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自己所設之局能夠一舉三得,幫忽必烈一舉解決所有難題。忽必烈聽后好奇地問道:“如何一舉三得?”
時下,宗正已經知道忽必烈的戰略意圖,故而,對他心中所慮一清二楚,便揚然坦蕩地道,
“大王時下的困局無非有三個,殺手的存在,如鯁在喉,不僅時刻威脅大王性命,束縛大王行動,而且,大王也擔心分兵北上之事被他們識破,毀了大計;此為大王第一個困局。”宗正完,望著忽必烈,忽必烈沒有過多疑問,此事確實兩人心知肚明。
宗正繼續道:“北方有潛在之敵,時機稍縱即逝,分兵北上是必然之舉,也是迫在眉睫之事,然,大王擔心在分兵之際,宋軍得知消息會趁勢襲擊大營,北上作戰貴在速戰速決,大王必須派出精兵強將,一旦宋軍襲擊大營,大王恐怕難以支撐,此為大王第二困局。”
忽必烈聽后眼睛微轉,以不屑的語氣道:“就算分兵,我帶著剩余兵馬又何懼宋軍來襲。”
宗正不明白中原武林和大宋朝廷之間的關系,自然也不清楚中原武林和蒙古的仇怨,更不清楚外圍已經有大批武林高手正在等待著自己。而忽必烈見著中原武林大批人馬聚集,便誤以為是來支援鄂州戰局的,故而,引以為慮。
宗正見著忽必烈雖有不屑,臉上的表情又暗示確實存有顧慮,便想著或許有其它威脅逼壓著忽必烈。
兩人一陣緘默后,忽必烈再次開口道,
“你繼續吧!方才第二個困擾,王承認確實存在,不過你只對其中一半。”
宗正并未繼續出忽必烈第三個困擾,而是詢問忽必烈道:“還請王爺將剩余一半告知,不然,我怕我所設之局有所遺漏疏略之處。”
忽必烈想著宗正所言也有道理,指揮過大戰役無數的他深知謀局的關鍵,便回復宗正道:“據探子來報,中原武林有大批人馬聚集鄂州,我擔心,他們會對我軍不利。”
宗正一開始對忽必烈所言還有不解,后仔細一想,恍然大悟,中原武林之人畢竟是漢人,歸屬宋境,自然和蒙古人是敵對的。
想到此,宗正不禁有些混沌了,自己也是漢人,一直以來,卻并沒有歸屬之感,如今又在幫著蒙古人,想著想著,宗正便發有些迷惘,天地之大,無所歸依之感漫襲身心,處處透著一股寒意。
“王第三個困局吧!”一陣沉默后,忽必烈詢問道,
宗正從思緒中回過神來,繼續回復道:“既然大王要分兵北上,大部隊調動,自然會引起宋軍和北邊守敵的注意,如此不僅容易遭受宋軍襲擊,還會影響北邊偷襲的效果。此為大王第三個困局。”
忽必烈聽完宗正所言的三個困局,望著宗正,不禁對宗正的身份更加好奇,身邊此人,不但武功高強,頗有智謀,好似也懂些兵法謀略,如此人物,絕不簡單。
“既然,梅少俠知道王心中的顧慮,不知你所設之局可否真的能幫王脫開所有困境?”忽必烈覺著宗正既然能夠識破自己心中的顧慮,定是想好了應對之策,便試探性地問道。
“多了些變數,大王再給我一天時間,明晚我便能將局設的更精妙些。”宗正對武林各派一事尚未看透,故而,不敢直言計謀可行,出于謹慎的考慮,想著還是再仔細打磨一番才好,便向忽必烈多要了一天時間。
分兵北上迫在眉睫,忽必烈心急如焚,想冒險一試,如今宗正提出有可行之策,多出一天若是能夠避開危險,那也是值得的,忽必烈便頭答應了。
吹著清涼之風,忽必烈的酒勁很快便過去了,轉而有些疲累,想著諸事商量妥定,今晚也算別有收獲,便安心回營休息了。
蒼茫天穹,只余一彎冷月高懸于空,傾灑一地清輝。
宗正返回營帳,毫無睡意,心中煩慮頗多,疑問橫生,著實難受。
細細究來,宗正出得仙女林也近一年,近一年發生的事情讓宗正感到茫然混沌,立身天地,宋也好,蒙古也罷,都似乎并不是自己的歸屬;這是宗正的茫然之處。
好不容易與仙婕相遇,兩人卻身中奇毒,為了擺脫美人谷控制,身而退,宗正無奈地做著違心之事,身不由己,束縛頗緊;這是宗正的無奈之處。
方才,忽必烈問及自己的親人,讓宗正想到了自己父親和兄弟的死,一股追尋當年真相的火苗在內心燃起,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是誰害死了他們,這些問題以前沒有去想,如今卻一股腦地縈繞心際;這是宗正的迷惘之處。
出得美人谷便莫名其妙遭到連續的追殺,且涉及的門派來多,宗正絲毫不明,這些武林人士究竟與己有何恩怨,對于這些武林人士,宗正一知半解,更不知自己究竟處于何種境地;這是宗正的疑惑之處。
