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衍武一手操作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的“倒票事業”有條不紊地走上了軌道,攤子一步步逐漸鋪開。rg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只是眼光高明一點,除此之外,似乎稀松平常,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可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其實他所進行的每一步,都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商業運作規律的有的放矢。
首先,一個人能力再強也不能包打天下。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洪衍武完明白想要做好一件事,“人”的重要性。
這也是他能在濱城,甘愿把利潤與“大將”一伙兒分享,以此與之結成利益聯盟的主要原因。
只不過和濱城不同的是,他當初能夠選擇合適的盟友,現在用人的范圍卻是死的。所以他便采用了不同的應對方式。那就是變“擇優而選”為“員工培訓”。
先洪衍武親自帶著幾個團伙頭目言傳身教的做法。這就是一種對特定人群而言,最為高效的“提升職業素質”辦法。
他的手下可都是些社會上混久了的主兒,特點是社會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卻沒什么文化。
要是空口白話給只給他們講大道理,那就成了完脫離實際的瞎扯淡,絕對會讓這些人聽糊涂。
可要是不把里面的事兒給大伙兒講清楚了,讓他們由著性兒自己摸著干,那這幫人不但達不到洪衍武的要求,恐怕還得鬧出點出格的事兒來。
于是手把手的帶上幾天就很有必要了。
哪兒是要緊的?哪兒該注意的?為什么這么干?怎么減少隱患?現場遇事論事,遠比只靠嘴更容易讓人明白。
而一旦讓頭目們明白了具體該掌握的分寸,那么后面的事兒,洪衍武也就省心了。
其次,洪衍武制定出來的“票販子分工守則”和創新的“勞保制度”,其指引作用也不容覷。
要知道,“票販子分工守則”是以“玩主規矩”作為基礎的,這樣大家伙接觸起來首先很熟悉,上手就很快。
而有了它,不但有助于幾個頭目為手下們做進一步的“就業培訓”,也便于他們按不同的分工要求,逐級對底下人進行管理和掌控。
事實上,三天后,作為“一期學員”的幾個頭目一“畢業”,他們就開始分頭傳授其余的人該怎么干。
接著不出一個星期,團伙內部就初步培養出了一些不同分工的“業務骨干”。再然后又過了一個星期,幾乎所有人就已經把各自工種的竅門摸熟了。
同時,正因為有了“票販子分工守則”,在利益劃分上,同樣變得特別清楚。
洪衍武采取了保底“工資”、“獎金”和“分紅”結合的分配制度。
先,“工資”,“管線兒的”每月五十,“管眼的”八十,“管面兒的”一百。光這一項,就足夠這幫子應付吃喝拉撒的了。
其次,“獎金”與工作條件和成績掛鉤,既有個人的,也有團體的。
比如,“管線兒的”穿不穿破衣服可憑自便,但肯穿的每個人每天都有一塊錢的“面子補助”。“管眼的”只要能提前發現一次“危險”,就獎勵十塊錢。團體成績則以票價一倍利潤為計算基礎,每多創造出百分之五十的利潤,這個團體就會得到這筆錢的一半作為獎金。
這樣一來,“管線兒的”,“管眼的”,“官面兒的”各自該拿多少,一目了然。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含糊,掙多掙少只憑“大哥”一句話。也讓手下兄弟們看到了可憑借自身能力迅速改善個人待遇,提高個人在團伙地位的途徑和指望。
至于“分紅”,能拿多少當然要根據整體利潤而定,憑洪衍武做主。但這一項只是“管面兒的”所獨享的。大家都相信,就看‘洪爺’的為人和辦事手法,也不會虧待他們。
最后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勞保制度”呢。它最大的意義是徹底為所有人免除了后顧之憂,必然會起到一種穩定軍心、提升士氣的效果。
向來做底下人的,最怕就是被官面兒上抓著。因為受罪不,一切進項沒了也好,關鍵是心理太不平衡。
你想啊,自己賣力氣在里面吃窩頭,外面僥幸的人大魚大肉,出去沒準還得受嘲諷、挨大哥數落,換誰誰能高興?真要透露點什么,那就是“刀子見紅”的風險了。
這樣一來,大家為了不被抓,不但會在干活兒上打自己的盤算,互相耍雞賊。甚之團伙內部往往還會由此引發矛盾,導致彼此互相仇視。
