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二連率先殺出陣地,挺著刺刀沖向日軍陣地,作為準備營最精銳的兩個連,直接攻擊的任務當然是落在了他們身上。
一連打頭陣,二連居其后,分別展開戰斗隊形前進,在一連和二連全部沖出陣地前,準備營的其他部隊是不會動的,只有兩個前鋒連徹底展開,準備營的攻擊才會有保障。沖在最前面的是一連,一連實力最強,建制也最為完整,三個步兵排以排為單位,展開攻擊的散兵線,一連長邱偉帶著連部在部隊中央跟進。
“快,散開了,散遠了!”邱偉大喊道,之前他親自帶了一個排發起了佯攻,損失不小,對于日軍的防御力度有著最為直接直觀的認識,一個排兵力攻過去尚且傷亡慘重,一個連的人更多,攤在日軍陣地前密度只會更大,因而他不斷的下令督促一連盡早把隊形展開,展開后,邱偉依舊命令部隊加大距離,原有的戰術,單兵和班組之間的距離在日軍極度密集的機槍火力面前難以前進,吸取了第一次佯攻的教訓,邱偉只會讓他們繼續增大距離。一連的班排長們在行進中配合著連長邱偉,士兵們隨著軍官們的喊聲而變換隊形,邱偉在戰前已經將日軍大體的火力配備傳達給了各個班排長,班排長們又將給士兵們,越是老兵,對于戰場情況的理解就越深刻。
在連排長的戰斗口令下,士兵們不斷增加單兵距離,以前單兵之間的距離是三米到五米,而現在,不斷增加到了四米到六米,單兵之間,戰斗組之間,步兵班之間的距離都在增加。
喊殺聲遍地,一百多把刺刀在日軍陣前閃耀,一連身后的穆超的二連,與一連相比,老兵不多,戰斗經驗也不如,所以張煒才把二連安排在了第二梯隊,二連長穆超已經盡了全力組織部隊,由于傷亡和兵員素質的原因,戰斗隊形的組織并不如一連,全連的兵力僅有兩個完整的步兵排。
二連長穆超知道自己的連隊戰斗力較差,為了給部隊帶個好頭,拎著把上了刺刀的中正步槍,沖在了最前頭。兩個連的兵力逐次展開,攻向日軍陣地,后方山炮的炮擊還在持續,山炮營的六門山炮有規律的開火,保證準備營步兵沖鋒的同時,日軍的陣地上有落彈。
日軍陣地被猛烈的炮擊后,作為防御核心的堡壘并沒有受損,散兵坑和部分立射戰壕遭到了摧毀。駐守在陣地中央堡壘內的日軍有三人,一標準的三人戰斗組留守在堡壘內,在炮擊減弱后,一名日軍步槍手湊到了堡壘射口前,炮煙散開,接著傳來了震天般的喊殺聲,日軍士兵再往外面探了探腦袋,映入他眼簾的一群群頭戴m35鋼盔,端著上了刺刀步槍的士兵,沖殺了過來。
“敵軍!”日軍士兵看到準備營的步兵后愣了一下,但豐富的戰斗經驗立刻讓他喊了出來,同處于堡壘的另外兩名日軍機槍手聽到聲音,推開了堡壘后補部的簡易木門和沙袋,冒著被炮彈炸死危險俯下身子走到了交通壕中,向日軍的防炮洞工事沖去,他們的任務就是觀測陣地前的情況,一旦有異動,就要去防炮洞,通知隱蔽的日軍步兵主力布防。
兩名日軍士兵沖向隱蔽的防炮洞,有一人被彈片打死,剩下的一人冒死通過交通溝沖了過去,日軍主力和備用彈藥隱蔽在防炮洞中,部分堡壘的機槍射手也在防炮洞中。
“敵軍攻過來了,敵軍攻過來了!”這名日軍一邊在交通溝邊的戰壕中奔跑,一邊大喊,通知各個防炮洞中的日軍。
“轟!”日軍沖過了戰壕約有一半的距離,一枚山炮彈就在戰壕旁邊爆炸,四五個彈片同時擊中了他的身子,整個人的軀體被打掉了三分之一,被打中后的日軍還在處于奔跑狀態中,借著余勢跑了幾米,而后尸身栽倒在了一個防炮洞的洞口。
用生命換來的敵情通報讓絕大部分防炮洞中的日軍知曉了準備營攻來,現在日軍的陣地正被炮擊,而國軍的步兵也打了過來,把全部兵力拿出去布防,在炮擊之下肯定要有不少的傷亡,要是不布防,攻過來的國軍步兵就沒人擋,日軍軍官在防炮洞里催促士兵進入陣地,快速布防,陣地上的炮火依舊,日軍的戰斗意志雖然頑強,現象愛這個狀況,日軍士兵也得猶豫一會兒。
剛剛來報信日軍的尸體還堵在防炮洞門口,尸身上迸發的鮮血噴到了洞內幾名日軍士兵的臉上,日軍也是人,日軍也有新兵,如此血腥的場面,也會有人害怕。
一個防炮洞內的幾名日軍士兵,沒有理會外面軍官陣陣的喊聲,見了鮮血都愣了。
“八嘎,快去布防!”一個日軍下士官拿著九五式指揮刀,踢開了洞口的日軍尸體,惡狠狠的對洞內的日軍喊道,幾個日軍士兵用衣袖擦干了血,拿起武器,鉆出了防炮洞,幾人沒走出多遠,一顆炮彈剛好落在了防炮洞的洞口,半數的彈片打進了防炮洞,倒在防炮洞口的那具尸體又遭到了二次傷害,化作了一攤血肉,最晚出防炮洞的日軍也被彈片打到了后背。
整個日軍陣地上,在國軍不密不停的炮擊下,日軍守軍鉆出防炮洞和隱蔽工事,在綿密不停的炮火之下進入了陣地,對于陣地中的多數日軍來說,這一次炮擊是開展后遭到的最兇猛的炮擊,此前的炮擊中,山炮對日軍陣地的轟擊炮彈量不大,密度也不高,只是炸毀了一些簡易工事,而今日軍所遭到的,是六門山炮不顧炮彈損耗的轟擊,在進入陣地的過程中,不斷有日軍被打中,少許的霰彈更是成為了殺傷日軍的最有效武器,日軍拼命的進入堡壘,散兵坑和立射工事中。
最安全的是堡壘,除非是倒霉,正好有彈片順著機槍射口打進去,基本上,只要進入堡壘,日軍就是安全的。
躲進散兵坑的日軍為了不被彈片打中,多數人把身體蜷縮在了坑內,減少避彈面積,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一兩人被飛散的彈片打中,最慘的要數立射工事后面的日軍,唯一的屏障就是身前的胸墻,除了胸墻,頭部和后背都露了出來,是傷亡最重的一部分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