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國,又落后,又偏僻,氣候又不好。√在這個衛生醫療和防疫都無比落后的時代,要不是看中了此地乃占城稻的產地,又位于熱帶,占城稻可以在這里一年收獲四季。在這里種地一年,所收獲的糧食比在中原種地三四年還要多的話,夏鴻升根就不愿意多看一眼這里。
可是大唐太缺糧食了。因為缺糧,所以大唐的絕大部分人口都要被束縛在土地上,都要被拘囿于農業種植,而使得生產力得不到解放。
打個比方,一百個人要活下去,需要這里面至少有八十個人去種地,才能夠顧住這一百人的吃喝。那么一百個人中,八十個人就被束縛到了土地上。只有二十個人,可以去讀書,去做官,去參軍,去經商……去從事社會的各行各業。有時候八十個人種地還不過,那去從事其他行業的這二十個人中,又得有十來個人一邊種地,一邊從事其他的行業。這也造成了從事其他行業的人無法去精研自己所從事的行業。
要讓更多人參與到其他的社會行業之中去,就要減少種地的人口。可是減少種地的人口,那所得的糧食就不足以養活這一百個人了。所以,要減少種地的人口,先要保證的是,減少了種地的人口之后,所產出的糧食至少保持原先的水平不變。既要減少人口,又要糧食產出不變,那就只能提高糧食的產量。倘若二十個人所種的糧食,就能夠養活這一百個人的話,那就有八十個人可以去從事其他的行業了。
如此一來,也相應了減少了土地兼并現象所帶來的危害和風險。因為,原先需要八十份的土地來養活這一百個人,現在只需二十份土地就夠了。這樣,就有六十份的土地空余了出來。土地兼并所帶來的危害,也就了不少。
目前,產量高又不挑地,還能夠作為主食來食用的糧食,還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在大唐的間諜一路向北然后轉而向東,沿著冬季上凍的白令海峽穿太平洋,再繼續向南,又或是大唐的海船一路向西,繞過好望角,抵達歐羅巴,然后繼續西行,現新大6——到達玉米、紅薯、土豆等等多種作物和菜蔬的故鄉,將那上面的重重作物和菜蔬帶回來之前——夏鴻升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利用海上的商隊,從所能到達的各個國家尋找那些后世里熟悉的隨處可見的食物種子,帶回大唐進行種植。同時,占據盡可能多的熱帶地區,種植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占城稻,來提高大唐糧食的總量了。
想到這里,夏鴻升不禁也幽幽嘆了口氣——后世里所上的那所大學,里面最好,在社會上最有名氣的是農學專業,尤其是雜交水稻育種這一塊享有盛譽,育出的種子遍布中原。可自己卻偏偏讀的,是師范方向的系。
后悔啊!
后悔也沒用,只能想想辦法,先把林邑國的糧食給套出來了。
這可不就是個正好的時機!
那些間諜這么久沒有傳回消息,原來是在做這件事情。如今消息傳回來,應該是這件事情已經做成了。
如此一來,林邑國似乎馬上就要面臨一場政治風暴了。一方是占據道義的國主范頭黎,一方是手握重權的權臣摩訶漫多伽獨。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賢侄?賢侄?”見夏鴻升忽而不吭聲,看著明顯是一副走神了的樣子,李孝恭推了推他,喚道:“賢侄!”
“哦!”夏鴻升這才驚醒了過來,回神對李孝恭歉然一笑,道:“侄是在想林邑國的事情。”
“你待如何做?”李孝恭問道:“林邑國若生動亂,那于大唐來的確是個好機會。可如今正面臨同倭國開戰。與倭國開展,須提防百濟與高句麗,實際上是同三國交戰。如何還能分心出來對付林邑國?”
“要想趁機獲利,必須趁著兩方內斗,林邑內亂的時候進行。若是稍微一等,無論是其哪一方獲勝,于大唐來,就都是錯失良機了。”夏鴻升對李孝恭道:“不過,叔叔所言也是極是,大唐同倭國開戰在即,的確不能分神。但是,這并不表示大唐就什么也不能做。咱們所要做的,就是拖。拖住范頭黎,也拖住摩訶漫多伽獨,讓他們你來我往,誰也贏不了誰,誰也滅不了誰,僵持下去,直到大唐收拾好了倭國。”
“賢侄的意思是……”李孝恭搓著手指頭,道:“令間諜繼續挑撥,挑起二者兵戎相見。大唐身為林邑國之宗主,其國大臣欲圖篡位,自然要管。便可先遣少許見識過去,助范頭黎誅滅謀逆之臣。與此同時,暗中亦派遣間諜、特戰隊等人員過去,替摩訶漫多伽獨出謀劃策。即使,大唐明暗之中,游走于二者之間,誰弱了就幫誰一把,讓二者勝也不勝,敗也不敗。直到大唐騰出手來,再一舉派兵過去,收拾了摩訶漫多伽獨!”
“正是如此!”夏鴻升笑道:“不錯,侄比叔叔要貪心一些。侄覺得大唐騰出手以后,可大兵壓境,比方一萬人就能解決,咱們偏偏派他十萬人過去。解決了摩訶漫多伽獨之后,咱不急著回來。咱們的大軍留下來,留在林邑國,架空范氏。林邑原就屬漢地,大唐可趁此機會將其收歸,去林邑國,置林邑州,隸屬嶺南道!這林邑國是什么地方,其國力還不如倭國呢。到時候倭國事了,水師直接南下,幾個炸彈過去,林邑國最厲害的象兵也只有拼命逃竄的份兒。水師將士直接登6,就算是滅其國也只是月余的事情。”
李孝恭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吃驚的盯著夏鴻升看了起來。好大時候,才倆手一拍,叫道:“好你個夏鴻升!陰起人來一道一道的,這一肚子的壞水兒跟李勣相比都不遑多讓!好!你要如何做,王一力支持于你。這擴土開疆之功,王要定了!”
夏鴻升笑了笑。倭國,林邑,這種彈丸國在如今的大唐手下,算個什么東西啊。唉,可惜只有個中郎將的名頭,手底下卻沒有將兵,輕而易舉的滅國之功,也只有拱手讓人了。
算了,好歹都是利在大唐,這份滅國之功想來李孝恭也不至于會獨吞,皇帝也不是瞎子。
解決了林邑國,解決了倭國之后,收復遼東,蕩滅高句麗,也就是眼皮子底下的事情了。(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