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殷宋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北方的惡狼

作者/一上八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王延政在南方的閩地把戶部專營的工商業搞得有聲有色。rg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北方的十六塊肥肉早已經被一只惡狼已經吃掉了。

    這只餓狼就是契丹族的遼國。

    這十六塊肥肉就是燕云十六州。

    這簡直就是趁火打劫!

    自安祿山、史思明作亂中原以來,大唐帝國對潼關以西地區的統治幾近崩潰。

    到了懿宗以降,發源于山東的王仙芝、黃巢農民大起義徹底摧毀了唐朝中興的最后一絲希望。

    縱觀天下,鹿鼎猶在,狐兔狂奔,各方勢力多假尊王之名,行專霸之實。

    唐帝國喪失的不僅是在藩鎮心中至高無上的皇權與威望,在周邊各臣屬于大唐的藩邦中,也不再視唐朝為畏虎,人人皆可欺之。

    曾經威赫東方的大唐帝國的領土急劇縮,吃得最飽的當屬吐蕃。原先只占有高原的吐蕃乘唐朝衰落之時,蠶食西域和隴涼地區,一躍成為西部第一大國。

    北方形勢也不容樂觀,回鶻的崛起也對唐朝的安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多次攻擊唐朝。東北方向的形勢比較復雜,廣褒的東北平原上居住了許多民族,其中以渤海國最為強大。

    粟未靺鞨首領大柞榮在東北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渤海國,定都上京。

    渤海國初稱震國,后唐玄宗李隆基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部為忽汗州,也就是唐朝的羈糜州。渤海國極盛時,地跨有五京、十五府、一百多個縣。

    渤海國的封建化程度比較深,面模仿唐朝制度,經濟繁榮程度在東北首屈一指。渤海國的文化也非常發達,對鄰國日的影響比較大。

    在傳了十五位渤海王之后,渤海國滅亡了。而滅亡渤海國的不是別人,正是契丹大遼國的耶律阿保機。

    契丹共有八大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于部,相傳契丹祖先奇首可汗曾生有八個兒子,各為一部,后來漸盛,遂成八部。

    契丹民風剽悍,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性格,契丹人認為父母死后哭泣是膽的表現。葬禮也比較特別,把父母的尸體放在樹上,三年后才進行火化,并灑酒為歌:“冬月時,向陽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

    北魏時期,因受到高句麗的侵襲,契丹各部南下歸附北魏,活動于遼河流域一帶,這時的契丹還處在氏族社會。

    從隋唐到唐末五代這漫長的三百多年中,契丹的原始氏族社會基礎漸漸瓦解,直到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大遼國,經過五六十年的努力,契丹民族的封建化才徹底宣告完成。

    唐昭宗天復元年,契丹可汗習爾病故,族人欽德立,即為痕德堇可汗。因為阿保機能征善戰,所以欽德讓阿保機做夷離堇,就是統管軍馬的官,相當于中原政權的馬軍都指揮使之類的職務。

    在東北一帶的室韋、于厥、奚等部都做了耶律阿保機的手下敗將,俘虜牛羊無數,欽德自然要重賞阿保機,改任阿保機為大迭烈府夷離堇。

    天復二年七月,耶律阿保機大起族兵四十萬,攻掠河東,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此時正在和汴梁的朱溫大打出手,沒功夫顧及阿保機。

    阿保機大賺了一票,契丹人吃飽后才回家。耶律阿保機的大名響徹北方蕃漢之地,唐天復三年十月,痕德堇可汗拜阿保機為于,董統軍國重事。

    唐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欽德病死,國中無主。八部大人相議,覺得阿保機很有才干,便一致推舉耶律阿保機為可汗。

    阿保機剛剛做了大汗,就南進中原。中原距離契丹最近的就是河東,阿保機要吃飽肚子,不管你河東河西。阿保機大起契丹兵三十萬,南侵河東。

    可惜李克用屢戰朱溫不勝,李克用力以付招架朱溫,實在騰不出手來對付不知從哪冒出來的耶律阿保機。

    李克用派人向阿保機求和,二人在云州東城相見,言談甚歡,二人約為兄弟,李克用比阿保機大十八歲。阿保機回去之前,送給李克用三千匹馬。

    四月,梁王朱溫廢唐建梁,消息傳到契丹,阿保機派袍笏來到汴梁,來拜朱溫的碼頭,請求冊封。朱溫派司農卿渾特赴契丹冊封阿保機,并約為甥舅之國,讓阿保機俟機南侵河東。梁開平二年,李克用病故太原。

    契丹南邊有兩個大鄰居,一個是河東李克用,一個則是幽州的劉守光。劉守光經常派人去契丹打打秋風,劉守光手下有一位名士,名叫韓延徽,是前薊、儒、順三州刺史韓夢殷之子。

    韓延徽天資聰穎,飽讀書,善文字,深受前幽帥劉仁恭的器重。后來劉守光當政,便擢為幽州觀察度支使。劉守光為了對抗河東,便派韓延徽出使契丹。

    耶律阿保機想在韓延徽面前耍耍威風,讓韓延徽以臣禮來見,韓延徽是中原大郡的名士,哪認蠻夷寡君,寧死不屈膝。縱論天下大勢,韓延徽縱橫駁辯,雄論滔滔。阿保機大喜,便請韓延徽留在契丹,拜為軍師,事必詢問。

