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時辰并不久,換算成后世也就是九十分鐘罷了。九十分鐘后秦軍陣潰,一場大勝到來,楚國滅國之危不再,自己也要封爵賜邑,猶如三十八年進諫楚王亡羊補牢的莊辛——他當年率十余萬東地兵,收江邊十數城,被楚王封為陽陵君,賜淮北之地。 雖以楚例,非王族之封地,以政功、軍功封的城邑經三世而收,但這也是三世;更重要的是楚軍在列國之中的聲譽以及項氏一族的名望必然鵲起,這才是項燕真正在乎的。秦軍上一次大敗還是九年前的河外之戰,秦軍敗后不得不撤入函谷關據險以守、舔舐傷口;而秦楚之間除去三十八年前以眾擊寡的江邊之戰,真正的主力會戰勝利是何時項燕已經記不清了。從他出生以來乃至出生之前,聽聞的都是楚軍大敗而秦軍大勝。 “或可告祭先祖矣。”念及秦楚近百年來的敗多勝少、失郢遷都,項燕不由目間濕潤、悲嗆間不能自己。 然而,就在項燕激動連連之時,圍在淺口袋里的秦軍正在調整陣列,橫對楚軍中軍的陣列開始轉向兩側,陣列里的伍長、屯長顧不得這種轉向會加劇秦軍混亂,但他們必須在左右兩側結成牢固的防線阻止楚軍橫擊,不然十幾萬將士死無葬身之地。 喊殺聲、疾呼聲,原已經混亂的秦軍中軍更加混亂,但在楚軍左右兩軍的緩緩橫擊中,秦軍迅速結成了一道針對側面的防御隊列,一些銳士更當仁不讓的站在了最前。困獸之斗,猶為兇殘,之前楚軍還能緩步前進,可當銳士持鈹在前、以命搏命,甚至不惜性命的拼死反撲,楚軍橫擊之勢當即一阻,無法再進。 楚軍左軍,魯地之師的東野固、孟惠等將暴跳如雷。看著已經停止前進的魯師,東野固恨不得自己沖在第一行,死命往右橫擊,好使秦軍陣潰,可他不在第一行,即便他再第一行,也是無用,兩軍拼殺,絕不是一個人能改變交戰態勢的。 “顔滑子,你部為何不速進?!”東野固佩劍已經拔出來了,模樣恨不得殺人。 “稟都司馬:秦人結陣,我軍不得進也!”顔滑子是魯軍軍率,麾下千人。 此時魯地人丁約八十萬,男性四十萬;古時平均年齡不過二三十歲,傅籍者僅一半,不過二十萬,二十萬傅籍者未可發,后方必要有人制造軍器、征運糧秣,三者取二即為十四、五萬;這十四、五萬中,又除去輸運、雜務之卒,可戰之兵不及十萬;最后除去留防齊人的六萬,只有三萬魯軍赴蔡縣以救城陽。 三萬魯軍還是在糧秣水運的情況下得以西進作戰,但這已經是諸多楚師當中兵力最雄厚的一支,僅次于四萬余人的郢都之師。布陣時項燕把魯師和師置于左右兩軍之后、不硬抗秦軍是有道理的。而今,這也成為魯地橫擊不得進的原因。 “為何不得進?!”東野固大喝,他白須飄飛、手中銅劍揮舞,似乎就要一劍刺死顔滑子。“此戰之前,老夫不是要你遴選精銳之士列于前嗎?” “稟都司馬,”顔滑子真是欲哭無淚,看著東野固的銅劍,他恨不得自己撞死在劍上。“我軍精銳之士已盡斃,普通徒卒比之秦人銳士,身形猶兒、氣力如女子,如何得進?進之不得啊!!” “你——、你——!!”東野固怒發沖胄,銅劍刺也不是、揮也不是,最后一氣之下怒摔于地。身為魯國都司馬,東野固怎會不知魯師現狀。魯地重儒,重儒自然輕商,輕商便是民窮,這也罷了,重儒的另一個特點是敬老,敬老的結果就是老人日日需食肉。肉是多么珍貴的東西,但在魯國,老人日日吃肉,普通庶民只有在年節之時或可見到肉。 ‘扁鵲名聞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兒,即為兒醫。隨俗為變。’ 邯鄲即趙國,趙國貴婦人不是趙人愛護婦女,而是趙人愛美姬重伶人,趙女聞名下;雒陽即東周,周人愛老人,周魯同俗,因而老人吃肉、余人吃素;秦人愛兒(非女),換而言之,現實的秦人只重勞作壯丁,家中吃肉之人除兒便是壯丁,老人吃肉?那是做夢。 秦滅義渠,地接草原,羊馬之肉常見,雖然商法‘重其租,令十倍其樸’,但精銳之士吃到肉并非難事,須知在秦國打仗已成一種生意,不吃肉如何拜爵?中原之地人口密集,自然不可放牧,尋常庶民吃到的肉食不過是狗肉。只是人多地貧,吃屎的狗身上能長幾兩肉?庶民吃狗不過是沾沾肉味罷了。誰要能日日吃狗肉,誰便能如樊噲那般勇冠三軍——吃素吃肉的差別,看樊噲便知。 