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荊楚帝國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令武山

作者/貳零肆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秦軍撤退了。

    站在卷城闕樓,能很清楚的看到二十多里外烏黑的秦軍幕帳全然不見,大隊大隊的士卒,連同牛馬、力夫絡繹往北而去,澧水上架到一小半的橋梁全被點燃,升起的火焰映襯著澧水北岸白色的積雪,格外顯得刺眼。

    秦軍是有次序的、分成十幾路行軍縱隊從容撤退,己方只有前軍出了方城,距澧水還有二十余里,這是不可能追擊的。看著秦人龐大的行軍縱隊,諸將有些擔心彭宗剛才的預言會成真,現在只能希望李信沒有被成夔嚇壞,還有勇氣與楚軍會戰。

    諸將得知了射殺的經過,司馬尚麾下幾個趙將對斗于雉這個左將軍另眼相看。大王正與他人相談,斗于雉竟然敢命部下當場射殺與大王相談之人。這種事,幾個趙將真不知用什么詞來形容斗于雉的這種做法。不說李信該殺不該殺,僅僅大王在場若敖氏的人就不該如此無禮。如果是在趙國,成夔這種做法即便不被誅殺,也要革除軍職。

    趙軍將率目光忽然發生變化,斗于雉自然有所察覺,不過他并不把趙人的異樣當回事。楚國縣卒、私卒的傳統由來已久,可以說從楚軍建軍起,就沒有所謂的楚軍,只有王卒、縣卒、私卒三者的聯軍。后期私卒雖然沒有了,但縣卒依舊存在。

    大司馬府建立后,軍事指揮權集中在上,但依舊保留了縣邑之師、私卒之師的臨機決斷權。大司馬府只會下達粗略的命令,具體如何實施,全由縣邑、諸氏將率自定。大司馬府作戰司可以提供作戰計劃、兵棋推演結果等等,然而這些并不強制將率遵循。

    往深里說,身為楚王的熊荊、大司馬府作戰司,乃至握有斧鉞指揮全軍的上將軍,他們對麾下各師旅必需給予全權并完全信任,必須相信各師旅將率能夠完成任務。如果不能完成,那一定是遭到了巨大的、不能克服的困難,即便換一個人,也不可能完成任務。

    這和在軍中設置護軍大夫的秦軍是不同的,和同樣執行上計制度的三晉當然也不同,秦、晉國君對將率往往抱著不信任的心理。人性本惡,將率怎么可能真的完成君命?將率怎么可能不借此謀求私利?所以,軍中要設護軍大夫,軍中還要有忠于君王的軍吏。

    依靠護軍大夫,君王能節制軍隊,適當時還能解除將率的兵權通過軍吏,君王則能了解士卒、軍資的損耗,作戰的過程,判斷將率是否借此牟利,中飽私囊。

    這便是兩者的不同之處,也是霄安師司馬斗戈的擔憂所在。楚師軍官各司其職,除了慣例,上級并不能任意查驗下級的作為,查驗即是侮辱也不能解除下級的職務,解職更是侮辱。斗戈解職沒有伏劍是一個例外,他知道自己程序上做錯了,但他相信自己對新編師旅的看法沒錯,此事以后必將被證明。

    在斗戈看來,新編師旅就是一支說著楚語的秦軍,對他們絕對不能信任。但這種話大司馬府、正朝朝臣都不相信。即便隱隱相信,諸人也會叮囑自己:絕對不能相信!相信斗戈的話是對新編師旅將卒的侮辱,怎么可以相信?!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拖后十多年,楚軍這種古老信任傳統就是韓信嘴里的婦人之仁: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項王待部下士卒慈愛,部下有病,甚至垂淚分食。之所以慈愛,必是因為信任,不信任部下士卒,怎么可能涕泣分食飲?至于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封爵時,刻好的印在手里玩磨失去棱角,也舍不得給人,這不過是楚軍信任傳統的一個側面

    假如授予立功者爵位,是不是說其他人就不如此人勇武?其他人就不能像此人一樣立功?本來諸人與立功者同屬五大夫,現在要封立功者為執帛,以后五大夫們是不是要對執帛者行禮?有功當封爵者如果真的封爵,那是對與立功者平級那些將率的最大侮辱!

    對有功者封爵,前提是人性本惡。必須認為將卒本能的不想作戰,所以要激勵他們還必須認為將卒本能的貪圖名利,所以要用封爵引誘他們。這就是老子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而以后世的組織行為學來解釋,楚軍顯然一個是標準的型組織提出型組織的威廉大內在書中坦言承認:與市場和官僚機構相比,型組織與氏族更為相似秦晉軍隊則是標準的型組織。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項王,之所以不同,在于每個人的出身和境界不同。韓信不是貴族,自然無法理解貴族的精神世界和古老傳統,所以斷言這是一種很不高明的婦人之仁。這不正確嗎?這完全正確。對庶民而言,榮譽以及信任是隨時可以換幾個錢花花的資本,只不過有的時候昂貴索要齊王時,有的時候低賤鉆過胯下時,這正是生存的智慧。

    趙將們另眼相看斗于雉,在于他們也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貴族,只是隨時可以任用、又隨時可以解職的將領。這種事情斗于雉當然不做解釋,對夏蟲又怎么可以語冰?

