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殷宋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戶部專營

作者/一上八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就在殷國戶部尚書張暉傾力發展工商業,各地商賈涌入閩地經商的節奏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殷國宰相潘承祐卻親自出面制止了這些舉措。rg當然,潘承祐也并非完否定張暉的所有舉措,只不過是進行了適當地修改。總的來,張暉重商,而潘承祐重農,彼此的側重點不一樣罷了。

    張暉學習管仲,有很強烈的民思想。他厭倦打戰,也不主張用嚴酷的刑罰來威懾百姓。百姓厭惡勞苦憂患,張暉就想方設法使他們安逸快樂,百姓厭惡貧困低賤,張暉就想方設法使他們富足顯貴,百姓厭惡危險災禍,張暉就想方設法使他們生存安定,百姓厭惡滅種絕后,張暉就想方設法使他們生養繁衍。

    然而,潘承祐卻覺得,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渴望著天下一統。為了兼并其他各國,殷國必須在武力方面先強大起來。而戰爭是讓殷國強大和穩定的最好辦法,它既是起點,也是終點,并且循環往復、不應該停止。潘承祐崇尚的變革者是秦國的商鞅。商鞅流傳下來的著作《商君書》上,國家貧窮就要去打仗,可以把不好的東西輸送到敵人那里,沒有像文士、商人那樣的國害,國家一定會強大。國家富足而不發動戰爭,就會懶惰懈怠,出現儒生、商人那樣的國害,一定會羸弱下去。

    潘承祐首先想把殷國改造成了一個農業大國。潘承祐學習商鞅的《墾令》,認為治國之要就是讓民眾歸心于農,大家都去耕地了,民風就樸實而純正,國力就可強大,他把所有不愿意從事農業的人統統歸類為惡農,即慢惰之民,并提倡各種辦法鼓勵及資助農耕。

    井田制以九百畝為一個計算單位,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各家分得百畝私田,同養公田。耕作之時,先要把公田的農活干完,才能各治私事。由此,春播秋割,守望相助。隨著人口的增加,井田制度已經敗壞,公地私有化成普遍事實。潘承祐宣布廢除井田制,允許民眾開荒耕作、買賣土地,這自然大大激發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顯然,在戰亂時期,糧食是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而土地從來都是官家與百姓進行交換的重要籌碼。

    要讓國民都去種地,就必須堵住其他的出路。如果工商業沒有過高的利潤,那么從商的人就沒有什么興趣了,而如果不去經商,那就只有去務農了。潘承祐出臺了眾多限制商業的法令。其一,控制糧食買賣和礦山國有化。只要不允許糧食交易,商人就無從得利,家家必須去種地,由此,糧食產量必然提高,而戶部則控制了最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交易權。潘承祐這是想把山澤之利部收歸戶部,這既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又阻擋了一條非農的發財之道。把礦山收歸國有了,那些不愿耕作、懶惰刁鉆、追求暴利的民眾就丟掉了飯碗,不得不重新回到田里去種地。其二,對工商業堅持重稅政策。其三,商業之繁榮,關鍵在于流通,潘承祐下令在殷國五州進行戶籍登記,命令百姓不得擅自遷居,禁止私人經營旅館,嚴格限制人口的流動。

    潘承祐把殷國變成了一個大農場,而殷國的工商業逐步變成由戶部在控制,戶部尚書張暉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了。潘承祐接著和兵部尚書林仁翰商議,推出了屬于殷國的軍爵制度。軍爵制度的具體政策有兩條:第一,收回貴族所有的爵秩,取消特權,重新分配,只有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才能夠重配爵秩,列籍貴族,第二,只要有軍功,無論貧賤都可以獲得貴族的爵秩。潘承祐設計了二十個等級的爵位,都以殺敵多少來封賜。

    在殷國,國民只應從事兩種職業,一是農民,一是軍人,前者富國,后者強兵,而獎懲便緊緊圍繞著種糧多少和殺敵多少。人人種地,則糧多,糧多則生育多,生育多則兵多,兵多則可打仗而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這些人口去種更多的糧食、生育更多的人口,繼續去打更多的仗,如此循環往復,就可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

    **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這樣的制度之下,殷國五州蔓延著極端功利主義的進取氛圍,民眾個個都是農民,人人皆為戰士,上陣奮勇殺敵,得勝封爵賞田。如果這一制度能夠持續下去,殷國必然通過戰爭獲得周邊的土地和人口,將那里的人民也都改造成殷國的百姓,然后繼續種地、殺敵,以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不久以后,殷國必成為虎狼之國。

