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400章 離別(第三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戀上你看書網 ..,最快更新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終于補發完了!對于因為漏發給大家帶來的閱讀上的不便,無語在此再次表示抱歉。弄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大家可以加一下。微,信,公,眾,號:無語的天空)

    又一次,置向于的那府門前凝視著那厚重的宅門,甚至有些不舍的摸著門前的石獅,這宅門上的釘數、石獅等等,皆有其規制,即便是富如范家,也不敢有絲毫逾制。

    哎……

    喟然長嘆之后,范永斗的神情中盡是可惜的模樣,曾幾何時,這座范家的大宅曾經是范家家業的象征,曾經的國公府卻是范家的私宅,范家當年是何等的輝煌。但是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

    盡管并不愿意面對,但是范永斗還是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一切都結束了,沒有任何疑問,從現在起,京城再也沒有范家了。甚至范家從此之后,都將不復于中國了。

    “為什么你們就不懂,這不過只是個生意?”

    又一次范永斗發出了這么一聲長嘆,他不能夠理解,為什么南邊的那些人就不能理解,這只是一門生意。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也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人的本份,范某身為生意人,與滿洲人做生意,何罪之有?”

    憤憤不平的發出聲怨言之后,范永斗又怒形于色的說道。

    “他們又豈是因為范某人與后金做生意,他們所為的,不過只是范某人的家業罷了,這個便好,范某人便是一文錢也不會與那群貪官污吏留下來!”

    盡管嘴上這么說,范永斗又豈不知道,范家的很多家業都留在了中國,是再也帶不走的了。

    罷了、罷了……

    喟然長嘆之后,范永斗便坐上馬車,在他坐上馬車之后,在對車夫吩咐著出城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那范家的大宅門,那雙眼睛中的留戀卻是毫無掩飾的。

    這一天,在京城之中,所謂的“八大皇商”八大家的家主“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京城,他們并沒有像其它人一樣,直接往山海關的方向趕去,而是沿著官道朝著大沽的方向趕去。

    就在十幾天前,數艘海船駛抵了大沽,船上帶來了數十萬石從朝鮮買來的米糧,這些米糧安穩著京城的民心士氣,甚至為此,靳文博還得到了皇上的嘉獎,賞了三品的頂戴,可以說,現在的靳文博大有一副隱隱成為八大家年青一代翹楚的樣子,當然也沒有人懷疑,再這么下去,不出幾年,恐怕這靳家非得出來一個一品大員不過,與他們父輩被賞罰的頂戴往往只是榮耀不同,靳文博卻是擔負有實差,甚至還在戶部領著俸。

    盡管不知道多少同齡人羨慕著靳文博的機遇,但是對于他自己來說,他又怎么不知道,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大清國的一品大員,對于他來說,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離開大清國,趁著還能走的時候,趕緊離開這里。

    “若是再晚,恐怕就來不及了!”

    站在船艉,任由那海風夾雜著風雪落在身上,靳文博在心里默默的念叨著,時勢已經越來越險惡了,如果再不走的話,恐怕真的就來不及了。

    盡管靳文博并不知道什么軍國大事。但是從朝廷發的公函之中,他仍然能夠猜測到,局勢比他想象的更為惡劣幾分。

    “局勢真的如此惡劣嗎?”

    范三拔不解的問道,

    “兄長有所不知,就在五天前,朝廷下秘旨于小弟,命小弟遣船迅速往南洋買米,”

    靳文博的回答,讓范三拔依然還有些不解,買米不正是操辦船隊的初衷嗎?

    “兄長可知道,朝廷讓把米運往何處?”

    “何處?”

    “遼東!”

    啊!

    原本還有些不疑惑的范三拔臉色頓時為之一變,把米運往遼東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朝廷已經開始在考慮后路了。

    “他們是害怕一但關內失勢的話,到時候百萬軍人撤回遼東,到時候沒糧食吃,所以才讓小弟把糧食運往遼東,雖說這是蘇大人下的秘令,不知道是不是皇上的意思,但看來,這局勢遠比咱們知道的更為惡劣啊!”

    這么感嘆著,靳文博又說道。

    “兄長,你看現在李子淵已經兵進太原,隨時都有可能東出太行,威脅京師,若是這個時候,江北的明軍再北伐的話,只恐怕這大清國……哎!”

    長嘆之后,靳文博看著碼頭自言自語道。

    “但愿咱們能抓緊時間,趁著還有機會走的時候,趕緊的離開此地吧……”

    就在他話聲落下的時候,碼頭那邊已經熱鬧了起來,離開京城的范永斗等人直接從大沽上了船,盡管碼頭的官吏看到了他們,倒也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畢竟,現在很多人“往遼東老家省親”,現在他們這幾家人乘著自家的方便,搭船往遼東,倒是再正常不過。

    “哎,這大清國啊……”

    碼頭上,一個綠營兵瞧著那正在上船的老爺、夫人們,自言自語道。

    “算是到數了。”

    氣數盡了!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能看得出來,大清國的氣數已盡,而對于八家的家主來說,過去他們不愿承認,但是現在他們卻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也正因如此,他們才不惜接受遠航萬里的事實。

    “靳兄,你有個好兒子啊!”

