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對忽必烈立下許多大功,更有救命之恩,只是,忽必烈早已不是當年的忽必烈,他現在是整個蒙古的汗,他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負,他承載著一個國家的使命和責任,帝王之心,從來都容不下朋友,他們永遠是孤獨的。rg
忽必烈對宗正的懷疑和防范來重,拋開他對宗正之前斷腸谷的猜疑,如今他提出三大計策,一切都順利進行,可是這樣,他便是心有不安,尤其是那句“得龍鱗之子的天下”,這個天下是自己的,憑什么需要依賴一個子,最關鍵,宗正究竟幫誰?還是別有圖謀,他根就看不透。
四元尊者對忽必烈的壓力也來大,宗正是四元尊者的克星,是他們的死敵,他們絕對不會容忍宗正存活于世,而四元尊者也是忽必烈心里的一根刺,帝王的眼中容不下任何威脅,只是,他們武功確實極高,若無周計劃,只怕打虎不成,反被虎咬。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蒙古的實力逐漸上升,各種情勢的發展也極好,宗正知道忽必烈遲早會對自己動手,他也早就希望忽必烈會對自己動殺心。
一切的一切只是等待一個時機,等待萬事醞釀地差不多,而如今,就是時候,只是缺一個*而已,所以宗正決定親自去點燃這*,他很清楚,這*點下去,會有怎樣的結果,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經沒得選了,他只有一往直前。
就在這敏感時期,一位神秘的人物出現在了和林,請求密見忽必烈,有要事相告。
此人年事頗高,手持浮塵,白須飄飄,面閣清雅,眼睛卻有些渾濁。
忽必烈帶著發思巴秘密召見了此人,初見此人,忽必烈自然看得出,他乃是一個修道之人,倒是有些清風傲骨的風范。
“閣下是何人?”忽必烈未問何事,先問其人。
“貧道極樂派掌門袁天地。”
只淡然一個回答,發思巴卻一下子緊張起來護在忽必烈身前,見袁天地巋然不動,并無殺意,忽必烈示意發思巴放下敵意。
“你就是三重人袁天地?”忽必烈頗為驚訝,對于袁天地,自始至終,哪怕是中原各派,已經好多年不曾顯露江湖,大多數人也只是聽聞其名號,可他為何突然現身蒙古,還密見忽必烈。
“三重人不過一虛名罷了。”袁天地輕弄浮塵,出語和緩,只那浮塵輕輕一揚,發思巴便足以感受到袁天地那沉厚的內力,而袁天地人竟是一臉的平靜如水。
這只不過是一個暗示,一來告知忽必烈和發思巴,自己就是如假包換的袁天地,二來也提示忽必烈和發思巴,自己此行并無惡意,若有惡意,就地取二人性命也不是難事。
忽必烈打消了對袁天地真實身份的懷疑,也徹底放下了對他的戒心,因為即使有戒心,那也是徒勞。
“道長千里而來與我秘密相會,不知有何要事?”忽必烈便打開天窗亮話,直奔主題。
“宗正可在你這?”袁天地并未直接回答忽必烈,而是問到宗正。
忽必烈和發思巴互相望了一眼。
“道長找宗正何事?”發思巴問道。
“我先不宗正的事,先來斷腸谷一戰,斷腸谷為何崩塌,難道諸位就不好奇?”袁天地來就性格古怪,話亦不如是。
這一問再次點中了忽必烈心中那道坎,這個疑問,他何嘗不是一直想不通。
“道長,不妨直言。”忽必烈心緒沉重,他想到了那日的慘況,就連自己也險些葬身斷腸谷,望著眼前此人,他又不禁懷疑,既然此人知道斷腸谷之事,會不會那日千鈞一發之際救我之人就是他?
