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返1977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大墻

作者/鑲黃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吃過了午飯,隨著安書記打著飽嗝兒帶一家人離去,村里人逐漸都知道了兆慶和芹兩家結親的消息。rg

    特別是那些早上尾隨安書記過來的人,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怒氣勃勃登門的安書記一家不但沒和允泰家發生任何矛盾,兩家人居然還結成了秦晉之好,這自然是大跌眼鏡。

    而這些人又多數是些好事之徒和愛嚼舌根子的老娘們,于是私下里什么樣的議論都有。

    有些人安書記是為了要彩禮,知道允泰家來了京城的親戚,獅子大開口,用高價兒把芹賣給兆慶的。

    也有人嫉妒兆慶能撈著芹這么個漂亮媳婦,今后還有大隊書記當靠山,心里冒酸水不是滋味的。就安書記老糊涂了,敢隨便和“黑五類”人家聯姻,今后肯定受牽連,會倒大霉。

    還有些人則反過來覺著兆慶為了娶芹,寧可不去上大學是純純粹粹地犯傻。笑話他來能做城里人,能找個好工作,卻非留下來當農民,娶個鄉下姑娘的。

    但總之,大多數村民還是厚道的,樸實的。

    他們不但為兆慶和芹,能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高興,在情感上,也和允泰家這個半外來戶又親近了許多。

    大家都覺得兆慶能留下娶芹,足以證明他是徹徹底底把龍口村當成自己的家鄉了。今后,他就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人了。

    而恰恰是這種意識上的改變,日后不僅會對兆慶人,也會對允泰和安書記兩家,甚至會對整個龍口村,都產生莫大的好處,使兆慶的人生成就遠超過去讀什么大學。

    只不過這一點,別此時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提前預知,就連現今的人們,大多數也是想象不到的。

    因為句實在話,簡單的慣性思維,從眾心理,并不止是這個年代的通病。

    下午的安排很簡單,大人還有不完的話,孩子們也就用不講什么規矩了,誰都成了王爺,我行我素,隨心所欲

    兆慶自告奮勇提議要帶大家去摸魚。

    對洪衍文、壽諍和洪衍茹來,這是他們從沒有經歷過的活動項目,都很感興趣。就連洪鈞也鬧著要去。

    只是安大妮兒擔心外頭太陽太毒,孩子們中暑。特別是洪衍茹和洪鈞,真曬成黑老包就糟了。就不想讓他們去。

    好在王蘊琳很開明,“讓他們去吧,洪家的孩子可沒那么嬌貴,就是曬成了紅蝦米也沒什么。誰讓他們自己樂意呢。”

    就這樣,安大妮兒才不反對了。

    兆慶的心倒是很細,先把家里兩個草帽給洪衍茹和洪鈞這兩個重點保護對象戴上了。然后才取了墻上的魚簍子帶他們出門。

    就這樣,六個年輕人一個孩子,后頭還跟著一條黃狗,一起走到了村南邊的一個水泡子。

    水泡子面積很大,清幽幽地水波不興,還長著大片大片的荷葉,看起來相當美好。可兆慶卻得留神下面的水草,千萬別被纏住腳,還有的地方水很深,這里淹死過人。

    這么一聽,洪衍茹就害怕起來,死活不讓洪鈞下水,還不住嘴地問其他人,“你們行嗎?你們行嗎?”關切、緊張溢于言表,那意思是要不就別下了。

    可洪衍武卻,你帶著洪鈞一邊看著,待會兒你就知道我們行不行了。

    就這樣,他讓洪衍茹帶著洪鈞先去一邊避開,他們其余的人就脫得只剩條褲衩,都下了水了。

    兆慶非常熟悉情況,指指東邊,那邊水淺,太陽光下,水暖,魚多。

    洪衍武和陳力泉相視一笑,就一猛子扎下去了,等再冒頭,已經每人手里抓著條魚。

    岸上的洪衍茹和洪鈞一陣雀躍。兆慶拿過魚簍子放下,也不得不夸。“行,是把好手!”

    壽諍和洪衍文一看也來了勁,跟著也都鉆下去了。

    可這倆大學生看著簡單,哪兒知道洪衍武和陳力泉是經過大海練出來的事呀,幾乎可以是龍王爺的親兒子?

    結果他們真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話了,自己費了半天勁,一條魚沒抓著,還都給嚇跑了!純屬裹亂!

