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柳,陽光明媚。
“飛兒,月兒,走!跟隨老夫到山上一游6”。
“是,先生!”
次日,用過早餐,釋空整理下衣裝,直接出了家門,葉一飛同沈秋月跟在身后。
“飛兒,你看這錦繡河山,風景秀麗,繁華似錦,那么它的質又為何呢?”
登上村后青山,釋空三人站在最高處,放眼望去,群山疊疊,云霧縹緲,勝似人間仙境。
“我只知陰陽五行之氣,在天道奧義的運轉下,生成各種物質的微粒分子,而這茫茫天地,無數星辰,皆有這些微粒組成”。
葉一飛恭恭敬敬的回答一句。
“算是看到了天地的外在表象,獨自感悟,就能有此覺悟,已屬難得”。
釋空回頭看了一眼葉一飛,眼中盡是贊賞之意。
“先生,天地明明有八種靈氣,為何世人都陰陽五行之氣?”
這是葉一飛始終不明白的地方,為何不叫陰陽八行之氣。
“欲要陰陽五行,就比先要知道何為陰陽。
整個天地的質,其實可總結為陰陽二字。
一陰,一陽,對立而統一,互相依存,相互轉化,陽之極,陰則生也,而陰之極,陽則生也。
就如同這茫茫宇宙,我們眼睛看到的物質一面,是為陽面,而宇宙的背面,就是所謂的暗宇宙,是為陰面。
天地靈氣在這陰陽兩面之間,不斷的循環運轉,才使得整個宇宙能夠循環運行下去。
再看我們平時生活之中。
晝為陽,夜為陰;
男為陽,女為陰;
上為陽,下為陰;
外為陽,內為陰;
升為陽,降為陰;
。。。
凡是運動的,溫熱的,向上的,明亮的,皆為陽。
那些靜止的,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皆為陰。
而我們感悟的靈氣,同樣是陰陽統一體。
比如火的焚燒毀滅,是為陽面,稱之為陽火;而火焰的炙熱又為萬物提供熱量,維持生命運轉,是為陰面,稱之為陰火。
總之,每一種靈氣,都有激烈毀滅的一面,又有生機澎湃的另一面。
然而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就沒有陰的存在,萬物如果少了任何一面,都將是不完整的。
所以,陰和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再來我們修行,要想領悟完整的靈氣法則,就必須同時領悟陰陽兩面才行,而我們所走的武道,更要包含陰陽兩個方向,否則就是殘缺的武道之路。
陰陽融合,平衡完美,道心則無極也”。
釋空完后,靜靜的看著兩人。
“多謝先生指點”。葉一飛微微躬身,算是拜謝之禮。
“那五行呢?”秋月急忙開口問道。
“欲要五行,就必須要生命。
天地的神奇之處,就是他創造了生命,生命不僅是天地的精華所在,更蘊含著一絲天地源。
生命在孕育之時,吸收物質精華,成就血肉之軀,是為陽的一面,而吸收先天之氣,誕生出靈魂意識,是為陰的一面。
嬰兒孕育的過程,也是五臟成型之時:心,肝,脾,肺,腎。
五臟為五藏也,乃是藏精氣之所,這里的精氣正是推動生命運轉的動力源泉。
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分別對應五行之氣,五行之氣又分為陰陽兩面,彼此之間相生相克,互為轉化,唯有五行保持在一種平衡狀態,人的身體才能正常發育運轉。
如果五臟泄氣,就會出現氣虛,比如肝氣虛,如果氣旺,則為上火。
無論氣虛還是上火,都會打破身體運轉的平衡,人就會不舒服,進而產生疾病。
五行之氣,維持著我們肉身的運轉,可以稱為陽面,而真正起到關鍵性的,卻是我們的靈魂,靈魂中包含著先天之氣,屬于暗屬性,也就是陰那一面。
陰陽之間,需要平衡交融,互進互利,如此我們的身體,才能不斷成長強大起來。
靈魂離開肉身,就會枯萎消散,而肉身離開了靈魂,就形同行尸走肉,靈魂強,則身體強健,身體強健成長,則靈魂不斷成長。
總之,我們的身體,可分為精氣,神兩面,更是一個陰陽平衡五行之體。
所以,我們通常叫陰陽五行,這其中包含了五行跟暗屬性。
至于風跟純凈元力,則是陰陽,交融的催化劑跟產物,日后再慢慢細講”。
葉一飛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如此,多謝先生指點”。
“飛兒,那你可知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什么?”釋空微微一笑,靜靜的看著葉一飛。
“這。。。”葉一飛話到嘴邊,又生生的咽下去了,因為他發現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根不知該如何作答,一時語噻。
“不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好收拾壞人嗎?”
秋月那純真的眼睛,忽閃忽閃,明亮而清澈。
“煉精化氣,破碎虛空,征得天道,成祖成圣”。
“啊。。。”
葉一飛猛的瞪大眼睛,難以壓制心中的激動,因為在九寶塔第九層的星空之中,就刻著這十六個大字,以前他根看不懂,如今從對方口中聽到,那種強烈的心神沖擊,可想而知。
“天劫降臨之際,蘊含天道無盡威能。
一方面吸收天道之威,煉化肉身,首先成就先天道體,直到道體徹底煉化成五行之氣,方可成就道神真身,威力無盡,神通廣大。
另一方面就是鍛造神魂道心,當成就元神道種之時,可破碎虛空,一眼可觀茫茫天地,在一念之間爾。
如果能將自己的道,融合到天道之中,就可化身混沌道體,言出法隨,天道退避,成就道祖大圣。
道強,路就寬,合道之時,機會就大”。
“嘶!竟然是這樣”。
葉一飛恍然大悟,頓時明白過來。
“那么你的道呢?”
釋空眼中頓時露出一絲期待,靜靜的看著葉一飛。
“我的道?”葉一飛低語一句,眼中滿是迷茫之色。
“兩年紅塵磨練,你的生命之道,必有所成吧”。
“可是,生命之道跟毀滅之道,完對立,格格不入,根無法融合并存,還請先生指點”。兩年行醫以來,他對生命的感悟頗深,也開始走上了生命之道,只是不知該如何形成完整的道心。
“無論是天地,還是生命,都會經歷誕生,到成長,到巔峰,到衰敗,最后滅亡。
然而對于天道而言,滅亡正是為了新的開始,為了新的輪回,無限的循環,無盡的輪回,永無盡頭。
生命的誕生,注定要步入死亡,死亡之后,又注定著新生命的開始。
生即為陽,死即為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生死輪回,道心可成”。
釋空完就回轉身,看向遠處,不再關注于他。(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