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荊楚帝國 正文 第八十章 敖倉

作者/貳零肆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大梁是淮上諸水交匯之處,即便秦王趙政不在大梁,作戰司中也有諸多謀士建議拿下大梁。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一旦拿下大梁,就能控制秦軍南下的通路。四輪馬車確實改善了秦軍的糧秣輸運,但陸運和水運完全不能相提并論。拿下大梁不但能遏制秦軍南侵,還能保證楚國舟師北出,阻塞戰術在大梁以北是無效的,那里是縱橫近百里的圃田澤。    大梁重要,可如何拿下大梁是一個大問題。秦王若被圍于大梁,秦國定舉國來攻,雖說大梁西面有長城——魏長城起于黃河,先是沿著鴻溝西岸修建,后又沿著圃田澤修建,一直往南延伸到塞榆關(今尉氏縣大莊),長達一百六十多里。    秦軍歷次攻大梁而不得,皆因魏長城、圃田澤相阻。大梁是大城,城墻厚達十幾米、甚是幾十米,不是莒城那樣的單薄城墻。如果楚國短時間內沒有拔下大梁,秦軍幾十萬援軍越過魏長城,除了撤軍項燕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    大司馬府設立以后,制定作戰計劃已經是作戰司的事情,項燕只管選擇哪一種方略,所以并不算太苦惱,大梁城內的魏王魏增,退至小寢后便開始唉聲嘆氣。    秦王已經變成一個燙手的山芋,賴在大梁不走那項燕肯定要攻拔大梁;請秦王走他又不愿意,如此這般大梁勢必要變成血腥戰場。    “若之奈何?”看著自己的僕臣,魏增揮退上來侍奉的愛妃。    “大王以為秦國欲滅魏乎?”魏息并不像魏增這樣愁眉苦臉,他心里早有算計。    “不似也。”魏增仔細回想了一遍,沒有感覺到秦王滅魏的意思。“秦軍敗,焉能滅我?”    “如此,臣請大王告秦王韓國侯人之事。”魏息揖道,“韓國侯人欲使秦王留于大梁,乃因與項燕有約,欲俘殺秦王也。臣聞秦王素多疑,必恐而去。”    “此……不義也。”韓國雖有私心,但也是為了魏韓兩國的利益,韓非坦誠相告韓侯是誰,更有今后共享秦國情報的意思。現在就把桓齮給賣了,于情于理都不恰當。    “臣聞言利者不言義。大王不將韓侯告于秦王,項燕必圍大梁。城破魏國亡,城不破我魏國亦死傷甚眾。以一人換一城之安危,此才方為義。”魏息勸道。他想來想去,要讓秦王離開大梁,也就只有這個辦法了。“大王若是念及那桓齮,可先遣其逃楚,秦王見桓齮已逃,必離大梁而去,而秦王不在大梁,魏國可與楚言和。”    魏息說完,魏增一直不答,良久之后,他才默默點頭,就此決定了桓齮的命運。只是他本以為當夜項燕就會率軍圍了大梁,可下半夜密送秦王離城后,他聽到的消息竟然是荊人舟師棄大梁往北而去。往北是圃田澤,出來圃田澤就是大河,楚國去大河干什么?難道楚軍已經知道秦王離了大梁,正追秦王而去?    想到此魏增不免有些興奮,他不敢殺秦王,可他樂意看到秦王死在楚人手里。秦王一旦死了,秦國又要亂上好幾年,滅國之危又將推后好幾年。    “來人。”清晨站在大梁城墻上看著楚軍舟師北去的魏增喊道。    “臣在。”鴻溝里全是楚軍的舟楫,浩浩蕩蕩竟然有二三十里,大臣們背心全在流汗。    “速遣武卒去追秦王。若楚軍攻之,不與戰。”魏增低聲道,他想看著秦王被楚人殺死。    “唯。”都是聰明人,大王的心思臣子們明白的很。    “大王為何不因留秦王?”魏間憂大憤不已,他雖然不知道秦王為何匆匆出城,可這必然和魏王有關。    “寡人自有決斷。”先王忌諱信陵君奪位,魏間憂雖然繼承了信陵君的爵位,可他的名聲遠遜其父,魏增對他說話老氣橫秋。    “他日大王必悔今日之舉也。”魏間憂嘆道,說完他便退下了。    國尉桓齮私通項燕,致使秦軍大敗,又誘使自己留于大梁好讓敵軍圍城——聽聞這樣的消息趙政本不相信,可桓齮竟然失蹤不見,他終于察覺這是一個可怕的陰謀。    半夜出城,不料天亮發現楚軍舟師竟然棄大梁不顧急追而來,趙政又覺得這是魏王的陰謀魏人不敢加害自己,但是荊人敢,魏王這是要假借荊人之手殺死自己。    一夜數驚,坐在馬車里的趙政臉色越來越沉,趙高見他如此也低著頭不敢說話。    “舟師仍追我而來?”趙政又一次問道,手緊緊的攥緊寶劍。    “然也。”趙高探出頭去問了一句,這才答話。    “常旗已下?”趙政又問。    天子建常,上畫日月。滅東周遷九鼎后,秦王的旗幟便是畫有日月的常旗,關東諸國的國君只能掛旂旗。以前的尊榮變作招敵的標志,聽聞舟師追來,趙政立刻命令降下常旗。    “然也。”