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儒教、從漢俗、言漢語、書漢字,如此方為教化!
無論手段如何,盡管內心對于那些刑罰并不認同,但是李渭澤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這里的教化確實是成功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盡管天氣是非常炎熱,李渭澤還是特意在舊港城內外到處走動著,舊港是南洋所有封建國中唯一一個國名未改新名的地方,這是因為這里曾是大明的舊港宣慰司,所以自然不需要改名。因為其位于赤道附近,所以氣候相比于大明而言,甚至可以說是想象不到的炎熱。
舊港城從外觀上看起來,與國內普通的城市并沒有什么分別,城池呈正方形。紅磚城墻看起來極為堅固,約有一丈高,城墻外朝著四方開有四門,每個城門附近都有筑有炮壘,而城墻之間,每隔百尋設有一個突出的棱角馬面,馬面上亦架有火炮,周圍挖有護城河,河上架吊橋,白天會把吊橋放下,夜間9點石成以后,會收起吊橋,除非有國王簽字的命令,一率禁止通行,這一點看起來,似乎比國內更為嚴苛,或許這是因為分封諸夏一直以來,都面對著戰(zhàn)爭的威脅,即便是桂國、秦國也要面對土人的暴亂,軍隊四下出擊鎮(zhèn)壓叛亂。
相比于國內的城市,舊港的街道極為寬闊,而且修得非常漂亮,石板鋪得非常整齊,每條主要街道的兩側都種有樹木,將來那睦樹木會形成樹冠,遮擋赤道附近灼烈的陽光。而街道兩側一般的房屋也有三層樓高,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每層樓都很修的很高,房屋的建筑形式看似與大明部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實際上,仍然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不過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外表看起來都是相當堂皇,第一層是石質的墻底,上層則用很好的紅磚,窗戶無一例外都非常寬大。這也許是為了通風的關系,而為了阻擋南洋的蚊蟲,窗戶上無一例外都有紗窗,正是紗窗以及紗門保護了南洋的移民,讓他們免受疾病的困擾。
置身于城市中,讓李渭澤最為欣賞的,恐怕還是道路兩側種著兩行修建在椰子樹下的寬度不到兩米寬的草坪步道,它們的在為街道增色不少。在道路的不同地段筑起南方式的小涼亭,亭子的邊緣有坐位,要是遭遇驟雨或陽光強烈的時候,行人可在在涼辛內歇腳。
這里看似與大明沒有區(qū)別,但是在李渭澤看來,這里很多地方,都與大明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甚至就連忙房屋也發(fā)生了些許變化,盡管變化并不大,但還是讓李渭澤感覺,也許,某種內在的變化,正在慢慢的于諸夏顯現(xiàn)著。
這種變化或許就是所謂的“百家爭鳴”吧!
在這個與大明神似,但卻又帶著異域風情的城市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大概也有四五處:王宮、軍械局、地方行政官署以及高大的“圣殿”。王宮在中心大街的盡頭。與中都的皇宮或者王府高大的紅磚墻不同,它的前院圍上很漂亮的欄桿,門前有衛(wèi)兵守著,透過欄桿可以看到王宮。而所謂的王宮與其說是宮殿,倒不如說是一座大型的樓宇,這座樓宇是用石塊筑成,外表壯麗堂皇,與大明的宮殿似乎沒有什么區(qū)別,可是他卻足足有三層樓高,中央則有四層高,而中央大廈的左右兩翼的建筑規(guī)模也很大,四周都有圍廊。有一隊兵經常駐守,士兵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明人,應該說是周人。就李渭澤所謂,在南洋諸夏的軍隊之中,同樣也有土人士兵,他們的指揮官是明人,但是士兵是土人。
在城市中參觀的時候,李渭澤也遇到幾個土人士兵,他們的服裝和配備看起來與普通士兵沒有任何區(qū)別,但是面色卻比周人更黑,而且相貌也與周人有所不同,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休態(tài)看起來,都是比較瘦弱的,不像能勝任軍職或其他職務的樣子。
“這些土人似乎普遍的身體都顯得很弱小。”
在城中參觀了一圈之后,李渭澤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相比于明人,土人的身材普遍的較為瘦小,尤其是當看到巡邏隊的時候,在巡邏隊中身材高大的無一例外的都是明人,矮小瘦弱的肯定都是土人。