    韓延徽勸阿保機開府建牙,學習漢族政權的政治制度,胡漢分治,并建造城池,以安頓逃奔契丹的漢人,勸漢人多生育,同時讓漢人開墾荒地。

    漢族農民有了地種,自然不再想家,天下之大,哪里安得身,哪里便是家。契丹的漢人人口和土地急速增加,也大大增強了契丹的國力,阿保機驚喜萬分,視韓延徽為再世諸葛亮。

    契丹經過韓延徽的改革,國力大長,轉眼間,按照契丹的老規矩,八部大人每三年進行一次選舉,族人推舉一位有才能的人做大王。

    阿保機自恃馬壯兵強,不想放棄王位,七部大人在阿保機討伐黃頭室韋回來時,再逼問阿保機什么時候大選?阿保機被逼的沒辦法,只好交出了象征最高權力的鼓旗,不過阿保機當然不愿意就這樣退位。

    不久,阿保機就發兵攻滅了八部,廢除八部大人制度。契丹的氏族社會基礎被徹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類似于中原政權中央集權制的政治制度,當然沒有中原政權那般嚴密。

    掃掉這些討人嫌的部落酋長,阿保機已經不滿足于做什么契丹主,聽起來也不霸氣。梁末帝貞明二年十二月,契丹迭刺部大人耶律阿保機在迂王集會堝稱帝,國號大契丹,建元神冊元年。

    契丹神冊二年二月,晉王李存勖的弟弟威塞軍防御使李存矩因為治軍不力,被亂兵殺死,前壽州刺史盧文進時為主將。李存勖見弟弟被殺,自然大怒,派河東頭牌周德威率兵來殺亂兵。

    盧文進等人哪是周德威的對手,輸的一蹋糊涂,只好亡命契丹。阿保機親率三十萬契丹軍南下攻幽州,在新州大敗河東、鎮、定聯軍,把周德威給打跑了。契丹軍虛張聲勢,號稱雄師百萬,進圍幽州。

    李存勖正力和朱友貞對峙于河上,見阿保機前來搗亂,大罵阿保機無恥。再派名將李嗣源、李存審、閻寶率河東馬步軍七萬從易州會和,然后在幽州和契丹大戰一場。契丹軍萬余鐵騎橫于陣前,河東軍無不失色。

    李嗣源帶著一百多個不怕死的騎兵,摘掉盔甲,揚鞭操胡語大喝決戰!罷縱軍大進,河東軍隨后狂潮般攻殺過來,連發火箭,契丹軍沒想到河東軍如此玩命,大敗而去,耶律阿保機帶頭狂逃,丟下牛羊馬只無數,狼狽逃走。

    契丹天贊元年十二月,成德軍節度使王镕被養子張文禮殺死,自立為軍主。李存勖發兵來討,阿保機再次南下。契丹軍和河東軍在望都大戰,契丹軍差點活捉了李存勖,可惜沒有得手,被河東軍一陣反攻,大敗而逃。

    兩次大敗讓阿保機再也不去招惹李存勖,轉攻實力相對較弱的渤海國,一舉攻下渤海東部門戶扶余城,阿保機以長子耶律突欲為東丹國王。

    天贊三年十一月,李存勖大軍攻入汴梁城,朱友貞自殺殉國。之后,李存勖在中原胡鬧了三年。契丹天贊六年六月,李嗣源在魏州叛亂,殺向洛陽。洛陽又發生大亂,李存勖被亂兵殺死。李嗣源繼位兩個月后,派供奉官姚坤去契丹告哀。阿保機要姚坤答應割讓河北地,姚坤氣的直搖頭。阿保機大怒,把姚坤投進了大牢。

    阿保機南下不成,便繼續攻打渤海國。阿保機大起雄兵,皇后述律氏、皇長子人皇王耶律突欲、皇次子元帥太子耶律耀庫濟俱行從軍,惕隱耶律安端、前北府宰相蕭阿古只率萬余騎兵為前鋒,大舉進攻渤海國。

    契丹前部數破渤海兵,渤海國人大恐。僅僅二十多天,契丹兵就攻到了忽汗城下,渤海君主大諲譔走投無路,只好開門投降阿保機,渤海國從此消失。

    消滅渤海國后,耶律阿保機下詔創造契丹文字三千多字,準備做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可惜阿保機在凱旋回師的途中,因突得急病,沒搶救過來,病死于扶余城,年五十五歲。

    耶律阿保機死后,國人奉其柩歸葬木葉山,謚為大圣皇帝,廟號太祖。安葬完了先皇帝,下面就要擁立一位新皇帝。耶律阿保機共有三個兒子,長子突欲,次子耀庫濟,三子阿敦少君。述律皇后最喜歡二兒子耀庫濟,便立為天皇王,突裕到東丹國繼續做他的大國王。耶律耀庫濟即位后不久,改名為耶律德光。

