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殺雞給猴看,而且還要把他們的賣國求榮的劣籍宣揚出去,他們不是愛惜說名聲嗎?那就要從名聲上下手!”
從名聲上把他們搞臭!
這句話出口的時候,朱明忠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忽視了什么!
忽視了宣傳陣地的建設(shè)!
沒錯!
或許,一直以來,他專注于軍事、經(jīng)濟(jì)以至于教育等方面的建設(shè),但是對宣傳上的忽視,直接導(dǎo)致了現(xiàn)在的這種局面,比如要軍勛特權(quán)上的讓步,說到根子上,不正是因為對于輿論陣地的失控嗎?
不是失控,而是從沒有控制輿論陣地!
或許這個時代的人們不知道什么是輿論陣地,但是對于來自未來的朱明忠來說,如果再不知道輿論陣地有多么重要,那么恐怕真的是白活在“紅旗下”了,生長在紅旗下,體會最為深刻的是什么?
就是輿論陣地!
就是深知掌握輿論陣地是打贏一切戰(zhàn)爭的基礎(chǔ)!
宣傳的力量是無窮的,它不僅可以把黑的變得更黑,有必要的話,也可以把白變成黑,黑變成白。【】即便是在21世紀(jì),在所謂的自媒體時間,同樣也是如此!
“從名聲上下手?”
面對顧炎武的不解,朱明忠點頭說道。
“他們以為自己身為士林翹楚,便可以不顧禮儀廉恥,就可以賣國求榮,就可以黑白顛倒,就可以為其漢奸行徑洗白了嗎?不!”
用力的一擺手,朱明忠冷哼道。
“賣國求榮,投靠異族,不但能夠飛黃騰達(dá),還可以留個名聲,這世間那有這么好的事情!他們想籍此煽動士林來反對朱某,哼哼,又豈能讓他們打著這般如意算盤?”
冷笑著,原本還只覺那些人頂多就是幾只蒼蠅的朱明忠,反倒是當(dāng)真要與那些可能出現(xiàn)在蒼蠅抗上了。【】
“哼哼,咱們這次,既然要拿人,就要首先從名聲上下手,首先在名聲上把他們搞臭,把他們弄到世人皆以其為恥的地步,如此,這世人又有幾人敢再為其張目?為漢奸張目者,其人必不忠,既然不為漢奸,亦與其狼狽為奸!”
看著經(jīng)略有些激動的神情,顧炎武反倒是有些疑惑,問道。
“這,敢問經(jīng)略,這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在顧炎武看來,除非發(fā)動士林,否則恐怕根本就無法做到這些,而現(xiàn)在對那些漢奸的清算,非但無法發(fā)動士林,甚至可能會與其中一部分為敵。畢竟同為士林中人的他很清楚,即便是他自己也有友人或主動或被動的出仕滿清,雖說與其已經(jīng)不再往來,但如若是抄其家,流其族人,仍難免會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作為這個建議的提出之人,況且是其它人?
“簡單!”
看著顧炎武,朱明忠緩聲吐出兩個字。
“辦報!”
“辦報?”
“對,就是辦報!想要掌握輿論,就必須要辦報紙,必須要辦一份讓天下都看到的報紙!”
“經(jīng)略可是指邸報?”
顧炎武試探著問道,“邸報”的內(nèi)容主要地皇帝的詔書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報,官吏任名賞罰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報。“邸報”的發(fā)布要受朝廷的嚴(yán)密控制。
“邸報,不過只是給官員看的報紙,邸報的內(nèi)容由于多受限禁,許多為讀者關(guān)心的新聞得不到報道,邸報是不能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求的……”
朱明忠搖搖頭,回憶著后世的報紙,說道。
“我所說的報紙,不像邸報那樣印成書冊,而是直接印在數(shù)張大幅紙上,嗯,紙質(zhì)可以差些,直接印在兩面,每天一期……嗯,一開始的時候可以每周發(fā)行一期、兩期……”
這個時代的“周”與后世的“周”不同,按中國的太陰歷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六天一期或兩期,應(yīng)該可以滿足這個時代的要求,如果每天一期的話,反倒不甚現(xiàn)實。
“這些報紙上,既可以刊登各地官府的新聞、各地戰(zhàn)報,還有發(fā)生在人們身邊的事情,甚至小說、廣告什么都可以刊載,他的讀者不僅僅是官府中人,普通的讀書人,甚至販夫走卒也可以看報,只要他們識字就行,它的價格要足夠低,可以幾文錢……”
盡管朱明忠并不了解如何辦報紙,但畢竟他曾看過報紙,知道這報紙的模樣,當(dāng)然,他更清楚報紙的威力。
報紙!
在17世紀(jì),最重要的宣傳工具是什么?
就是報紙!