    站在船上,看著在那里與西洋船長在那里的說著什么的靳文博,范永斗對身邊的靳良玉說道,那語氣中全是羨慕。

    “咱們這八家一萬三千四百九六口人將來能活下去,可全虧了靳老弟你家的老三啊!”

    面對范永斗的稱贊,靳良玉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說道。

    “兄長謬贊了,老三這個人啊,只是略有些許歪才,若是論起大才,還是要數大公子,我聽說大公子現在已經能說一口紅毛夷的話了,可是不比紅毛夷差。”

    靳良玉口中的大公子,自然就范三拔,自從做出離開中國的決定之后,他就開始學習荷蘭語,雖說還不至于像靳良玉說的那樣,但卻也已經勉強能夠與西洋人溝通。

    “哎,他們倒是學得會,老弟,你說咱們,咱們又豈能學得會這西洋人的話?”

    范永斗的臉色顯得有些無奈,他甚至瞧著船上那些家中的遠支家仆,苦笑道。

    “至于他們,又得用多少年,才能學會西洋人的話?”

    離開中國容易,可到了西洋人的地界上,到時候又該怎么生活?對此即便是已經闖蕩多年的范永斗也是沒有絲毫的底氣,如果有絲毫的可能,他還是愿意留在中國,可是,中國之大,那里是他的容身之地?

    甚至就連現在坐的這艘船,他也有他的私心,他的私心就是既然靳家的人在這船上,那么他在這船上自然是更安全一些。

    “船長,我們現在去旅順!”

    對船長吩咐了目的地之后,靳文博又一次凝視了一眼港口,他更是朝著山西的方向看去,他知道待船隊到了旅順之后,也許,此生再也不會踏上中國了。

    “但愿一切順利吧!”

    暗自祈禱著,靳文博并沒有顯露出太多的留戀之情,而只是將視線投向大海。

    在旅順口已經停了足足73艘船,那些船中既有自造的也有買來的,再加上這里六艘船,一共七十九艘船,而這七十九艘船上除了數千水手之外,還聚集著八大家親支家仆上萬人之多,當然船上更多的還是金銀,那艙底的壓艙石并非全是壓艙石,而銀子、金子,八家人上百年來積累的家當,可都在這些船上。

    百年的基業啊!

    在船艙之中,范永斗看著那玻璃油燈燈罩內搖曳的燈光,盡管船身隨波起伏,但是他并沒有絲毫暈船的感覺,而是謹慎而認真說道。

    “咱們這幾家人的百年的基業,都在這船上,從今以后,咱們可是要和舟共濟了!”

    范永斗壓根就沒有考慮過,靳家人的會不是見財起心,這份信任是多年來他們合伙與滿清做生意時互相取得,相比于擔心自己人見財起心,他更關心范家的將來,當然也順帶上其它幾家人。

    “爹,孩兒知道。”

    范三拔又豈不知道父親說這句話的原因,是為了告訴他,現在要處處讓著靳文博,畢竟,今日不同往日,范家也要靠著靳家。

    “嗯,為父知道你能識得大體,不過……”

    話聲壓低,范永斗繼續說道。

    “他們靳家的人想要離開,咱們離開此地卻是迫不得已,若是有絲毫可能,為父是萬萬不會走上這條絕路的,所以為父當初才會吩咐你去辦那件事。”

    范三拔自然知道父親吩咐的是那件事,于是他點點頭說道。

    “孩兒明白,現在他們都在那里等著,只要咱們一到,他們就上船,與咱們一同南下,可是爹,你真覺得,他們去了南邊,真能幫得著咱們?”

    范三拔的語氣中難免的帶著一些質疑的味道。

    “爹,黃白惹人眼,只要咱們手里有那些銀子,他們就肯定不會放過咱們的,”

    兒子的提醒讓范文斗搖搖頭,盡管他知道兒子說的是事實,銀子太惹人眼了,可是,范永斗卻又不愿就此錯過這個機會,他最后還是輕聲說道。

    “只要有機會,咱們總要去試試,再不濟,這也是個機會不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疏勒县| 余姚市| 崇明县| 赫章县| 成都市| 江口县| 甘德县| 肃宁县| 泰州市| 鄄城县| 武穴市| 博爱县| 泰宁县| 右玉县| 黔西| 莫力| 吴江市| 磐石市| 建昌县| 伊吾县| 泰安市| 原平市| 开阳县| 黄浦区| 吉隆县| 来安县| 咸丰县| 离岛区| 永春县| 巫山县| 河北省| 吉木萨尔县| 吉首市| 榆中县| 平泉县| 沂水县| 老河口市| 甘孜县| 聂荣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