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9章 游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最快更新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社學者一社之學也,百又十戶為里,里必有社,故學于里者名社學云……凡在城四隅、大館統各社學以施鄉校之教,子弟年八歲至十有四者入學,約正、約副書為一籍,父兄縱容不肯送學者,有罰有司……”

    《皇明經世文編》

    在崇禎之前,因為洪武八年正月高皇帝親下諭旨“命天下立社學”,尤此大明開始了兩百余年大興社學,以恢復蒙韃奴役時遭受重創的文化,也正因如此,大明的教育制度有可能已經達到了世界水平。而在江南等文教興盛之地,其受教育廣泛程度甚至超過20世紀前期的歐美國家。一般情況下,孩童虛歲八歲可以入學,而且村中大多數男童都會入學,即便是女童也會因為家中長輩教育,能夠讀書,寫字,這也是明代書流行的原因。

    不過,所有的一切,在甲申年,隨著滿清的入關和屠殺而改變了,不到20年間,天下的社學幾乎不復存在。即便是后來又有些地方恢復了社學,但是不再是所有人都能讀的起的,只需要50要文錢束脩的社學了。不過即便是如此,很多人仍然會在家庭條件許可的前提下讀書,李龍就是在八歲時入社學讀書的。

    社學并不是私熟,在這里讀書的孩童接受的教育不是如何寫八股文章,而是識字讀文的基礎教育,學的是讀,寫,算以及政府頒布的法令,當然還有禮儀。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時候,社學是培養不出秀才,舉人的。很多人讀完社學后,仍然只是一如以往的生活,他們不是“讀書人”。

    在滿清被擊敗,大明中興,年號變成了興乾之后,社學再次受到了重視,于大明那會不同的是,除了社學的老師學生免除徭役外,朝廷還給社學的老師發放祿米——一月2石米。米糧不多,但是卻也足夠老師和家人維持生活,而社學的束脩也限制在50-100文,根據地區的不同,由地方官府決定。官府的扶持是有代價的——重新恢復了舊制度。甚至有了些變化。

    “子女年八歲至十有四者入學,約正、約副書為一籍,父兄縱容不肯送學者,有罰有司”。

    按律所有的孩童無論男童女童都要入學,而老師的祿米是由漕糧支付,為了爭取百姓對于遷都的支持,朝廷將漕糧改為社學老師的米糧!

    不過這個變化對于李龍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已經過了二十歲,不但超過了入學年齡,而且也早就讀完了社學。

    “所以錯過了機會啊。”

    他有時候會這樣感慨道。沒能入學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年齡的關系,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家境不好的關系,畢竟如果家境好的話,他本來是可以讀私熟的。

    在此之后,六安又開設了學堂,學堂和清河書院一樣,是教實學的地方。同樣李龍也沒能進去,因為學堂是要收費的。不僅如此,李龍的每天都是在店里當伙計。

    “就是在布莊里頭干活。”

    這就是李龍的工作也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工作,做伙計總是要從最低的地方開始,他已經在這個店里做了三年的伙計。

    可即便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活,也是有保人作保的。

    而就在今年,掌柜的新開了個澡堂,這是因為東家看到澡堂的生意不錯后。才決定在自家的對面造了這個新澡堂。

    澡堂不是什么新鮮的,在六安一直都有,就是用大塊石磚砌成很大的澡堂,并且加熱區域與洗浴區域徹底地分開。灶火間與澡堂間以一墻相隔,置有大水鍋與火灶,一起,水鍋上方的隔墻上開有管道,通向澡堂。專人負責不斷將大鍋里的水燒熱,再經過隔墻中的管道傾入澡堂以內,所以澡堂里整天熱火朝天。

    而李龍就在這里干活,而且是李龍自己提出要在這里打工的。

    他之所以會主動提出來到這里干活,是因為他覺得可以一邊燒火一邊讀書。可是接手一干才知道,這也是一個體力活。

    首先不但要燒柴火,而且還要用吊桶從井里一桶一桶的打水上來,好保證浴池里有水,點火燒水,幾乎用去了他每天大半的時間。

    不過是即便如此,李龍仍然會利用其它的時間去看書。

    這并不是一個什么輕松的活,但是對于李龍來說,一個月一兩半銀子的工錢和有時間看書的空閑仍然讓他非常滿意。

    他之所以會對這份看起來很辛苦,但卻有時間讓他看書的活,非常滿意,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直到現在都記得母親說過的那句話。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就去讀書。”

    讀書!

