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23章 朝廷(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戀上你看書網(wǎng) ..,最快更新大明鐵骨最新章節(jié)!

    (從今天起,每天盡量保證三更,希望大家能夠繼續(xù)支持無語。無語的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大家可以關(guān)注一下:無語的天空。)

    四月里的萬年,相比于北方此時仍可見春時的寒意,已經(jīng)是一片陽光明媚,天氣溫和甚至讓人有種時近初夏的感覺。

    一年一個模樣。

    用這句話來形容萬年倒也是再合適不過,此時的萬年府,除了那紅磚城墻稍微顯新之外,這萬年府倒是和內(nèi)地的城池沒有什么區(qū)別,甚至論繁華還遠甚于內(nèi)地許多府城,畢竟,現(xiàn)在萬年府治下已經(jīng)有十余萬軍民,出城十余里所見皆是水田,如此繁榮之地,江南也不過如此。

    江南也不過如此!

    對于已經(jīng)來萬年半年有余的劉亨來說,每天進城時,坐在馬車上的他看著車外的水田時,心底大抵總會冒出這樣的念頭。

    “相比大陸,這里有大海相隔倒也是更適合偏安……”

    這個念頭浮現(xiàn)的時候,劉亨不由自嘲道。

    “如今天下之勢正在我大明,大明又豈需偏安!”

    唇邊這般自言自語,劉亨的目光還是忍不住朝北方看去,當(dāng)然,他所想的并不是湖廣老家,而是北方的北伐。

    他是湖廣江陵人,是崇禎年的舉人,也是洪承疇考進士時的坐師劉楚先的孫子。洪氏出征湖廣,途經(jīng)道經(jīng)江陵,曾去拜祭劉楚先的墓,同時邀請劉亨參謀幕府,而對洪承疇的邀請,劉亨稱疾不從。后來李子淵出征湖廣,取武昌后,也曾邀他參謀幕府,也被他拒絕。

    那時候,在劉亨看來,李子淵雖是明將,但其先后叛出對其有知遇之恩的朱成仁、張蒼水兩人,其人品自然可想而知。去年,面對姚啟圣的邀請,他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是欣然前往,因為是往大明朝廷運送貢品。多年地來皆以遺民自居的他,自然是不會拒絕。

    遠渡重洋來到萬年之后,在驚訝于萬年的繁華之余,劉亨和其它人數(shù)十位同行遺民一樣,皆被皇上留于朝中,加以任用,而劉亨更是被任為左都御史執(zhí)掌都察院,皇上如此這般知遇,更是讓劉亨報著粉身碎骨報答朝廷的念頭。

    當(dāng)然,在心底浮現(xiàn)出這般念頭的之余,他倒也知道,現(xiàn)在朝廷偏安于萬年,并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現(xiàn)在——北伐成功在即之時,皇上與朝廷再偏安于萬年,總不是長久之計。

    “得想個法子,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像現(xiàn)在這般偏安于萬年!”

    劉亨的心里這么尋思著的時候,馬車已經(jīng)駛進了萬年城,那街上隨處可以看到馬車,但是卻不見轎子,而那些馬車,提醒著他,這萬年,盡管是朝廷的偏安之地,但卻也是淮王治下。

    淮王治下有許多不盡人意的規(guī)矩,比如“廢轎令”。非但文武官員不得乘轎,就連娶親亦不得用轎,只得用車。因為轎比車要平穩(wěn),從南宋起,各級官員偏重于坐轎,很少乘車,

    而到大明開國之初,官方對乘轎也有種種制約。高皇帝為避免天下太平后出現(xiàn)懶惰現(xiàn)象,曾規(guī)定文武大臣必須騎馬,不許乘轎。但到了景泰以后才放寬了百官乘轎的限制。再后來,轎子已完全成為各級官員的代步工具,騎馬者非常少見了。

    官員們也都習(xí)慣了坐轎。而江北廢轎之后,文武官員只能乘馬車或者騎馬,甚至就是在萬年,就連皇帝于宮中也不能乘“肩輿”,甚至在劉亨等的人看來,這正是淮王“跋扈”的證明——皇上曾經(jīng)命人制過“肩輿”,以便在宮中使用,但是卻被言官勸止,甚至言皇上此舉“有違祖制”,更將皇上欲乘“肩輿”等于亡國之舉,上行下效之下,百官自然懶惰。

    說的似乎有那么幾分道理,但劉亨又豈不知道那個都察院御史是淮王那邊推薦的官員,說是大明的官,可實際上不過只是淮王門下的鷹犬。

    “得虧大明還是有忠臣的!”

    大明還是有忠臣的!

    非但是劉亨這么想,朱由榔同樣也是如此,在面對從大陸過來的奏折時,他不禁這么感嘆著。

    大明的忠臣是誰?

