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死亡,這是一個多么變態的話題,也是正常人最不愿意提及的話題。就算偶爾聊起,也僅僅是一帶而過。
或者,作為心靈雞湯偶爾使用,“如果你知道自己下周就死,那么這件事情還有多重要?”,“如果明天就會死,你最想做什么?那為什么現在還不去做呢?”
但從來不會有人,每時每刻都在撫摸死亡,至少袁長文身邊沒有這樣的人。
想到死亡,想到自己死亡之后的場景,總是令人不寒而栗。
那是因為在死亡之后,“自我”也會死亡,而恐懼則是“自我”的求生手段。惡魔欺騙自己,就是讓要自己牢牢抓住自我編織的定義,這樣才能成為一個角色。
看,我又少了一次呼吸!
死神無處不在,那跟上帝完沒有區別。
也是,總有一個東西是一切,而這一切至于取個什么名字,那就無關緊要。上帝也好,道也罷,死神也可以啊,哪怕一坨屎也有資格獲得這個稱呼。
我就這么靜靜的看著,看袁長文表演人生,看袁長文跟周邊的人和事發生戲劇沖突。不定為了某些特定的戲劇沖突,我還會在開演之前設定好所謂的大勢。
反正統統不是我,反正這個角色會死,反正現在思考的也不是我,那還在猶豫害怕什么呢?
哇塞,我甚至感受到死神的撫摸,在我的每個呼吸之間,就是它存在的地方。
袁長文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死神納入體內。
如果自己有孩,絕對每天都要告訴她,活了一秒這輩子就少了一秒。什么狗屁勵志教育,都去吃屎吧!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讓孩子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孩子成為社會頂尖精英,讓孩子保持樂觀積極向上……
不過是個角色而已,至于嗎?
袁長文甩甩頭,發現自己這個想法太過于片面。應該是,想怎樣就怎樣,反正都是角色。
不能因為自己仇恨虛假,就拉上社會一起仇恨虛假,一起開始斬殺自我定義。這樣的話,自己首先就被死神干掉啦。
好不容易找到欺騙自己的方法,好戲正在上演,居然有人丟棄角色?!這還不夠,還要拉著所有人一起丟棄角色?!
不殺這種人殺誰?
袁長文突然覺得很好笑,如果自己是死神也的確會這么干。失去了人性,整場演出還有什么意義?沒有了戲劇沖突,誰會愿意欣賞?
甚至,為了不讓大家覺醒,不讓大家了解到真實的質就是“無我”,安排了各種門派進行各種鬼扯。
而“自我”很容易傾向做個好人,再加上惡魔的恐懼威懾,人們不會愿意也不會相信什么“無我”的鬼話,更不愿意放棄自己的一切,比如家庭、孩子、父母、事業等等。
所以咯,要么死神現在就弄死我,要么就看著我如何斬殺自我編織的定義。既然這樣,我也可以認為,我現在沒死,是因為死神認可我現在的行為。
難道死神沒有能力弄死我嗎?
袁長文低頭看看自己的手掌,還有那幾條明顯的掌紋,所謂的生命線、事業線、愛情線、智慧線等等。話,佛像的手掌,也是有掌紋的。
不過,哪有怎樣?
曾經的自己,把上帝當作一個人,把死神當作一個人,總是采取二元的思維看世界。其實也很正常,畢竟惡魔要欺騙,這種二元分離的方式是最好的。
總是認為有一個我,然后外面有一個世界。世界在那,然后我在看。世界是物質的,是不以主觀意識為轉移的,我在這里觀察生活。
那份覺察才是一切!
唉……
袁長文心里嘆了口氣,拉倒吧,談什么覺醒。
好好享受眼前的事物,好好體驗人性的碰撞,談什么覺醒。死了之后大家都覺醒,活著的時候就要好好活著。
從來沒有聽,活著的意義是為了死去。活著就是為了好好體驗這二元世界的一切,上演一出精彩或者無聊的演出。
再無聊,能有死神無聊?
這一切都是那份覺察,也可以稱呼為死神。想想,一切都是死神,那死神得多無聊啊!所以,在我們的舞臺上,再無聊的演出對死神而言都是精彩的。
對吧,我的死神?
袁長文再次開啟看戲人模式,從遠處看著自己坐在長椅上,旁邊還有一個穿白大褂的惠子醫生。
這種視角真的好詭異,特別是需要專心做某事的時候,這種模式幾乎不可能開啟。因為歸根結底,看戲人模式只是腦海中的想象,而當自己需要專心應對某事的時候,大腦是沒有功夫來繼續想象的。
但,終究只是個角色。
袁長文有點憂郁,自從斬殺自我編織的定義開始,憂郁、難受、恐懼就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沒人愿意這樣,平時若是得不到奉承,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會不舒服,更別像這樣主動斬殺自己的驕傲。
跟朋友聊天,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情。要么,別人會贊同自己的觀點,要么,幾人一同鄙視其他觀點。反正就是有群體,然后不會讓自己孤單。
可惜,死亡才是最好的朋友,不離不棄,不管自己愛它與否,它都在那里從未改變。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陪伴?
干脆,自己跟死亡結婚算了!
袁長文輕笑一聲,結婚?毫無意義的行為。
死亡用它獨有的方式,宣布了什么叫做陪伴,根不是所謂的婚姻能夠比擬的。
一張證書,一冊法律,就能讓兩個人好好相愛?
社會道德,周圍人的眼光,就能讓兩個人永遠在一起?
看看死亡,這才是完美的愛人。
話又回來,為什么相愛的人一定要永遠在一起?為什么在一起就代表了愛情?為什么有了愛情之后,拋棄愛情就是十惡不赦呢?
天啊,自己有想過這些問題嗎?
自己總是在期待美好,因為恐懼作為根,擔心愛人的離去,擔心感情的變質,所以強行用法律、道德來捆綁。
心愛的人離開,自己很難受痛苦。但這種難受痛苦,是源于占有,源于“自我”被剝奪。當下一個心愛之人出現后,這些癥狀就會消失。
就算所謂的“我心里還是放不下Ta”,有多少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個專一而深情的人?有多少明明心動,卻因為要維持這種形象而拒絕新的愛人?
角色,統統都是角色。若是在正常社會,自己的這番詢問估計會被人打死。
嘿嘿,現在多好,我就是一個瘋子,不想這些想什么呢?。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