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貴回家和老婆商量了半宿,決定將舅子梁偉叫到店里來幫忙。rg
和這個年代的大部分鄉鎮青年一樣,史貴的舅子已待業好幾年了。
西堡鎮的國企雖然挺多,但它們大多是屬于市里或縣里管轄的,只是因為地理的原因,才將廠子建在了這里,在國失業率飆升的年月里,它們連廠子弟都難以部吸納,更別是地方上的青年了。
像是西堡罐頭廠,就可能給楊銳留一個位置,卻無論如何都不會公開招聘的。
史貴的飯館好不好,差不差,混一肚子的油水總是簡單的,他們給梁偉一,后者就連忙同意了。
第二天,史貴將掌勺的工作交給了老婆,把打雜送外賣的活計交給了梁偉,自己騎著自行車去了修理鋪,給后輪裝了一個大大的竹筐,又刷了桐油和黑漆,就此有了“貨車”。
他估計著,楊銳既然要賣卷子,那平均每天怎么都要五十套以上才有意思,要是順利的都賣掉的話,自己的兩成賺一戶雙職工的錢還是有希望的。
考慮到賣的多賺的多,史貴還是給予了充分的信心。畢竟,這樣一個靠表文章就能賺多塊錢稿費的年輕人,不可能為了幾塊累死累活吧。
到了校外,史貴才現自己想簡單了。
楊銳果然準備了過5套的卷子,看那厚厚的一大堆,再看自己做的竹筐……
“裝不下怎么辦?”史貴暈了。
“我讓人陪你一起去客運站,直接去縣城,到了以后,打一輛三輪車就行了。”楊銳從傳達室后面推了一輛自行車出來,后面也捆扎著滿滿的一堆卷子。
“這么多!”史貴不用數也看得出來,這比他想象的五十套多太多了。
楊銳微微點頭,將其中的一套卷子抽了出來,遞給史貴道:“每套卷子里面是1張試卷,配一張答案。每套卷子賣毛錢,我也按照這個價格給你提成。這里一共是15套卷子,你要給我帶4塊回來,剩下的6塊錢,就是你的提成!
他現在其實是把史貴當經銷商在處理,賣的多還是少,楊銳并不很關心。
史貴翻來覆去的看卷子。
每套卷子都裝在一個硬殼紙盒里面,外觀好看不,還寫著《銳學秘卷》幾個字,相當有吸引力。
不過,白送一個硬殼紙盒,還是讓史貴覺得浪費,問道:“我看縣里賣的卷子,直接一訂就行了……”
“要是什么都一樣,咱們的油印卷子,能賣出兩毛嗎?”楊銳也是看過其他教輔材料才定價兩毛的。這個價位,比相對便宜的習題冊還要便宜幾分錢,和少年文藝這種雜志差不多。8年代的文青們既然消費得起幾毛錢的雜志,消費得起一塊錢的《收獲》,花兩毛錢買一套卷子,也不是太難。
另一方面,《銳學秘卷》賣的太便宜也不行。周邊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有錢玩題海戰術的學生少之又少,較高的利潤比例是賺錢的基礎。此外,紙張和油墨雖然能夠買到,可要想搞低價傾銷,原料供應肯定是不夠的。
也就是,賣房市場的8年代,天然是追求高利潤的時代。
史貴不知道一套卷子的成是多少,但對自己能賺到6塊錢還是滿意的。他暗自思忖片刻,道:“我在縣里有熟人,先到勝利中學試試看,要是能賣掉的話,我就回來再拿一批卷子,三天怎么樣?”
“三天賣15套卷子?”楊銳無奈的看著他。
油印卷子的成其實很低,算上人工也不過一半,也就是,15分卷子能賺15元。
如果是每天賣掉這么多,一個月就該有45元的利潤,用來買生物顯微鏡都夠了。但如果三天才賣掉15張卷子,收入就會降低到15元每月,只能買黑板什么的講大課了。
這和楊銳的預期可是嚴重不符。
他還想逐漸增加出貨量呢。
史貴不明所以的看著楊銳。他覺得三天賣15套卷子不少了,縣里的新華書店一天才賣多少教材啊。
這種理念上的差距最難溝通的,某些時候,做有用,無用。
楊銳嘆了口氣,心想“還好我提前做了準備”。
他招招手,從門外的文青樹蔭下召喚了一只男生過來,又對史貴道:“我建議你從縣一種賣起,有示范效應。這位王蒙同學是縣一中的,還是他們班里的數學課代表,這一次,他來是代表同學來抄題的,我服他陪你一起過去銷售試卷,有他介紹,你最好直接和老師打交道,15份卷子,應該一天就能賣掉。嗯,多出來的零頭,就送給他的同學了,以后也是這樣!
史貴是開飯館的,人情世故都懂,恍然道:“我明白了,放心吧。王蒙同學,這次要多拜托你了,抽煙嗎?”
他掏出一盒寶城煙,熟練的搗出一支來。
王蒙是個瘦高個兒,有點拘謹的接了煙,點燃吸了一口,輕輕咳嗽了兩聲。
楊銳笑了笑,從兜里掏出兩盒大前門,分別遞給王蒙和史貴,才對后者道:“如果你一天之內賣完了卷子,我建議你不要直接回來,先拍電報給鎮上,我會讓人送卷子過去,你留在那里,熟悉一下情況,也節省體力!
“我留縣里?”
“嗯!
“這個……”
楊銳知道他想什么,先道:“你自己找住處,我每晚給你報銷1塊錢的差旅費?h一中跑完,勝利中學,光輝中學那邊都跑一跑,做做公關,縣里的局面打開了,鄉里就不用專門跑了,光是送貨就行!
