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好地主 正文 第483章 心服口服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四更送上!

    大軍已經集結。

    衙內都知兵馬使蘇烈,衙內都指揮使崔琰、程處默、李感、牛見虎、尉遲寶琳。

    四千五百朔方牙兵,五百炮兵。

    另外還有九個廂的大部隊,傾巢而出,軍出動。

    蘇定方等將校們都十分興奮,大家望向李超。

    出動了如此多的兵馬,這就已經不僅僅是沖著一個的烏堡,一個寧遠去的。這次去,就是要北上收復豐州,奪取河-南地。

    五萬人馬雖多,但河套的突厥人更多。雖然河套自秦漢以來,一直是中原疆土。但更多時間,這片肥沃的地方,卻一直由北方游牧部族控制著。北魏控制北方時,曾經沿著北方設立了六鎮。到了北周、隋朝時,曾經收復了河套,設立郡縣。

    但后來又把河套甚至是代北之地交給了突厥人安置落腳,甚至讓他們把汗帳遷到了定襄。北后陰山南,黃河-北的河套平原以及代北地區,反而成了突厥人的老巢。

    李超能理解當初隋朝皇帝的選擇,把啟民可汗安置到定襄,把代北和河套甚至是河南地給他們,那是為了利用突厥人對付突厥人,把突厥人當成大隋北方的屏藩。初期,也確實很有作用,北方安定。但后來楊廣時,隋朝內亂,休養生息的始畢可汗就兵圍雁門,差點生擒了楊廣,自那以后,是中原屏藩的東--突厥,就成了心腹大患。

    請神容易送神難。

    突厥人占據了肥沃的陰山以南地區,嚴重的威脅著新建立的大唐帝國。

    這一次李超出兵朔方,接連收復多州,最終還是要兵指河套、河南地,甚至將來肯定還要出兵代北,把突厥人趕回陰山北面,甚至是趕回漠北。

    但突厥人的實力強勁,他們也絕不會放棄這樣肥美的地盤。

    陰山下,敕勒川,這可是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好地方。

    不定,這次的北上,最終就會演變成一場會戰。

    崔琰走到李超身邊。

    “五萬人并不算多,我們是不是再向朝廷要點援兵?”

    李超搖搖頭。

    “如果突厥人真要跟我們在豐州會戰,那么到時候就跟他們打,放心,我們雖只有五萬兵,但戰場并不是只有一處的。真要開打了,河西、隴右、朔方、關中、河東、河北,六個戰場可以同時用兵。我們在豐州打,尉遲將軍還能在勝州打,李靖將軍可以兵出雁門,李世績將軍也可以出軍都關,秦帥可以出蕭關,竇誕將軍可以出隴右,這幾千里戰績,都投入戰場,多線開打,我們能投入最少二十萬大軍。”

    二十萬大軍,聽起來就夠嚇人了。多線出擊,能夠分別牽制突厥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后勤補給壓力會輕些,各地駐軍也不會遠道來朔方,他們還能守著自己的防區,不會造成調兵后的后方空虛。

    打一場大戰役,分成數個戰場。

    突厥人雖兵強馬壯,也一樣得各方應對。這樣一來,李超這邊的壓力就會的多。

    褚遂良也來到李超面前。

    “預祝大帥馬到成功,我還沒來的及恭喜大帥再次晉封,恭喜大帥升為檢校左仆射。”

    李超笑笑,“不過是個檢校加銜,可不是代理,雖在其位,不謀其政啊。我的職責還是在這里,在朔方。褚副使,我這一去,可能短時間回不來了,靈州這邊你多操操心。兩件事情,你抓緊些,一是軍糧的調拔,要把軍糧往北運送,供應大軍。其二,唐渠的開發刻不容緩,得抓緊進行。”

    褚遂良點頭,“大帥放心,這我明白。”

    褚遂良雖表現的還不錯,但李超現在依然還只是把他當成個后勤總管,軍隊方面,是絲毫不會讓他插手的。

    “大帥,關于唐渠,我有一個請求。這個項目挺大,我需要一些啟動資金。”

    “你要多少?”

    “七百里主干渠,五百多條支渠,起碼也得十萬貫錢啊。”

    李超卻只是搖了搖頭。

    “唐渠雖然工程較大,但只要稍開動下腦子,其實我們不需要投入一文錢,就能把這事辦了。”

    褚遂良有些不服氣,“大帥是之前計劃的分田給移民,然后讓他們自己修渠?這雖是一個辦法,但靠百姓自己修也是不夠的,還得官府統籌計劃、監督管理等等,這都需要開支啊。”

    “你可以多管齊下啊。比如,這七百里干渠,工程較大對吧,那么就不用交給百姓去修。只讓百姓去修那幾百條支渠,支渠工程,劃區劃片,然后分給百姓,比如一個村的百姓包多長一段,讓他們負責支渠修建。至于七百里主干渠,這是重中之中。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修。”

    “換什么方式?”褚遂良問,“還有不花錢的方式?”

