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看見這個世界,理所當然認為這個世界真實存在。
但是,我并未見過不存在的世界,所以我要如何判定這個世界真實存在呢?
比如,我從小見過水的模樣,但究竟有沒有水這種東西呢?沒有任何理由,僅僅因為我一直看著水的存在,就宣稱水是真實存在的。
似乎,所有的討論都建立在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假設之上。
那份覺察就是一切,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所有的斬殺,都不過是在看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關聯那些畫面元素,是如何相信一些毫無根據的肯定句。
僅此而已。
那份輕松感已經完全消失,沒有殘留絲毫。也許,唯一改變的,就是我忽然發現自己再次變得沉重起來。
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也許是角色求生的本能,也許是未能徹底丟棄自我定義,也許斬殺的道路就是如此。有太多的可能性,不過幸好,我已經不需要弄懂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一切已經發生,就是這樣的狀況,哪有什么為什么呢?
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為什么,一直也想找到一個完美的解釋。可惜,解釋就是猜測,這種東西最好離我遠遠的。矛盾點在于,我不知道但我覺得自己應該知道,這才是導致一切問題的所在。
為什么我應該知道呢?為什么我能夠知道呢?這么多年的教育,似乎在一直不停歇的灌輸人類至上的原則,似乎將事情弄明白是一件必須而且偉大的事情。
但是,真的可以弄明白嗎?
無論人類文明走到何種地步,“客觀事物是真實存在的”這條假設永遠都是假設。不過,在這場精心策劃的夢境中,這些假設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人人都開始思考真實,那么還怎么做夢呢?
說不定,真有這種世界,人人都在思考真實,人人都發現自己屬于虛假。沒有社會沖突,沒有邪惡也沒有善良,大家只是活著然后等死。并且,在等死這個過程中,也不會有什么抱怨難受之類的。
袁長文感受到一陣難受,這是多么熟悉的感覺啊,自從之前的那份輕松感出現之后,袁長文就以為自己不會再有這種難受的感覺。如今,覺察到的畫面內容告訴袁長文,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
的確,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認為那股難受不會再出現,僅僅是一廂情愿的相信而已。就像,“好人有好報”、“風雨之后有彩虹”、“走過地獄才能遇見天堂”之類的,都是一廂情愿的相信都是卑微的祈求。
我還在相信腦子里的扭曲,真是見了鬼了!
這就是袁長文這個角色的設定嗎?設定成這樣的狀態?設定成斬殺繞圈子一系列混亂的狀態?
袁長文想哭,特別想哭,眼淚還未流下就被湖水帶走。原本些許溫暖的湖水,卻在感受到淚水之后變得冰涼。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活著,也不知道袁長文這個角色為什么還沒有死。這一切究竟是什么狀況,為什么輕松感消失,為什么那股難受再次襲來。
關鍵在于,并沒有任何事情引起我的難受,仿佛這一切就像電影內容一樣,強制出現。角色僅僅是隨波逐流,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
我允許這股難受的出現,沒有任何抗拒,可是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像一個已經在吃冰淇淋的人,突然再次開始吃屎一樣,這算是什么情況。
沒有什么是必須的,也沒有什么是重要的。袁長文這個角色做什么都無所謂,有什么好強行扭曲的呢?
隨緣,是在講這個嗎?
我不知道,也沒有任何必要去解釋這些東西。這些根本不是一個角色可以通過努力去模仿的行為,而是當角色不害怕生活之后,自然而然會產生的東西。
沒必要模仿圣人,沒必要將一些書籍當作圣旨,更沒必要按照圣人的行為來過自己的生活。這個世界都是我一個人的,模仿其他任何人的行為,都無異于本末倒置。
我無法確定其他人是否真實存在,也不確定那個圣人是否存在,所以何必要將自己弄成一個模仿秀呢?成為對方內在的狀態,而不是模仿其行為。
難道一個人按照佛陀的行為過一生,就可以成佛?如果真的可以,那么世界上早就出現無數佛陀,畢竟大家都可以模仿都可以吃苦。
我還在寫什么?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需要繼續斬殺,也沒有任何東西還沒有斬殺。這些虛假的玩意都是不存在的,我只是單純的相信這些虛假的玩意。
沒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包括“我是一個人”這種話語。沒有什么是確定的,我只能說我認為什么是確定的。所有的描述幾乎都是主觀狀態的延伸,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整個世界都是主觀所見。
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我看到的東西,是客觀真實存在的。
那份覺察就是一切,所以此刻顯現出來的世界,僅僅是覺察到的內容而已。包括袁長文這個角色,其身體思維統統都只是覺察到的內容罷了。
到處都是恐懼,有些看起來大有些看起來但這些都是恐懼。而那些所謂的大小之分,本身就是恐懼的伎倆。
“買了房子就好了,這下就安心了。”
“結了婚就好了,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有了工作就不用操心了,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這些難道不是恐懼的緩刑嗎?如果恐懼壓得太狠,是不是角色會崩塌?而角色崩塌之后,必然會憤怒燒掉恐懼以及尋求真實,那么夢境就會被摧毀。
這可不是恐懼想要的狀態,所以將所有的恐懼分批次進行。就像一個遠大的目標,分解成無數個小目標之后,就不再那么遙不可及。而將恐懼分解成無數個小恐懼,并且讓角色有了盼頭。
那么,角色只會自己勉勵自己,“還有一點點,馬上就要結束了”之類的。并且安慰自己,“有了這個,自己就可以輕松了,就可以不用憂愁了,就可以自由自在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之類的。
當自以為擺脫一個恐懼的時候,過不了多久另一個恐懼又會出現。于是,再次努力去擺脫另一個恐懼。
而整個循環,被稱為“上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