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求月票!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rg
云淡風(fēng)輕,草長蔦飛。
大唐開元二年,三月。
漢京水門,氣氛不同尋常。
一支隊伍即將出發(fā)。
魏郡王尉遲恭從帝國首相張超的手中,接過了一枚象征授權(quán)的魚符。東郡王徐茂公則從次相房玄齡之手接過了一枚金印。
大唐的兩位郡王,戰(zhàn)功赫赫的兵神和武神,將護(hù)送太上皇與美國公和澳國公南下。
徐茂公,四十五歲。
尉遲恭,五十四歲。
兩人還正當(dāng)壯年,但他們卻即將遠(yuǎn)離大唐,也許終生都不會再回來。
這是太上皇臨出發(fā)前,兩人最終做出的決定。尉遲恭脫下了道袍,拿起了皇帝御賜的金鞭,徐茂公也不再稱病。
兩人決定隨太上皇去美洲,他們各自帶了幾個年輕侍妾,并只帶了一個年輕的庶子隨行。
尉遲恭已經(jīng)將魏郡王的爵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尉遲寶琳,徐茂公將自己的英國公爵位傳給長子徐震。
承乾對這兩位大將自愿護(hù)衛(wèi)太上皇去美洲,并愿意留在美洲很高興。特賜封尉遲恭太傅、徐茂公太保銜。并賜封尉遲恭攜帶同行的尉遲寶琨鄂國公爵位,賜李績子李思文英國公爵位。
對于他們即將要去的美洲,大家心里都充滿著未知。
今年四十一歲的上皇李世民知道,此去的路上必定充滿艱辛和不測,大海茫茫,從此故土難回。
張超拿起一個玻璃瓶。
里面裝的是五色土。
“上皇!”張超遞過瓶子。
李世民神色莊重,表情鄭重的接過。
青、紅、黃、白、黑,透明的玻璃瓶里,五種顏色的純天然土壤讓他心情沉重。
五色土,由天下各地納貢交來,表明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京城有以土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對土地的崇拜。在建國立社,帝王封禪的重大儀式上,五色土必須用到。
“陛下,有土斯有財。此去美洲,帶上中原的土色土,這代表著五方、五行、也代表著華夏五帝!”
‘這些黃土,是關(guān)中的黃土地。黑土,是來自遼東。青土,來自江淮稻田。紅土,來自云貴。白土,是西域沙漠取來。”
緊緊的抱住五色土,李世民突然落了淚。他來以為,自己會走的很瀟灑,可他娘的張超弄的這氣氛,的這話,實在是太讓人忍不住了。
他娘的張三就是故意想看朕笑話,朕此去美洲,也一定能夠東山再起。
原陽光明媚的天,突然就陰沉了下來。
烏云飄來。
轉(zhuǎn)而就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
老天都不給好臉色嗎?
承乾推開了要給他打傘的內(nèi)侍,他走到父親的面前。
父子倆站在這里,神情有些尷尬。
“父皇一路保重。”
李世民哼了一聲,上前一步,承乾身體有些緊張。
“朕又不會吃了你。”他上前抱住承乾,拍著他的背,“以后記得隔兩三年就給我送人送物資來,不管是罪犯還是奴隸都行,我來者不拒。你放心,我也不會白要你的,文遠(yuǎn)那里有金山,到時我拿金子、皮毛等東西跟你交換。”
“以后我每年會派一支船隊去補(bǔ)給的。”承乾道。
李世民拍著兒子的背,在他耳邊低聲道,“心張超!”
然后他松開了兒子,扭頭上了船。
武氏抱著不到一歲的李弘上船,尉遲恭和徐茂公各帶著兒子上船。
張超與承乾揮手告別,“請陛下放心,臣會護(hù)送陛下一直到南洋。”
所有的人都上了船。
由上百條船組成的船隊拔錨。
“揚帆,啟航!”
看著船隊沿御河南行,承乾站在那里注目遠(yuǎn)望,淅淅瀝瀝的雨打在臉上,帶著冰涼。
不知為何,看到站在船頭上的張超。
他突然升起一個念頭,要是張超也跟尉遲恭和徐茂公一樣就此一去不復(fù)返多好。
父親臨走前在他耳邊的那句低沉的忠告,一直在回響著。
心張超。
看著父親此時站在船頭,那有些落寞的身影,承乾心里五味雜陳。
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讓萬國來朝的一代大帝,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才四十一歲,卻被迫退位,最終不得不遠(yuǎn)走美洲,如同流放。
這也許是唯一一位吧,他絕不是一位暴君。
他為大唐,為漢家為華夏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xiàn),讓大唐的億萬百姓過上如今的好日子,最終卻被大臣勛貴們聯(lián)手趕下了皇位,還被流放去了美洲。
“陛下,雨下大了,回宮吧!”
國舅長孫無忌打著傘過來。
承乾收回思緒,他問長孫。
“舅父,父皇是什么樣的人?”
