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140章 微服(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和往日一樣,在店鋪開門之后,李大明只是在鋪子里看了一會,然后便把生意交給了伙計,自己到了后宅,一進后宅就看到坐在院子里正看著書的王化行。

    “熙如老弟,瞧你這手不釋卷的功夫,考武舉的話,怕是太虧了一些,依為兄看,還是棄武從文的好,不定到時候,我還能有個狀元兄弟。”

    聽著李大明的打趣,王化行只是哈哈一笑,然后搖頭道。

    “李兄有所不知,小弟肚子里的這點墨水,頂多也就是考上武舉,這樣也還湊和,至于其它,小弟是連想都沒想過。”

    隨后兩人便在那里聊了起來,王化行是咸陽人,他們兩人認識也是偶然,他們結識后,李大明便主動邀請其住進了進來,畢竟現如今天在西安最難找的就是房子。而王化行住在李家之后,便一邊讀書,一這請人指點文章,現如今,這西安城中有不少士子都和他一樣,于此四處請人指點文章,畢竟,隨朝廷撤到西安的有不少都是于西北這地方極為難尋當世才俊,本地的士子自然不會錯過結識這些士林領袖的機會,那怕他們人口低劣,也不妨礙他們指點文章。

    他們兩人在那里聊天時,開始時聊的還只是一些尋常俗事,聊著聊著,卻又聊到了時局,對此,李大明頂多也就是于一旁附和著。

    “李兄、熙如,你們在聊什么?”

    進了院,看到聊的正歡的兩人,明珠便笑著問道。

    “是明珠老弟,你來的正好,我就是一買賣人,這種軍國大事,還是得你們兩聊……”

    瞧見明珠身后還站著一個少年,滿面的麻子,瞧年歲差不多十來歲的模樣,文文靜靜地站在明珠身旁,李大明忙問道。

    “這位少爺是跟隨明珠一起來的罷?”

    登基為帝之后的玄燁,雖說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可以隨意出入于市坊,但是因為尚未親政的關系,所以總也能走出宮去。在鰲拜那里生了一肚子悶氣的玄燁,在上完課之后,便和往日一樣,換下了龍袍,換上一身公子打扮,然后便與明珠等人出宮到宮外逛逛,以散散心。聽說明珠有一個結義兄長在這市上開鋪子,便主動提出要到這里逛一逛。

    明珠見李大明問到,便笑著說道。

    “這位是艾公子,也在宮里頭當差,這一同出來閑逛,正好路過這里,便到兄長這里坐坐!”

    玄燁拱手對李大明一揖,然后笑道。

    “早就聽明珠提到過李兄,今天多有打擾,還請李兄見諒。”

    李大明見他雖然年少,卻舉止穩重,落落大方,又見明珠對他尊禮甚篤,自然也不敢慢怠了,便連忙說。

    “艾公子請座。”

    原本明珠想讓主子坐到上首,說不過玄燁將手一擺,直接挨著翠姑坐下坐到了石幾旁的石凳上,然后說道。

    “我們已進來了多時,方才聽王兄提高論道,說大清所謂敗于火器,不過只是借口,到是讓小弟好奇的很,還請王兄接著往下講。”

    大家重新歸座,待上了茶后。王化行才說道。

    “好,我就接著方才的話題說下去,方才我說這西安城中大都說什么,大明火器犀利,非人力所能敵,所以才有今日之敗,其實這些不過只是借口。”

    玄燁聽了笑問道。

    “哦,為何只是借口?”

    喝了一口茶,王化行笑道。

    “夷狄所畏中華者,火器也!崇禎八年的《軍器圖說》尚有此說法,這中華火器犀利又豈是一時之事?”

    明珠聽到王化行提及“夷狄”臉上不禁變色。他轉過臉朝皇上看看,見皇上專心致志地聽著,并沒有任何反應,便放下心來。

    “大明火器犀利又豈是一時,為何他日大清可以不懼其火器,起于滿洲,而今日卻不能擋大明火器,盡言今日之敗皆于火器?”

    “這是為何?”

    玄燁看著王化行急聲問道,他之所以顯得如此急切,是因為現在滿朝上下皆言大明火器如何犀利,如何非人力所能當,甚至之所以操練神機營,也是為了能夠在火器上與大明拼上一拼,可卻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當年大清為何不懼火器。

    王化行的唇角微揚,然后說道。

    “咱們還是說當年吧,當年大明亦有火器,而大清于滿洲時又以何克制明軍火器!”

