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荊楚帝國 正文 第七章 左翼

作者/貳零肆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鴻溝之畔軍旗招展、炊煙裊裊,火彈在東城樓炸裂時,蒙武便心覺不妙。果然,楚軍舟楫尚未靠岸,楚軍士卒就爭相跳水登岸,而后扎營造飯。鴻溝離外城墻不過四里許,仿制的陸離鏡哪怕再不清晰,楚軍的動作也看得極為清楚。卒不解甲、伍不立帳,這擺明了是要與自己決一死戰。打或者不打,這是個問題。

    “項燕不過十五萬,請與其一戰。”李信也站在陳郢城頭,陸離鏡里看把楚軍仔仔細細看了個遍,他并不覺得楚軍難打,畢竟己方人數處于壓倒性優勢。

    “荊人七成持矛……”鏖戰半年,楚軍夷矛優勢盡顯,馮劫想到密密麻麻的矛頭就心有余悸。“卻不知項燕為何要將持矛之軍調至右翼?”

    “真與項燕決一雌雄亦當等王剪五萬軍返陳。”一邊的衛繚插言。在他的建議下,蒙武已派人急告王剪,要王剪率五萬人速速返回陳城。

    “王將軍奉王命救燕,已不受大將軍之制也,等他他也未必至陳。”李信戰意昂揚,這半年攻城戰打得非常窩囊,他早就希望能與楚軍野戰一番,一戰而定勝負。“今項燕軍剛至,士卒疲也,若能稱其立足未穩而戰之,我軍必勝。”

    李信關于王剪的判斷并不錯誤,但他對楚軍的預想則全是錯的。前年清水之戰蒙武對付楚軍,是一次接一次的襲擾,搓其銳氣才與項燕決戰,而非一上來就與其決戰。楚人是熱血之徒,在他血液燃燒之時與其相斗是下下策,如果可以襲擾他、疲憊他、遲滯他,消磨他的意志、挫傷他的銳氣,再與其決戰那就事半功倍了。

    作為年輕的將領,李信顯然沒有這樣的作戰經驗,蒙武也不愿當作眾人的面教授這些東西,所以他一直沉默。即沒有說戰,也沒有說不戰,這時候魏相子季疾步來了。

    “蒙將軍,項燕軍已至,我軍恐不勝也。”子季滿臉苦笑,人還未到,言已先到。

    陳郢外城周長三十里,拔下這樣的城池傷亡四、五萬人勉強說的過去(這需要忘記外城是被水浸壞的),可攻拔小小王城又傷亡了四、五萬人,這就讓所有魏軍將領很失望了。尤其是前天,楚軍鐵騎馳騁于王城之內,斬殺半數弩手,更讓魏軍談楚變色。

    “相邦何出此言?”蒙武含笑對子季揖禮,他身后的將帥雖然不屑子季,也跟著揖禮。

    “諸將帥聽聞項燕軍至,再聞項軍人人夷矛,已欲拔營返魏也。”子季繼續相告,楚軍夷矛人人膽寒。對面鉅鐵夷矛著甲是一死,不著甲已是一死,很多人寧愿不著甲。

    “怎會如此?”蒙武終于變了色變,秦軍十萬,加上騎軍也不過十一萬,魏軍十五萬,若魏軍真拔營返魏,這場戰根本沒辦法打。

    “攻城日久,我軍死傷逾十萬,此前又……”有些事秦軍或許不記得,可魏軍人人記得。當初己軍已奪陳城,是秦軍讓自己撤出的,這一撤再攻進去就死了四、五萬人,此后的王城爭奪戰更加慘烈,數不清的魏卒摔下王城,被城下銳木刺死。

    還有一次魏軍被引入城中,慘死過萬,而秦軍傷亡僅數千。謠言因此而起,有人說秦人助魏攻楚乃秦國滅魏之毒計,此假楚軍之手盡殲魏軍也。一旦魏軍盡死于楚,秦人就會大舉滅魏。

    “相邦乃魏軍之帥,何人敢如此大膽言拔營返魏?”衛繚也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魏軍軍心不穩,這對戰事極為不利。

    “魏軍之帥?”子季欲哭無淚,他倒指著自己的鼻子,道:“國中軍中,我已是魏國之賊、秦國之犬。請大將軍速速決斷,或今日便與項燕一戰,或拔營退兵,他日再攻陳郢。”

    “荒謬!戰至今日,秦魏兩軍死傷近二十萬,怎可棄陳而去?”李信大怒。他隨機揖向蒙武,“請大將軍今日便與項燕一戰,晚則恐生變故。”

    “報!”快馬在城下急停,一個令兵匆匆沖上東城,遠遠的便拜道:“稟大將軍,王將軍言其王命在身,救燕時日有限,且荊人不過十五萬,秦魏二十余萬可一鼓破之,不欲返陳也。”

    “這個王剪!”衛繚大怒,王剪帶走兩萬騎兵三萬步卒,他五萬大軍不來,勝負難料。

    “王剪出身斗吏,乃鉆營之徒,知陳郢再戰無升爵也,而趙軍攻燕皆赴易水,邯鄲以南空虛,攻趙易升爵也。”馮劫毫不避諱,直接把王剪的心思道出,聽得人人皺眉。

    “他日面見大王,我必詆毀之。”李信也是大怒,雖然他不認為缺了王剪那五萬人己軍就不能戰勝項燕,但王剪如此唯利是圖,著實令人不齒。

    “請大將軍再遣人斥之,王剪軍至,我軍必勝。”衛繚怒后又恢復理智,勸蒙武再遣使者。

    “上卿誤矣。王剪奉有王命,已不歸大將軍節制,救燕又有時日限制,他必不救也。”馮劫再道,他隨即看向仍然沉默不語的蒙武,“大將軍明鑒,王剪已不助我,今日不戰,魏軍再無戰心,我軍只能退兵;若戰,或可趁荊人遠道而來立足未穩勝之。”