    契丹天顯三年四月,唐義武軍節度使王都因和李嗣源有矛盾,在定州發動叛亂,李嗣源遣王晏球等將來滅王都,王都速向耶律德光求救。耶律德光正打算到河北撈一票,大喜,派惕隱涅里袞、都統查剌率契丹兵前去支援王都。

    沒想到王晏球早有準備,契丹兵還沒到定州,就被唐軍痛擊一陣,損失慘重,余部逃回契丹的路上,又被唐盧龍軍節度使趙德鈞插上一刀,幾乎被殲。

    天顯四年十一月,東丹王耶律突欲叛逃,奔向中原唐國。耶律突欲走海路,帶著四十多個心腹人泛海至登州,成功登陸,李嗣源賜耶律突欲名為李贊華,封懷化軍節度使。

    天顯七年十一月,六十七歲的李嗣源駕崩,宋王李從厚繼位,可沒多久潞王李從珂在河中造反,僅僅三個月,李從珂就攻下洛陽,李從厚逃跑途中被姐夫石敬瑭給做掉了。

    李從珂和石敬瑭都是李嗣源的近親,自持勛貴,互不心服。李從珂做皇帝不久,發兵攻打河東,企圖滅掉石敬瑭。石敬瑭當然不想被李從珂吃掉,為了自保,石敬瑭便把眼光投向了北方。契丹坐擁雄兵百萬,實力足以對抗李從珂。

    契丹天顯十年七月,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遣掌書記桑維翰奉表向耶律德光稱臣,并允諾只要耶律德光能幫他滅掉李從珂,他愿意向契丹割讓盧龍道、雁門關以北共十六州,并認比他年輕十一歲的耶律德光做義父。

    九月,耶律德光自將大軍來救石敬瑭,打敗了唐軍張敬達部,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某人感動的直哭,不停的感謝義父。耶律德光和石敬瑭勾搭成奸,各取所需,耶律德光幫忙石敬瑭在同年十一月攻下洛陽,李從珂**。

    唐亡,晉立。

    耶律德光帶著十六州的肥腴之地回到契丹。十二月,耶律德光下詔,改國名大契丹為大遼。在得到十六州土地之前,契丹雖然也擁有適合耕種的土地,但十六州橫桓中原與大漠間,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契丹有了十六州,進可南下中原,退可固守北方。

    石敬瑭當了七年的皇帝,于遼會同六年六月病死于汴梁,繼位的石重貴表示不再向契丹稱臣。

    遼會同八年正月,耶律德光以趙延壽為前鋒,大舉南下,先取貝州。晉軍的實力并不差,雖然契丹軍在漢奸邵珂的幫助下攻下貝州,但契丹軍和晉軍主力作戰的過程中極為吃力。

    遼會同九年三月,契丹軍在白團衛村企圖圍殲晉軍主力。沒料到晉軍遇強更強,在杜重威、張彥澤、李守貞、符彥卿等人的率領下,迎風逆擊遼軍,遼軍大敗,耶律德光差點被活捉,騎著一頭駱駝逃掉了。

    耶律德光的命實在太好,杜重威和張彥澤為了個人私利,在耶律德光的引誘下,出賣石重貴,倒戈南向。遼會同十年十二月,張彥澤率領大遼兵攻進汴梁,俘虜了晉朝皇帝石重貴。耶律德光把石重貴打發到黃龍府種地去了,自己則做起了中原的大皇帝。

    耶律德光性格殘暴,即位不久,就縱容手下以打草谷為幌子,在中原大肆燒殺淫掠,惹起中原士民憤怒,紛紛反抗契丹。原晉朝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乘亂取事,于遼會同十一年二月,在太原稱帝,國號大漢。

    耶律德光在中原快混不下去了,只好在會同十一年的三月溜回契丹。耶律德光逃至欒城,染上重疾,勉強行至殺胡林,一命嗚呼,時年四十六歲。侍從帶著耶律德光的尸體逃回了契丹,葬在了木葉山,和父親耶律阿保機葬在一處。

    耶律德光死后,耶律突欲的長子永康王耶律兀欲繼位,改名耶律阮,改元天祿,尊叔父耶律德光為太宗皇帝。耶律德光的長子耶律述律還在契丹,此時述律太后已經發兵來討伐耶律阮,結果兵敗被俘,耶律阮把祖母軟禁了在木葉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镇康县| 丹江口市| 贡嘎县| 蕲春县| 伊吾县| 上饶县| 青河县| 盖州市| 静安区| 叙永县| 纳雍县| 库尔勒市| 磴口县| 井陉县| 江津市| 平远县| 泸定县| 诏安县| 长垣县| 蓬安县| 龙川县| 普陀区| 噶尔县| 三亚市| 方正县| 车致| 普兰县| 长乐市| 新源县| 三河市| 隆德县| 滕州市| 手游| 阳西县| 磴口县| 岐山县| 晋中市| 丹棱县| 微博|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