在這個消息閉塞的時代,報紙的威力是無窮的,甚至不遜于原子彈,中國古代為何讀書人掌握著輿論,原因再簡單不過,他們掌握著信息,無論那信息是對是錯,對于尋常百姓來說,他們往往只能接觸到那些信息。最終那些信息決定了他們對許多事情的判斷。
“為什么,在很多出了漢奸的地方,其鄉(xiāng)民不以其為恥?甚至以其為榮?就是因為當(dāng)漢奸那位是附近有名的才子,他會告訴鄉(xiāng)鄰,他這是順應(yīng)天命,所以,他會讓鄉(xiāng)鄰也去順應(yīng)天命,和他一同當(dāng)漢奸,現(xiàn)在,我們要通過報紙告訴他們——漢奸就是漢奸!告訴那些百姓,何為國、何為家,告訴他們什么是賣國求榮!”
必須要辦報紙!
必須要掌握宣傳的力量!
憑借的宣傳的力量,不僅可以把輿論陣地從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手中奪過來的。而且,還能夠樹立起英雄主義,通過英雄主義的形象去改變世人對軍人的看法,兩樣也改變軍人的心態(tài)!進(jìn)而促使他們在戰(zhàn)場奮勇殺敵。
當(dāng)宣傳的力量被充分發(fā)揮起來之后,它所貯藏著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切。當(dāng)然前提是,這個力量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這報紙的發(fā)行面一定要廣,價格也要足夠低,低到大家都能夠買得起!報紙的讀者越多,報紙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帶來的改變也就越大!”
面對經(jīng)略有些激動的描述著報紙可能帶來的改變,顧炎武卻從他的話中想到另一個問題——價格。
“經(jīng)略,這,幾文錢一張報紙,別說是印報,恐怕勉強不過只是剛夠紙錢,若是這樣,官府豈不是每期都要貼錢?”
貼錢。
什么事情總要講究個成本。在顧炎武看來,按經(jīng)略先前比劃的整張紙大小的報紙,單就是五六張那樣的紙,都要兩文錢,再加上印本,這每張報紙沒有幾十文錢,根本就買不下來。
“貼錢,沒問題!”
辦報紙還怕貼錢?
中國的報紙有幾個不是政府貼錢在辦?
“既然想要這個喉舌,就不要怕拿錢去堆,一千兩,一萬兩,如果我們能把報紙辦好的話,寧人,相信我,這報紙的力量甚至不遜于二十營兵!”
豈止是二十營兵,報紙甚至可能成為第二個“忠義軍”。
“到時候,官府的各種舉措,都可以直接通過報紙傳遞至百姓耳中,而不至于別有用心之徒所曲解,就像那銀元!”
提及銀元的時候,朱明忠忍不住冷笑一聲,在推行銀元時,也曾有利益受損的錢莊以及少數(shù)人從中煽動,如果不是因為百姓使用銀元確實方便,而且收稅時使用銀元確實不收火耗的話,恐怕銀元還真不一定會順利發(fā)行。
“經(jīng)略,當(dāng)初發(fā)行銀元確實有些倉促。”
既然是站在官府的立場上來看,顧炎武也覺得有些倉促,畢竟,發(fā)行銀元涉及到方方面面。至少沒有考慮到南京的立場,就是失策。
“若非是按我大明律,銀錠官民自由鑄造,制錢為國家根本不得私鑄,恐怕僅憑此一條,南京那邊就能追究起這個責(zé)任來!”
“確實如此!”
朱明忠點頭說道。
“其實,這件事,歸根結(jié)底,還是當(dāng)初的宣傳不夠,百姓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銀元便民,至于部分士人,以為朱某此舉是私鑄制錢,所以才引起些許誤會,可是當(dāng)初如果咱們有報紙的話,又豈會有這些事情?”
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報紙啊!
還是沒有掌握宣傳輿論的陣地,如此才讓那些錢莊和少數(shù)別有用心之人鉆了空子,差點壞了他的大事。
“所以,這報紙眼下是非辦不可,不但要辦,而且要立即去辦,嗯,這清河縣不是有幾家印書坊嗎?這件事情要抓緊去辦!”
原本想要吩咐顧炎武去辦這件事的朱明忠,話到嘴邊還是改了口,這個陣地委實太過重要,它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輿論陣地,它同樣還是學(xué)術(shù)的陣地,這么重要的地方,要交給其它人!
“經(jīng)略,那辦報的經(jīng)費,以后走什么地方……”
在衙署的經(jīng)費開支上,朱明忠借鑒了后世的一些經(jīng)驗,從預(yù)算制到專款專用,這是最起碼的原則,可以說每筆錢都有它的用處。也正因如此,顧炎武才會開口這么問。
“嗯,開辦經(jīng)費,現(xiàn)在衙署里的銀子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挪用那一塊都不是個事,這筆錢我個人出來吧,至于將來……”
沉吟片刻,朱明忠笑說道。
“將來,這報紙辦好了,可是能掙錢的!”。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