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好地主 正文 第1154章 出閣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趙王府。rg

    還是黃昏時分,府中已燈火明亮。

    華燈初上,府中的奴仆家丁都在忙碌著準備晚餐。

    書房。

    李超正在寫著奏章,承乾一心想要做事,但他畢竟才十一歲,連冠禮都沒行。不行冠禮就只是孩童。

    “臣請為太子加冠,《左傳異議》曰,以星終為年紀,十二而一周,于天道備。所以人君十二始冠,冠,弁也,行之于廟。漢已還,間有即位而冠者,皆出于不得已也,故改其名為加元服,皆漢儒因事旋講,實非古也。《冠義》云:“冠者,禮之始也,王教之。”

    “今皇太子未成,俾冠而臨國,冠道未成,不冠而臨,豈可以童子之道理焉?”

    “臣竊以為茲事體重,今太子殿下有意出來任事歷練,臣以為此乃好事。”

    按古代禮制,男子二十而加冠,當然人君比較特別,所以十二歲而冠。太子是儲君,也是十二歲而冠。來承乾也是要到后年滿十二歲加冠,但李超認為太子要出來做事,總不能不冠而監吧。

    太子確實還沒到加冠年齡,但不加冠出來做事,就顯得不莊重正式。

    從天子到庶民,加冠禮都是成人的標志。

    周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在位之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長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成行冠禮則不可親政。

    加冠,也意味著可以視事。

    李超請求皇帝提前一年為太子加冠。

    加冠后的太子就算是成年太子了,就能真正的視事,若是李世民這個時候掛了,那太子繼位,就能直接親政,而不是要等到加冠之后才親政。

    不過現在李世民還這么年輕,剛二十八歲的李世民當然不用擔心掛掉。

    或者以后李世民離京,那太子監國,就是真正的監國之權。

    寫到這里,李超猶豫了會,還是繼續寫了下去。

    后面寫的已經不是皇太子加冠,是皇子出閣制度。

    李超建議皇子十二歲出閣,出閣也就是搬出皇宮,出就外第。同時,出閣后皇子不僅有出就外第,還將有開府置屬以及出班外廷的三種權力。

    因為大唐對皇子封建,因此李超建議的是皇子六歲讀書,十二歲出閣,待其滿十五歲,就讓他們之國就藩。

    這也是對太子承乾的一種地位鞏固,十五歲的皇子已經可以算是成年了。

    天子、皇太子十二歲而冠,皇子十五歲而冠,百姓二十而冠。

    加了冠禮后的皇子,就不能繼續留在京師,得到封國就藩,非奉詔不得私自離開封地。

    六歲進學,十二歲出閣,十五歲之國。

    歷史上承乾跟李泰斗的厲害,最終讓李治白白撿了天下,主要還是李泰一直留在京城。雖然歷史上李世民的世封制沒能推行下去,但也有分封皇子任地方都督,可李泰卻一直沒有出京就藩過。

    現在李超也得幫著承乾謀劃這些事情。

    承乾對李泰的那句,我的東西我不給你,你不能偷不能搶的話,還是讓李超大為震驚的。想不到十一歲的承乾,就能出這么霸氣的話來。但從這話里也看出來,年輕的太子對于權力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

    承乾是自己的學生又是自己的女婿,自己不幫他幫誰啊。

    寫好后,李超仔細檢查了幾遍,最后又謄抄一份。

    李超的折子有特別通道直接呈給皇帝。

    折子當天晚上就進了皇宮,呈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之前。

    “為太子提前行冠禮!”

    “皇子出閣就藩制度!”

    李世民還以為是攻打林邑的計劃,卻不料打開來居然是這么一奏折。

    “李超的手未免也伸的太長了些!”

    李世民冷哼一聲,皇家的事情他插什么手。

    不過心里不滿歸不滿,最后他還是仔細的看完了,而且看了三遍。

    次日朝會,李世民把李超的奏折讓百官傳閱,同時宣布太子將負責主持西運河修建一事。

    兩件事情放一起,百官們也明白這個提前冠禮是在為太子出來做事準備的了,只是好多人不太明白的是,太子才十一歲啊,真要讓他主持西運河這么大一個工程?

    而且,堂堂太子,負責挖運河?怎么都讓人覺得,哪里有些不太對勁。

    “臣認為可為太子行冠禮!”中書令房玄齡出奏,支持李超的提議。他對太子是向來支持的,太子打聰明且早慧,此前還短暫監國過,雖然漢京之亂時表現不夠完美,還顯稚嫩,但已經極為難得,遠超同齡人。

    現在太子想早點出來歷練歷練,做點實事,練練手,他當然支持。西運河工程雖大,但也遠不如東運河,太子掛個帥,下面有具體的人負責,肯定沒問題的。

    不過也有許多大臣,目光卻是盯在了李超奏折上關于皇子出閣就藩的制度上。讓皇子們六歲開始讀書,這倒很正常,來就是如此,但到十二歲就出閣建府,這就不一般了。

    十二歲的皇子,跟現在的太子差不多,正是在正要懂事的年紀。留在宮里,確實會對太子有些影響的,畢竟太子都早已經入主東宮了,若讓皇子一直呆在宮里,特別是如嫡皇子李泰李晉這樣的皇子呆在宮里,常伴皇帝皇后身邊,皇帝皇后難免不會特別寵愛他們,萬一到時李泰他們侍寵要奪嫡怎么辦?