    當(dāng)然不會是淮王,遠在江西的兵部尚書張煌言、閩王鄭成功甚至就連同晉王也不是差了一星半點。

    人最怕比較,朱由榔卻不得不去比較,因為這些個“中流砥柱”里頭,數(shù)李子淵待朝廷最為忠心。

    “可不是,皇上,除了折子外,楚王又命人進貢銀二十萬兩、米十萬石,還有內(nèi)官三十人、宮女二百人。”

    作為皇上的親信的王坤,于一旁替楚王李子淵說起話來。

    他本是京師宮中的太監(jiān),早在崇禎年間就已經(jīng)受到皇帝的信任,也正因如此,才會被派至地方,而在機緣巧合下,得到永歷皇上的任用,成為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出于皇上身邊的他也懂得宮中之事,指點儀注,使永歷知道如何擺出皇帝的架勢,不至于出丑。永歷皇帝是倉促即位,很在乎皇帝的威儀,他知道,自己要將沒將,要相沒相,唯一可以證明自己是皇帝的,就剩下所謂的威儀了。“越窮越擺譜”,這句話用到他身上很恰當(dāng)。

    過去是擺譜不假,自從偏安萬年之后,除了曾經(jīng)的皇帝威儀之外,慢慢的朱由榔也找回了身為皇帝的感覺,這倒不是宮中的內(nèi)官、宮女稱他皇上,而是因為楚王的恭敬。

    打從楚王第一次進貢,楚王那里就是進貢不斷。銀錢、米糧以至于內(nèi)官、宮女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尤其是每次進貢都有隨行貢使,那些貢使無不是心在大明的國朝舊人,雖說他們都是崇禎朝或者弘光朝的舊人,但看著他們的時候,朱由榔還是會只覺得親近非常,畢竟,他們是在大明的官,不是楚王的人。

    至于王坤,之所以會替李子淵說話,倒不是因為李子淵真的是忠臣,而是因為他會做人,遠比晉王、淮王更為做人,每一次,李子淵派人進貢的時候,從來不會忘記他王坤的好處。

    太監(jiān)古來愛財,王坤同樣也愛財,只是這些年陪著皇上顛沛流離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別說是撈銀子了,就連俸祿也沒有過,他容易嗎?

    可是那淮王到好,晉王也罷,壓根就不知道他的辛苦,從來就沒給過他什么好處。相比之下,還是楚王體諒他當(dāng)內(nèi)官的辛苦,那銀子、玩意可是從來沒少過他的,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不為楚王說話。

    “楚王的這個折子,可算是解了朕的難題了!”

    點著手中的折子,朱由榔笑著說道。

    “從鄭芝龍回來了,再到他奪了紅毛城之后,派貢使前來進貢,如何處置他,就讓朕頭痛不已,王坤,你說說,那些個大臣們,怎么就不知道體諒一下朕,他們說著什么鄭芝龍該殺,可,能殺嗎?”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榔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禁一陣氣結(jié)。

    “鄭芝龍是什么人?他是漢奸,天下人都知道,可他們不想想,鄭芝龍是誰的父親?是閩王之父,是淮王妃之父。朕殺他……”

    接下來的話,朱由榔并沒有說,他甚至相信,甚至這邊他不過只是剛動這個念頭,估計那邊就讓別人給殺了!

    “可不是,那些人也不想想,閩王、淮王為朝廷立下那么多功勞,就是勞過相抵,也夠抵鄭芝龍的罪了,更何況,這人又豈是朝廷想殺便能殺的,若是淮王一怒,不定……”

    王坤的話點到而止,說這些也就足夠了,當(dāng)然,這個道理皇上自然懂得,不需要他提醒,他所需要的就是告訴皇上,現(xiàn)在朝廷為“奸臣”所制。

    而這奸臣是誰?

    除了那個不識相的淮王之外,還能是誰?

    心底冷笑一聲,王坤鞠著腰身站在皇上的身邊,又感嘆道。

    “這天下,也就是楚王知道體諒皇上的難處,皇上,您瞧瞧,且不說閩藩、淮藩,晉藩也好,張尚書也罷,都是愛惜羽毛之人,對如何處置鄭芝龍一事,全都裝聾作啞的,他們?yōu)槭裁催@樣?一是害怕得罪閩藩、淮藩,因為他們閩淮之父,殺父之仇,誰人敢結(jié)?二是害怕得罪天下人,因為鄭芝龍是漢奸,為其說情,會遭受天下人唾罵!”

    王坤的這番話,讓朱由榔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別說是晉藩、張煌言有這樣的顧忌,就連同他同樣也有這樣的顧忌,所以他也是一副裝聾作啞的模樣,盡管面上是裝聾作啞,可心里頭他比誰都急,他知道鄭芝龍不能殺,但他需要有人先站出頭來為鄭芝龍說情。

    可偏偏這朝中的諸臣,全都不顧現(xiàn)實,一個個都在那里言道著鄭芝龍該殺,而且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他們難道就不知道為朝廷分憂嗎?

    他們當(dāng)然知道鄭芝龍不能殺,但他們卻愛惜自己的名聲,那怕明知道如此,也要先考慮自己的名聲!

    這些人哪,若不是如此,大明又怎么會是這般田地?

    心下的這么感嘆著,朱由榔卻覺得李子淵的赤誠來,他甚至感嘆道。

    “這世人皆言楚藩何等背信棄義,為人何等不義,可以朕觀之,這于朝廷一片忠心,也不過楚藩啊!”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孟津县| 义马市| 沂南县| 环江| 朝阳区| 佳木斯市| 博野县| 扶沟县| 临猗县| 昆明市| 双辽市| 繁峙县| 福鼎市| 高陵县| 弋阳县| 揭东县| 马关县| 乌兰察布市| 岳阳市| 西青区| 合作市| 安塞县| 潮安县| 宁津县| 子长县| 滕州市| 喀喇| 忻州市| 台湾省| 吕梁市| 柏乡县| 介休市| 洪雅县| 两当县| 高邑县| 藁城市| 静海县| 华亭县| 汉阴县|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