“也許,這就是他們不能抵擋西洋人的原因。”
李渭澤暗自這么想到,這些土人過去曾被西洋人奴役過,是大明的到來解救了他們——幾年前,這里曾是荷蘭人的殖民地,荷蘭人在這里實施著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現(xiàn)在,大明的到來解救了他們,并將他們引向了教化,讓他們最終成為諸夏的一部分。
離開了王宮之后,李渭澤又來了官署,官署的前院的正面是一片草地,草地正中有一通道,道旁有好幾行樹。草坪的左側離王宮不遠,就是軍械局。軍械局是周國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那里制造著火銃、火炮以及火藥,而在軍械局的門前陳列著大量的火炮,還有數(shù)十尊裝備完整的大炮,就那么半露天的展示著,而李渭澤毫不懷疑,只要有需要這些火炮會被隨時拉上戰(zhàn)場。
這個建筑物,重要的不在它的外表而在它的內部,他的內部的十分堅固,不但在地面上的倉庫里,在地下的深窖之中,同樣儲存著無數(shù)的各種軍械。
“老爺,你看,這就是軍械局,這里的倉庫藏著上萬件軍器。但是這并不是最大的的,真正的軍械庫在都城北的要塞里,那個要塞才是大周真正的軍械庫,除了幾萬件軍械之外,其中有軍官的住宅和可容上萬名兵士的營房。但目前這些兵士都分散在周國各地以及與亞齊的邊境堡壘之中,那些營房里都已不住人。軍官們都遷到城外居住,部隊也駐扎在郊區(qū)……”
旅店里派來的陪同李渭澤的仆役于一旁解釋道,然后他又解釋道。
“這城里頭,除了城墻上的衛(wèi)兵之外,還有一隊兵是專職守衛(wèi)王宮的,其他部隊則分散駐扎在城四周的幾個防御區(qū)。”
“看樣子,你對這里都很了解啊?”
李渭澤有些詫異的看著這個土人仆役,在中都即便是尋常的官員,也不一定了解中都的守備。
“回老爺?shù)脑挘∪耸亲孕l(wèi)隊的隊員,自然知道周國防御。”
提及自衛(wèi)隊的身份時,那仆役立即挺著胸膛,一副頗為驕傲的模樣,自衛(wèi)隊那是土人奴仆成為國人的一個臺階,只有進入自衛(wèi)隊,然后立下軍功才夠成為國人,獲得自由,當然,他必須要能夠熟練的說漢語,還要會寫漢字,還要信儒教。就李渭澤所知,那些土人無不是以成為國人為榮。
離開了王宮之后,距離王宮不遠的是城里最大的“圣廟”,那座圣廟是象征著儒家教化的中心所在,也是教化諸夷為夏的場所,圣廟的四周是墓地。與過去家族墓地不同,現(xiàn)在大明的墓地都設于圣廟周圍。
圣廟是個宏大的大明式建筑,“大同殿”看起來極為壯觀,而且里面裝飾得也極為美觀。在這個無尊卑之別的宮殿之中,不知見證了多少婚喪之事,不知多少兒童在這里進行“開筆禮”。無論是在大明亦或是諸夏這里都是一個極為神圣的場所,甚至在南洋,還有與大同殿有關的“神跡”,什么土人進攻鄉(xiāng)社的時候,在大同殿外,突然停止的進攻,因為他們看到了圣人,是真是假,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現(xiàn)在在大明人的心中,大同殿是一個極為神圣的地方,也是南洋諸夏與大明最緊密的聯(lián)系所在。
繼續(xù)向前行走著,出了城之后,李渭澤與隨行的仆役來到了城外的碼頭,碼頭附近筑有一座炮臺,而周圍放眼看去,到處都是貨棧和商會。此外還有一個小造船廠,可以制造普通的帆船和幾只不大的船只。
不過即便是像李渭澤這樣毫無軍事知識的人也能看出碼頭附近的防御,并不能阻止敵人從海上的進攻,像這樣薄弱的防御力量,顯然與國都的地位不相適應的,但是他并不知道,這是有意為之,畢竟,每一個封建國都必須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國都被土人攻戰(zhàn),然后諸夏聯(lián)軍收復,所以他們的防御側重于陸地,而不是對海上,畢竟聯(lián)軍到來的時候,需要從海上進攻城市。
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李渭澤繼續(xù)參觀著這座城市,慢慢的他發(fā)現(xiàn),似乎這里實施著嚴格的處罰是極為必要的,因為這地方的土人確實是野蠻強悍的,除非是經常性地加以最嚴厲處罰就不足以維持治安和秩序,而這種治安與秩序對文明人的安寧來說又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當李渭澤在報紙看到了一個個有關土人襲擊鄉(xiāng)社的新聞報道時,看著上面提及的屠殺時,他似乎能夠理解了這里的一切。
“也許,這一切不過就是教化的必需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