    但潘承祐的這些制度只是暫時的,是為了統一天下而集中各地的力量。一旦天下一統,這些制度就應該立即改變,否則就極有可能步秦國的后塵。當年,在經濟模式上,商鞅試驗的就是這樣的命令型計劃經濟,即國家控制幾乎所有的重要生產資料,排斥或部分地禁止商品貿易,壓制或消滅自由的商人階層,從而使國民經濟完地服務于國家的目標。商鞅治理秦國是一次古典的極權主義運動。

    在商鞅的經濟思想中,強國與富民似乎是對立的。他極端地認為,人民不但不應該有思考的能力,而且絕對不能夠富足。管仲主張以價格政策為工具來縮貧富差距,而商鞅也反對貧富懸殊,卻走到了強國貧民的極端。商鞅認為,理想的狀態是讓人民始終處在同樣的貧窮線上,最好是家里沒有一點多余的糧食,以保持饑餓進取的精神面貌。強兵就必須使民弱、民怯和民愚,這樣的百姓通過重刑或重賞即可變成為勇敢而兇猛的戰士。很顯然,商鞅把百姓的貧困與無知看成是兵源充足和社稷穩定的必要條件。

    潘承祐當然不敢像商鞅這樣得直白、干得決絕,但眼下天下戰亂不止,為了完一統的目標,有一個來自商鞅的理念是潘承祐不想放棄的。那就是把殷國的強大遠遠放在民眾富足之前,強調國強民安,而不是國強民富。所謂安,年份好的時候,有口飯吃,饑荒到來的時候,不餓死,這已是最大的善政。

    王延政一改前朝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治武功。這些年,唐國、吳國三番兩次進軍建州,就連西南面的漢國也到漳州邊境進行過挑釁。鑒于此,王延政決定在殷國的外交策略上,一反之前的綏靖政策,而是應該常年作戰,擴張殷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王延政批準了宰相潘承祐推出的一系列強硬的國營化經濟策略,涉及產業、流通、金融、稅收等多個領域,具體的操盤人為戶部尚書張暉。于是,茶業、鑄錢、煮鹽、冶鐵和釀酒相繼被國營化。殷國開始在民間鑄造銅錢,王延政更是在建州設立了銅場,專門開采銅礦和鑄造銅幣。在鹽業專營上,招募民眾煮鹽,而由官府專賣。民眾向官府申請注冊成鹽戶,煮鹽費用部由鹽戶負擔,官府提供煮鹽的鐵鍋,煮成之鹽完由官府收購。殷國五州個有一個鹽業管理機構。鹽業專營對戶部財政收入的貢獻是巨大的,每人每月平均食鹽在三升左右,單單以殷國五州人口五百萬計,就是一個龐大而穩定的需求市場,更別出口到周邊地區的食鹽了。殷國戶部通過鹽業專營獲得的利益約占財政收入的一半。

    鐵業則完由官府徹底壟斷,按規定,凡產鐵的郡里均設置鐵官,即便是不產鐵的郡里也要在縣一級設置鐵官,鐵的冶煉和鐵器的制作與銷售,一律由鐵官負責。殷國五州的鐵業管理機構計八處。這一法令頒布后,民間不得再擅自冶鐵,更不得私自販賣,違令者,要在左腳戴上六斤重的鐵鎖,并沒收其器物。這一政策已有別于張暉之前的策略,戶部不但壟斷了銷售和定價權,更直接進入了制造的環節。之前,戶部通過資源壟斷獲得專營收入,戶部采用的是資源牌照授權、控制銷售渠道等政策,現在則進入制造環節,實行采產銷的面管制。

    另外一個被專營控制起來的產業是釀酒業。戶部實行酒專賣,其辦法與食鹽專賣類似,由官府供給私營釀酒作坊糧食、酒曲等原料,規定釀造品種和規格,生產出來后,由官府統一收購和銷售。酒榷的專營收入非常高,每生產一千甕的酒,至少可得到二十五萬兩千錢的收益,通過統購統銷,又可再得百分之二十的贏利。自此,殷國的酒與鹽、鐵并列,成為戶部實行壟斷經營的主要產業,在加上煙草和茶葉的壟斷,專營事業共有五大部分。

