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好地主 正文 第741章 鹽債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

    內(nèi)侍取來紙筆墨硯。

    拿起筆,李超在那益州進貢的黃麻紙上先寫下一個大字鹽。

    李世民看著那個字,撇撇嘴,忍住笑。李超的毛筆字,好幾年了,依然還是這么丑,相比他的鵝毛筆字和鉛筆字、鋼筆字,要差的遠了。

    “陛下,鹽這東西,其實身來并不稀奇,沿海可以直接煮海曬鹽,內(nèi)地也有鹽池鹽湖,在山南巴蜀等地,還可以打鹽井煮礦鹽,雖然內(nèi)地的鹽池、鹽礦取鹽沒有沿海的方便,但總的來,其實鹽的成并不高,開采、運銷,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控制的好,鹽的成那是遠低于種糧的。”

    “種糧還要受季節(jié)天時影響,采鹽曬鹽雖也受季節(jié)天時影響,但受的影響卻的多。而且人吃鹽,可不比吃糧。一丁正常一年得吃數(shù)石糧,可有十斤鹽卻是足夠。”

    隋朝和武德時,朝廷并不管控鹽,允私人制鹽販銷,因此鹽在之前其實是很便宜的,一斤鹽不過一斤糧價,百姓沒有吃不起鹽的。頂多就是在一些運輸不便的地方,鹽貴一些,那是受限于運輸?shù)某桑瞧渌?br />
    可就是這么的一個鹽,在中唐以后,卻成為朝廷收入中的大項,到了宋代,鹽稅甚至都達到了三千萬貫以上,明清之時,鹽稅也是朝廷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明清之時,天下最有錢的商人,就是鹽商。

    現(xiàn)在朝廷對鹽的政策還比較簡單,就是允許商人承包鹽場等,辦個證就行。然后產(chǎn)出來的鹽要售賣,需要先向朝廷交筆稅,稅也不算多。

    李超現(xiàn)在準備在鹽上做文章,增加朝廷的收入。

    “我們可以改變鹽的生產(chǎn)和運輸、銷售的方式。把鹽控制的更嚴格!”

    “如何改變?”

    “民制、官收,然后商運、商銷。”

    把幾個環(huán)節(jié)分開,不讓商人們搞一條龍,加強控制。對于各地的鹽場,依然是得申請審批,發(fā)放牌照,對于無牌的鹽場,要堅決打擊取締,發(fā)現(xiàn)一個查一個。

    把產(chǎn)鹽的任務(wù),交給商人百姓們,允許他們辦牌登記后經(jīng)營生產(chǎn),但得由朝廷監(jiān)管。他們生產(chǎn)的鹽,不得私售,必須一斤不少的部售給朝廷。

    鹽由朝廷統(tǒng)購統(tǒng)銷。

    當然,朝廷收了鹽,并不直接自己去銷售。

    還有一點,就是商人承包鹽場,得辦牌,而鹽牌得有限制,允許鹽牌世代持有,也可以轉(zhuǎn)讓,但鹽牌的牌照必須得貴。這就跟后世明清時鹽商們一樣,他們要賣鹽,不但得有鹽引,還得有鹽窩,這個鹽窩,其實就是經(jīng)營資格,很值錢。

    一個鹽牌,朝廷就能馬上征收到一大筆錢。

    以后,每年還可以對鹽牌進行年審什么的,也能收一筆。

    再其次,就算辦了鹽牌,鹽場每年也要按他們的產(chǎn)量,征收一筆營業(yè)稅。

    “還有呢?”李世民聽的眼睛大亮。

    “朝廷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鹽務(wù)衙門,負責天下的鹽務(wù),各地設(shè)立分衙,主管鹽務(wù)。鹽場的鹽產(chǎn)出后,要由朝廷統(tǒng)一收購,存入各地的鹽倉之中,然后統(tǒng)一調(diào)配到大的鹽倉之中。這時,朝廷可以向天下的商人們招標,讓他們來朝廷手里購買鹽引。”

    “鹽引?”

