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荊楚帝國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軍校2

作者/貳零肆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正仆長姜、醫尹昃離的注視下,一杯柳樹皮汁被熊荊喝了下去。汁液味道很苦,喝完熊荊趕緊喝了一杯甜柘漿。長姜見熊荊臉上滿是苦澀,拜道:“足下以身試藥,孝之孝者也。”

    阿司匹林吃多了貌似沒有什么壞處。熊荊沒管孝不孝,他知道父親晚走楚國的情況就會好,他道:“我如果無事,明天當請父王飲之。”

    明天就是太廟之祭,熊元體弱,告祭要跳的舞大半都已經取消,可起拜進退還是不少。如果不是已行千年的傳統,熊荊定要取消那些亂七八糟儀式。

    “唯。”長姜再拜。熊荊今天帶來的不是藥汁,而是柳樹皮,是他在負責榨汁。

    “兩位也困了,請暫作休息吧。”今天熊荊又與父親聊了一下午。天色已暗,他和前兩天一樣睡于正寢。不過在睡之前,他還要理一下思路,看看昨日的軍校該怎么建,學些什么。

    當然不能像黃埔一樣只學六個月,應該像學宮一樣,學讀七年,大學讀五年。學所教授的,應該是低級軍官的知識,大學才教授高級軍官的知識,期間學生還應到王卒三軍中實習。學生的專業,暫時可分為輜重、騎兵、工兵、步兵、炮兵五種。航海也要加進去,船藝、航海、防撞、水戰,這些將是航海學生的課程,教材他可以寫一些。

    正寢的中庭是燕朝議事的地方,東面大室是寢房,外間是楚王辦公所在。堆滿竹簡的幾案已經被長姜讓人移走,明亮的燭火下,熊荊在木板上籌劃著軍校。海軍這塊問題不大,他除了不會爬桅桿,其他都懂一些皮毛,可陸軍……,

    他根不知道楚軍現在是如何作戰的,他也不知道面對強大的秦軍,楚軍應該列裝什么樣的兵器,或者能有什么樣的兵器。兵器涉及鋼鐵。土法煉焦他知道,不過是把煤炭密封起來悶燒;但煉鋼,原理當然知道,可真的有那么簡單嗎?溫度到了,攪拌鐵水就能純鐵嗎?出了純鐵又該怎么滲碳?到時候煉鋼出來一堆熟鐵該怎么好?

    熊荊極力回憶著一篇論文,論文的是英國從木炭煉鐵改為焦炭煉鐵的過程——當時他在和別人爭論十六世紀英國的鋼鐵價格。他記憶最深的是焦炭生鐵的質量遠低于木炭生鐵,價格也不如。十八世紀英國木炭生鐵的價格大概是5、6英鎊,每噸消耗16擔(每擔5磅)木炭;焦炭生鐵價格則要超過6英鎊,每噸生鐵要消耗多達18噸的煤。

    但焦炭生鐵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出來的鐵水含有較多的單質硅,鐵水流動性好,同樣一個鐵鍋,可以鑄的更薄。鐵鍋是按個賣的,更薄等于生鐵單價賣得更高。靠這一點,沒有質量優勢、成優勢的焦炭生鐵工廠生存了下來。

    知道價格用處不大,關鍵是冶煉辦法。這方面他記得的不過是水力鼓風和蒸汽機鼓風,鼓風也有兩種:冷風和熱風。熱風還涉及到蓄熱室以及蘇格蘭風口。鐵水冶煉成鍛鐵、也就是熟鐵,似乎有一個什么砸碎法和一個攪拌法,攪拌法后來是大行其道的。

    而煉鋼,可行的辦法是坩堝法——坩堝法的重點不是冶煉技術,而是如何制造出耐高溫的坩堝。但是坩堝鋼價格很高,每噸超過5英鎊,真正能生產出廉價鋼的是貝塞麥發明的轉爐煉鋼法(靠的是底部吹空氣),轉爐鋼出現后每噸鋼的價格才跌落到英鎊,可問題是貝塞麥轉爐煉鋼只能用不含磷鐵礦石煉出的鐵煉鋼,不然鋼質會非常脆。

    軍事涉及技術,技術涉及科學。想得頭昏腦漲的熊荊不得不把煉鋼煉鐵放一邊,除了鋼鐵,他發現最需確定的是陸軍應是何種方式作戰?騎兵沒問題,練成鋼鐵可以有重騎兵,沒有就像日俄戰爭的哥薩克一樣,扛著騎矛、舉著馬刀沖鋒,秦軍沒有馬鐙、馬蹄鐵,騎兵難以和楚軍抗衡,但步兵呢?步兵該怎么辦?

    用戚繼光的鴛鴦陣?十二人為一隊,可這十二個人拿什么兵器,之間又是如何配合的,熊荊一概不知;還有羅馬人的龜甲陣,龜甲陣好記,也更簡單,就大盾、短劍、標槍三種武器,老中青三線輪流作戰,可該怎么打,照樣一慨不知。

    還有什么?一陣搜腸刮肚,這種平時不關注的知識,熊荊能想的只是一些電影——電影還原度高的居然是外國片,中國的一概沒有(備受SC推崇的《敦煌》他沒看過,看過的是毫無實用價值的赤壁八卦陣),這些電影讓他記起了亞歷山大的長矛陣、長腿的英格蘭長弓。如果能找到紫衫木的話,或許楚軍也可以裝備長弓。

