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羨也不過是個苦學儒學的飽學之士,要辯論,面對禰衡這般類縱橫家更多于類儒家的詭辯之士,他卻是沒有辦法去反駁,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看到太史羨那漲紅而又無話可的臉龐,幾位擁有偌大聲望的名士們都有些同情他了,其實他做的也不算過分,在這個聲望大于天的時代,誰又不是費盡心思的去趁機揚名呢?這些事情不過是世家眾人皆知的秘密,可惜,想要揚名卻是找錯了踏板,自己反而被人當作了踏板。rg
在他們都無話可的時候,禰衡卻是看著人家頭上那高達四十的怒氣值,看到對方似乎要放棄跟自己的對峙了,禰衡心里也是暗自召集,這樣的話,自己就不能兌換到自己想要的部能力了,難道要自己放棄四星的鉆研儒學,只獲取三星么?禰衡想了想,只能再試試能不能讓他增加上個一星能力值,禰衡猛地轉過頭,甚至都不看著他,道:“請便!”,這句請便就相當于后世的滾蛋,果然,這句話猛地就給了太史羨一個暴擊!
看著猛地提升到了六十點的怒氣值,禰衡立刻便兌換了四星的鉆研儒學,一星的劍道之術,還有一星是用來換取了一星的書寫文書,這一方面,禰衡只有兩星,而太史羨卻是有三星,禰衡只需要花費十點怒氣值便直接讓自己的能力又提升了一顆星,好些能力猛地涌入禰衡的腦海之中,倒是讓禰衡都覺得有些眩暈,大部分的儒家經典,注釋,紛紛涌入禰衡的腦海之中,又有揮劍,出劍的方法也漸漸被自己的身軀所熟悉。
太史羨冷吸了一口氣,極為怨恨的看了禰衡一眼,轉身便離開了,可想而知,他的一切想法都落了空,甚至是白白給禰衡做了墊石,日后人們提起他的名字,肯定會此人不就是之前被稚童禰衡辯的不出話來的太史羨麼,禰衡卻沒有理會他,直接帶著名士們步入了府邸之內,看著府邸之中鳥語花香的景色,這些名士們的心情也放松了許多。
最前步入府邸之中的崔琰看著國淵有些不解的問道:“此子曾言未嘗學儒家經典,子尼卻真為傳授其儒學?此為何故?”,國淵沉默了片刻,他總不能在這個時代法要比儒更加管用吧,想了片刻,他方才緩緩道:“此子悟性膽魄皆上,同齡或許無人可及,唯恐我之學問短淺,不得已傳授,已故未傳授儒學,季珪所學深厚,不若季珪親自傳其儒學,以該其性?”
崔琰一聽到這話,頓時就慌了,開什么玩笑,教授這么一個混子,恐怕還沒有教完論語自己就得先被氣死,他連忙擺了擺手,道:“子尼過譽,琰學疏才淺,不得已此重任!”,走在后面的幾位名士自然都聽到了他們兩人的言語,管寧笑了笑,故意道:“吾等之中,唯季珪學問最高,康成公也是贊嘆不已,我覺得子尼所言極是啊。”,崔琰立刻就知道,這些家伙是準備拿自己開玩笑了,他看了看身后,道:“諸位皆為德高望重之達,敢問誰可有意傳儒學經典與吾等舊友之后?”