長孫無忌想了想,“有句話是這樣的,暴君不是昏君,明君也不是仁君。”
暴君不是昏君,明君不是仁君。這句話在承乾的腦子里打轉(zhuǎn),自己的父親肯定不是一個昏君,但他算是一個暴君嗎?太上皇也肯定算不得一個仁君,他應(yīng)當(dāng)是一個明君。
“朕覺得太上皇是一位明君,開創(chuàng)大唐盛世基業(yè)。”
“嗯,上皇確實是開創(chuàng)大唐盛世,可盛世來臨了,他卻去了美洲了。這一切,始作俑者都是張超,但現(xiàn)在他卻還送陛下南行。”
長孫無忌繼續(xù)道,“知道民間送給張超的一個外號嗎?”
承乾搖頭。
“民間有人稱張超為廢君者和立君者,四十歲的張超已經(jīng)廢兩帝立兩帝!”
廢兩帝,立兩帝。
廢立由心,聽著都讓承乾心里打了個寒戰(zhàn)。可他又不得不承認(rèn)長孫無忌的也有些道理,高祖皇帝和太上皇,都是被趕下皇位的,都與張超有關(guān)。兩次玄武門,張超都是主謀,甚至高祖皇帝后來復(fù)辟,也是被張超破滅的。
船上。
李世民看著濤濤江水,招呼張超。
“朕還要感激你,為朕準(zhǔn)備了這么齊,還特意要送我到南洋。”
“這些都是臣應(yīng)該的。”
李世民手指輕敲著船舷,“文遠(yuǎn),要不干脆也隨朕去美洲算了。那美洲是如此巨大廣闊,咱們君臣再次合力,將那美洲征服。到時,朕居北美,把南美賜予你,再把中美賜給徐茂公和尉遲恭。你們?nèi)齻都封一個并肩王,與朕共享美州天下,豈不很好?”
張超呵呵。
就憑這么人馬,想征服整個美洲,那不開玩笑嗎?
再了,有那功夫,張超還不如花心思把呂宋、渤泥、爪哇和馬來半島上的土著收拾了呢。
畢竟南洋諸島緊鄰大唐,要發(fā)起可是便利多了,依托大唐,再加上貿(mào)易航線,容易的多。
至于美洲,先讓李世民去打頭陣吧。
等那邊立穩(wěn)了腳跟,開拓出了地盤,有了一定的人口基礎(chǔ),到時再繼續(xù)開拓殖民,就要輕松的多了。
“文遠(yuǎn),朕聽你讓五個兒子就藩之后,就在大肆招兵買馬,采購軍械,訓(xùn)練士卒。你家招募了七八萬兵馬,最近還又在那紅海拍了一塊海外領(lǐng)地。你究竟是打算做什么呢?”
“想起兵奪天下嗎?”
張超搖頭。
“上皇,臣可以跟你第一百零一遍,臣決沒有起兵造反的打算,連想法都不曾有過。領(lǐng)地招兵買馬,訓(xùn)練士卒,那是為守護(hù)領(lǐng)地之需。琉求島,還有數(shù)十萬的山夷部落不曾歸附。遼北領(lǐng)地,更是有無數(shù)室韋、靺鞨等野蠻之人,這些人可是只講實力為尊的,若沒有足夠的實力,是守不住領(lǐng)地,也護(hù)不過帝國邊疆的。”
“大宛領(lǐng)、狼山領(lǐng)、黑河領(lǐng),哪一塊又不是環(huán)境艱險,充滿著未歸心的土著蠻夷呢。身為大唐的封臣領(lǐng)主,為國守邊是第一要責(zé)。”
“守邊未必需要訓(xùn)練這么多的兵馬?”李世民抿起嘴。
張超道,“封臣領(lǐng)主第一要職是為國守邊,第二職責(zé)是為國開邊。僅是守住還不足夠,還要左手刀劍,右手儒經(jīng)去開拓殖民,對外征服。為朝廷打下更多的疆土,也征服同化更多的蠻夷,讓他們歸化華夏,成為諸夏一員。”
“只對外不對內(nèi)?朕卻是并不信。”
“陛下,臣也不蠢也不傻,李家領(lǐng)地再多,也就那幾塊。私兵再眾,也不過七八萬。這兵力,分散四方,若去征討蠻夷為國開疆還可以一提。但若調(diào)過矛頭起兵叛亂,這兵力卻根不值一提。大唐擁兵六十萬,數(shù)千諸侯更是擁兵無數(shù),一人吐口口水,也要被淹死了。”
李世民卻沒被服。
張超之前不過在南洋訓(xùn)練了五萬私兵。
他在交州舉兵的時候,李世民一度認(rèn)為要平定叛亂是很簡單的事情。
畢竟張超有叛軍五萬,他卻擁兵八十萬。
可最終,張超只用不了不到半年時間,叛軍就有了四十余萬的聲勢,而他的八十萬大軍,卻連阻止下張超進(jìn)軍漢京都做不到。
“朕不相信你。”李世民很直白的道。
“陛下可以關(guān)注張家,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見忠臣!”
話不投機(jī),多無益,李世民轉(zhuǎn)身甩袖離開。他覺得跟張超再下去,他可能要控制不住打人,還不如去跟尉遲恭和徐茂公聊聊,這兩位能在關(guān)鍵時候拋下中原的家族妻兒,愿意陪他再戰(zhàn)美洲,他很欣慰。
關(guān)鍵時候見人心,尉遲恭和徐茂公才是真正的忠臣啊。
張超?
此亂臣賊子爾!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