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夏夜,明月當空,清風送爽。 rg
“學生拜見夫子!”
推開書房門,見朱之瑜端坐在太師椅上,朱明忠忙趨前兩步,行一跪三叩之禮。
兩天前,朱之瑜是作為大將軍的令使過來的,不僅他來了,朱大咸也跟了過來,同時過來的還有十幾個平素不為大將軍重視的文官,而他們的到來,也讓朱明忠搭起了一個屬于他的幕府架子。
而這一切多是靠朱之瑜促成,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會卻發(fā)覺得這個師拜得值得。
“快起來,不必這樣。”
朱之瑜連忙離座,親手扶起了朱明忠,然后笑著。
“上次為師和你禮,可不是為了你這一跪三叩之禮。坐下吧,坐下話。下次再來這,再無需如此,知道嗎?”
對于眼前的這個學生,朱之瑜可以頗為滿意,只是他未免也太過不通文墨,對于書經(jīng)文章,根就是一竅不通,但另一方面,他所學極雜,雖不通書經(jīng)文章,但對經(jīng)史子集時只需略加點撥,總能出一些所以然來。而且偶有一些言語,總會發(fā)人深省。而朱之瑜之所以會提到“禮”,是因為昨天兩人談論的就是“禮”。
“學生知道!”
恭敬的應聲時,朱明忠便坐了下來,昨天兩人談了半天的“禮”之后,他特意回憶了一下讓朱之瑜極為失望的鄭家軍。在朱之瑜看來,這些人至今仍然是“海賊習氣不改”,行為粗魯不懂禮節(jié)規(guī)矩。剛開始的時候,朱明忠以為這是夸張之詞,但經(jīng)過一番回憶之后,朱明忠注意到,確實像其所的那樣,鄭家軍表面上看似軍紀森嚴,可這種軍紀更多的是傳襲海賊的作風,就是戰(zhàn)時軍法森嚴,平時無章法,在瓜洲城內普通兵丁碰到官長,不過就是揚一揚手,“喂!喂!”的打個招呼,然后就走過了去。
按朱之瑜的**,這是“不成體統(tǒng)”,如此不同體統(tǒng)的軍隊,自然不可能擔起中興大明的責任,而在朱明忠看來,這正是鄭軍家或者大多數(shù)古代軍隊最大的弱點。有時候禮節(jié),同樣也是一種紀律的體現(xiàn)。
稍加反思之后,朱明忠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也忽視了軍中禮節(jié)——一直沿用了舊式的軍中的拱手或者單膝禮,這個將來一定要改一下。不用昨天想了一夜,朱明忠都沒有確定要用那種軍禮。
“予之浩氣兮,化為雷霆,予之精神兮,變?yōu)槿招恰?br />
在朱明忠坐下之后,朱之瑜看著著吟起了他剽竊的詞。
“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這幾名詞寫得好!能作出此詞來的人,定是大忠之士……”
朱之瑜顯得十分興奮,看著朱明忠又補充一句,
“當日蒼水不能因詞識人,實在是落入下乘,不過蒼水是真君子,后來主動向你示好,雖有招攬之意,可卻是持以公心。”
見老師如此贊賞,朱明忠心里暗自尋思著,還好你不知道這詞是我剽竊張煌言的,不過嘴上卻道:
“侍郎大人,事事持之以公,實為我輩之楷模!”
微微地笑了,朱老夫子看著朱明忠道:
“我聽,后來你見大將軍時,曾言稱大將軍北伐必敗?”
“老師,學生是擔心大將軍的性格為人利用,從而導致北伐有失。”
朱明忠的話讓朱之瑜沉默片刻,隨后看著他問道,
“似乎你對此次北伐并不樂觀?”
盡管因為鄭氏軍中上下不通禮節(jié)因而并不相信其擔起中興大明的重擔,但是朱之瑜仍然寄希望于這次北伐上,渴望著北伐的成功和江南的收復,一但江南收復,中興大明,也就指日可待了。
“成仁,此次大軍出征,可謂是后強馬壯,且江南清軍兵力空虛,自入長江以來,且不提成仁你于初八攻克江陰。六月十六取瓜州,破敵滿漢兵馬數(shù)千,毀“滾江龍”,焚毀清軍江上浮營,隨后大軍又于二十二日在鎮(zhèn)江銀山大破清江寧巡撫蔣國柱、提督管效忠派來的援兵,近兩萬滿漢兵馬潰于陣前,清虜鎮(zhèn)江守將高謙、知府戴可進更是驚恐獻城投降……此番延平北伐如此順利,為何成仁你仍是一副憂心如焚的模樣?”
看著面前目帶憂色的弟子,朱之瑜的目中滿是疑色,即便是未曾入幕鄭氏,但也知道鄭氏軍中目下是一副歡騰之狀,大有明日便能克復南京,后天北伐便能成功的勢頭,而他人也是信心十足。
但只有一個人,只有一個人不相信這一切,就是朱明忠!盡管他沒有對外提及此事,但是他朱之瑜很清楚弟子的想法。
“老師,大將軍用兵,自然非我等所能揣測,但,用兵者,素有兵貴神速之。”
過去沒有領兵時,對于“兵貴神速”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但是現(xiàn)在,通過能常州的奇襲,朱明忠已經(jīng)知道這四個字在戰(zhàn)爭中重要性,速度可以彌補許多戰(zhàn)術上的不足,只要部隊行軍的速度夠快,那么速度更慢的對手,就很難急時做出反應。
“此次大軍北伐,正是利用清軍主力用于西南,趁江南空虛之時,行以北伐,既可斷滿清稅賦重地,令江南之稅賦、人丁盡為我用,而不能助以滿清,同時又可令清軍主力撤出西南,從而減輕朝廷那邊的壓力……”
在朱明忠提及朝廷時,他注意朱之瑜的眉頭微蹙,似乎有所不快,盡管轉瞬即逝,但還是被他抓住了,旋即他便意識到,他的這個老師是魯王的支持者,而他口中的朝廷則是西南的永歷朝廷,這并不是朱之瑜認可的朝廷。
未曾想這位主張“實踐”的儒學大家居然也是如此,朱明忠的心底難免有些失望,畢竟在后世很多史學資料中都曾提及,南明的失敗,有七成原因敗于內斗,文官也好、武將也罷,各方勢力皆為一已私利,欲立各路藩王為皇帝。他們用于內耗上的精力,甚至遠多過抗擊滿清,甚至更甚者,他們還試圖借滿清之手清除對手,在滿清進攻時,作壁上觀。
這些人啊……
心嘆一聲,收斂起因為朱之瑜的異狀而有些浮動的心思,朱明忠繼續(xù)道。
“來江南空虛,大將軍理應抓住機會,速戰(zhàn)速決,可現(xiàn)在大將軍又是怎么做的?”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