    不得不防啊。

    太子承乾是嫡長子,太子又冊立的早,到現在都快五年了。朝中上下,自然是支持太子的,太子名正言順,他的太子之位不動搖,朝局也不會動蕩。

    大家都喜歡穩定,有幾個人真正喜歡動不動就來個玄武門來個漢京之亂啊,那可是得被迫站隊的,站錯了就得掉腦袋,甚至身死族滅。

    在唐以前,皇子幼時養于宮中,成人后從宮中遷出居住,稱為出閣。一般,都是在十六歲前就要出閣,李超直接弄個了十二歲出閣,更早,也對太子的威脅更。

    皇子出閣需要皇帝正式頒布詔令,舉行儀式,可閣后就相當于外朝臣子,可參加朝會。但不得皇帝召見,是不得再擅自入宮的。

    因此,皇子一旦出閣,就與宮相相隔,與群臣同列。

    出閣,賜府第,開府置宮,擁有自己的依仗、護衛。

    如長孫無忌這樣老辣的人,就一眼看出李超的這封奏章,表面上是以提前為太子行冠禮為主,但實際上真正的用意卻還是的面的這個皇子出閣之國制度。

    承乾是他外甥,李泰李治也是他親外甥,李恪那些就算不上他外甥了。但就算同是親外甥,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在他的眼里也是地位不同的。

    長孫無忌當然是力支持太子的,他沒有理由卻支持另外兩個外甥。

    李超的這道奏章,保證的是太子的利益,與長孫無忌和長孫家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

    “陛下,臣完贊成太師的這封奏折,太子需要提前加冠禮,皇太子出閣之國也應當定下一套制度。”

    宰輔們打頭陣支持,其它大臣也沒理由反對啊。雖然提出這道奏章的人是李超,一個讓大家心里羨慕妒忌恨的家伙,但朝堂上,還是一致贊同。

    行冠禮之前,加冠的皇太子需要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宮觀,行冠禮之時,從臣詣奏告天地、祖宗。

    因此,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必須得先由太史局選好吉日,太常寺參考舊禮,官吏置辦冠禮需要的相關儀物,最后在貞觀殿舉行太子加冠禮。

    這僅比冊封太子、太子大婚的禮儀稍點,冠禮當天,文武百官還要按上朝的次序站立,觀禮。

    一般情況下,太常卿掌冠,以三師三公贊冠。

    然后皇子依古禮,三進:一進折上巾,再加七梁冠,三加九旒冕。加冠后還要宣讀皇帝詔書,詔書里皇帝要賜予表字。

    皇太子的冠禮會非常隆重,既然已經決定提前為皇太子加冠,那么這些事情就得開始動作起來。

    選吉日,做好各種準備。

    太史局、太常寺等都會很忙碌,此外禮部也一樣要協助。

    連皇帝,也得先為太子想好一個表字。

    李超官居一品,位為太師,因此贊冠的任務就交給了李超。

    掌冠、贊冠各一人,太常卿掌冠,負責端帽子,李超負責贊冠。

    贊冠,就是在冠禮上為之贊唱司儀。

    太史局,掌天文地動、風云氣色、律歷卜筮。后來也稱為司天臺、天文院、欽天監等名。總之,在大唐,只有太史局才可以觀看天象,推算占卜這些,其它私人搞這些,就是違法。

    太史令回來后,把任務交待下去,馬上選一個黃道吉日。

    “李丞,三天之日把吉日選好。”太史令對手下的年輕官員太史丞李淳風道。

    李淳風今年二十五歲,曾經得劉文靜推薦入李世民麾下,在秦王府做過記室參軍,因對天文歷書方面很有天賦,被李世民調入太史局任職。

    “無需三天,我已經推算到明年正月初個黃道吉日,三年之內,都沒有比這個日子更好的吉日了。”李淳風笑著道。

    推薦書《唐朝農民》,一個護士寫的!

    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井冈山市| 政和县| 中卫市| 泰顺县| 博乐市| 肥乡县| 常德市| 囊谦县| 濮阳县| 陇西县| 盘锦市| 罗甸县| 祁门县| 师宗县| 汉源县| 庆城县| 武宣县| 永德县| 和硕县| 华宁县| 类乌齐县| 博客| 彰化县| 无极县| 城步| 南涧| 图们市| 南江县| 吉首市| 聊城市| 班玛县| 邻水| 玉溪市| 宝山区| 庆阳市| 博爱县| 普洱| 四川省| 长海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