    弓箭兵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不比弩兵。單兵弩不是因為威力比弓大而裝備軍隊的,是因為單兵弩可以不經長期訓練即可由士兵掌握這才裝備軍隊的。弓箭兵需要長期訓練,劍盾兵也是如此,熊荊雖然不清楚羅馬人如何作戰,但格斗肯定有技巧,配合也需要磨練,也許只有亞歷山大的長矛兵簡單一些,他們要做的似乎只是平舉長矛向前捅。

    熊荊把想到的東西記在木板上,并覺得應該盡快搞清楚軍的作戰方式。這時候葛進來了。“殿下,工尹刀來了。”

    “工尹刀?”熊荊想起昨天讓他做的水晶管,“讓他進來。”

    工尹刀進來了,看到東室幾案上亮著燭火,一個人正伏于案前,他以為是楚王,待走到近處,才發現是太子。“拜見大子足下。”他和同來的工師恭敬拜道。

    “做好了嗎?”熊荊放下筆。

    “是。”工尹刀點頭,旁邊工師打開一個長匣,里面一根木桿,桿的上端接著一段水晶。

    “木桿幾尺?”水晶很透明,能看的里面是中空的,熊荊很滿意。

    “回足下,有三尺。”工尹刀答道,他不知道熊荊要干什么。

    “三尺太短。”熊荊目測那根木桿,好在木桿加長不麻煩。“造府有水銀嗎?”

    “有。”工尹刀答。這時熊荊已讓葛去找水,水來又讓葛把水倒入桿中,然后接過把木桿豎立在水壺里。熊荊指著水晶管里的水柱道:“管中之水高于壺中水面是吧?”

    水晶管是透明的,能清晰看到里面的水柱。工尹刀點頭:“是。”

    “水輕而水銀重。如果以水銀灌之,豎立,水銀柱高當在三四尺之間。”熊荊道。“我欲知水銀柱高有幾何。”

    “知道了。”工尹刀再次點頭,表示聽懂了熊荊的意思。

    他終于明白為何要在木桿上端加一段水晶管了,這是為了能看清管內的水銀柱有多高。熊荊則要用大氣壓來確定后世度量衡:一個大氣壓有76毫米汞柱,將水銀柱分成76份,就能夠得到一米。有了長度單位,再以水為媒介量出一升水,從而得出一千克的重量。長度和重量都有了,記憶中的后世知識轉化過程中就不會出差錯。

    工尹刀對熊荊要把汞柱平均細分成76份的要求并不驚訝,造府的工匠可以很輕松完成這項工作,但對熊荊要求尋找紅豆杉就有些犯難了,這不是找一根木頭,而是國、包括國外都找要。

    木頭熊荊是了解的,他解釋道:“各地水土稟異,雖是同種,然木質亦有優劣。此木為軍用,自然要選最優良之木材。”

    “知道了。”一軍用工尹刀就明白了,這是在選樣。

    “我軍長矛有幾尺?”交代完紫衫木,熊荊又問起長矛。

    “我軍酋矛長有二十尺。”工尹刀答道。

    “二十尺?”在沒有準確度量衡之前,熊荊不知道二十尺大概是多長。“可否更長?”

    “夷矛可長至二十四尺。”工尹刀擔心熊荊還要更長,告誡道:“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不能利已,又以害人。”

    “我明白。”熊荊懂他的意思,他也不清楚亞歷山大的長矛有多長。“明日告祭太廟后,酋矛、夷矛送至此處。”

    送兵器入宮是違反宮律的,見工尹刀面有難色,熊荊再道:“去掉矛頭,送木桿即可。”

    “唯。”工尹刀送了口氣。見熊荊沒有其他交代,當即起身告辭了。

    輜重科、騎兵科、工兵科、弓箭科、劍盾科、炮兵科,軍校熊荊一共列出了六個專業。當然,這要詳細了解楚軍如何作戰才能最終確定,也許這個時代有更好的作戰方式,也許紅豆杉無法造出英格蘭長弓。

    不過軍校的規模是可以先確定——鶡冠子長平之戰趙軍有四十五萬人,作戰部隊約三十萬。以三十萬計,五人為伍,五伍為兩,二兩為偏,二偏為卒,這是楚軍一乘車的編制,按照這個編制,那么有六萬名‘伍’、一萬兩千名‘兩’。這些基層軍士不需入校學習,在縣卒或王卒服役一年即可,也不需一年培養完成,可分十年,再考慮到戰時損失,每年入伍為一萬四千人。

    三十萬楚軍有六千名‘偏’、三千名‘卒’、低級軍官共計九千名。培養也分十年,同樣考慮戰時損失,每年入校的學員大概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讀七年在校生則有一萬人。

    卒以上有戰車編制廣,三十乘為一廣;也有單純的步兵編制: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若以江淮為最后防線,車兵是要舍棄的。三十萬楚軍,有六百名‘旅’、一百二十名‘師’、二十名‘軍’,十年培養的話每年不到一百人,五年畢業在校生大概有五百人……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大洼县| 黄陵县| 项城市| 墨竹工卡县| 两当县| 班戈县| 新河县| 吴旗县| 新建县| 昭觉县| 游戏| 那曲县| 石首市| 德惠市| 霍山县| 三原县| 乳源| 琼中| 临夏县| 石楼县| 昌吉市| 九寨沟县| 嘉荫县| 诸城市| 贵港市| 南乐县| 北宁市| 边坝县| 东乡县| 吴旗县| 兰考县| 民勤县| 吐鲁番市| 辛集市| 罗甸县| 八宿县| 屯门区| 益阳市| 桦南县|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