除了飲食差異,商鞅變法后秦國只重耕戰,軍中精銳之士不但高大強壯,還精于搏殺之術。一生也沒過幾回肉的魯卒一開始是還能橫擊而進,可當秦軍銳士、甲士結成陣列、據死以拼,兩軍士卒的差異當即體現。 吃素的如何能打得過吃肉的?讀詩書、學偽六藝的怎么能拼得過重耕戰、殺人拜爵的?秦軍長鈹揮舞,第一排魯卒盾戈盡碎,當即斃命;再進,人高馬大的銳士一腳踹來,前排魯卒倒下后列也跟著倒下,整個跌了一葫蘆串。若不是此時秦軍一心防守,反沖之下魯師陣列必亂。 ‘身形猶兒、氣力如女子’。這絕非顔滑子的推諉之辭,秦人騎士身高需在七尺五寸以上(173),太矮不便躍身上馬。不過也不能太高,沒有馬鐙馬鞍的騎兵最重要的是身體平衡,而非高大健壯。但銳士不同,遴選銳士只為破陣,七尺五寸算是矮的,身高一般在七尺六寸(175)以上,高大者近乎七尺八寸(18),少數甚至身高八尺(184) ——身高18厘米的兵馬俑后世看來雖有夸張,但作為皇帝的遴選隨葬之士,并不一定虛假,只是普通秦人的身高要減上1厘米而已。 秦人能遴選高大之卒,魯人當然也可以遴選,但秦國此時下轄人口一千五百萬之巨,魯國人口不過八十萬,八十萬當中遴選的高大之卒,如何能比得過秦軍?最終魯師前列之卒高者也不過七尺三寸、七尺五寸,當第一排戰死,后排之卒有些連七尺(161)也沒有。161吃素的對上184吃肉的、苦讀詩書的碰上殺人為業的,除了吊打還能有什么? 魯師根就橫擊不了,而因為魯師橫擊不了,其余諸師也冒進不得。東野固知根知底,羞憤之下只得摔劍于地。當然,他并沒有忘記為將者的職責,速速派人稟報項燕。 “魯師不得進?為何如此?!”項燕也和東野固一樣,對魯師的回報大吃一驚。 “稟上將軍,我軍精壯之士皆死,余者與秦人……”傳令之人是東野固的親隨東野革,身為魯人,他實在不想轉述顔滑子的卑魯之辭,但項燕正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他不得不道:“……余卒與秦軍銳士相較,身形猶兒、氣力如女子,已不得進。” “……”東野革此話完,項燕張著嘴,呆看中已忘了呼吸。東野固回報之前,他心里曾想到無數不得進的理由,萬萬沒想到是這條。 “東野將軍何出此言?”彭宗的反應沒有項燕那么劇烈,可他是一臉責怪不滿。“我中軍之士,猶可破秦銳士而擊其弩陣,身形、力氣何用?兩軍陣戰,唯士氣耳!此時秦軍入伏,左右兩軍必不惜生死橫擊之,不如此,中軍數萬殤者豈非白白戰死?” “軍司馬、軍司馬……”受此指責,東野革連連揖禮,他不得不喊冤道:“中軍之擊,為者乃大王環衛宮甲,環衛宮甲皆我楚國遴選之士,我魯卒如何能比?” “你——”彭宗也是在氣頭上,被東野革一提醒,自然想起環衛和宮甲也是遴選之人。諸師當中,便是王卒也不能與環衛宮甲爭鋒,縣卒如何能比?縣卒之中最弱的魯卒又如何能比? “地之卒如何?”彭宗為辯而辯,提起右軍的人。“人生來矮,然其不畏生死,亦大力橫擊,你魯師為何不如人?” “報——”彭宗正要以矮的卒激勵魯師,不想一聲急報把他給打斷了。來人上前揖道:“稟上將軍、軍司馬,秦人以銳士結陣為防,我軍不得進矣!” “你軍也不得進?!你軍也不得進?!”彭宗指著陽履派來的軍吏,氣的是不怒而笑:“你等可知為使秦軍入伏,上將軍與我等費了多大心力,中軍又死傷了多少士卒!你等、你等回報一句不得進,便可告慰彼等英靈?!便可壞我軍略,致使軍敗?!” 彭宗急、怒,‘嗆’的一聲,他拔出佩劍,就要斬了報訊之人。不想一支手橫伸過來,死死將他按住。“此乃我軍卒伍不敵秦人,你殺他何用?”冷靜下來的項燕一邊質問一邊嘆息。“為今之計,當以箭矢、火彈攻之。來人!速問投石機可射否?” 注:卷第18章鎖死沒辦法修改。因為失誤,以為先秦水漏每日16刻,每個時辰1刻,其實不是。先秦水漏每日只有1刻,即每刻14分鐘4秒,而非之前誤算的9分鐘。投石機射速為3分鐘一發,此速度是細數多個utube投石機發射視頻而得,圓盤每轉以6-7秒為準,至于軍中死士力轉一圈需時幾秒,并未考慮。——先秦史料繁雜且不熟,不少章節是邊寫邊改,還望見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