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它人信什么“傳檄而定”不同,朱明忠從來不相信所謂的“降書”,而且在歷史上,正是那些“傳檄而定”的府縣,在鄭成功兵敗之后,更是紛紛拼命攻擊鄭軍的現(xiàn)實,使得他對那些人的忠誠,從來都是持以懷疑的態(tài)度。 rg
也正因如引,朱明忠才會更看重實際控制,而這種控制,就是派出軍隊駐防,只有如此才能穩(wěn)定地方,避免在局勢崩壞時,地方官吏的反水。雖忠義軍兵力有限,但是并不妨礙他派出上千人馬進駐嘉定。
在安頓好嘉定的諸多事宜之后的,在離開嘉定時,朱明忠又將城內的數千民勇加以整頓,擇其兩千青壯帶回到常州,如此一來,忠義軍的兵力,并沒有因為派出駐防而減少,甚至反而擴充至一萬五千余人馬。
一路奔波回到常州之后,朱明忠先是與李子淵等人開了一個多時辰的會,隨后才有時間與自己不惜冒險從徐家灣請來的人好好的談上一談。
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徐又錚時,朱明忠的腦海只剩下了四個字。
遺賢在野!
“……鑄炮首重原料,自天啟年間,國內鑄炮往往以廢鐵為原料,雖廢鐵價廉,可廢鐵之中,雜碎繁多,用于鑄炮,自然利少弊多,因此,家祖居鄉(xiāng)后總結鑄炮非得精心挑選上好的鐵砂,如此,才能煉得好鐵,料優(yōu)方才得炮好,鐵經百煉方才永無鑄造之炸裂!”
雖只有二十幾歲,且沒有絲毫造炮的經驗,可是并不妨礙徐又錚在朱明忠的面前侃侃而談,畢竟自幼起,他便時常翻閱爺爺留下的書籍《武備志》、《火攻挈要》、《兵錄》、《西法神機》以及《神器譜》等數十講述西洋火器制造、使用的書籍對徐又錚所的“上好鐵砂”,朱明忠自然深以為然,要知道,英國海軍在大航海時代之所以能夠縱橫四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海軍使用的瑞典低磷鐵鑄成的優(yōu)質鑄鐵炮。這種優(yōu)質低磷鐵在中國同樣也有,不過那個鐵礦卻在溪,溪特鋼這個在幾百年后,為中國陸海空軍提供炮管管坯用鋼的特鋼企業(yè)之所以設于溪,就是因為當地獨有的低磷鐵礦,在世界范圍內,只有瑞典的低磷鐵礦石能與之相比。
但,可惜的是,溪在東北,至少在擊敗滿清之前,朱明忠都不可能得到那里的優(yōu)質鐵礦石鑄造火炮。不過眼下的問題在于,必須要首先解決有與無的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炮手的培訓,畢竟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批炮手,就是由徐光啟訓練出來的。
“子樹,其實,以現(xiàn)在的局勢,鑄炮之事,尚是操之過急,單就是籌備物料,又豈是幾日可成?不知子樹可知操炮?朱某軍中尚有紅夷炮1門,只是可惜炮手低劣,不知如何操炮,所以朱某希望子樹能親自培訓一批炮兵官校,如此,方可發(fā)揮紅夷炮作用……”
朱明忠所希望的當然不是簡單的培訓炮手,他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培訓班,進而培訓出炮兵軍官,甚至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設立隨營學校,以培訓出素質良好的軍官。
練兵不練官,等于白練,現(xiàn)在的忠義軍看似兵強馬壯,手榴彈加刺刀,看似殺傷力十足,可見識過后世軍隊的朱明忠很清楚,這支軍隊不過只是比古代軍隊的紀律稍微嚴格一些,除此之外,也就是隊列還算可以。
到隊列,淮軍的隊列那也是外國冒險家訓練出來的,甚至就連同口令都是用英語,盡管他們在鎮(zhèn)壓太平軍、捻軍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卻無法抵擋近代化軍隊的進攻。
練兵不練官,練了也白練。
淮軍的教訓,朱明忠不會不汲取。過去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更沒有人。但是現(xiàn)在面前的這個徐又錚,卻讓他看到了可能,至少可以先訓練出炮兵軍官。
然后什么事情都可以一步步的來!
畢竟現(xiàn)在培育職業(yè)軍官的軍事學校,在世界范圍內也不存在,首先訓練出炮兵軍官,至于普通的陸軍軍官,可以慢慢的摸索出一個培訓的體系。不過,炮兵軍官的技術性要求更高,畢竟打炮是個技術活。
“不過這事,現(xiàn)在不著急,我看這樣,子樹,你先熟悉一下軍中,再制定一些教材,回頭我再挑選一些兵佐由你開堂授業(yè)!”
“聽大人吩咐!”
既然已經決心從軍,對于朱明忠的要求,徐又錚當然不會拒絕,而且從曾祖的記載中,也知道紅夷大炮首重炮手培訓,再者,一直以來只是“紙上談兵”的他,當然也需要時間來了解實際操炮,從而將書面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
隨后朱明忠和徐又錚兩人又談了很多。而談的主要是其曾祖徐光啟編練新軍時遺留下的著作,諸如《選練百字訣》、《選練條格》、《練藝條格》、《束伍條格》、《形名條格》、《火攻要略》、《制火藥法》等軍事著作,或許是其幾十年前編寫,但卻是中國第一批傳播采用西方練兵作戰(zhàn)方法的著作,而這些都是朱明忠所需要的。
直到傳來更夫敲更時,朱明忠才意識到時間太晚了,他才抱了個歉,請其休息后,便離開了徐又錚的房間。
這會已經是三更天了,夜靜更深,如果沒有算錯的話,這個時間應該是十二點了。雖夜已經深了,但是朱明忠卻沒有絲毫的困意,他的眉頭依然鎖著,心里反復的想著另一個問題——軍官。
近代軍官是如何培訓的?
對于這個問題,他根就是一無所知,畢竟他頂多也就是接觸過大學時的軍訓,至于軍官的教育,根就是摸瞎,可即便是摸瞎,也知道軍官是軍隊的靈魂,軍隊的戰(zhàn)斗力在于軍官的素質是否優(yōu)良。
如果是在19世紀,甚至18世紀,將來都可以通過聘請西洋教官,仿效西洋建立軍校,進而培訓軍官。但現(xiàn)在是17世紀,17世紀的歐洲有軍校嗎?
“這事難辦啊……”
新書幼苗,需要大家的關愛!求支持、求推薦……歡迎大家加入《大明鐵骨》讀者交流群:15536833一起討論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