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都已沉寂很久了。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人與自然有著奇妙的關聯。到了秋冬季,萬物便開始了蟄伏,漸漸寒冷的天氣也讓人少了外出的興致。 不僅市集,連青樓楚館都蕭條了不少,那些走在街上的人也大都是無精打采的模樣。 這倒不怪市民們。朝堂上一片風平浪靜,民間亦是出奇的安定祥和,街頭巷尾的好事者就算想找談資都不知道該聊些什么。 不過,這短暫寧靜總有被打破的時候。終于在某天,有人對著如鏡的湖水投下了一顆小石子。 那天恰好是蕭靖回到瑞都滿第二個月的日子。 鏡報第三版有個叫“積善閣”的區塊,會刊登一些正能量的事。一直以來,士紳們對這部分內容都是很歡迎的,因為他們也得到了露臉的機會。 雖然很多刊載出來的事是發源于寒門子弟的,比如饑寒交迫卻還盡心照顧父母的孝子、家中一貧如洗仍懸梁刺股用心苦讀的讀書人,但有錢有勢的士紳們畢竟掌握了更多的資源,他們要做些好事實在太容易了。 誠然,這些人的屁股大都不那么干凈,但總算有人還記得吃相,至少沒做過什么堪稱“傷天害理”的事。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出錢修個橋、補個路什么的,在地方上有著不錯的聲望。 士紳們沒什么太大的追求,在乎的只是名聲。如今,鏡報開辟的這個欄目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平臺,所有人都以自己做的善事被登出來為榮,還有人專門收購了大批刊有自家事跡的報紙,估計是準備留著給子孫看了。 “積善閣”的存在幫助鏡報贏得了士紳的好感。很多以前對報紙頗有微詞的人都改了口,甚至有人表露出了與報社建立良好關系的意愿。 點燃導火索的文章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那不過是篇四平八穩的宣傳文,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然而,就在報紙發售后的第二天,有家叫做《明報》的報紙突然發難了。 鏡報的流行帶動了報業的發展,京城周邊曾如雨后春筍般涌出了大大小小上百種報紙。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小報已被淘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二、三十家雖然跟鏡報比起來仍是云泥之別,卻也有了穩定的讀者群體。 明報便是這其中的一家。這報紙也是做坊間秘聞起家的,本來被人歸入了“小報”的行列,可后來人們慢慢發現它刊載的東西雖然看著有點浮夸乃至匪夷所思,但最后往往被事實證明頗有道理、絕非空穴來風……于是,明報贏得了讀者的信任,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了下來。 這次,鏡報發布的是一位孟姓善人的事跡,贊揚他關照鄰里、體恤貧弱,為當地人樹立了榜樣,乃鄉賢之典范。 然而,對此極是不以為然的明報刊文指出:這位孟善人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他早年曾占了鄉鄰的田產,又曾強逼著良人為奴,據說還坑蒙拐騙地弄來了不少油坊之類的小產業。如此不堪的一個人,怎能成為典范呢?你們鏡報是不是眼瞎啊,連這都不查證的? 起初,明報的指責并未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鏡報是報界當之無愧的巨無霸,自然是不少人眼熱的對象。此前有很多報紙都試圖通過“碰瓷”鏡報來贏得聲譽,可最后都是弄得灰頭土臉,狼狽收場。 原因很簡單,鏡報的每一篇報道都做得極為扎實,想從雞蛋里挑出骨頭是絕對不可能的。 人們深信這次的結果也是一樣,明報必將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態的發展確實跟這差不多。鏡報在下一期報紙上登出了對明報的回應,列舉了孟善人做的各種好事,直斥明報的指摘是無中生有,要求對方道歉。 少數看熱鬧的人本以為這次沒熱鬧可看了,誰知明報還和鏡報較上勁了。 很快,新一期的明報問世了。報上點出了孟家很多的蛛絲馬跡,其中一些只要稍加探究就能作為旁證甚至直接的證據,不由得人不信。 這讓原本對明報嗤之以鼻的人們大吃一驚,轉而懷疑起鏡報來。 看熱鬧的從來不嫌事大,無數人像嗅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抵達了論戰的戰場。 接下來,新的鏡報用不小的版面逐一駁斥了明報的說辭。除此之外,它還若無其事地刊載了另一位張善人的故事。 報紙發售后,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購買了。大家看過以后都覺得怪怪的:鏡報的說辭怎么看都顯得有點蒼白……直說吧,簡直是詭辯。 慢慢的,連一部分最忠實的讀者都不能忍了: “鏡報這是怎么回事?不是不會出錯么,怎么讓人說得理屈詞窮了?” “真是怪哉,一個小小的明報能把事情說得清楚透徹,鏡報反倒支支吾吾的,莫不是家大業大以后寫東西就不用心思了?” “鏡報以前都是君子風范,如今為了面子明知出了錯卻還要強詞奪理,實在令人失望。若以后還是如此這般,老朽就去訂明報了。” …… 讀者往往愛之深、責之切,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報紙好。所以,就算有人往報社投遞什么言辭激烈的信件,蕭靖也只付之一笑。看到個別實在太激動的人,他還少不了寫封回信過去,誠懇地感謝人家的指正。 與此同時,另一些人坐不住了。 孟善人雖然不是什么多出名的人物,卻也是個有頭有臉的鄉紳。他被人罵成這樣,其他的鄉賢多少也會有點兔死狐悲:要是哪天自家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破事被人抖出來了怎么辦? 許多士紳被鏡報公開褒揚過,他們就更加憂心忡忡了。鬼知道明報手里還有多少黑料,萬一哪天說到自己頭上,那不是一張老臉被打得啪啪響么? 焦急之下,眾人紛紛站到了鏡報這一邊。但凡肚子里有點墨水的,都不具名地著了文投到鏡報,其內容無非是維護孟家,又把明報罵得狗血噴頭。 還有人發動了官府的關系,可左查右查都沒摸到明報任何一個環節的一根汗毛。 就在口水滿天飛的關頭,明報又給了鏡報重重的一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