賣醫藥就公關醫生,賣教材就公關教師,早在楊銳讀研的時候,他的許多同學就轉作醫藥代表了,當時若非去做了補習老師,楊銳不定也走了這條路,屬于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
史貴聽到一塊錢嚇了一跳,暗想:一天一塊的差旅費,一個月不就塊了?要是住大通鋪的話,可要省下一半多呢。
他擔心楊銳是試探自己,捉摸不定的:“太費錢了。”
“走后門從來是成最低的銷售方式,你就照我的去做吧!睏钿J這話的時候,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好孩子王蒙的臉脹的通紅,低下頭當做聽不著。
民走后門是過幾年才有的事,如今的中國人,還是有點節操的,假清高更是不缺。
相比這一代人的節操觀,楊銳的節操下限先天較低,做了研究生以后,就刷的更低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的導師僅僅是個普通高校的副教授,自己都要經常給學校、藥企等機構陪笑臉,給導師打工的學生就更不用了。
和國外的體制不同,中國的醫藥企業基上是沒有自己的研究機構的,掛著企業研究所牌子的通常只有工廠技術科的水平,干的也是技術科的事。
國內的醫藥研究主要就是依托高校,所謂產學研一體,就是企業付錢給大學搞研究,大學出了成果給企業,順便賺錢給自己。
如果國外高校的教授還有一點清高的資的話,國內高校的研究體制早已金錢化了,楊銳跟著導師學了多少事很難,國內外各種壞公司的行為,倒是見識了不少。
跑跑關系之類的事兒,在楊銳眼里是純純的節。
史貴自己沒有一個成熟的方案,只得按照楊銳的建議來。
他和王蒙兩個人合力將試卷抬到自行車后座上,一先一后的騎向客運站。
……
縣一中。
史貴站在學校后門墻外,一個勁的抽煙。
沒有過濾嘴的烤煙,他抽到快燒手了,才狠吸一口,吐到地上,再用黑色的老布鞋捻一捻,讓它陷到爛泥里去。
他不敢到正門口去賣考卷,那里雖然人來人往的,附近卻有公安的崗亭。
如今的街面很不太平,滿街的青年動不動就打架,一些早年畢業了卻沒有工作的青年,甚至連高中都沒有上的家伙,最喜歡到一中門口來鬧事,縣局也是在出了幾次事情以后,方才設的崗,早晚派個制服警看著學生上下學。
史貴不知道崗亭的警察管不管出版物,但他寧愿到后門守著,免得抓進派出所里丟人。
他也沒有像楊銳的那樣,直接去找高考班的老師,他不知道該怎么。
最后,還是王蒙自告奮勇,拿了一套試題,是去教室推介。
這一等,就是兩個時。
史貴都抽了半包煙了,才見王蒙帶著幾個同學出來。
史貴數了一下,加王蒙總共七個人。
等幾個人走近了,史貴更伸長了脖子看。
后面沒多的人了。
史貴失望極了。
七套卷子才是一塊四毛錢的銷售額,分到他手里才兩毛八,就是一包好煙的錢,還不夠住店和來回的路費呢。
“卷子在后面呢,你們自己拿吧!笔焚F幻想著至少有幾十人買卷子,因此整整背了五十套出來,剩下的也放在不遠的朋友處,心想賣的多就去拿。
可總共七個人,實在讓他沒精神。
王蒙先前收了楊銳的一包大前門,又有私下里的許諾,積極的上前,解開史貴的包袱,抽了幾套給同學。
幾個人當場打開硬紙殼,拿出里面的卷子,一份份的看了起來,且聲的比較著紙張的好壞,字跡的清晰。
史貴有點不高興。不過,他總歸是知道和氣生財的道理,臉上丁點的表情沒漏。
王蒙蹲在地上,一五一十的數著卷子,不時的還會抽一出來,給同學檢查。
就再史貴覺得自己忍耐快要到達極限的時候,王蒙叫了起來:“史叔,怎么才5套?”
“剩下的我放朋友那了,這東西死沉死沉的,過來的路也不好走。”史貴又彈出一根煙,劃出火柴來點。
王蒙看看同學,站起身道:“史叔,我和一起去取吧。”
“取來干啥?”
“我們李(*這個都和諧*)老師卷子出的挺好,讓我們都拿過去,先給他班里的學生了,當試題做。您還得給銳哥一聲,再拿1份過來。”王蒙著一拍腦袋:“對了,萬一鄧*老師的班里也要,那就還得多份!
史貴呆住了,直到火柴燒到他的手指,才“啊”的一聲:“你們買這么多……為啥不自己抄呢?”
“1份卷子呢,抄下來多費時間,再了,李*老師想隨堂考試,得弄的整齊一點。”一名戴著眼鏡男生頗有一中的傲氣。
“那就不能自己油?”
“一次印1份卷子?不可能的。申請一次,學校最多給兩份卷子的紙,不可能給印這么多的。”眼睛男生露出看穿了的笑容,道:“學校舍不得花錢,再了,一套卷子兩毛錢,省不下多少。”
學校印卷子,可以找學生來幫忙,卻不能另行收取紙張油墨等材料費,在學生繳納的學雜費有限的情況下,領導對此控制的很嚴格。
外購的試卷卻不一樣了,盡管同樣是油印的,但因為與學校沒有直接聯系,就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出錢,和其他教輔材料并無二致。
這是花“自己”的錢和花別人的錢的質區分。
史貴不明白學校里的事,心臟卻是砰砰砰的快跳了起來。
在他眼里,這個被圍墻護起來的校區,就像是個圈養冤大頭的桃花源。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