“這是玄門極為深奧的地理學問,斷腸谷上靠大壩,下臨絕谷,兩側四面皆是懸崖溝壑,絕谷大道的地下正是暗河,水壩決堤,臨勢而下,所經之處,必下暗河,由于暗河因堤壩儲水舊旱,突逢沛洪,久浸基土,水力不得外泄,懸崖溝壑,河床地表早已飄搖欲沉,你和林十萬大軍馬蹄破地,氣勢洶洶而來,你自以為救兵趕至,卻不知正是這十萬大軍觸發了就飄搖欲墜的斷腸谷,這便是斷腸谷突然崩塌的真正原因。”袁天地老邁深沉,講述起玄門學問,卻是句句精要。
就連對于玄門地理不熟知的忽必烈和發思巴亦是聽得明明白白,忽必烈的臉色很是深沉,斷腸谷一事部都是宗正策劃,就連選址都是宗正,成也宗正,敗也宗正。
“道長和宗正是何關系?為何要告知汗這些?”忽必烈望著袁天地,他的眼神似乎充滿了憤怒,顯然對宗正動了殺心。
“我和他是師兄弟關系。”袁天地如實回道,
忽必烈和發思巴自然是異常驚訝的,一個是白須老者,一個是黑發青年,兩人的年紀相差如此之大,做師父都有過,竟是師兄弟,任誰都會詫異的。
袁天地自然也看出了他們的驚詫,“你們不必訝異,我倆的確是師兄弟,此時來話長,此番前來是為了清理門戶,只是師父有明訓,同門師兄弟不得相殘,故而此番前來告知真相,希望你能夠替我出手。”
“宗正他究竟與您有何恩怨,竟至清理門戶的地步。”發思巴好奇問道,
袁天地不多言,只淡然回道:“該的我都已經清楚了,我也知道,你一定會幫我的,老道告辭,不必相送。”
完便悠然往殿外而去,待至門口,再度轉身“老道提醒你們一句,宗正不除,你們后患無窮。”隨即踏步舛身,如云煙般消失在殿外,不見了蹤跡。
忽必烈的腦海回蕩著袁天地的那句提醒,久久不能停歇。
發思巴問及忽必烈是否該信袁天地,忽必烈認為他一介老者,修道多年,不問世事,若是尋常之事,不必躬親遠至,而且,中原各派就與蒙古有仇怨,他根沒有必要透露這個消息給我,繼續讓宗正把我蒙在鼓中即可,而且,斷腸谷一事我就一直對宗正有所懷疑。
“不知為啥,我覺得這個袁天地不簡單,可我卻很愿意相信他。”忽必烈自語道,他在猜測一件事,那個在斷腸谷解救自己的人會否就是這個袁天地,他對斷腸谷之事如此了解,又提到了那十萬和林奔赴過來的軍隊,不由得他做出這個猜斷。
發思巴不明白忽必烈的意思,也沒多問,只是問道:“那對于宗正,大汗作何打算?”發思巴的語氣明顯變弱,或許他也感覺到了忽必烈的殺意。
對于宗正,發思巴雖然也是心有存疑,一直防備,可是到底,他在內心還是極為佩服宗正的智慧的,年紀輕輕有如此才智,想到這,不禁覺得有些可惜。
忽必烈讓發思巴退下,他一個人需要冷靜,發思巴看出了忽必烈心中的糾結,對于忽必烈,殺與留一念之間,一念之差,卻是生死之別。
發思巴退下后,忽必烈想起了宗正過往對自己的點點滴滴,于私,忽必烈自覺宗正對自己有救命之恩,兄弟之情。于公,若無宗正,他也不會如此順利擊敗阿里不哥,可他也讓蒙古損失了幾萬戰力,他已然有了復仇之心,當年的殺父之仇定然會讓他成為蒙古的隱患,成也宗正,敗也宗正,成敗之間,去留之間,忽必烈有些猶豫。
可他是蒙古的王,不能再有個人感情,他要為整個蒙古考慮,于往,蒙古不允許這樣一個設計坑殺蒙古無數士兵的罪人,于后,蒙古也容不下這樣大的威脅,宗正的能量太大,既能助蒙古成事,也能害蒙古于無形,對于這樣的人物,與其把控不了,倒不如毀之。
堂堂蒙古可汗,他也容忍不了宗正對他的欺騙,更容忍不了宗正將他玩弄于鼓掌之間。
忽必烈最終還是下了決心,或許,他早就一點點積攢著對宗正的猜疑,殺意,只不過,今日袁天地的出現,他的一席話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是,他終究是美人谷派過來的人,忽必烈在猶豫是否該知會一聲美人谷谷主。
袁天地的出現,徹底點燃了導火線,宗正能服他出關助他,憑的既是元極真人的情面,更有相救他弟子的恩情,最重要的是也只有他出面,才能讓美人谷谷主出其不意,才能讓她信服。
一步步走來,即將走到關鍵時刻,他不能在關鍵細節出錯,他要徹底打亂美人谷谷主的思維。
宗正心策劃,斷腸谷一戰將中原各派,忽必烈,阿里不哥,以及南宋玩弄鼓掌之間,事后又像個恩人般出入各方,實乃城府極深的間諜,只是他不屬于任何人,他是屬于自己的間諜。
間諜周旋各方,所求者乃是生存,可是宗正卻似乎背道而馳,他在一心求死,他的每一步棋局都在將自己往死路上逼。
他也很清楚,*一旦點燃,精心謀劃的棋局便沒有回轉的余地,能否扭轉乾坤,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