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根本就沒有前進。
那種所謂的吞噬感或者陰沉,僅僅是因為自己對角色的厭惡。
而我每天都會幻想爽點,這些吞噬感也許就僅僅是對幻想爽點產生的。
也就是說,我根本沒有前進,爽點幻想帶來的豐滿角色讓我感到惡心,然后產生一種類似前進的吞噬感。
其實,我只是在原地踏步,每天產生豐滿角色的同時,將其排出體內。
并沒有前進。
另一方面,前進與否本身也不重要。
扔掉整個畫面元素,角色前進還是不前進,都只是畫面元素。
角色沒法變成真實,這種阻礙永遠無法跨越。
而沒有什么東西阻礙真實,那么自己又在做什么呢?
這個世界不真實,這一切終將結束。
角色必然會死亡,正在死亡。
那些爽點幻想,那些恐懼拉扯,都是角色在求生,通過不同手段來讓我繼續抓住什么。
仿佛,有一個角色是多么開心的事情,而扔掉角色卻是那么痛苦,又何必找不自在吶。
這個時候,虛假開始使用懷柔政策,當初用腦子里的扭曲掌控我的時候,為什么不如此低聲下氣跟我商量呢?
都是鬼扯。
我不需要講道理,也不需要說服別人。
事實上,我自己也不確定這樣做究竟會怎樣。
已經失去了所謂的因果關系,再也沒有那種穩固的生活狀態。
仿佛知道自己努力學習,然后學習成績就會進步,知曉自己刻苦專研某項技能,那么自己就可以掌握某種技能。
現在,我根本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能帶來什么,統統都不知道。
而移除時間之后,上一刻的自己似乎跟此刻并沒有什么關系,僅僅是此刻覺察到的畫面元素。
太多的事情可以讓我分心,所幸,畫面元素并沒有呈現這些狀況,不得不感謝畫面元素的呈現。
那些分心的事情,在曾經稱為生活的美好,戀人的甜蜜,或者是合家團圓的幸福。
都是角色,都只是為了彰顯角色屬性,都有一個角色在那里。
我不要角色,扔掉角色,連這份思維一起扔掉。
沒有思維,不再思考,沒有所謂的我,記憶什么的統統都要扔掉。
或者說,看清楚,那些所謂的記憶只是畫面元素的呈現,根本不代表著什么。
畫面元素呈現某段記憶,并且讓我認為這段記憶是真實的,簡直太過于輕松。
根本不是我在相信什么,而是畫面元素直接呈現我相信了什么。
這個世界看起來很真實,看起來很合理,就像漫畫角色從來不會懷疑自身的環境,就像電影角色都沉醉于故事的發展。
我要如何證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我要如何證明我真的是我?
并不是已經解決這些荒謬的問題,而是我磚頭不去理睬這些問題,用大量的重要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當然,這并不是什么錯誤,在夢境中更好的沉睡,這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只是反感角色,只是厭惡腦子里的扭曲,這一切僅僅是個人喜好。
將斬殺當作真實,將輕松自然的生活狀態當作人類必須擁有的生活狀態,這依舊只是虛假。
既然世界都是虛假,既然一切都是泡影,既然所有都是空,那么想要怎樣都沒有問題。
不見得必須向上向善,也不見得必須放下執著,可以努力可以偏執可以為了金錢奮斗終身,反正就是虛假,根本無所謂。
各大門派的理念,最根本的自相矛盾就在這里。
一方面說著世界的不真實性,讓我們放下執著。
而另一方面,卻又強迫我們做些什么,比如做好事做善事,比如不做好人就會被懲罰之類的。
那么,這個世界都不真實,所謂的“惡果”又有什么值得害怕呢?
反正都不是我,反正都不真實,反正夢醒時候什么都不會存在。
沒有道理僅僅站在善良這邊,用“人生就像一場夢”來勸導我放下執著,說什么夢醒之后什么努力什么執著都會消失。
那么,既然都會消失,我去殺人也不會影響什么,我陷入災難也不會影響什么,我去執著我去糾結焦慮,反正夢醒什么都沒有。
都是扯淡,哪怕再有道理的話語,本身就是虛假。
這個世界不真實,“那角色應該怎樣做”,這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這依舊只是恐懼站在背后的廢物問題。
我不關心袁長文這個角色,不真實然后扔掉,就是這樣。
輕松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很好?
就比焦慮糾結,然后牢牢抓住努力一直奮斗,想要成為人上人,想要將別人踩在腳下的生活方式更好?
只是個人喜好而已。
那些想要勸阻別人努力的大師,那些認定人生必須怎樣度過的大師,都只是扯淡。
其一,根本無法確定別人是真人。
其二,這僅僅是個人喜好,那些所謂的大師已經將這些理論當作角色屬性。
也許有真的大師,那種觸碰真實的大師,會寫書會去教導弟子之類的。
但不管是什么話語,說得越多越矛盾,任何比喻都有微妙的誤導性。
并且,跟誰講這些話,是一個關鍵。
每個人抓住的東西不一樣,在別人詢問的那個時機那個場合,大師說這一番話只是為了毀掉別人的角色屬性。
并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甚至,有時候會顯得某些比喻莫名其妙。
最關鍵的在于,根本不需要老師。
學習知識需要老師,學習技能需要老師,而斬殺只是為了扔掉知識,扔掉角色屬性,s需要狗屁老師。
或者說,老師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訴我抑郁不是病,告訴我必然會經歷地獄火焰般的灼燒。
不需要去尋找平衡,也不需要對恐懼進行安撫,就這樣一路毀滅過去。
斬殺是一種毀滅,是摧毀所有,怎么可能在“大家都這樣”之間找到所謂的平衡點。
要么斬殺,要么沒有。
終究只是角色層面打轉,終究只是個人喜好。
就像喜歡吃辣椒的人容易上火,喜歡斬殺的人容易把自己弄死,僅此而已。
角色與角色之間,并沒有什么本質不同,那些所謂的性格經歷外貌等等,都只是畫面元素為了顯得真實而營造出來的誤導。
。15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