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rg
唐國五路大軍,每路五千精兵,在查文徽、邊鎬和祖恩、何敬洙、姚鳳五名將領的率領下,眼看就要齊齊抵達建州城下了。
形勢迫在眉睫!究竟是死守外城,還是先引君入甕再甕中捉鱉呢?就看援軍能不能同日趕到了。
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前方探子來報,汀州劉瓊的四千援軍即將抵達赤嶺,而泉州和漳州的兩路援軍六千已經會師,出現在建州城的另一個方向,將緊隨唐軍之后抵達建州城下,等候王延政的進一步指示。
王延政下令,將四個州的兵權部交給兵部尚書林仁翰,由林仁翰權調度城內的一萬五千精兵,和城外的三路援軍。林仁翰按原計劃實施捉鱉行動,召集了降將王建封以及他率領的五千精兵。
王建封主動歸降,在練夫人和宰相潘承祐的求情下,王延政決定給予王建封將功贖罪的機會。讓王建封和他的五千精兵站在建州外城的城樓上,假裝已經提前攻占了建州城。若是王建封能讓唐國大軍中計,引進毫無戒備的大軍,那么王延政便答應冊封王建封為建州都指揮使。
王建封是幸運的,然而他從唐國帶來的那五千精兵就沒有那么走運了。這五千精兵自從他們的主帥王建封降服殷國后,就被沒收了兵器,看押了起來。
按照計策,這些穿著唐**服的士兵將被堵上嘴,捆綁了手腳,像個木偶一樣站在城墻上,和他們的主帥一起已經假裝攻占了建州城。為了讓他們更加配合這次的捉鱉行動,兵部尚書林仁翰在請教了宰相潘承祐之后,還是給了他們一點甜頭。甜頭就是答應他們,只要這次成功擊潰了唐國的五路大軍,就給予他們行動的自由,是繼續歸降殷國,還是逃往唐國,何去何從由他們自己決定。
于是,捉鱉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這天陰雨蒙蒙,唐國的五路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現在了建州城下。大軍首領查文徽和邊鎬騎著戰馬在隊伍的最前面,在朦朧的陰雨中,只見建州城的城墻上士兵林立,而城門卻大開,一片死寂般的寧靜。
就在他們覺得奇怪的時候,赫然發現城墻上佇立著的士兵并非建州士兵,他們的胸前有一個大大的唐字,那是唐國的士兵服,他們竟然是唐國的士兵。查文徽不禁開懷大笑道:
“王建封果然不辱使命,竟然僅靠著五千的先鋒隊就攻下了建州,看來我們可以直接進城吃香的喝辣的了。”
查文徽畢竟是一個文官出身,打戰經驗不多,而且還非常想爭奪戰功,因此壓根沒有任何警惕之心。然而,查文徽身旁的邊鎬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武將,他早已嗅出了異樣的氣味,急忙阻止查文徽道:
“等等,這其中恐怕有詐!”
就在邊鎬感到遲疑的時候,卻見城樓上又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沒錯!他就是邊鎬的副將王建封,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是殷國的降將了,只能是邊鎬曾經的副將。
“末將王建封恭迎大將軍入城!”王建封在城樓上大聲疾呼。
雖然邊鎬仍然覺得奇怪,但已經無法阻擋查文徽的功利心了。查文徽大笑著,率先騎著戰馬獨自前行。邊鎬一時之間攔不住,只好領著眾將士跟隨著臨近城門。
唐國大軍的五路隊伍中,查文徽和邊鎬的兩路大軍走在隊伍的前面,剩余的三路大軍由祖恩、何敬洙、姚鳳率領在隊伍的后面。
王建封率領的先鋒隊提前攻占了建州城的消息很快就在唐國大軍的隊伍里傳開了。唐軍隊伍里的體將士不自覺地就放松了警惕,絲毫沒有了作戰的準備,只是快速地跟隨隊伍走向城門。
不一會兒,查文徽和邊鎬的兩路隊伍一萬兵力就率先進入了城門,來到了建州的外城以內。然而,建州內城的所有城門都是緊緊關閉著的。當邊鎬意識到中計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此時此刻,防御使陳誨率領著五千精兵正埋伏在建州內城的城墻上。而防御副史林仁肇也率領著五千精兵隱藏在建州外城的城墻上。
就在查文徽和邊鎬的一萬兵力部進入建州外城和內城之間時,埋伏在城墻上的建州眾將士在防御使陳誨的一聲令下部齊齊現身,有的拉弓箭,有的扔火球,有的擲石塊,對著城墻下的一萬唐軍就是一陣猛攻死打。
然而,還有一萬五千的唐軍在外城以外,沒關系,早有計策。林仁翰早就率領城內剩余的五千精兵在城外埋伏,而泉州和漳州的六千援軍在王忠順和董思安的率領下,待林仁翰的兵力疾馳而上時,也一同現身,總共一萬一千的殷國各州兵力形成了對唐軍的合圍。
眼下,建州已經出動了部的兵力,可以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了。毫無準備的唐軍此時此刻早已嚇破了膽,雖然他們共有兩萬五千兵力,而殷軍只有兩萬一千兵力,但是當耳邊響起殷軍震耳欲聾的沖鋒聲時,他們想象中的是至少有三萬兵力的殷軍。
一場惡戰一觸即發,城門里里外外的唐軍發生了相互的踩踏,棄戰而逃的士兵更是數不勝數,甚至連后面的三路大軍首領祖恩、何敬洙、姚鳳率都各自率領這一個分隊逃命去了。然而,在林仁翰、王忠順和董思安的合圍下,他們根無路可逃。
殺賊先殺將,祖恩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死神的追擊,被當場斬落于他的戰馬之下,而何敬洙、姚鳳則僥幸逃出了重圍。他們的三路大軍一萬五千兵力只逃出了七千,其余的八千死的死傷的傷,被困在了殷軍的包圍之下。何敬洙、姚鳳領著剩余的七千殘兵朝著赤嶺的方向,準備逃往唐國地界去。
城內的情況就更加慘不忍睹了。查文徽和邊鎬的一萬兵力幾乎都被圍困住了。最終,查文徽被生擒,邊鎬則不知所終,成為了一只漏的大魚。
原來,在惡戰剛剛開始的時候,邊鎬就預計到了絕無勝算的可能,他帶著身邊幾個副將火速沖出了重圍。逃離建州城之后,邊鎬沒有途徑赤嶺的大道,而是沿著一條路,朝唐國地界而去。
邊鎬是唐國大軍五位將領中唯一幸運的。因為就在赤嶺,一路逃命而去的何敬洙、姚鳳等七千殘兵敗將,十分倒霉地遭遇到了汀州大將劉瓊的六千精兵。
劉瓊原沒有打算在赤嶺大干一場的,汀州路途遙遠,一直趕路的他只是抵達赤嶺,還是晚了一步,沒有趕上建州城的保衛戰,功勞眼看都要被其他人搶去了。
然而,上天照顧他,給他留下了七千殘兵敗將。劉瓊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于是在赤嶺以六千精兵殲七千殘兵敗將,活捉唐軍的兩位將領何敬洙和姚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