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鐵骨 正文 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以江北貧瘠又豈能養二十余萬大軍?    別說是朱明忠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鄭成功同樣也面對類似的問題——軍隊的規模往往受制于財力。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而為了擴充軍隊,無論是鄭成功也好,張煌言也罷,往往都會強掠男丁入營充作兵丁。至于這些人每月所得的軍餉極為有限,甚至就連口糧也是最差的,只有那些精兵才會有軍餉,且每日三餐管飽。他們在戰場上,大抵也就是充當個數目,而在平時,兵丁逃亡更是時有發生。    對于軍中的情況,鄭成功自然知道,可是他沒有辦法,就像朱明忠說的那樣——銀子!    固然他鄭成功愿意養三十萬精兵,可是銀子從那里來?    即便是現在,他麾下的數十萬大軍中,不過只有精兵十五萬!    難不成,朱明忠有什么新的法子。想到這,鄭成功便做出一副傾聽狀。    “成仁,你繼續說。”    “所以,兵力受困于財力,若是繼續推行“厚餉養兵”,雖然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但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末將便想到我中國古時又何曾有過軍餉?”    古時又何曾有過軍餉?    朱明忠的反問讓鄭成功一愣,同樣熟讀史書的他,又豈不知道,古代時非但沒有軍餉,而且就連糧草也自備。    “就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以區區六百萬人口,可出兵百萬,其兵卒無餉。至唐朝,府兵百萬,府兵非但無餉,亦需自備糧草兵器,而至唐末,藩鎮林立之時,募兵方才大行其道,后于宋時便大行其道,自此國家財力大抵皆用于養兵,至我朝,以軍戶為兵,才不至耗費國家財力”    聽著朱明忠在那里講述著的古代兵制,鄭成功同樣也陷入思索之中,在朱明忠提及軍戶時,他的眉頭只是略微一皺,隨后說道。    “軍戶之弊無須多言,成仁,說說你意于江北推行的這“保甲制”又為何法?”    這才是鄭成功感興趣的地方,無論是這是“保甲制”有沒有用,對于鄭成功來說,他都不介意聽上一聽。    “回兄長,這“保甲制”所建的是基礎,只有通過“保甲”才能夠編戶齊民,如此才能夠推行兵役!”    “兵役?”    詫異的看著朱明忠,鄭成功反問道。    “何為兵役?”    這還是鄭成功第一次聽說“兵役”這兩個字詞,言語間難免帶著好奇。    “既然百姓有均徭、里甲和雜泛等徭役,自然也可以有兵役!”    迎著鄭成功的目光,朱明忠繼續解釋道。    “所謂兵役者,就是令百姓充兵服役,此役既為兵役!”    這次鄭成功并沒有打斷朱明忠的話,而是示意他說下去。    “所以,為了能夠令百姓服兵役,非便先推行“保甲”,以“保甲”編戶,再以“保甲”為基礎,按“保甲”征兵,每甲十戶,征一兵,每兵服役三年后,可退役,當然,戰時可延長服役期”    聽著朱明忠的解釋,鄭成功的反倒是覺得有這樣的征兵,與強征并沒有什么區別,于是便問道。    “若是百姓不愿征兵,又該如何?”    “甲內十戶連座,被抽中者,不愿從軍,非但甲內十戶稅役加倍,被抽中服兵役者本人也需要服至少三年以上苦役!若有從軍逃亡者,也是相同處理,若是戰場上逃亡,非但稅役加倍,其家人也會被打入賤籍”    原本不以為然的鄭成功,聽朱明忠這么一說,整個人先是一愣,隨即意識到朱明忠這一辦法與軍中目前強征兵丁的不同之處,他整個人甚至顯露出一副興趣十足的模樣。    “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上馬為兵,下馬為農,若能如此,又何愁兵員不足?”    在朱明忠的話聲落下時,鄭成功立即深以為然的說道。    “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及耕格阱;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洽而赺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獲其壯男女之食。而慎使三軍無相過。壯男過壯女之軍,則男貴女,而奸民有從謀,而國亡;喜與,其恐有蚤聞,勇民不戰。壯男壯女過老弱之軍,則老使壯悲,弱使強憐;悲憐在心則使勇民更慮,而怯民不戰。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引用著商君書.兵令中的“三軍”,鄭成功深以為然的說道。    “秦時能推行耕戰之道,全賴法令嚴苛,令軍中無人敢逃,令軍卒在戰場上,無不是奮勇當先,無人敢退,而成仁意以江北推行保甲,定也是為了行以嚴法,以連座之法,迫使征發兵卒無人敢逃,連座嚴苛,一卒逃亡,十戶誅連,如此嚴法之下,軍中將再無逃卒之憂!”    對于已經習慣了軍中逃卒的鄭成功來說,他自然意識到其中的好處,甚至同樣也意識到這截然不同于秦漢時的三軍耕戰制度。    “且此法切合現在實際,若是恢復三軍耕戰,只恐怕百姓離心,而編十戶為甲,每甲取一兵,如此戶戶皆會心存僥幸,自然不會致使百姓離心,若是能推行此法,自然無需再支付軍餉,以江北人丁,想來亦可再征十萬兵丁,到時候,自然無慮南下清虜。”    只需要略加思索,鄭成功便能想到其中的益處,以至于盯著朱明忠時,那目光也發生了變化,有那么一瞬間,他甚至想要問清楚,他到底是如何想到這個辦法。    這個辦法非但能夠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甚至在將來數百年間,也足以讓大明受益無窮。    “若是兄長能與江南推行此法,想來亦可以新練數十萬精兵,到時候,無論北伐亦或是西征,想來皆是輕而易舉之事”    北伐、西征!    雖說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鄭成功還是從朱明忠的話中聽出了對方的意思,他那里是對西征沒有絲毫怨言,分明就是藏于心底,若不然又怎么可能會提及“北伐”。    盯著朱明忠,鄭成功并沒有揭穿他的心內所想,而只是略微點點頭,然后才說道。    “嗯,成仁,此法,你先予江北推行,若有需要南京這邊配合,這邊自然會全力配合,畢竟此法若能推行于世,必可令我大明受益無窮!待到江北推行此法成功之后,江南再推行此法也不遲。”    隨后,鄭成功又看著朱明忠問道。    “成仁,還有一件事,為兄聽說,你往長崎派出了商船?”    突然的問題,讓朱明忠整個人先是一愣,他沒有想到鄭成功這么快便得知了這個件事,隨即開口說道。    “回兄長,自江北光復之后,盡費當初清虜苛法,這清河本就有通海貿易,所以小弟才會令人恢復通海貿易,效仿兄長,意以“通洋裕國”之法,充實軍需。”    “通洋裕國”,這正是當年鄭成功給隆武帝的“隆中對”,“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這簡單的十六字所構成的“延平條陳”,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鄭成功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卓越見識,其“通洋裕國”更是見證了他初出茅廬就具有拓展海絲之路,以商養戰,裕國強兵的高瞻遠矚。    “未曾行軍先行糧”。糧草、后勤是打仗的重要保障,鄭成功深知此理,而籌餉若僅依靠在鄭軍占據范圍內征收糧餉,那是遠遠滿足不了軍需。因此,他分外重視通洋貿易,以商養戰。    他成立了山路五商和海路五商,山路五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主要負責采購大陸各種貨物外銷,機構設在杭州;海路五商為仁、義、禮、智、信五地,主要負責販運從東、西洋換回來的白銀、杉桅、硝、磺、銅、鉛、麻、木材等軍需物資,機構設在廈門。分支機構遍布于沿海各城市、港口。海、陸五商由戶官鄭泰擔任總監督,以六官監察其經營活動,設“裕國庫”,主管是張恢;又設“利民庫”,主管是林義。五商是鄭成功設置的“通洋裕國”海貿的商業機構,完全取得了成功。    “通海裕國,確實是解決餉上佳法子,”    鄭成功點點頭,正是因為他大力發展通海貿易,積累了大量養兵用金,解決總開支六成;提供了抗清物資保障,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通洋裕國”沒有“以商養戰”,就不會有北伐的成功,不會有鄭家,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準確的來說,鄭泰才會對長崎突然出現了江北的船只,會如此的警惕。畢竟,“通洋裕國”是鄭家的根本。    面對朱明忠的解釋,鄭成功既沒有表示理解,也沒有表示贊同,而只是點頭說道。    “江北貧瘠,養兵確實是要頗費一些周折,自此之后,這江北可就要全憑成仁你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郎溪县| 汉川市| 疏勒县| 宁陕县| 六枝特区| 加查县| 开江县| 长沙县| 莆田市| 清徐县| 施秉县| 中山市| 朝阳市| 岗巴县| 平阴县| 鲁甸县| 克山县| 阜南县| 合阳县| 乌兰察布市| 兴城市| 陆川县| 洱源县| 霍林郭勒市| 英山县| 仁寿县| 隆化县| 宁波市| 扬中市| 保康县| 苍梧县| 华阴市| 新昌县| 绥滨县| 通州市| 开原市| 晋城| 清徐县| 安康市|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