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里面,皇宮之中幾座高一些的宮殿上都安裝上了避雷針,軍機坊仍舊在繼續(xù)制作,雖然夏鴻升比較高的安裝就可以了,那些低矮的可以不用管,不過李世民還是決定要把皇宮里面的每一所房頂都裝上,以確保從此再也不會有天雷劈進皇宮里面。↗,李老二家大業(yè)大有錢任性,夏鴻升也就隨他去了。貞觀二年雷劈皇宮的事情,在夏鴻升的攪動參與下面,也總算是沒有引起來多大的風波。
只是夏鴻升的名頭卻更加響了,隨之傳開的還有夏鴻升的格物之道,是夏鴻升精通格物之道,精通到了什么程度呢?精通到了可以驚天地,亂鬼神的程度了!
這話傳到了夏鴻升的耳朵里面以后,夏鴻升的心中是有些凌亂的。這尼瑪你們關注的點兒都不對好嗎?為什么沒有人去傳格物的神奇之處,就沒有人對此感到好奇,沒人愿意來拜師學習格物么?!
倒是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三天兩頭的往夏鴻升這里跑。夏鴻升跟他們將了許多有趣而神奇的實驗,讓他們二人回去自己琢磨著做實驗去了。還是世間萬物各有各的道,探求這些道,窺視世間萬物之道,才能知道何為天道。因為天生萬物,那自然也要從萬物的道中去探求天道。
這話忽悠的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一愣一愣的,以為總算是找到了天道入門了,激動的回去就做實驗去了。
同樣三天兩頭往夏鴻升家里跑的人還有李泰,他對夏鴻升口中的格物表現出了此前任何時候都比不過的熱情來,不停的問東問西。夏鴻升也樂得教他,開始漸漸私下里給李泰上起了科學課。
夏鴻升的名望隨著這次的事情而一路水漲船高,儼然已經有一些風頭無兩之勢頭了。
這讓夏鴻升覺得,另外的那一個打算也差不多是時候可以開始著手實施了。
所以夏鴻升回莊子上面了一趟,問了問管家家中可以動用的錢財幾許,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茗香居的紅利,煤場的收入,光是這兩項進賬,就已然達到了好幾萬貫之多。這還是之前夏鴻升拿出了不少的錢財投入了軍校之中后余下來的。不過驚訝歸驚訝,可是這點兒錢還是遠遠不夠支持夏鴻升接下來想要做的事情。
不過夏鴻升也明白,錢財的事情其實不需要太過于擔心。如今酒坊的白酒,琉璃坊的玻璃制品,眼下還都沒有徹底鋪開的。白酒還只是局限于長安城內,而琉璃更是尚處于進入市場的初步,還沒有產生市場反饋。等到這兩個進項鋪開,就不用再發(fā)愁錢的事情了。不過,要想等白酒跟玻璃徹底鋪開成為規(guī)模,恐怕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行了。
告訴了管家和賬房,用這些錢財在涇陽慢慢收些土地,不用在意地的好壞,因為不是用來耕種的,可是面積得上去。最好是別距離莊子上太遠。告訴了兩人讓他們慢慢找機會收地。夏鴻升又去大棚里看了看,見里面的果蔬菜品都長勢很好,也就放心的回長安去了。
到了長安剛剛回到家門口準備進去,就聽見身后有人喚他,回頭一看,卻見竟然是李綱走了過來,于是趕緊上前躬身行了禮。
“呵呵,老夫來的真是時候。”李綱看了看夏鴻升身上的樣子,于是笑著道。
“學生昨日里回去涇陽了一趟,這才回來。”夏鴻升解釋道:“還請李師進去歇息。不知道李師今日親自前來,所謂何事?”
將李綱請進了堂中,坐下來之后,就見李綱從長袖之中一掏。掏出一卷書來,遞向了夏鴻升,道:“今日老夫卻是來向你道喜來了。汝所著之《三國演義》,如今已然刊印出來了。今日老夫送去給了陛下一,這一,老夫給你帶了過來。”
印出來了?
“李師只需派人通傳一聲。學生自當前去拜見李師,又何必勞累李師,讓李師親自跑著一趟!”夏鴻升一喜,趕緊行禮道謝,然后接了過來,暗藍色的封面上赫然印刷著《三國演義》四個大字,下面還署有作者的名字,夏鴻升。翻開卷首,一股墨香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李世民親手寫的序,將這書的好處娓娓道來。翻到最后,那跋卻是李綱的親筆,再往后翻,竟然還有一篇跋,落款的卻是顏師古。
“這……”夏鴻升有些激動的看看手中的書卷,又看看李綱。
“三國演義何其精彩,老夫自然是要拿來給老友分享的。你也是他的門生,能有此奇書,師古豈會不高興?”李綱笑著捋須道。
天,再沒有比這書更加豪華的陣容了,當朝皇帝親自做序,儒林之中最有聲望和威信的大儒其中之二,親自為這書作跋!