    “稟大將軍:北城墻已塌,軍中無積攢糧秣,我軍退入城中亦難據守;不退入城中,項燕必前行與我軍野戰。城南乃魏軍之地,若魏軍再潰,大事休矣。”李信也揖告道。

    “請大將軍速戰速決!”子季也不想煎熬了,他只想快快結束眼下的痛苦。

    沒有人知道蒙武是怎么想的,眾將勸后他一陣沉默,最后才沙啞道:“擊鼓,召將。”

    鼓聲突然在陳郢城內響了起來,雖然急驟,卻只是一陣。城外城內都懂得這是秦軍在聚將。看著逐漸成形的木塔,熊荊激動中不斷搓手,他太想念郢都的美食、城外的風景了。

    “秦軍聚將,老師以為如何?”木塔搭在正朝三米高臺上,熊荊看罷等不及又問廉頗。

    “大王急也。”廉頗難得呵呵笑了幾聲。他此前說鼓聲是援軍前鋒也有瞎蒙的性質,可秦軍擊鼓聚將就不同了,一支小小的前鋒并不值得秦軍聚將,所以定是項燕到了,且已經登岸列陣,不然蒙武犯不著擊鼓聚將。

    廉頗說的熊荊一愣,他再道:“臣亦急也。可惜我軍困守王城,無助項將軍野戰。”

    “我軍?”四周都是九米多高的城墻,即便用投石機轟擊,也不是一日兩日能轟得開的。投石機的威名是靠老邁單薄的莒城城墻、簡陋石砌的穆陵關關墻建立的,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夸張。沒有攻城器械的楚軍,一日兩日還真拿敵軍沒辦法。

    “請大王稍安毋躁,我軍此刻當嚴防死守,而非攻拔王城,助項將軍戰。”廉頗捏著白胡子,想的和熊荊全然不然。

    “啊!”熊荊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老師以為秦軍將攻我?”

    “有備無患也。”廉頗點頭。這是他本能覺察到的危險,兩軍決戰絕非想戰便能戰的。他擔心秦軍不甘心吐出到嘴的肥肉,在與項燕大軍相持時,派出數萬人不舍晝夜的猛攻土城。一旦土城被攻破,秦軍大可以在陣戰前亮出熊荊的首級令項燕軍心大亂。

    當然,廉頗到底是趙人,不理解楚人火一般的性情,以為項燕會謹慎的先試探敵軍,而后與之決戰。城外真實的情況是五千先鋒不顧陣法、不畏埋伏,直挺挺沖入魏軍軍營,最后竟然打勝了。而項燕麾下的十五萬五千大軍,壓根就沒有立帳,士卒吃飯的時候味同嚼蠟,眼睛只瞪著敵旗飄揚的陳郢城頭,每個人都知道大王未薨,正在死守最后一間大殿。

    當最后一口羹喝完,性情激烈的楚卒舉起夷矛末端的配重一下兩下就把銅釜捅破。破釜并非首先出現在巨鹿,春秋時楚武王最后一次攻伐隨國,渡漢水前士卒便破釜以示死戰之志。

    早食之后,十六萬大軍按照項燕的布置開始布陣。公族之卒、郢都之卒在右,四萬精銳在中,三萬縣卒、一萬五千項師、五千唐師在左。整個軍陣寬五千兩百余列,以一卒一米的間隙排列,其長度超過五公里。

    陣寬如此,厚度就很值得玩味了。凡是夷矛之卒厚度一律二十行,非夷矛卒厚度則為四十行,唯有獨行客麾下的唐師附有一卒夷矛,他們的陣型是標準的15x15,立于軍陣最左。

    陣后百步外即是楚軍的預備隊游闕。他們列成寬三百,厚一百的矩陣。兩萬王卒在右,隸屬于中軍的一萬精卒在左——軍陣絕非一成不變的,一定敵軍列陣,兩軍在建鼓聲中向對方軍陣疾沖,這一萬精卒就會追著百步外的中軍向秦軍馳奔。

    那時,楚軍陣列將不再是一條直線,而將演變成一個標準的倒T。上一次清水之戰,楚軍在交戰后中軍撤退六、七十步,將秦軍引入陣中,然后左右兩軍橫擊之;這一次楚軍交戰后是中軍急進百步。至于為何這樣打,除了項燕、彭宗、以及精卒之將鄧遂等少數人,其他將領并不了解,他們要做的就是穩住戰線,尤其是左翼戰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多伦县| 泸定县| 县级市| 绵竹市| 伊川县| 五峰| 京山县| 望都县| 深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崇仁县| 平遥县| 大埔县| 惠水县| 芷江| 桦南县| 织金县| 唐海县| 醴陵市| 石渠县| 叶城县| 澎湖县| 商都县| 调兵山市| 湘乡市| 松滋市| 股票| 清徐县| 溧水县| 榆林市| 南丹县| 大渡口区| 遵义县| 信宜市| 普陀区| 奉化市| 溧水县| 蒲城县| 天峨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