔、猶如城壁,而中間只有一條通道,一次僅能通行一輛馬車,名符其實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盡管龍回關的地形極其險要,屬于典型的易守難攻的地形,開路先鋒馬殷率兵來到龍回關前,對龍回關的地形經過一番勘察,覺得龍回關只可智取,不可硬攻。雖然對方只有區區三千人馬,但靠著這種有利地形死守,如果正面猛攻,必然損失慘重。
正當馬殷為如何攻取龍回關而發愁時,龍回關的蔣勛派人送來很多牛酒,犒勞馬殷,同時希望馬殷在酒足飯飽后,能夠主動離開龍回關,離開潭州地界。看來蔣勛既不敢公然放棄龍回關,又不太愿意和新土團軍正面交鋒,馬殷覺得可以采用攻心之計。
馬殷在接受了蔣勛的牛酒后,決定派遣使者到龍回關答謝蔣勛,當然除了答謝之外,馬殷還囑咐使者勸蔣勛道:“我們的首領劉建峰,智勇兼備,算命者預言他會興起于荊湖一帶,如今他率領十萬精銳大軍,而你只有數千鄉兵,你怎么抗拒,你不如放棄龍回關,和我們一起共取富貴,衣錦還鄉,不也是好事?”
蔣勛這種局面下,也并不打算為鄧處訥賣命,大開城門,迎接馬殷入關。潭州城中的鄧處訥估計還不知道龍回關失守的消息,如果這個時侯派遣一支奇兵突襲潭州城,兵貴神速,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劉建峰下令馬殷手下的前鋒將士迅速穿上蔣勛邵州將士們的盔甲軍裝,然后朝潭州方面進軍。
馬殷率領的前鋒將士穿著邵州將士的軍裝盔甲來到了潭州城下,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便讓潭州的守城將士輕易相信了他們龍回關守軍的身份,于是他們順利地進入了潭州城,還在府邸飲酒作樂的鄧處訥被當場抓獲斬殺,劉建峰率兵占據潭州城,自稱武安軍節度使留后,馬殷被任命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
當上了武安軍節度使的劉建峰自恃得志,十分的洋洋得意、飄飄欲然、興奮快樂,具體表現為:每天忙著尋歡作樂、貪圖享受,和一大幫下屬們狎酒歡呼、丑態百出,完不像個領導的樣子,完不管武安軍內部的軍政事務。
蔣勛自從獻出龍回關、投靠劉建峰之后,心情很不好,因為他的工作和職務沒有任何變化,繼續當他的邵州都指揮使。原以為獻出龍回關,必將是大功一件,怎么著也得撈個州刺史當當,但劉建峰在當上武安軍節度使之后,似乎把蔣勛給徹底遺忘了。
蔣勛決定主動提醒下劉建峰:“節度使大人,要不是我蔣勛主動獻出龍回關,你們能輕易得到潭州嗎?我個人覺得我的功勞非常大,所以我想當邵州的刺史。”對于蔣勛這種厚臉狂妄要官的行為,劉建峰十分的唾棄和討厭,要官沒有,你愛干嘛就干嘛。
主動要官被拒絕,蔣勛心中十分郁悶,于是和老搭檔鄧繼崇再度發動叛亂,占據邵州,自封為邵州刺史,并率兵攻打湘鄉。對于蔣勛的叛亂,劉建峰當然不能容忍。馬殷被任命為平叛統帥,率兵討伐蔣勛。
在馬殷出征后不久,劉建峰每天尋歡作樂,除了和下屬部曲們狎酒歡呼外,還搜尋潭州城的各色美女供他享受。劉建峰無意中發現了一位潭州城的絕色美女,并對這位美女十分的迷戀,但此絕色美女是劉建峰手下官吏陳瞻的老婆。
劉建峰利用自己的節度使身份,公然堂而皇之的占用絕色美女,而完不去理會陳瞻的感受,也不給陳瞻任何法。陳瞻雖然是個地位低下的官吏,卻并不是那種逆來順受、膽懦弱的窩囊廢。
當天夜晚,陳瞻在猛灌了幾大杯烈酒后,感覺渾身發熱、熱血沸騰,便突然拿了把鐵錐藏在袖中,然后搖搖晃晃的來到了節度使府中,直接進入了劉建峰的居室,把袖中的鐵椎瞄準劉建峰奮力一擊,將劉建峰擊倒在地,然后又斷其咽喉,成功地刺殺劉建峰。
武安軍節度使劉建峰就這樣稀里糊涂地喪命了,武安軍的眾將士怒氣沖天,將陳瞻抓獲,等候處理。既然武安軍節度使劉建峰已經死亡了,那么誰來當新的武安軍節度使?論資排輩,馬殷和張佶自然是眾將士所極力擁戴的節度使留后人選。
但馬殷還在邵州一帶討伐蔣勛的叛軍,所以張佶自然成了武安軍眾將士們的唯一選擇。當眾將士們一致擁戴張佶為武安軍節度使留后時,張佶欣然接受了眾將士的請求,騎著高頭大馬,洋洋得意朝節度使府急駛而去。
但就在張佶前往節度使府的路上,即將到達節度使府時,張佶的馬突然受驚蹶蹄,把毫無防備的張佶掀翻在地。張佶痛苦地倒在地上,發現雖然性命無虞,但左髀受傷,無法正常行走。當武安軍的眾將士來看望張佶,似乎還打算勸張佶時,張佶平靜的對眾人道:
“馬公(馬殷)有勇有謀、待人寬厚、樂施好善,我根比不上他,他才應該是你們真正的領導者,所以你們應該推舉馬殷為節度使留后。”
眾將士先把殺人兇手陳瞻開刀問斬,也算是為劉建峰報仇雪恨,另一方面派遣武安軍直軍將姚彥章到邵州請馬殷回潭州,主持軍政事務。當姚彥章來到邵州時,馬殷對邵州蔣勛叛軍的討伐進行到了關鍵的階段,蔣勛在馬殷的進攻下,節節敗退。
馬殷得知劉建峰被害、眾將士準備擁立他為武安軍節度使留后的消息后,安排親從都副指揮使李瓊留守邵州前線,繼續對蔣勛保持軍事攻勢。然后,馬殷便和姚彥章一同返回潭州,準備接受大家的擁戴,繼任武安軍節度使之職。
當馬殷來到潭州武安軍節度使門口時,張佶和武安軍的眾將士早已等候多時,張佶不顧大腿的受傷,乘坐肩輿,熱情迎接馬殷,然后把馬殷拉到節度使的座椅上,率領所有武安軍將士,向馬殷叩首參拜慶賀,馬殷被大家推舉為武安軍節度使留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