    戶部在流通領域展開的變革策略有二,一是均輸,即統購統銷,二是平準,就是物價管制。由于交通不便,商品的運輸成很高,而且采購、保存十分繁雜,甚至存在各地商賈乘機哄抬物價的情況。潘承祐就采納了由來已久的均輸辦法,規定所有商品均按照當地市價,由戶部統一采購,然后由官辦的運輸機構運往其他不出產此類物品的地區高價出售。殷國在戶部之下設立均輸使,各地設均輸官,建立起一個由戶部統一管理的商業絡。

    在大力推廣均輸法的同時,潘承祐還配套采取了一項物價管理措施,是為平準法。就是由戶部來控制殷國五州的物資和買賣,以平衡物價,它與均輸相輔相成,成為戶部控制市場、從流通領域獲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均輸與平準,一是管理零售市場,一是掌握批發環節,兩者互相配合,構成戶部管理商業的統一體系。

    這一商業體系的建成,使得戶部控制了殷國五州重要物資的流通利益,其成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快速地呈現出來。在一年時間里,戶部的糧庫就裝滿了糧食,連五州的糧倉也有了余糧,通過均輸所獲得的盈余就有五百萬兩白銀。老百姓沒有多交稅,而財政則變得無比充沛。然而,戶部財政收入的增加并非因生產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的社會財富在戶部與民間的重新分配。

    在戶部集中管理下,殷國鹽鐵產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殷國從事冶鐵業的人員起碼在三萬人以上,各州鐵官則多達百人。戶部把工匠召集起來開展生產,要錢有錢,要器具有器具。如果讓私人來經營,難免格局不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現在由戶部統管鹽鐵事務,統一用途,平衡價格,官員們設立制度,工匠們各盡其職,自然就能生產出上好的商品來。因為有了規模化的經營,殷國的冶鐵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和推廣,比如鑄鐵柔化處理技術和煉鋼技術,工藝也更為成熟。

    當然,戶部的這些舉措所造成的負面效應也是有的。自實體產業及流通被戶部專控之后,民間經濟的格局被徹底扼殺,社會財富被強迫清零,中產階層集體破產,工商動力喪失,更嚴重的是,民眾的儲蓄和投資意識從此銳減,民眾有好看的衣服馬上就穿,好吃的馬上吃掉,不再愿意儲蓄投資。而各地鐵官監造出來的民用鐵器質量低劣,而且非常昂貴,還強令民眾購買,導致怨聲載道。戶部尚書張暉認為應該使鹽鐵皆歸于民,還提出享受俸祿的官員和貴族應該退出商界,不應該與民爭利。相對的,對商人階層要給予了更多的同情和認可。

    張暉之所以反對,主要是在于戶部因這些策略而增加的財政收入,被王延政拿來大多用于國防軍備,平民階層因此而得到的實惠少之又少,在這些政策之下,國強易得,民富難求。

    張暉指責鹽鐵、均輸、平準等是與民爭利,造成官商勾結,物價沸騰,民間經濟蕭條,同時,戶部主宰商品生產和經營存在重大弊端,其商品要么不適民用,要么質量低劣,各級官吏則強買強賣,最后還使得殷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權貴經濟,形成了一個背靠政權,以經營商品為名,通過特權攫取龐大利益,他們的權勢大于朝廷重臣。

    張暉所提出的這幾點,在潘承祐看來,都不意外。在潘承祐看來,如果不執行這些策略,打戰的開支從哪里出?戶部的財政收入從哪里得?一統天下的愿望如何實現?而這三項不正是殷國成就霸業之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嗎?

    潘承祐引用桑弘羊的思想表明,要讓殷國強大何必依賴于農業,要讓百姓富足何必用井田制這樣的笨辦法?又,致富之道在于謀略,不在于身體的辛勞,利潤的獲取在于積聚效益,而不在盲目蠻干。他甚至一點也不諱言,戶部的專營策略與民爭利的質,他,實行均輸與平準,目的之一就是讓商賈從商品買賣中無從得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马鞍山市| 米易县| 呼伦贝尔市| 襄樊市| 浙江省| 义马市| 慈溪市| 修武县| 新津县| 临高县| 泽普县| 宜丰县| 洛南县| 邯郸市| 南召县| 朔州市| 新龙县| 泰安市| 玉门市| 句容市| 龙海市| 株洲县| 肇庆市| 民勤县| 镇安县| 贵州省| 兴山县| 浮山县| 陕西省| 白玉县| 三都| 盘山县| 囊谦县| 花垣县| 桐乡市| 西和县| 黔江区| 新巴尔虎右旗| 茂名市|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