    對于許多寒門子弟來說,這也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其實,李家并不是真正的寒門,至少并非一直都是寒門,李龍記得他小時候也曾住過大屋華宅,那時候,他的爺爺雖說未曾出仕,可也是地方有功名的士紳,后來,清虜來了,一切都改變了。

    爺爺為資助友人起兵抗清,典盡數代家業,并派父親與家中叔伯投軍相助,友人兵敗后,不愿為清虜奴的爺爺選擇了殉國成仁,自此之后,李家的家業便敗落了。而母親則是憑著家中的幾畝薄田靠著針線活,撫育他長大,自然也沒有余錢供他去上私熟。

    靠讀書改變命運。

    頂多也就是一個能寫會算的掌柜,這就是社學唯一的作用——教出的學生能讀寫,明律法、知禮儀。若是想要考取功夫,就必須要入私熟,投名師。可,貧家子弟又有幾人能上得起私熟。

    聽說清河有不要錢的書院!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這個消息就通過報紙傳進李龍的耳中,從那個時候,他的心思就在那不要錢的書院上。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得上書院,畢竟,他只是讀過六年的社學,雖然也讀過經書,但是論做文章恐怕遠不如私塾里的童生。

    盡管知道自己機會渺茫,但是李龍仍然會利用一切時間去看書,當然,看書之外,他同樣也會去看報紙,他看著報紙的時候,偶爾看到一些名字時,總是會忍不住想,如果他當年從軍的話,會不會也能謀一個出身?

    盡管他六安人,雖說六安同樣征兵,但因為獨子免服兵役,所以他并未服兵役,可對于許多貧家子弟來說,服兵役卻是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

    退役后非但有幾十畝甚至數百畝的勛田,而且勛田無須繳納田賦,終身免服謠役。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責任,一日從軍,一世為役,即便是在鄉,也是軍伍,若是鄉間有匪盜,在鄉軍人必須清剿匪盜、守衛鄉梓。可即便是如此,對于貧苦子弟來說,服兵役仍然是讓人趨之若鶩的好事,只不過,并不是誰都能當上兵的,當兵同樣需要征驗。

    當同齡人在為每年的征驗在鄉里跑步、扎馬步,練力氣的時候,李龍只能用一種羨慕的眼光去看待著這一切,因為他是家中獨子,第一關就會被刷下來。

    難道,一輩子就只能這樣默默無聞?

    難道一輩子也就是澡堂的掌柜?

    這是東家給他的許諾,兩年后,會把澡堂交給他。盡管東家的許諾,對于普通人來說,自然會感恩戴德,可是李龍卻不愿意如此,對于未來,他有著更高的要求,他渴望著能夠重振李家的家聲,渴望著能夠出人投地。

    但,這一切似乎都離他太遠了!

    難道一輩子就是如此了?

    又一次,看著火堂中的火,李龍的眉頭緊鎖著,那燃料著的爐火散發出來的熱量,灼得他的心頭發燙,但是內心卻又越來越涼,似乎,命中已經注定了!

    命中注定?

    不可能!

    就在這時,他的眼睛落到地上的半張報紙,那份報紙上有一份廣告,那是中都鴻臚書院的招生啟示,看著那份啟示,李龍的心臟劇烈的跳動著。

    鴻臚!

    鴻臚寺,官署名。秦曰典客,漢改為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按照報上所說,鴻臚書院教授的學生未來都是往鴻臚寺任典官,只不過,他們將會出使番邦,常駐番邦為使。

    番邦!

    異域番邦,那可不是人呆的地方,盡管報紙上對于殖民地描述幾乎等于江南般的“魚米之鄉”,但是惡疫、瘴氣卻是不可避免的,常駐番邦為使,與流放南洋、東北又有什么區別?

    當然有區別!

    李龍默默的自語道。

    “常駐番邦為使,那也是上國天使!”

    沒錯!

    上國天使,即便是國君也要以禮相待!

    往異域為使,是九死一生不假,可從軍不也是九死一生,他們可以從軍謀富貴,為何我就不能往這里去!

    “父母在,不遠游……”

    右手緊緊的握著那半張將要塞進爐中的報紙,李龍又自言自語道。

    “游必有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南皮县| 巨鹿县| 乌鲁木齐县| 昌邑市| 县级市| 土默特左旗| 如东县| 阳曲县| 伊金霍洛旗| 双牌县| 长治市| 福泉市| 上杭县| 琼中| 新兴县| 东海县| 获嘉县| 葵青区| 饶平县| 沧州市| 铜山县| 星子县| 军事| 孝昌县| 松原市| 东阿县| 德清县| 房山区| 葫芦岛市| 嫩江县| 玛纳斯县| 洛川县| 宜昌市| 巢湖市| 饶阳县| 金川县| 收藏| 郧西县| 海原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