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46章 天命昭昭(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最快更新大明鐵骨最新章節(jié)!

    (今天三更,求月初保底月票)

    在長達十幾分鐘的時間中,文昭閣內(nèi)都是靜悄悄的,甚至是落針可聞,無論是朱明忠也好,顧炎武也罷,此時都沉浸于這種天下士人所追求最高境界之中。

    天下大同!

    這是何等令人激動的名詞,這正是天道所在,亦是天命所在!

    誰敢質(zhì)疑!

    看著背對自己的的陛下,顧炎武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看到當朝廷意以分封促天下大同時,那些自許圣門子弟的士子們,如何彈冠相慶了,看到他們將會如何欣喜若狂的跳上藩王的船,為藩王門出謀劃策,以教化四方,實現(xiàn)天下大同,這個圣人以及天下士人的畢生所愿。

    沉浸于這個愿景之中的顧炎武,似乎看到了天下大同的那一天,當然,他并沒有完全迷失于其中,而是于一旁補充道。

    “陛下,分封各國、以促大同,可若要將來天下大同,雖我華夏早已書同文,可還須語同音,否則,將來天下之人又如何交流?就像于兩廣任官,若是不會兩廣方言,必不能與百姓交流,今日分封各國于夷地,夷地夷語豈止千萬,當年蒙元入寇,尚不足百年,即已令漢人雅音于長江以北失正,清虜入寇不過區(qū)區(qū)十數(shù)年,既令京師漢音失正,各國分封夷地,若無語同音,他日必定正音入夷,若是如此,又談什么化夷為夏,反倒是變夏為夷了,所以,以臣看來,各國必須讀同音,如此才將來的天下大同!”

    顧炎武的建議,讓朱明忠不覺一愣,他幾乎本能的想到了現(xiàn)在于清河書院以及官場中必講以洪武正韻為基礎(chǔ)的官話。實際上,原本在明代以唐宋音韻基礎(chǔ),參考中原雅音制定的《洪武正韻》,在明代并不像滿清文人污蔑的那樣“不大通行”,事實上《洪武正韻》在明朝屢次翻刻,影響很大,早就成為了明朝的官話即讀書音普通話,也正是明朝近三百年的努力,才使得蒙古元的那種“這店里賣毛施布的高麗客人李舍有么?”;“黃杏未有里,大水杏半黃半生的有”似胡而非胡、似漢又非漢的“漢兒言語”,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絕跡的,從而形成以《洪武正韻》為基礎(chǔ)的口語。而在滿清入關(guān)后,大明遺民對《洪武正韻》代表的明代“正音”的推崇,對于并不標準的口語方言,反倒是倍加抵觸。

    也正因如此,甚至就連朱明忠自己,在過去的幾年間,也極為認真的學著《洪武正韻》,不過即便是如此,有時候仍然會有些差錯,不過對此,人們似乎也能理解,畢竟,在他“流落”民間的時候,為了避免暴露身份,只能說方言。

    顧炎武的提醒,讓朱明忠隨即想到了后世的英語,因為英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擁有龐大殖民地緣故,所以英語有許多變體。主要有美國和加拿大英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英語,印—巴英語以及非洲英語。

    “語音是基礎(chǔ)之基礎(chǔ)。沒有正確的語音,標準優(yōu)雅的語調(diào)就無從談起,正音亦不能受夷音影響,確實有這個必要。”

    對于既成的事實,朱明忠自然不會反對,只不過是再次以一道圣旨加強《洪武正韻》的地位,但是方言不可避免的仍然會存在,除非等到某一天,廣播、電視的傳播,才會一點點的讓方言消亡。

    “不過,《洪武正韻》的讀音標注上,仍然有所不足,以朕之見,可以……”

    想到后世的漢語拼音,朱明忠便開口說道。

    “可不可以借鑒一下西洋字母,制定正韻拼音,用這個拼音,可以拼出每一個字,將來還可以編寫一本字典,對每一個漢字注音,這樣,或?qū)W或讀都更加方便,而是發(fā)音更加標準。”

    借鑒著幼時學過的拼音,朱明忠甚至還臨時編寫了幾個相似的漢字讀音,當然,后世那套以北京話為基礎(chǔ)混雜江淮官話的普通話拼音,顯然并不適合標注《洪武正韻》,不過,對此,朱明忠倒不著急。

    “這,陛下的意思是以西洋文字,標注諸夏之字?”

    原本還為“分封諸夏、教化四方、成以大同”而激動的顧炎武,見陛下突發(fā)其想,要以西洋字母標注《洪武正韻》,自然有些抵觸。

    “這畢竟是西洋夷文!”

    顧炎武的提醒,讓朱明忠哈哈一笑,心知這個時代的大明人或許不排斥外來文明,但是仍然有高度自信的他們,自然不屑于用拉丁字母標注漢語,于是便笑說道。

    “今日是西洋夷,可誰又知道,數(shù)百年之后,他們會不會變成諸夏呢?”

    這一點誰能保證?

