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離開京師當天,十余萬唐軍在自封為唐王的李子淵率領下,首先抵達到了通州,在通州的糧倉內,存有近百萬石南洋米,因為此地關系到京師以及二十余萬唐軍的糧草,所以李子淵特意又留下兩萬人馬于此。而趙繼全、王教權率領大約五萬人馬往北向密云前進,親領著唐軍主力中軍的李子淵則在通州停留一夜。盡管在京城中已經安排妥當,但是有許多事他仍然不放心。最近幾天,京城和附近州縣,每到夜間就會出現了無頭貼,大罵他是弒君篡位亂臣賊子,宣傳大明監國定王不日將率領大軍討伐賊逆,恢復大明江山。另外,武昌、洛陽以及太原也八百里加急轉轉來地消息稱當地也有州縣不穩,有的地方,當地官吏、士紳,借口民貧力乏,拒絕朝廷征調騾馬、錢餉,甚至有人言道定王必定天下。

    自去年北伐進入河南以來,李子淵打過多次仗,直到順利攻破京師,出兵他都是信心十足,從不曾覺得有什么擔心的地方。但是這次的打仗與往日截然不同。這次的東征,盡管表面上看起來是信心十足,但內心里卻是分外的沉重,甚至幾次動了可能會無功而回,甚至也想到會吃敗仗。雖然不知道敗了會如何,但是他也想到會出現什么樣的局面,那局面甚至是無法意料的。現在他率領的可是唐軍全部精銳。萬一在在山海關失利,甚至可能連固守待援的機會也沒有。

    他之所以會冒出這個念頭,是因為他太了解朱明忠用兵了,朱明忠用兵與其它人人以潰敵為目的不同,他用兵擅長用奇,講究的是以奇兵斷敵后路,然后殲其主力。

    也正因如此,他能一戰把清軍主力盡殲,從而讓清軍雖有二十萬卻不敢輕易南下,不是清軍不敢南下,是因為他們不敢,失去精銳的他們害怕主力再次被殲,最終只能眼看著朱明忠不斷作大。

    “行軍打仗,殲敵為上,潰敵為中,敗敵為下。”

    暗暗的想著朱明忠當年的言語,李子淵默默的尋思著自己此次是否留下什么漏洞。

    首先是京師,京師有五萬大軍防守,與通州的五萬大軍互成犄角,這十萬大軍可頂二十萬,而趙繼全、王教權率領的五萬大軍向北,是用于防備朱明忠從北路出奇兵斷他的后路,還有……

    又一次,于心底盤算著種種部署,李子淵總算是勉強笑了笑,安排的非常妥當,沒有任何漏洞可尋,無論是他朱明忠想要出什么奇兵,都不可能輕易斷他后路。

    可是即便是如此,李子淵的心頭是沉重的。他的心中壓著一個念頭,一個不敢告訴任何人的念頭——此役勝敗全無把握!

    之所以沒有絲毫把握,是因為,他知道,忠義軍遠非尋常人馬所能相比,現在冒然進攻,本身就犯了兵家大忌,萬一要是敗了……

    在通州駐下以后,稍事休息之后李子淵,他立刻命傳事官員將來朱應升喊來,商議他之前一路上反復考慮的幾個問題。

    在往年作戰,他從來沒有擔心過可能戰敗。那個時候,于他來說,無非就是奮力一搏,沒有什么好失去的,可是現在不同,他可是快要登基了,他已經是唐王了,很快就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也正因如此,他才會顯得越發的患得患失。

    按著一直的慣例,李子淵在通州暫住的地方是當地士紳的宅第,雖只是臨時住上一晚,可這里卻也是“行宮”,非但要打掃得十分干凈,甚至還要備好字畫裝典,備好丫環伺候。

    因為要同朱應升商議的問題極為機密,所以自然不能讓丫環進來,窗外也不許有人,就連同院中也不許有人走動。

    即便是知道,在屋外丈許的范圍內,都沒有人靠近,可是李子淵的話聲卻不大,他壓抵聲音對朱應升說道,

    “允齊,自從弘光元年,孤被擄入軍中,至今整整十九年了。這十九年中,孤雖然是身經百戰,每每皆是死中求生,可是很少像今日出征這樣心神不定。你是孤之心腹,你以為這是何故?”