    別洪衍茹帶著洪鈞笑話他們,連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知道必須虛心求教,才能掌握摸魚的竅門。

    于是,打這時候起,就由洪衍茹帶著洪鈞和那條黃狗在岸上看衣服,撲蜻蜓,捉蝴蝶。五個大伙子則專心在水面上鉆上潛下。

    在微風吹動中,在草窠里的蟲子的吟唱聲中,他們一起度過了一個陽關燦爛,盡享野趣的下午。直到西邊天空浮現出一片美麗動人的晚霞,他們才收場回家。

    而這時,他們的魚簍子里已經幾乎裝滿了。都是些“麥穗兒”,還有不安生的泥鰍。

    晚飯自然因他們的集體出動而解決,那是另一種柴鍋才能展現的精彩——貼餅子熬魚兒。

    大鍋、柴火、風箱、板凳,這次是由允泰親自在灶下燒火添柴拉風箱,他比累得不想動的洪衍文更有條不紊,不大會兒,就把鍋里的水燒開了。

    安大妮兒開始把拾掇好了的魚倒進去,她從壇兒里舀出一些自家做的大醬,又扔進去兩把香蔥,丟半頭子蒜,再用大鐵勺子慢慢地攪。

    兆慶則從旁抓起一把和好的棒子面,使勁地甩在熱鍋的鍋幫上。

    在氤氳的蒸汽里,那些黃色面團像一圈頭碰頭在吃奶的豬崽兒,可愛極了。

    緊接著大鍋蓋嚴絲合縫地蓋上,允泰抽出了硬柴,灶底的火逐漸變得和順、柔和,由著火慢慢地燉。

    這一家人配合實在默契,就像共同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各司其職,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得真好!

    晚飯在院子里吃,鍋里冒出了噴香的魚味和貼餅子的香氣,撩撥得讓人心里發慌。

    洪鈞這子大概是餓狠了,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總想往鍋跟前走,去掀開鍋蓋瞅瞅,那里邊變成了什么。

    臨到鍋熟,安大妮兒又端上桌兒一盆鮮貨。有頂花帶刺的新擇黃瓜,一口就流水的水蘿卜,甜而不辣的羊角蔥兒,這些都是蘸醬用的。

    醬是純黃豆醬,已經曬了一整夏,揭開醬缸,“噗噗”地直冒泡,酵發得火候正好。

    這晚上,每個人又吃得不少,誰的肚子里都得吃下好幾十條“麥穗兒”和泥鰍。

    只是洪鈞有點兒挑食。他不敢吃魚腦袋,非怕它們進到自己肚子里造反,咬他可怎么抵得住?

    餅子上,他也只愛吃上頭的焦咯吱兒。那玩意咬起來“嘎嘣嘎嘣”,又香又脆,他連吃幾塊都丟不開手。

    至于被揭了“咯吱兒”的餅子,洪衍茹很主動地接收了,吃不了的還塞給了洪衍武。她這個“姑爸爸”,慣侄子可有點兒沒邊兒。

    唯一委屈的是那條大黃狗,它只能在遠處趴著,不時拿眼睛往這邊瞅瞅。

    洪鈞看著黃狗可憐,問他舅奶奶怎不給黃狗吃飯?

    安大妮兒卻告訴他,鄉下的狗從來不喂,它們要靠自己出去找食吃。

    洪鈞聽了,這才明白他這個“新哥們兒”為什么會這么瘦,就又偷偷藏起來半拉餅子。

    天漸漸黑下來了,要龍口村唯一談得上先進一點的,就是通了電,用上了電燈。

    可晚飯后,誰都不愿意進屋,就沒開燈。大家收拾完碗筷,只借著微弱的星光,聽著秋蟲鳴叫在院子里聊天。

    這個時候,田野間都是黑洞洞的,有螢火蟲在遠處扎堆,一閃一閃的,顯示著一種神秘的未知。讓沒見過這種景象的人都很新奇。

    頭頂上則是滿天繁星。那又粗又壯的銀河,呈現出恍恍惚惚,密密麻麻,橫亙瓊宇的精細。這種壯美、浪漫,更是今日燈火通明的科技年代再也難的一見的。

    而夜晚也是安大妮兒最能展現自我才華的時候,她可不光會做飯,還會打著扇子講述許多奇聞軼事。

    像什么黃鼠狼拜月,狐貍煉丹,刺猬修煉時候被沖撞了,還得再熬五百年。還有什么“銀河調角,棉褲棉襖,銀河分叉,單褲單褂”的天時老令兒,一下子把年輕人都吸引過去了。

    農村的夜晚,真的也很有意思。

    第二日,大家都起了個大早,因為今天允泰要帶王蘊琳去母親的墳上祭拜。

    而且由于昨天打過招呼,安書記一大早也趕來了,還特意找村里的車把式趕來輛馬車,親自作陪相送。

    到達目的地,讓所有人很意外的是,允泰和王蘊琳的祖墳根就不是以前的那個地方了。

    他們來到的是村西頭九龍山的一處山腳之下,絲毫沒有王蘊琳記憶里兩邊跪著兩只石頭羊,還有石頭的馬氣派。只能見到一處足足長達數百米的石頭墻,上面連綿不絕刷著各種革命口號。