可洪衍武卻恰恰通過這樣一條規矩,徹底根除了這個弊病。在里面的人就是再苦,心理也不會滋生怨氣了。
畢竟受罪也是有錢拿的,付出會有經濟補償。誰倒霉真進去了,只為了保證自己出去后的利益,也會盼著外面的兄弟們別出事兒,多給自己賺點兒銀子。
在外面的人也是一樣。心理有底,做事就不會前怕狼后怕虎。沒了互相的算計,大家的心氣兒能往一處使,自然效率也會成倍增加。
總之,正因為有了這一切的相關規定。團伙里的每個人真正擰成了一股繩兒,誰都很清楚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誰負責什么了,誰又該得多少。大家伙兒就好像在一家正規商業公司任職似的,各司其職,運轉自如。
不用,流氓一有了文化,爆發出的能量是極為可怕的。因此相得益彰的,就是他們幾乎是以一種裂變翻倍的模式開始迅速發展。
他們占據的影院先從一家發展到兩家,再由兩家發展到四家。到二月底時,劃分出的數個團伙,已經底把玄武區的八家影院部占據下來。
而兩個“業務骨干”也因形勢的實際需求和個人的出色能力,真得到了提拔,成了有權拿“分紅”的“領導階層”。
這自然更激勵了底下人的工作情緒,大多數人熱情高漲,每天琢磨的都是怎么把活兒干得更漂亮。可以,這種心態已經很接近“超英趕美”時期了……
不過話回來,如果沒有長期穩定的票源,這種“占領”和“大躍進似的發展”還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形式。這就像軍隊占了一座空城似的,只能確定歸屬權,卻無法從中獲取豐厚的利潤。
洪衍武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在手下們各自“開衙建府”的同時,他人也在對每家影院票源不遺余力的展開攻堅。
他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先發動所有手下的兄弟們四處找門路,想辦法與各處電影院售票處的售票員拉上關系搭上話。
然后他再和“奶酪”分頭行動,遵循著“男對男,女對女,不行男女一起上。煙話,酒搭橋,辦事還得大馬勺(指請吃飯)”的原則,一一展開交際攻勢。
毫無疑問,在當時頗為流行“請客、送禮、開后門”的社會大勢下,洪衍武這一套有著十分顯著的功效。
別忘了,售票員的工資身不高,權力又比不上副食店售貨員那么實惠。平時有人求他們也就是留幾張熱門票,或是蹭場電影看,誰會這么捧著他們?
所以只要能搭上話的,約出來吃頓飯,禮一送,基就能拿下了。
此外,為了長期維護住這種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洪衍武還承諾每個月會給“票源”們額外開一筆“工資”。初步定下的數目,是大多數售票員工資的三倍——一百元錢!
還別看這筆錢與洪衍武最終所得,根算不上什么,可關鍵是這個年代的人們眼皮子太淺,就這個數,好些售票員還被嚇了一跳,不敢置信呢。
所以洪衍武既要讓這些售票員拿著欣喜,念他的情。也不能真把他們嚇住了,同時還得考慮人的**會不斷增長的遠景,那么也就只好先“雞賊”一些,“心黑”一點了。
不過即使如此,結果也是皆大歡喜的。想想就知道,掙死工資的年代,一個低收入者憑空每個月多掙好幾倍的錢,誰還能不高興?
這樣一來,洪衍武反客為主,反倒成了售票員們打心里感謝的“財神爺”了。
當然,俗話,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人和人還是不一樣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吃洪衍武這一套。
像蓮花池影劇院的售票員,就是個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幾年的“死心眼兒”。
這人挺講原則,油鹽不浸,既不收禮也不吃請,聽了洪衍武開的價碼甚至還勃然大怒。最后還把這件事上報給了領導,要求上級安排人手防止倒票行為,同時向派出所舉報,嚴肅處理此事。
這種態度,自然讓負責“蓮花河影劇院”的“菜刀”氣得要命,非要給這老子打黑磚不可。
不過洪衍武卻一點不急,他禁止了“菜刀”胡來,只神神叨叨了一句“山人自有妙計,根無需多慮……”讓“菜刀”等幾天再看。
之后果不其然,沒出幾天,這個堪稱“品節清正”的售票員就被調去業務科負責“跑片子”的外務了。
而售票處的職務則由業務科科長的胖侄子來接替,自此“票務”上的難題迎刃而解。
至于洪衍武所付出的代價,除了敲開業務科長家門的兩瓶茅臺和兩條牡丹以外,那也就是要在每月的“票源”維持費上,額外多付出六十元錢罷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