聽到這話,眾名士紛紛搖頭不再言語,對于禰衡這樣桀驁清高的性格他們是很欣賞,可是欣賞不代表愿意天天與這樣的家伙相處在一起,想想那個時候,自己被禰衡指頭蓋面的噴一臉口水,他們就再也不敢話了,步入內府之后,他們便看到了擺放在地面之上的跪席以及木案,心里一愣,便立刻明白了,是自己來人太多,客堂定時擺不下,方才在這里迎接,他們都沒有多想什么,甚至都沒有經過禰衡解釋便直接在這些席子之中跪坐了下來。
在這個時期能夠舉孝廉的人物,首先注重的不是學問,而是品德,雖然大部分名士都是故意為了揚名而傳出品德高尚的佳話,可是不可否認,在明面上他們還都是這個時代的道德楷模,舉孝廉也首先看重你的德名,其次才是學問,當然,如果你爺爺是費亭侯,是皇帝的心腹之人,你爸爸是大鴻臚,三個叔叔分別是司隸校尉,中士大夫,議郎,玩伴兄弟是南陽袁氏,那么就算你在雒陽名聲一塌糊涂,天天為非作歹,跟著兄弟去搶新娘,你都可以舉孝廉為官(曹操)。
禰衡來到了國淵身邊,對著國淵行禮道:“國師,衡尚且年幼,即為主家,也不能坐與上位,還請國師替我為主”,禰衡即使作為他們探望的對象,是彌家意義上的主子,可是也不能在一群長輩之中坐在上位上,國淵看了看周圍,他在這些好友之中,也算是年輕的,來不該他來做上位,不過上位是會主坐的位置,他作為會主之師,的確也該替禰衡來招待這些賓客,他點了點頭,便坐在了上位之中,禰衡擺了一席,坐在國淵身旁。
國淵開始招呼著二郎上些吃食,又招呼著這些名士們,禰衡不愿做主席的原因除了不夠資格之外,更多的還是不想做那么多的麻煩事情,名士們做好之后,便開始朝著禰衡噓寒問暖,他們來此的目的不是什么聚會飲餐,至少表面上是為了探望禰衡而來,面對他們的詢問,有些不知所措的禰衡也開始把當晚的情況一一出,當然,禰衡的話語也是帶著些修飾,比如自己正好在窗口拿著竹簡接著燈籠夜讀之類的。
名士們聽著禰衡出的兇險經過,也都是有些憤怒的沉悶不語,以禰衡的話語來看,對方根就是想殺死禰衡,而沒有帶著什么威脅恐嚇之類的念頭,這樣的念頭,無疑是與禰衡有什么直接茅盾,或者是有利益掛鉤,這些名士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道德楷模與智者模范,自然都是先表示了對這件事情的強烈指責,隨后再開始思考著兇手的情況,沒錯,在座的名士們都想著要破案,故友之子遭遇刺殺,名士探望一怒之下抓出了此刻,這樣的佳話對于他們而言可是有益無害的!
禰衡也隱約知道他們的想法,不過,只要能抓捕刺殺自己的那個家伙,能夠挖出究竟是誰對自己下此狠手,就是目前對禰衡最有利的事情,不然鬼知道,那些家伙還會不會繼續動手,而自己又能如此僥幸的躲過對方幾次刺殺,也許下一次,不止是短劍,可能是一碗水,一頓飯,就會改變歷史結局,歷史上的禰衡的結局可不是被上不得臺面的人物擊殺,他噴過曹操以及他屬下眾臣,曹操卻不敢殺害這位名士,將他強制派到了劉表哪里,又噴劉表,劉表也不敢殺,派給了脾氣暴躁仗著自己襄陽黃氏的身份行事肆無忌憚的江夏太守黃祖,禰衡又噴了黃祖,卒。
注①:漢朝舉孝廉來是想以德操取士,任用一些孝順不會叛逆朝廷的士子,只是這引起了漢代名士士子們故作高尚,釣名沽戌之風,例如上文出現的管寧,他跟華歆是至交好友,可是據有一次他們在田里耕作,看到了一塊金子,管寧看都沒有看,而
華歆卻是拿起來看了一眼,再扔掉了,而管寧開始厭惡他,他們在一起讀書,外面突然有高官(名士)騎馬路過,管寧沒有理會,華歆去看了一眼,管寧便直接與他割席斷交。可想而知,管寧為了名望,甚至可以犧牲好友名望,他是出了名,大家都夸他清高,可是華歆險些聲名狼藉,不過,令人好笑的是,三國志里對華歆的評價是清高廉正四個大字,這些名士都幾乎是想刷聲望想瘋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