    “當然有。我們靈州不僅有的是水澆地,還有其它許多優質的資源啊。比如靈州的草地很多,適合養殖放牧,那么我們現在就可以拿出放多牧場來,丈量后拿出來競標拍賣,拍賣到的錢,再來招標,請那些有實力的商人、或者是大族豪強,讓他們來組織人挖干渠,分段承包出去,我們付錢,他們挖渠,這不是很好的方式嗎?我們官府需要的,就只是監督,檢驗工程質量就好,其余的工程的管理這些,都有他們自己負責的。”

    李超的是后世最尋常的一些模式。

    不一定搞項目就得官府自己來主持操作,那樣效率太低。

    褚遂良怔住。

    好一會沒有話。

    他心里不得不承認,李超的這番話,確實很有用。

    他這幾天仔細的看過了唐渠項目,總覺得光是分地給百姓,讓百姓來負責挖這個渠有些不靠譜,畢竟七百里主干渠道,還有五百多條支渠,就算十萬戶的百姓,幾十萬口人一起來挖,光是一個管理就非常的麻煩。

    要規劃,要管理。

    但現在,李超隨口就又是一個解決方案,拍賣靈州的草場,然后用這錢招標商人來承包這些工程,官府還能留下一些拍賣的錢,做為管理的開銷。

    從親自主持管理,到只是監督檢驗,自然要輕松的多。何況項目分段承包出去之后,那些承包者,自然會有渠道弄來人弄來工具修渠。

    “拍賣草場的錢夠挖唐渠的錢嗎?”褚遂良最后問道。

    “夠不夠,這個要去算的。就算拍賣草場的錢不夠,也沒關系,靈州的資源很多,要籌錢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直接找李記錢莊借款,也可以拿鹽池的承包權、經營權拍賣。多開動下頭腦,籌錢不難的。”

    朝廷已經正式開始下令征收鹽稅,現在鹽已經受管控。各地的鹽池、鹽井、鹽灘等曬鹽的鹽戶,要想繼續曬鹽,還得先登記,取得鹽戶資格。

    然后他們經營的鹽場,同樣還得取得經營權、承包權,得交納承包費,還得交納經營的稅費。他們產出的鹽,不能再向以前一樣,自由的買賣。而是必須得賣給官府,由官府收購。

    鹽戶產鹽,官府收鹽。

    然后鹽商也得先取得經營鹽業的資格,才能在官府手里買鹽,商運、商銷。買鹽的時候,直接就得在鹽上加征鹽稅。

    這套鹽務新政,都是李超上的折子,為朝廷開源的辦法之一。

    現在鹽稅還不高,一斗鹽加價十文。如今的糧價還比較高,鹽價原和米價相當,都是斗米百文左右,一斗鹽加稅十文,相當于提價一成。但是整個鹽業的各個渠道,都加強了管控。

    朝廷還向鹽戶、鹽商征收經營的商稅,這里面又是一筆錢。朝廷因此多收了稅收,但鹽戶、鹽商也是把這些錢部份轉移到鹽價上面,鹽價實際上是從斗鹽一百文漲到了一百二十文,漲了兩成。

    鹽開始受到管控,鹽池自然也就是項官府手里的優質資源。

    鹽戶到官府交錢取到采鹽資格后,可是還得先交承包費才能拿到鹽池的經營權的。

    靈州就有鹽池,鹽州的鹽池更多,把這些鹽池拍賣承包,官府立即就能拿到不少的錢的。就算拍賣承包需要時間,那也還可以直接向李記錢莊借貸的,李記錢莊已經把錢莊開到了靈州,各縣、城里都有了分號。李記實力雄厚,完有能力借錢給官府。

    官府掌握著那么多資源,怎么可能缺錢?

    李超是沒有時間,他現在的重心是要趁機去奪取后套平原,奪取河南地,要不然,有他在靈州,一個唐渠根算不得什么。平原上挖一條大溝而已,又不是在

    高山峻嶺上修一條蜿蜒的長城。

    這一刻,褚遂良覺得很慚愧,他以前對李超很不服氣,認為李超名不符實。就算如今到了靈州,放下了姿態,心里也依然還是有一絲驕傲的。

    可是著自己想了幾天,都想不出結果的難題,在李超這里,三言兩語輕飄飄的就給解決了。甚至,他一口氣了好幾個極好的解決方法,那么的輕松簡單。

    這,就是差距。

    李超不僅會站隊,不僅會拍打打仗,他對于庶務也是一樣的精通。

    “多謝大帥指點!”褚遂良十分誠懇的對著李超拱手感謝。

    心服口服!(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曲水县| 河东区| 祁东县| 宁夏| 屏边| 黔东| 揭西县| 沈阳市| 巫山县| 南皮县| 龙口市| 勐海县| 本溪市| 衡山县| 湘潭县| 尼木县| 南充市| 若羌县| 米泉市| 白水县| 浦县| 娱乐| 阿坝| 承德市| 满洲里市| 龙门县| 广安市| 会理县| 遂溪县| 高青县| 拜泉县| 冀州市| 兴业县| 柘荣县| 依安县| 奎屯市| 东阿县| 霍林郭勒市| 怀安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