夏鴻升很是激動的躬身行禮:“學生寫李師、顏師提攜!”
李綱捋須搖了搖頭:“爾就是天縱奇才,又何須老夫等提攜。只是,靜石啊,不知此書你欲之如何操作,方叫天下寒門愿意效仿賣書呢?”
李綱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情,在他看來,若是能夠用這書來開這個先河,可以領寒門士子在做學問的同時能夠有一條活路,又能夠如同夏鴻升所言,讓做學問的人愿意將自己的學問刊印出來發(fā)行天下,那其意義還要遠超這書身了。
“回李師的話,要想做成這件事情,得由印書局來牽頭,或是由學生自己招收匠人,自己刻下活字,辦一個印書的作坊來。然后便可以作坊的名義將此書開印,對外進行販賣,然后廣告天下,凡士子文書,可向作坊投稿,若被選中,則作坊需要支付作者錢財,來換取刊印此書的力,自然,作者的著名是會加上的,印書之后,會將這些書販售,販售之所得紅利,書坊會留下一少部分,來收回刊印以及買來刊印之權的成,剩下的,則交給書的作者。如此一來,既是一個讓天下大眾都知道自己的學問,名傳天下的途徑,又能夠得到錢財來養(yǎng)家糊口,想必會有不少人愿意這么做的。”夏鴻升將后世里出版業(yè)的概念加以簡化,簡單的解釋給了李綱。
“不錯,此法很好!”李綱捋著胡子點了點頭,道:“還是由靜石你來一力操持便是,若個中需要用得著老夫的,只管來言便是。”
“李師為天下士子著想,不顧名聲的支持學生胡鬧,學生替天下寒門士子拜謝李師高義!”夏鴻升這話是發(fā)自內心的,深深地躬身下去向李綱行了一禮。
李綱搖了搖頭:“不過,依老夫來看,這印書一事,最好還是你自行做個印書坊吧!你手下的工坊也不少了,該是能夠做得起來的。若是由朝廷的印書局來做,怕是印書局身事物便已然十分繁忙了,會顧不上這頭。”
“學生正有此意。”夏鴻升對李綱道:“印書局負責朝廷所有的刊印相關事宜,事務眾多,十分繁忙。而若是由學生自己建立一個印刷坊來,則可以專此一途。”
李綱點了點頭,想了想,又道:“這做印刷坊,需要有刻字的匠人,也需要有做版的雜役。這些人手,老夫倒是可以托人幫你打聽。”
“那可太好了!學生正愁著不知道從哪里找熟手的刻字匠人呢!”夏鴻升再次拜謝。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印書的事情,李綱便要離開了,夏鴻升恭送了李綱離開,然后自己就開始自己考慮起來印書的事情了。
印書坊,可不只是用來開印幾書籍就行了的,關鍵還在于賣書,能夠把書賣出去,才能有利潤,才能給作者付稿費。《三國演義》要開這個頭,自然應該要賣出去許多才行。才能夠讓其他的文人看到甜頭,看的眼紅,好自己寫來投稿。
可是如今又沒法打廣告,該怎么來宣傳,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購買三國呢?
“鴻升,今日嫂嫂想要親自下廚做一回飯食,你想要吃甚子,告訴嫂嫂來!”夏鴻升正思量間,突然聽見了嫂嫂的聲音,抬頭一看,嫂嫂已經不知道何時走了進來,到了跟前了,問道:“在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哦,這《三國演義》今日印出來了,李師帶來了一來,我在想怎么讓人都來買這書。”夏鴻升指了指桌上的書,道。
嫂嫂拿起了書來,嘩啦啦翻了一遍,又放了回去:“嫂嫂也看不懂,鴻升,你寫的這是什么故事?”
“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卻有劉關張三人……”夏鴻升聽嫂嫂問起,于是擺著手學著后世里收音機電臺里面聽的語氣了起來。不過正著,夏鴻升就停下來了,臉色忽而浮現出來了驚喜的神色來,兩手突然用力一拍,嚇了嫂嫂一跳,就聽夏鴻升道:“有了!哈哈……嫂嫂,多謝你讓我想到辦法了!”(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