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策在后世看來皆為良策,可在當時反對的意見可不少。rg尤其是其中一點:改三級推選為眾考。
這可是一下就炸開了,何為三級推選,從家世、德行、才華三級中挑選人才,入朝為官。家世不是有錢有勢,而是家世清白,往上數三代無十八罪之家,此為家世。德行自然是要品行端正之人,這才華就是有才干之人。
家世、德行、才華中又分上中下三級,如此為三級推選。
這制度維持了數千年自然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可隨著世家不斷的壯大,漸漸掌控了這個選舉的尺度,或鄉鎮或大都城從寒門和豪門選上來的子弟可在家世這一關上過去的人還是很多的,可再往上走,德行如不是十里八鄉,兩縣一郡都公認的德行俱佳之人就很難評個上級了,至于才干同樣的如不是才名傳遍周遭的寒門子弟是絕對比不過世家子弟的。
若不是這樣,那瓊華葉家也不至于出一百零一個公爵,八十九個宰相。
寒門子弟想要出頭是難上加難,這三級中總評在上級的才有參見京試的機會,評為下級或中級的寒門子弟只有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去參加個縣試,最后報于吏部,能被認命個**品官都算是不錯了。
至此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家少縣官,寒門無朱紫。
現在王明霽要將這三級推選給改了,還要改成眾考,就是不論三級,不論寒門世家統統以考為準,以考卷為準,只要你考的好,就都有參加京試的機會。這可算是觸及了世家大族的逆鱗了。
而且王明霽老大人當初可就是世家里出來的人才,這樣的奏疏就連身為寒門出生的寒松落都不敢輕易拋出,實在是牽一發則動身啊,就這朝堂之上有三分還是前朝官員都還沒換血,更別明里暗里還有多少官員是世家出身了。
稍不注意就是動搖國,一個字,難。
看見哄然的文武百官,禮部尚書這會兒也沒心情想什么君前失儀了,這老大人拋出的這份奏疏可太過震撼了。
圣上聽完之后面無表情,若是仔細觀察,可發現眼底的一抹笑意,屈暮扉就觀察到了。
“眾議。”易陽緩緩出了兩個字,將百官的嘈雜給壓了下去。
話音剛來,從隊列里出來了十來個人同時道:“臣有異議。”
圣上看了看道:“屈愛卿有何高見。”滿朝文武只有一個姓屈的,白折扇屈暮扉。
其余人再次退回原位,屈暮扉上朝也還拿著把折扇,一邊笑一邊搖著折扇并未多只是簡單的:“王相的很好,臣附議。”
易陽似是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屈暮扉退了回去。
這一完,那些世家子可是更加著急了,當下還不等屈暮扉走回自己的位置,幾人個就再次站了出來。
誰料圣上卻是道:“嚴愛卿奏。”嚴愛卿名同知是那少有的寒門出生處在這廟堂之高的人,當時可謂是才名滿天下,德行人人頌,少時號德公子的人物,現在老了同僚百姓誰不尊稱一聲嚴德公。現為齊淵閣大學士。
嚴同知上前先是夸了一番王老大人的每條策論,最后又著重了這改眾考,乃是重中之重當馬上推行。
接下來圣上點到的愛卿不是少有的寒門子弟,就是那些個開國將領,是附議的。
這可把剩下的滿朝文武給急壞了,要知道這里大多數人背后站著的都是世家豪門啊。現在這些世家出生的人也看出圣意了,王明霽這一疏是鐵了心要推行了。
直到圣上道:“華愛卿你也吧。”華愛卿自然就是那新晉的吏部尚書華乃方,同時也是姑蘇華家出生。
吏部尚書上前兩步,其余人退回原位。都用期盼的眼神看著華乃方。
“臣以為老大人關于商以重農這些附議,可這改三級推選為眾考不妥,此乃吳皇延下之歷時是乃國之重,不可妄改。”華乃方也洋洋灑灑了一大篇,最開始那些世家官員還覺得不對,你可也是世家的一員,咋一直贊同那王明霽的利益,侵犯咱們世家的利益。直到最后這句不可妄動出口,眾人才算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總之就是王明霽老大人的七策除了這改三級推選為眾考的策疏其他都同意了。
這個時候其他世家官員也反應過來了,吏部尚書真是好辦法啊,我們其余六策都放給您了,只是不同意這改三級推選罷了,圣上可不好意思再其他的了吧。
當下這些人就一口咬住改三級推選不同意,死活不松口。易陽一連叫了好些人都是如此,都是世家子弟,不如此就會被世家拋棄,自然都咬死不松口。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臣異議。”易陽的眉頭也深深的皺了起來。
等到吏部考功郎完,易陽緩緩道:“王相殫精竭慮,所上疏之策皆是利國利民之策,前六策皆允,明日起六部力配合實施,至于改三級推選為眾考之策再議,退朝。”
聽見圣上將改三級推選為眾考之策擱淺了,金殿之上的大部分人都松了口氣道:“臣等恭送圣上。”
易陽拂袖而起,去往殿后,似乎在表露自己對最后一策未能推行的不滿。
下朝,出了金殿。世家官員以華家乃方為首走在一起相互議著剛才金殿之事。
“想不到啊。”一人嘖嘖感嘆。
“是啊,真沒想到。還是華大人果斷,才未讓那最后一策得以推行,毀了我等世家基業。”
華乃方自然謙虛的笑笑推:“哪里哪里。”
王明霽與寒松落兩個左右宰相走在一起,到了人少之地川字宰相依舊是皺著眉道:“王大人好計算。”罷拱了拱手彎腰行了一禮,對這個一直默默無聞無甚出彩之人表示自己應有的尊重。
王大人承了這禮然后回禮輕聲道:“都是為了大漢。”
出了宮門回到華府的新晉吏部尚書華乃方踏步走向書房,對管家了聲誰也不準打擾我。在桌前鋪開洪宣紙,拿一支中豪在紙上細細梳理著將要推行的這幾策,對世家的利弊,對天下的利弊。
字跡寫到一半,突然一滴重墨滴在上好的洪宣紙上,懸空的毛筆從華乃方的手中跌落在宣紙之上。
“中計了!”華乃方嘴里喃喃著,眼神怔怔看著前方,獨留那滴墨韻不斷在紙上散開,毛筆無聲的滾落一段距離,留下一條墨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