    剛剛聽了一個鹽牌,現(xiàn)在又來一個鹽引,李世民表示不太明白。

    “鹽牌是鹽場取得制鹽資格的憑證,而鹽引呢,就是取鹽憑證。”

    鹽引可是一個厲害的東西,最開始,他只是一種憑證,鹽商想販鹽,就必須先向官府購得鹽引,每引一號,分前后兩卷,蓋印后從中間分成兩份,后卷給商人,稱為引紙,前卷存根,稱為引根。

    商人要買鹽,得先向朝廷購買鹽引,有了鹽引,才能到鹽倉去領(lǐng)鹽,然后自己運銷。運輸和售賣的時候,都要有鹽引,以備官府查驗,如果沒有鹽引,那就算是私鹽,得沒收和處罰私鹽販。

    “陛下,鹽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朝廷的鹽和引是分開的,一邊交錢賣引,一邊收引取鹽,鹽引錢和鹽倉里鹽分開管理,避免出現(xiàn)**等問題,更好監(jiān)管。同時,朝廷賣鹽引的時候,直接在鹽引中加征鹽稅,這樣每引鹽引售出,朝廷就已經(jīng)直接把鹽稅也給征收了。”

    李世民聽的不住捻胡子,確實是這個意思啊。

    “這樣就能籌得三千萬貫?”

    “當然不能。”李超很直接的回答,光是如此,哪可能弄到這么多錢。

    關(guān)鍵得是組合。

    李世民依然不解,他的頭腦,對于這種太復雜的東西,尤其是數(shù)字游戲的東西,總是有點跟不上。

    后世的鹽引,其實可不僅僅是一個買鹽憑證這么簡單,他還是一種債券。

    朝代,鹽引就沒有那么老實的實發(fā)的,基上都會超發(fā)。

    也就是,可能大唐現(xiàn)在有三千萬百姓,按平均一人十斤鹽需求來算,一年可能需要三億斤鹽,如果一引鹽百斤,那么就是市場一年需要三百萬引鹽。、

    三百萬引鹽,交給鹽商們,這是正好的。

    但朝廷賣了鹽引就有錢,為了錢,于是就超發(fā)。

    市場只需要三百萬引鹽,朝廷卻發(fā)了一千萬引鹽,商人們交錢買了鹽引,交了鹽稅,然后去鹽倉領(lǐng)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鹽倉沒有那么多鹽,或者是領(lǐng)了鹽,可市場飽和,賣不出去。

    多數(shù)情況下,鹽場的鹽產(chǎn)量也是有限制的,跟不上朝廷發(fā)鹽引的量,于是乎,更普遍的情況是,鹽商們拿了鹽引,可卻得在鹽倉排隊領(lǐng)鹽,就跟濫發(fā)官帽子,官員得侯缺是一個道理。

    有鹽引,沒鹽。

    這時的鹽引,其實就相當于一種鹽債了,是一種債券的性質(zhì)。

    超發(fā)的數(shù)量,如果控制的好,其實也大有益處,但如果超發(fā)過多,那么鹽市場就會混亂,必然產(chǎn)生**現(xiàn)象。

    不過現(xiàn)在朝廷最需要的是錢,因此李超才提出了鹽牌和鹽引。

    鹽政細下來,很復雜,比如開中法、綱鹽法、票鹽法等等,有劃分區(qū)域銷售的,也有不限地界銷售的。

    李超不打算搞劃區(qū)銷售,而是只要有鹽引就能銷售,至于賣不賣的出去,憑市場和商人的能力。朝廷只管收鹽和統(tǒng)銷,至于具體的銷這些,盈虧這些是統(tǒng)統(tǒng)不管的。

    因此李超的這個鹽政,其實類似于清朝鹽務(wù)改革后的票鹽制度。

    “一引鹽百斤,一年需要三百萬引嗎?朝廷每引鹽定價多少?”

    鹽該定什么價?

    這是個細節(jié),李超覺得可以召宰相們一起商議。(未完待續(xù)。。)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建水县| 红河县| 澜沧| 漯河市| 葵青区| 临澧县| 屏东县| 云浮市| 买车| 巴东县| 阿克陶县| 南江县| 霍州市| 尤溪县| 西安市| 新邵县| 剑川县| 巴林右旗| 福安市| 安阳市| 马关县| 绥德县| 恭城| 木兰县| 龙南县| 仪征市| 浦东新区| 永新县| 黑山县| 河曲县| 金乡县| 城固县| 灌阳县| 绩溪县| 织金县| 通海县| 麻栗坡县| 莲花县| 元阳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