    大王的話讓朱應升的心頭一緊,然后回答道。

    “臣雖甚愚,蒙大王隆恩,倚為腹心。今日大王親征,圣心沉重,愚臣豈能不知?大王出征之前,臣曾經試以諫阻,但大王東征之心已定,若有猶豫,必將影響士氣,故臣只得考慮倘若戰事不利,如何挽回局勢。”

    或是換成其它時候,李子淵或許會生氣,但他也明白朱應升說的是實話。可這實話卻讓他的心頭更加沉重。

    “未算勝,先算負,這正合用兵之法。”

    李子淵沉吟片刻,對他低聲說道:

    “可……會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嗎?孤以為,朱明忠頂多只有十萬多人馬,而且又要留守遼東各地,其能調者,最多只有七萬。而孤麾下足有二十萬人馬,再加上留守之兵,尚有十余萬,即便是此番有所不利,想來也可以全師而退,還不至于使大局不可收拾……”

    “不,大王!臣所擔心的不是山海關的七萬忠義軍精銳,而是擔心忠義軍向西攻取河山、武昌,乘虛斷我退路,畢竟,大王主力尚在直隸,各地空虛卻是事實。”

    當初為了北伐,可是盡調主力北上,在武昌、河南以及山西,不過只有區區數萬人馬,若是丟了那些地方,大王可真是丟了根本。

    聽他這么一說,李子淵猶豫片刻,然后說道。

    “其實,這個問題,孤也考慮過,所以才決定討伐朱明忠,只要把他擊敗,那么江北就沒有了主心骨,河南暫時丟了也沒關系,待擊敗朱明忠后,孤再領兵南下,再取江北,沒有了朱明忠,這淮藩就成不了氣候!”

    聽大王這么一說,朱應升卻苦笑道。

    “大王確實英明,只是臣擔心已經來不及了。”

    李子淵大吃一驚。

    “怎么來不及了?”

    “即使是朱明忠兵敗,他亦能退回山海關,然后憑關而守,而此時其已經納閩鄭以及西南之兵,到那時其合兵北上。臣擔心我軍于山海關與他拼的兩敗俱傷,尚未及回京的時候,鄭家以及西南精銳之師已經來到京師近郊了。”

    “會這樣快嗎?”

    聽他這么一說,李子淵的后背頓時一涼

    “大王,雖說現在運河凍結,可是海路仍通,朱淮與閩鄭皆擅長水軍,如果其以水路把大軍送至溏沽或者北直隸數百里岸邊,海岸漫長,全無任何防備。一旦有警,必無人稟報。他若是從海上調兵過來,我等不過是閉目掩耳如瞽聾,必將予我等措手不及。”

    李子淵脊背上冒出了更多的冷汗來,只是因為他仍然努力保持著冷靜。可第一次他真正感覺到惶恐不安起來,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就像是陷入一張大網之中,越掙扎那網就是越緊。

    沉默片刻,實在是想不起什么良策的他,向朱應升小聲問道。

    “今天大軍出征,天下共睹,不可改變。萬一,你,你,你……你有何良策可以解救我大唐的眼下危局?”

    “大王,臣以為,以朱明忠擅以奇兵取勝的習慣來看,其必定會出奇兵以海路取我腹背,為斷我退路、盡殲大王主力,其不僅會調閩鄭之兵,亦會調山東、江北等地忠義軍,其后方必定空虛,臣以為大王可以避實就慮,以一路偏師直指山海關,再派遣一路奇兵直取清河、取以江北,迫其降順或與其和談,如此,至少可得三五年安穩。”

    朱應升的建議,讓李子淵的眼前一亮,他的兵力有限,朱明忠的兵力同樣不足,他不可能只調閩鄭的兵,而不調自己的兵,這樣一來,他的后方勢必空虛,若是能直取江北,既可奪其妻兒,無論是降順也好、和談也罷,有了這個籌碼,又何需顧忌其它?

    “那若是我軍同朱明忠接戰之后,倘若一時不分勝負,如何避免其以奇兵斷我后路?”

    “大王,現在,我大唐并沒有太多選擇,只有如此,才能逼朱與我等和談,逼其從遼東、山東撤兵,進而兩分天下。”

    “若是他不愿意兩分天下呢?”

    “忠義軍家眷皆在江北,到時候,即便是他不同意,軍心混亂又豈是他能控制?”

    略微點下頭,李子淵沉吟片刻,然后說道。

    “若是如此,就非得調京師和通州之兵火速南下了,你以如何?”

    “京師的幾萬人馬,不到萬不得已,臣以為不要調動為好,可調通州兵,大王這邊亦可抽調人馬。”

    朱應升贊同道。

    “除此之外,臣以為,他日和談之時,可以將武昌讓予朱淮,以換其撤出山東和遼東,一地換一地,想來他亦不會反對。如此,既可換少則三年,多則五年時間。”

    “為什么?若是失了湖廣,幾十萬大軍糧餉從何處來?豈不是又陷清虜他日之困?”

    一聽說要讓湖廣予人,李子淵立即激動的反駁道。

    “湖廣是孤餉稅重地,絕不能讓予朱明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城口县| 凤山县| 西峡县| 化德县| 汉沽区| 乌恰县| 河西区| 泽州县| 那坡县| 盖州市| 弋阳县| 南宫市| 惠来县| 馆陶县| 抚远县| 高陵县| 惠东县| 辽源市| 承德市| 九龙县| 嘉善县| 岳池县| 黑山县| 太仓市| 中方县| 游戏| 吴堡县| 萨迦县| 河北省| 武平县| 金堂县| 理塘县| 孟连| 灵武市| 买车| 贵阳市| 永城市| 普宁市| 临湘市|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