    也許一百多年后,到了他孫子輩的時候,大明的分封已經(jīng)到了歐洲,而那個時候,整個歐洲已經(jīng)完全臣服于諸夏的教化之中,英語、德語、法語以及俄語和其它所有的語言,都不再是什么優(yōu)雅的語言,而只是一種趨于消失的土著語言,甚至那里的人們,也會說著一種以漢語為基礎(chǔ)的方言。也許,他們那時說著的會是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

    “諸夏之所以能成就今日的華夏文明,正是因為我們擅長學習,擅長發(fā)現(xiàn)學習周圍部族的長處,然后兼收并蓄,如此,才有了今天的華夏。”

    雖然這么說有些強詞奪理,但是定形的思緒,讓朱明忠更傾向于以拉丁字母為基礎(chǔ)的漢語拼音。

    “當然,更重要的是教育,現(xiàn)在的社學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因為在未來,那些社學中走出來的子弟,他們同樣肩負著責任,肩負著把文明傳播到全天下的責任,有了這么一套拼音,社學里的書本就可地標注,讀音就能夠統(tǒng)一,這樣將來他們遷往海外的時候,就能夠把最為優(yōu)雅的我們漢人的雅言帶到全世界!”

    “雅言,正言也。”

    至于這個“雅言”,到底是不是千年前的唐時的“雅言”,重要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的統(tǒng)一可以帶來天下的統(tǒng)一,就像后世的印度人之所以感激英國人,就是感激英國人給他們帶去的英語一樣,英語讓印度的統(tǒng)一成為了現(xiàn)實。

    想到后世的印度,將印度放大至全世界,朱明忠看著顧炎武時,目光中閃露出欣賞,能夠被歷史記住的學者,果然有其過人之處,他能夠極為敏銳的看到其中的關(guān)鍵。

    語言!

    是統(tǒng)一的基礎(chǔ)。

    如果沒有周朝制定的雅言通行于春秋戰(zhàn)國各國貴族士人之間,即便是有秦始皇書同文,也無法改變?nèi)藗冊谡Z言上的分裂,分裂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語言不僅是表達意思、傳達思想的,而且還是聯(lián)結(jié)社會的紐帶,統(tǒng)一的語言,能夠培育出統(tǒng)一的思想,而帝國的分裂,往往就是從語言上首先分裂,就像歐洲各國,在貴族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說著本地的語言時,一個統(tǒng)一的歐洲,就不可能出現(xiàn)于世界上。”

    為什么歐洲無法統(tǒng)一?

    究其原因,恐怕就是語言上的不統(tǒng)一,盡管拉丁語是貴族的語言,是宗教的語言,但是拉丁語從來沒有傳播到普通百姓的口中。

    而秦漢以來,為什么中國能夠保持統(tǒng)一,正是因為語言。而這恰恰正是周朝分封諸侯之后,各國最為重要的恰恰也是雅言的教授與傳播。

    “陛下,現(xiàn)在想來,古之先賢,早就已經(jīng)申明這些如《禮記·學記》的“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說的就是分封各地的諸侯,必須以教學為重,而“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后人總理解為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著手。可實際上,也許所謂“化民”,指的是國人在教化城外的野民,必須要從教育著手。而不能一味施以討伐……”

    顧炎武對圣賢經(jīng)書的重新理解,讓朱明忠的眼前一亮,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為所謂的圣賢經(jīng)書中,有一些文字是互相抵觸的,因為面對的環(huán)境不同。周朝分封有國人、野人之分,對待他們自然是各不相同。

    就像是殖民統(tǒng)治時,西方殖民者在對待本國人和土著人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一樣,西方各國當時所謂的“人道”,指的是對自己的“人道”,而對于野蠻人呢?自然不能用文明國家的方式對待。

    而“圣賢經(jīng)書”中的那些對待民眾截然相反,甚至彼此沖突的文字,不也是這種沖突嗎?

    “陛下……”

    而顧炎武本人也在這一瞬間意識到了,兩千多年來士人的誤區(qū)——他們錯誤的理解錯了《周禮》、《儀禮》和《禮記》的本意。

    “似,似乎是,是我們都理解錯了周制的根本,所謂周制者,今日看來,應(yīng)該以禮治夏,以力制夷,教夷以禮。而禮不下庶人,這庶人者,應(yīng)為城外之野民。應(yīng)先以力制之,再授其以禮,化之為夏,而不能以力制之,下其以禮……”

    在顧炎武的這番話傳入耳中時,意識到自己也讀錯書的朱明忠突然有種想哭的沖突,么么逼的,國人居然讀書讀錯了二千多年,這,這個鍋他么的……誰也沒有想到!

    “寧人,朕……似乎也讀了假書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高碑店市| 阿瓦提县| 武隆县| 贵阳市| 新化县| 合江县| 东辽县| 通化县| 北辰区| 会理县| 岱山县| 阿尔山市| 内黄县| 陆丰市| 鹤壁市| 盘山县| 阜城县| 莱西市| 行唐县| 兴宁市| 大姚县| 通海县| 浪卡子县| 大理市| 三江| 年辖:市辖区| 鄯善县| 饶河县| 尼玛县| 彭阳县| 平顺县| 廉江市| 龙泉市| 福安市| 利津县| 茶陵县| 大连市| 鄢陵县| 花莲市|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