    秦軍后退三舍,楚趙大軍不疾不緩的行出方城,各師的工卒先在澧水上架橋,而后又在泜水上架橋。泜水以北是冬日幾乎干涸的湛水,大軍臨近湛水時,東野固率領四個魯師先行進入魚齒山。看著銳角最尖處今紫云山升起了魯師的軍旗,熊荊等人松了口氣的同時心中的擔憂又加重了幾分。

    秦軍一路焚燒橋梁,三天前就退到了襄城,如果秦軍駐守魚齒山,那表明李信真的要與己方進行會戰。魯師這么輕易占領了魚齒山,可見魚齒山內空空蕩蕩,不見一名秦卒。

    “秦軍退出襄城否?”即便是熊荊,也漸漸擔心李信可能不也自己會戰。

    “稟大王,李信旌旗仍在襄城大營。”媯景揖告,斥騎全是龍騎,很多是他的部下。

    “旌旗未可知也。”司馬尚連連搖頭。秦王落荒而逃,常旗都可以丟棄,一面旌旗又算得了什么。

    “亦未見秦人大舉退出襄城。”媯景神色也有些凝重。“唯見秦人在穎水支流上架橋。”

    “李信欲逃也。”襄城身后是汾陘塞,兩地之間最大的河流是一條匯入穎水支流。秦人在這條河上架橋,目的不言自明。

    “李信欲逃,逐之便是。”會戰決定權不在自己手里,熊荊又能如何?他轉頭道:“來人!備三牲,寡人要祭拜景缺將軍。”

    懷王二十九年,秦復攻楚,大破楚,楚軍死者二萬,殺我將軍景缺。這一戰發生是垂沙之戰結束后的次年,襄城作為方城外的戰略要地,由景缺堅守。垂沙之戰楚軍戰敗,唐眛身死,襄城已孤懸在楚地之外。這年秦軍再攻襄城,景缺率部與秦人戰于襄城面南的令武山下,全軍覆滅。

    以君王之尊祭祀一名敗軍之將,景龜忙道:“大王萬萬不可!令武山距襄城太近,秦人嚴陣以待,若是、若是,先君泉下有知,亦罪臣也。”

    “有何不可。”長姜聞命已經去準備了。“景缺將軍乃我楚人,戰死于此的楚卒也是我楚人,寡人既為楚王,至此豈能不祭?”

    熊荊拿定主意的事情,那是一定要做。景龜阻攔不住,他求助的看向斗于雉和莊無地,他們對此也沒辦法。三刻鐘后,熊荊出帳,帶著車馬行向令武山,景龜只好率領一旅景氏私卒跟著,以免熊荊出什么意外。

    襄城在汝水之北,令武山在汝水之南。但令武山距離汝水不過五里,汝水上有秦軍舟師,冒然殺過來不是沒有可能。最擔心的是萬一秦人提前在令武山設伏,情況更糟。率領一旅之卒的景龜是豁出去了,秦人真要埋伏在令武山,他這條老命便丟在令武山了。

    馬隊車隊私卒行向令武山,還沒到令武山,坐在車上的右史便疾追上熊荊,指著令武山東面一座狹長的紅色山嶺說道:“稟大王,此首山也。”

    “首山?”首山也在汝水之南,距西北的令武山約十四里。

    騎在馬上的熊荊看了一眼首山便無動于衷,右史不得不提醒:“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游。大王當先祭首山”

    “寡人聞之,祭不越望。”前馳的車馬上說話并不方便,右史僅僅聽到了這句話,熊荊便策馬加速了。他沒有行向首山,直接直奔令武山。

    “稟大將軍,荊王正祭令武山。”襄城城邑府,翻車還未傷愈的李信暫時瘸了一條腿。屬下的稟報讓他忍痛的眉頭挑了挑,揮手便讓斥騎退下了。

    “王翦有訊否?”一切的犧牲都是為了王翦,李信關心的是王翦而不是荊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县级市| 平邑县| 枣阳市| 新邵县| 监利县| 安岳县| 桃园市| 电白县| 阳东县| 东至县| 海宁市| 定边县| 沙坪坝区| 芦山县| 乐山市| 三门县| 彰武县| 双江| 深水埗区| 包头市| 拉萨市| 连云港市| 富源县| 民县| 沛县| 陆河县| 无锡市| 清丰县| 平遥县| 衢州市| 西盟| 炎陵县| 蕲春县| 永登县| 霸州市| 林州市| 湄潭县| 瑞昌市| 辰溪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