    而后,允泰根據標語內容,找到了“偉大領袖教導我們: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國學人民解放軍!”這一條后。他才有點無奈地告訴王蘊琳,“民”字后面就埋著他們的母親。

    安書記見眾人詫異,趕緊為大家解釋。這還是允泰為龍口村立下的一大功勞呢。

    敢情“運動”開始破“四舊”那會兒,村里就接到上級指示要平墳。

    這事兒安書記挺為難,他是黨員、書記,也是個大孝子。不平墳吧?這屬于“四舊”,將來到了地下沒臉見馬克思。

    平了墳吧?上級的任務是完成了,可一耕地再把爹娘和先人們的累累白骨翻出來,趕明兒到了那邊兒就更沒臉面對爹娘和先人們了。何況村兒里人也不干呢,非得戳他脊梁骨不可,他真為難。

    于是他后來就召開村民大會,讓大伙兒一起想辦法。可遇到這種事兒誰也沒轍,最后還是允泰出了個好主意。

    他不行就移厝吧。白了,這意思就是遷墳。他的主意,是讓把村里所有的墳都遷到九龍山腳下一塊風水不錯的地界去。這樣才應付了過去。

    可后來又出了一檔子事兒,上級又號召“農業學大寨”非要把山平了,改梯田。

    這樣的話,村里人的祖墳又都保不住了。安書記又不得不求允泰想轍。

    允泰最后苦思三天還真琢磨出來了。

    那就是先上山開田,然后用山上開出的石頭在村里人的墳地外頭砌起一道大墻,把墳都圍進去。最后在墻上面刷上各色革命標語。這樣體現了學大寨,干革命的決心,誰還敢拆?

    安書記一聽拍案叫絕,馬上照辦。于是,允泰也就成了村里的大恩人。

    都是因為他,所有人家的祖墳才算保住了。這份大功,也讓他一家在“運動”中安安樂樂地走了過來。

    只是從此,村民們在拜祭的時候,就要麻煩一些了。人進不去,只能在外面意思意思。各家各戶的記號,也都得自己想辦法了。

    對此,王蘊琳雖然很是遺憾。可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先人們的墳地還能留下已經是萬幸了。這還是多虧哥哥機智,村里人照應的結果呢。

    自然,她是不會怪罪的,反倒謝了安書記多年來的周。就默默把家里帶來的祭品擺在了墻下。

    然后由允泰領頭,和洪祿承一起帶著自家的幾個孩子舉行祭禮,撒奠酒,燒紙錢。

    跪拜時,心頭的一番難言滋味,真的只有王蘊琳自己才能知道。

    她想起了母親坐在椅子上抽著水煙,耐心指點她如何管理家事的樣子。

    也想起了母親母親對允泰的恨鐵不成鋼,跟她絮絮叨叨訴苦的樣子。

    更想起來自己嫁人之初,母親看似絕情出永不來往的話后,卻又側偏著頭,強忍眼淚把翡翠扁方交給她的樣子

    唉,幾十年的工夫便已是滄海桑田,如今人已陰陽兩隔。

    多年的思念,她雖找到了母親的墳前,卻仍是隔了堵大墻難得相見。而她那身有誥封,帽飾上能戴四顆東珠的母親,如今卻又偏偏埋在了一個“民”字之后。

    這一切的一切,真的不能不是天意如此,命運使然,可又怎能讓她內心得以平靜?

    就在這樣復雜難言的心情之下,王蘊琳認認真真地磕了一個又一個頭,她忘了時間,忘了計數,最后一個才起身。

    這時,大家發現,抹著眼淚的她,雖未放聲,身下的土地,卻早已經濕了一大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永川市| 呈贡县| 安义县| 曲阳县| 肥西县| 新乡市| 泰州市| 正蓝旗| 高台县| 安乡县| 沁源县| 邹城市| 仁怀市| 辽宁省| 嘉禾县| 大荔县| 洛南县| 肥乡县| 卢氏县| 凤台县| 通山县| 商丘市| 原阳县| 正阳县| 许昌市| 南丰县| 镇江市| 丰台区| 肃南| 邵武市| 博爱县| 长岭县| 北辰区| 平南县| 大埔区| 耒阳市| 莒南县| 科技| 万州区|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