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泰民安,盛世收藏”。uukla.更新最快
毫無疑問,1978年一樣是收藏熱的起始之年。
只要對收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其實最早在國范圍內火熱起來的收藏品種,并非古董或字畫,也不是古籍或翡翠,而是郵票。
集郵在京城是有百年歷史的,京城也正是我國郵票的發源地。從光緒四年(1878年)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了第一套“大龍郵票”開始,直至今日,京城其實一直都是我國郵票交易的主流市場。
即使“運動”中,許多過去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被認為是“封、資、修的貨色”而停止銷售。集郵被看作是屬于“資產階級情趣的活動”遭到批判。甚至于官方的集郵業務于1969月日被迫停辦。京城也仍然活躍著不少民間藏家。
這些人彼此間藏品私下交換與購買從未中斷,只是以更隱秘的形式轉入地下進行。因而“運動”才剛一結束。京城的民間郵票交易便如死灰復燃一樣,最先得到了恢復。甚至很快掀起了一波長時間的炒作熱潮。
那么到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京城集郵者們心目中的“圣地”了。這就是1955月,郵電部在故宮東翼的東華門77號成立的國家集郵公司。
從建國起,這里就是民間藏家私下交易最頻繁的場所!斑\動”中一度關門后,于197年又重新開始營業。
當然,重張后,這里只對外國人營業,其業務范圍僅以辦理郵票批發出口為主。當時可供出售的郵票,也只有“紅黨成立5周年紀念”、“樣板戲”和“運動”前發行的1套和6套郵票。
但至少,國人畢竟可以步入集郵公司觀賞在售票了。這就意味著,集郵又是一種可以半見光的行為了。
于是這座典雅的樓內外,也就重新成為了各路集郵愛好者們聚集在一起,以半公開的方式進行私下交流交易的場所。
1978年月日,早上九,洪衍武和陳力泉第四次來到這里。他們身帶五千元錢,主要目的是為尋找“梅蘭芳舞臺藝術”型張。
稍有集郵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張票面價值三元的《貴妃醉酒》,是深受集郵愛好者追捧的高檔“勁票”,從發行之初價格就一路走高。時值今日此票已經成為郵政型張的價值標桿,價格成功達到了六位數,較三元面值上漲超過了三萬倍
不過洪衍武可不是因為知道它蘊藏的增值潛力才來找它的。也不是想伸手到郵市來,多開拓一種“黃牛業務”。主要還是因為常顯璋父親“平反”的事兒,希望就系于這張特殊的票上。
敢情就在開拓“電影票市場”的同時,洪衍武也沒忘記繼續去何介夫家搞“公關”。
不但元宵節的時候,他特意送去了五斤元宵,每逢禮拜天,他也要買緊俏商品登門示好。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何介夫不在家的時候居多,他的夫人門戶把得也挺緊,老太太每次都是拒收禮物。哪怕是被他纏得沒轍了,至少也要堅持用原價購買。
所以洪衍武多也就混了個面兒熟,弄不好還挺招人家煩的。
真讓他找到空子,完是因為一次偶然。
上個禮拜天,何家廁所的水管爆裂。他當時碰巧再次登門,結果就緊急充當了一次義務水管工。
幸好只是更換閥門的事兒,難度不算大。才讓他及時且成功地制止了何家漫延的水勢。
而這樣一來,何介夫的老伴兒自然心生感謝,就招待他喝了杯茶。于是他便借著聊天,打聽起何介夫的日常生活和喜好來。
在這方面,何介夫老伴的警惕性可沒那么強。沒聊幾句就透露出何介夫喜歡集郵的信息。
據老太太稱,何介夫早在“大躍進”時期,就開始積攢這些信封上的紙片了,哪怕“運動”中也沒中斷過。而且他的工作一直很忙,所以隨著時間流逝,也就只有這個占據時間不多的愛好,還能保持下來了。
但這位何夫人也對此頗有怨言,對這玩意何介夫是來入迷,集郵冊已經買了四五,多年來花在買郵票上的錢那就海了。
今年年初的時候更是昏了頭,差花一百七十五塊買了一張票面只值三塊錢的“梅什么芳”。幸虧人家最后反悔了,才沒吃這個虧。