為了擺脫美人谷的控制,取得解藥,身而退,宗正不得不取信忽必烈,為其出謀劃策,如今卻又困局重重,如何完善謀局,為其解得紛憂,宗正有些費神,更無絕對把握;這是宗正的困頓之處。
對于宋軍,對于蒙古軍,對于武林人士,宗正都是一知半解,心中是非不分明,救王堅將軍,出計對付蒙哥,救忽必烈,出計幫其應付宋軍,這一切都讓宗正失去了宗旨;這是宗正的混沌之處。
一時間,迷惘、茫然、困頓、無奈、疑惑和混沌之感涌至心頭,夾雜著對仙婕的思念,宗正長舒一口氣,滿是愁苦的心緒。
帳外瑩瑩鉤月,照不進宗正那已經塞滿愁緒的心扉,宗正立于帳內良久,竟不知今夜何時方能休,明日何時方能始。
宗正心緒紊亂,時下,整個鄂州城,乃至整個天下又何嘗不是糟亂一片呢。
宗劍派、少林派、極樂派、萬象派和丐幫等各大幫派的武林代表齊聚鄂州城后,見宗正一直在忽必烈大營,便沒有機會對其下手,只有耐心等待時機。
中山八狼確定忽必烈無恙后,對宗正表現頗為滿意,一面向美人谷匯報進展,一面暗中監視宗正和保護忽必烈,并無重大舉動。
聚賢閣的五大殺手知道忽必烈中毒痊愈后,心下頗為不安,一直在等待時機,策劃下一場刺殺。
忽必烈自九月初四水戰大捷進圍鄂州后,便一直對鄂州強攻,處于先發優勢,宋軍守城主帥賈似道一面奮力守城,一面節制中游剩余兩路人馬前來增援。
阿里不哥趁忽必烈猛攻鄂州之際,加緊暗中對開平和燕京的布兵,企圖徹底截斷忽必烈北部大營。
忽必烈一面與宋軍于鄂州城對峙,一面有計劃地分兵北還,欲意突襲開平和燕京,穩定北方大營。
一時間,無論戰爭局勢,還是武林間的局勢,都陷入異常混亂的狀態,六方勢力,無論是朝廷勢力,抑或是江湖勢力,不管勢力大,似乎都對整個格局能夠產生難以估測的作用,宛似朝寂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漫開的漣漪能夠推到湖面的每一個角落,而宗正在六方局勢中則處于非常微妙的境地。
宗正正在憂思之際,一枝利箭忽的躲過守衛,射穿帳布,徑直朝宗正身側射去,宗正運氣以手接住,想著此箭并非要了自己性命,而發箭之人竟能躲過守衛,勁道如此精準,估摸著必是中山八狼的人。
宗正仔細看了看那枚箭矢,在箭身處明顯有個裂痕,宗正將箭身旋動一番,便將箭身分成了兩半,原來,箭身是空心的。
宗正從箭身取出一張卷好的字條,舒開一看,上面寫著:“中原武林齊聚,意在誅伐你,好自為之,切莫耽擱任務!”
中山八狼將宗正兩次遭遇中原武林人士襲擊之事如實稟報美人谷谷主之后,谷主便命中山八狼暗中查探宗正遭遇截殺的原因,近兩日,雖未查證清楚原因,倒是獲得一個重要消息,那便是中原武林此番齊聚鄂州,其意就在于誅伐宗正。
中山八狼得到消息后,怕宗正有性命之憂,從而耽擱保護忽必烈的任務,便想著趕緊給宗正傳遞消息,老二輕功最為厲害,晚宴時分便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宗正居住的營帳之旁,只是,晚宴結束后,宗正又陪著忽必烈賞月閑聊,故而,等到宗正返還營帳,老二才得到機會將此消息傳遞給宗正。
宗正得到消息后,有些憤懣,更有滿心的疑惑,他不明白為何武林中人要一齊誅伐自己,若自己幫助蒙古人,而中原武林與蒙古人又水火不相容,那倒得通。可是,自己也曾幫助過王堅將軍,更曾出計毀掉蒙古先汗蒙哥的糧草,若是論起這番恩怨,那也是有功有過,何以中原武林如此同仇敵愾,齊聚鄂州來誅伐我。
宗正百思不得解,忽而想到,會不會和自己的真實身份有關,今夜忽必烈提起自己的親人,宗正難免又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臨終遺信中交代焚信改名,想來就是怕我的真實身份給自己帶來諸多是非,想到此,宗正不免又對自己的父親產生了好奇,發想要弄清楚當年的真相。
<e<e公告:文聯賽賽季海選階段最后三周!未參加的伙伴抓緊了!重磅獎金、成神機會等你來拿!此參與</e</e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