趙高再答,他勸道“大王勿憂,少府五千衛卒必能護大王周全。榮陽三萬大軍昨日便已拔營,星夜兼程來救,今日或能……”    “榮陽,桓齮乃敵國侯者,他之言如何能行。”提起桓齮趙政便是一陣暴怒,他猛地將身前矮幾掀翻,幾上書簡橫飛四散,摔落在整個車廂。“寡人若回咸陽,誓誅其七族。”    “稟告大王,荊人舟師去往大河,已不見也。”車外傳來章邯的聲音。此時車隊已不再沿圃田澤北行,而是轉折向東,行向榮陽。    “大河?”趙政不解,“項燕為何去往大河?”    大河便是黃河,這個時代陜西并不稱作黃土高坡,所以河水并不黃。初秋之際的圃田澤依舊寬廣,項燕本想讓熊荊就留于澤內,可他就是要去大河看看。一入黃河他就有些發愣,因為河水不黃,不但不黃,河面倍也倍于鴻溝,寬達數里。    “這便是大河?”卒翼戰舟駛入黃河后便轉向東方,而大翼戰舟舟速不減,向不遠的敖倉匆匆駛去。天剛亮時,圃田澤西面有一隊秦軍駛往榮陽,不少人以為這是秦軍增援榮陽的援兵,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隊秦軍竟是秦魏趙政的衛卒。    “然也。”右史不知大王為何這樣問,大河寬千余步,除了大江,再也沒有這么寬的水了。    “不佞總以為……河水是黃的。”熊荊笑了笑。    “暴雨之時,河水確是黃的。”左右史不解大王為何好奇河水的顏色。    “去敖倉。”熊荊不再看河水,他現在要去敖倉。    “大王,上將軍有令,不欲大王至敖倉。”舟師之將紅牼也在卒翼戰舟上。“太后來訊請大王早回郢都。”    舟師進擊大梁,飛訊站就設在舟上,與郢都之間訊息一直是通的。趙妃想念兒子,一聽說戰事將了,就要兒子速回郢都。    熊荊見紅牼拿母后來壓自己,不悅道“紅將軍是要囚禁不佞?”    “臣不敢。”紅牼連忙揖禮。“敖倉守軍不及萬余,又不設備,我楚軍當勢如破竹,一鼓而下。大王前去,于戰無益。”    “哼。”熊荊確實有些不喜,項燕等人為何如此他心知肚明。“傳不佞王命,速去敖倉。”    “大王,”卒翼戰舟上全是環衛,紅牼無法命令,他只能道“請大王勿要登岸,更勿要……”    “不佞沒馬。”熊荊沒好氣的說了一句,那日單騎沖向秦軍是一時興起,并非是他的本意。現在不服受傷未愈,他想單騎沖鋒也不可能。    紅牼聽他這樣說微微有些放心,卻還是暗中叫長姜囑咐劃槳的環衛劃慢一些。以至于卒翼戰舟抵達敖倉時,山上盡數楚卒的萬歲歡呼。    “拿下敖倉了?拿下敖倉了?”聽聞士卒的歡呼,熊荊急問道。    敖倉圍于黃河南岸,粟米可轉運鴻溝。按照作戰計劃,一部分大翼從鴻溝口直接傳向敖倉連接鴻溝的運糧渠,另一部分則轉入黃河,從敖倉北面登岸。敖倉本就沒有多少守軍,榮陽的三萬守軍又奉命調入大梁,數千秦軍一沖擊潰,山上的力夫也亡命奔散。只是因為敖山的阻礙,戰舟上的熊荊什么也看不到。    “稟告大王,我軍奪下敖倉!”紅牼旗語打了出去,一回就得到山頂上的回訊。    “不佞要去看看!”熊荊很有些迫不及待,迅速命令戰舟靠岸。    “請大王……”紅牼正要交待小心,熊荊已經奔下木梯,登上河岸。好在他這次沒馬跑不快,兩百多名環衛舉著三頭鳳旗疾步追上,把他環環護住。    敖倉在敖山之西,敖山余脈的缺口處(今榮陽高村鄉馬溝村一帶)。從這里恰好能穿過敖山將粟米輸于山南的敖倉。于北面而言,只要把住敖山余脈缺口就能擋住來敵,于南面而言,敖山余脈雖缺,但地勢仍要比南方高一些。另外敖倉以南還有一條運糧渠,從這里可以貫通鴻溝。    熊荊還未登岸就看到了停在黃河邊的運糧舟楫和無助的舟人,登岸則看到成列成列的雙轅車,車上裝滿了麻袋,因為慌亂,有一段路上全是撒出的粟米。可讓他真正大開眼界的是余脈南坡,往南望去,半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陶囷。陶囷東面,才是屋宇一般聳立的糧倉,這些糧倉遍及整個敖山之南,井然有序宛如郢都街市,一眼幾乎望不到頭。    “終于有糧了。”熊荊重重舒了口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绍兴市| 加查县| 南京市| 临朐县| 昭苏县| 响水县| 志丹县| 宁夏| 长宁区| 平凉市| 原阳县| 广东省| 葵青区| 杭州市| 深圳市| 安仁县| 疏附县| 长子县| 宁化县| 抚州市| 普定县| 凤山市| 云龙县| 石景山区| 太仆寺旗| 新竹县| 陇南市| 自治县| 西充县| 沙坪坝区| 蓬安县| 鹿邑县| 成武县| 滦平县| 乐都县| 弋阳县| 荃湾区| 托里县| 合作市|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