可沒想到,事情過去好些日子,何介夫還在為此嘆息呢。非當年不知怎么搞的,漏收了。今后一定還要想方設法尋訪出一枚來,哪怕用更多的錢去買也行。
照她看,這分明就是敗家嘛。她實在理解不了,怎么老伴兒會這么傻,明明知道是只值三塊的東西,卻非花這么高的價格去買……
這位部長夫人的話完是一種家庭婦女似的嘮叨。但洪衍武卻眼睛一亮,從中抓住了重。
不用,送禮當然要投其所好才是,而且東西是難得、是讓人惦記,效果才好。
他深信,如果能搞到這張讓何介夫朝思暮想的《貴妃醉酒》,何介夫一定無法再拒絕他的“好意”。
甚至如果要能再搞到幾張更難得的郵票,弄不好常顯璋父親的事兒,就能著落在何介夫的身上了。
于是自打發現了這個契機,他就開始出入東華門的國家集郵公司。想從這里“淘”到那張足以突破人情防線的《貴妃醉酒》。
只是這件事兒也不是那么好辦的。有一種情況洪衍武確實沒有預料到。
這個年代,匯聚在此地的收藏者們都是些中年人和老年人,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較高。他們對郵票的喜愛,更多停留在文化需求上。
只藏不賣是主流,以藏養藏的人只占少數。甚至沒有知識,只有財富的人,往往還會在這個圈子里遭遇鄙夷。
所以盡管他在錢上不差數,經打聽,不少藏家的也確實擁有他在尋找的目標物?删蛻{他只知道幾張知名值錢郵票的專業素養,并不為眾多藏家所歡迎。
況且多數人手中也僅有一張,都當作心肝寶貝似的,沒人原為貪錢割愛,一時還真難找到出手相讓的賣主兒。而他唯一能做的,也只能盡量多來幾次,把希望放在碰運氣的概率上了。
當然,這件事辦不成,也不表示他就白來。
比較幸運的是,像“大龍票”、“華郵四寶”和“民國五珍”這些老票盡管同樣寶貴,但因圖樣簡單而且擁有明確的“封建反動”屬性,這個年代還并未得到郵票藏家足夠的重視和喜愛,遠不如“老紀特”郵票吃香(老紀特郵票指新中國成立以后到‘運動’期間開始發行‘運動’郵票為止,其間所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的統稱)。甚至有一些藏家還有不敢留在手里,有不少人愿意逢高價把手里多余的轉讓。
因此在這個時期,這些建國前的郵票反倒是性價比最合適的時候,
識貨的洪衍武當然不會錯失良機。每次來都摟草打兔子,專門針對這些票高價購買,已經弄了幾十張了,總算是他為手里資金找到了一個較好的去處吧。
別忘了,他家里還有十幾萬塊現金讓他頭疼呢。這么些日子了,他抽空就和陳力泉四處找銀行存錢,也不過剛存進去兩三萬。就更別提今后還有“電影票”上源源不斷的進項呢。
還真別,風水輪流轉,明朝到我家。這一次再來,洪衍武就感到運氣明顯比頭幾好得多。
這個時期,集郵者們交流的潛規則,是來集郵公司要帶著兩“機動”郵冊。一插著顯示鑒賞水平的郵票,另一插著可以與別人交換或轉讓的郵票。
洪衍武和陳力泉照舊在集郵公司門口好一通搭訕,先后翻閱了十幾各路集郵者帶來的集郵冊。
沒多久,就看到了幾張品相不錯的“大龍票”,接著又發現了一件“紅印花”四方連,他自然不會放過,談妥價格統統都買了下來。
可隨后,真正的好運氣來了!
他竟然在一個戴眼鏡的老頭兒帶來的“轉讓”的郵冊中,發現了一件《國山河一片紅》直雙連。
有人肯出售這個寶貝可是相當稀奇的。所以盡管老頭兒開價高達一千五,死活不往下落價,他也答應了。跟著就愈加興致勃勃翻起后面的內容來。
果然,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特。老頭兒的郵冊里既沒有什么建國前的“老票”,也沒有什么“運動”票,幾乎是清一色“老紀特”的郵票,而且“硬貨”不少。
以他剛剛粗通的郵票知識,就接連發現了市面上不少人在熱求的《建國十五周年》型張,《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還有只差一兩張就能湊齊整套的《黃山》、《金魚》和一些軍郵貼票,由此可見,老頭兒應該是專門收集“老紀特”郵票的專項集郵大家。
他頓時大生希望,繼續翻閱下去,沒想到最大的驚喜果然在后面。
就在老頭兒郵冊的最后一頁,真的看到了那張藍色貴氣,讓他苦尋多日的《貴妃醉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