    端起李大明剛剛為他倒上的一杯茶,見眾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王化行顯得有些得意,不由便賣起了關子來。

    “在下雖說不是旗人,可是來西安后,卻也接觸過不少旗人,其中不乏當年曾于遼東與明軍撕殺的老卒,于他們口中,倒也知道,當年清軍如何克制火器。”

    一聽是從旗下老丁那里得知來的,玄燁便急切的問道。

    “哦,那當年他們是怎么克制火器的?……”

    “其實倒也簡單,無非就是楯車而已,所謂楯車也稱為盾車或牌車,顧名思義,就是用厚木頭包覆一層牛皮、一層鐵皮,來做成移動式防御工事,這種盾車不僅大小磚石擊之不毀,銃彈亦不能洞穿,于是,八旗軍在對戰之時,會讓步兵和騎兵躲在這種盾車后面,來逐步推進,等接近到一定距離,再用弓箭手掩護騎兵沖鋒,讓明軍不敵潰敗。”

    聽到這里,明珠差點沒笑出來,他是旗人,自然知道楯車是什么,甚至可以說非常熟悉。當年太祖皇帝起兵時每牛錄中每百人就配備四輛楯車,由三十名士兵操作,占比達三成,可見其地位。在滿洲與明的戰爭中,楯車一直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不知多少次大清的軍隊便是依靠楯車逼近明軍車營,近距離對明軍發射槍炮、弓箭射擊才擊潰了明軍。也正因為楯車舉足輕重的地位,滿洲軍隊甚至定下了“遇敵若無楯車,切勿出戰”的軍令,甚至有將領因為作戰中未攜帶楯車而被治罪。在楯車的幫助下,滿洲在于明朝的戰爭中始終不落下風。

    “哦……”

    一聽其提到楯車,玄燁立即有些失望道。

    “楯車,我倒也有所耳聞,只是今日明軍火銃非但可破重甲,亦可破楯車,其火器犀利,實非當年鳥銃所能及。”

    楯車確實是大清國擊敗明軍的關鍵,甚至為了防止漢人得知其秘密,入關后,面對無鳥銃、火炮的明軍,清軍自然無需使用它,而且為了能讓“江山永固”,出于保密的原因,在史籍中盡可能地抹去了曾在明清戰爭中極為關鍵的楯車。

    而在明軍奪據江南之后,京中亦有人提出用楯車抵擋,可是用通過各種渠道弄來的明軍火銃射擊之后,他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熙如老弟有所不知,這楯車當年確實能擋明軍火器,可是今日明軍火器卻不同往日,老弟可知道,當年明軍鳥銃彈重多少?今日明軍鳥銃彈重多少?”

    明珠的反問,讓王化行看了他一眼,然后搖搖頭。

    見其搖頭后,明珠便說道。

    “當年明軍所用鳥銃彈重三錢,彈輕藥少,自然不能洞穿重甲、楯車,如此我大清以楯車、重甲自然可破明軍中軍,而今日明軍火銃,非但以石發取代火繩,且其彈重八錢,彈重藥多,兩百步可破雙重重甲,即便提以楯車阻擋,亦能洞穿楯板,再創板后之兵!”

    眾人聽得入神,而王化行只是沉默著。解釋了一番之后,明珠才笑道。

    “熙如只聞楯車,卻不知今日明軍火器已經截然不同于過去,自然不能再以楯車抵擋了。”

    王化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后說道。

    “那為何不能加厚楯板?”

    “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復合而成,這樣制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可這楯車總歸要靠人力推動,若是想要抵擋火器,就必須再行加厚至一尺余厚,到時就非人力所能推,如此,這盾車自然也就無用了。”

    明珠的面上帶著笑,在解釋之余,他又特意補充道。

    “況且,當年太祖皇帝在得到三順王所獻火器之后,我大清便大鑄紅衣大炮,盾車雖利,可卻稍顯笨拙,其遠不及紅衣大炮,所以,今日我大清才會造石發銃(1),練神機營,正是為了以火器克制火器。”

    明珠的回答,是滿清在吃盡了火器的苦頭后,才做出的決定,現在西安城外就有火器作坊,有工匠在那里鑄造火炮、打制火銃,甚至還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明軍火銃,雖說現在清軍火器在數量上遠無法同明軍相比,但至少讓滿清上下看到了一線希望。畢竟過去,面對明軍的火器,他們往往只有被動挨打的份,而現在至少有了一搏之力。

    “嗯,確實應該如此,明軍火器既然犀利非常,那自然應該加以效仿,只是……”

    話聲略微一頓,王化行反問道。

    “明軍有數十萬火銃兵,大清又有多少火銃?以已之所短,攻彼此所長,又豈是用兵之道?”

    (1)清時對燧發槍稱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浦城县| 大足县| 芷江| 济阳县| 泸定县| 昆明市| 上蔡县| 枣强县| 安龙县| 海淀区| 长乐市| 瑞安市| 宜良县| 营山县| 桐柏县| 兰州市| 通州区| 咸宁市| 金山区| 兰坪| 宁安市| 康保县| 东平县| 龙岩市| 县级市| 桂林市| 辽阳县| 吴江市| 冷水江市| 沈阳市| 望奎县| 阿尔山市| 白沙| 静海县| 琼中| 从化市| 彭水| 菏泽市| 铁岭市|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