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岳顧寒果然是有事相求,李旭此時心中竊喜,岳顧寒顯然是有什么事必須自己支持,不然絕不會講這么多當年的往事辛秘。
《左傳》講“將求于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李旭就怕那些無欲無求的得道高人,承天劍宗既然有求于自己,那他自然就而然就要屈居于帝王的皇權之下。
一飲一啄,無非如此。
“岳先生此言,著實落到了朝廷眼下亟待解決的一件要事上,岳先生以為川蜀之地如何?”
“川蜀天府之國,沃土千里,自古便有有‘揚一益二’之……”李旭的提問讓岳顧寒隱隱感覺到皇帝要自己為這次交易付出的代價是什么了。
川蜀之地現在是朝廷財稅所依賴的重點地區,不過塊地方可并不寧靜,北面通往關中的通道有“連云寨”這么一個江湖上樹大根深的惡獸把持,南面還面臨著南詔的威脅,至于西邊更不用了,吐蕃一直都是大虞的心腹之患。
皇帝既然提到了川蜀,而自己所付出的代價也只有武力,看來皇帝是打算用自己的武力為川蜀方面掃清障礙了。
“實不相瞞,岳先生,吐蕃的維州守將半個月前派人同劍南川西節度使李吉甫通信,想要歸附大虞,朝廷議論之后的結果便是要李吉甫尋機收復維州,為益州的百姓免去吐蕃襲擾之憂。”
長生不老有什么意思?到最后也是鏡中花,水中月。若是能夠拿下維州一可以為四川盆地掃清來自吐蕃方面的威脅,二來可以降低魚輔國掃清回鶻對朝局帶來的影響。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當務之急還是要把維州的事情解決好。
“那草民又能為朝廷做什么呢?”
岳顧寒已經隱隱猜到了李旭所思所想,不過他還是要從皇帝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才行。
“朕想要岳先生尋機刺殺吐蕃贊普朗達瑪。”
岳顧寒聞言皺起了眉頭,他的確是有求于朝廷,不過刺殺贊普還是超過了他的想象。自古以來便有不少刺客為了政治上的目的去行刺,不過效果未必會有多好。
就比如刺殺大虞皇帝李旭來,先不闖入宮中在一眾高手的保護下刺殺皇帝有多難,即便是完成了,最后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結果。大虞皇室有那么多姓李的,今天殺個李九日,明天他們還能再捧出來一個李十日,李廿日之類的。
殺了朗達瑪就能保證維州沒問題嗎?岳顧寒是看不出這里面的因果關系。
“吐蕃贊普著手滅佛,和不少高手都鬧翻了,不過畢竟也是一國之主,要在重重包圍之中刺殺他,實在是艱難。”岳顧寒接著話鋒一轉:“若是陛下能允諾草民一件事,刺殺朗達瑪也不是不行。”
岳顧寒也不在乎那么多,他對自己的武力有著絕對的自信,天底下沒有任何人能躲過自己的劍鋒,不過既然皇帝開價如此,那么岳先生自然也要讓李旭出點血才行。
“好,朕再請岳先生務必在半年之內送朗達瑪歸西。”李旭也很清楚殺掉一個贊普未必就會讓吐蕃徹底分崩離析,不過如果朗達瑪的死會讓吐蕃陷入內戰之中,那就為大虞爭取到了寶貴的發展時機。
“半年就半年,不過草民也有一事相求,萬望陛下成。陛下可知道洛水?”
岳顧寒痛快地答應了下來,殺一個贊普對于他而言并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既然皇帝求自己去殺贊普,那自己就殺好了。
只要皇帝能答應自己的要求就行。
洛水?李旭一聽這個詞就知道岳顧寒求自己得事情究竟是什么了。
如果天底下有什么河流最具備神秘色彩的話,那便是黃河和洛河了。相傳伏羲執政之時,黃河之中出現了“河圖”,而洛河之中出現了“洛書”,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推衍出了八卦。
這也就是《易經》所的“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岳顧寒此人嘴上著怕得不行,內心里還是想成仙,這個洛字多半還是應在洛水上。
“洛水我怎么會不知道?東都洛陽,天下之中,這有什么……”
岳顧寒搖了搖頭:“陛下,草民所指的并非成周的那個洛,而是雒。”
著岳顧寒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寫了一個雒字。
李旭看到這里搖了搖頭,自己身為帝王,對于天下的地理形勢自然是了如指掌,岳顧寒寫得這個雒字一出來,就自然知道岳顧寒所指多半是川蜀一代的雒縣。
雒縣是古縣,自秦漢時期便有雒縣,在四川梓潼一代,是關中前往巴蜀的重要通道,其得名是因為有一條雒水流過,故而稱之為雒縣。
“草民遍查古書,發現‘河出圖,洛出書。’的雒在古書中作‘雒’,因而我斷定,當年神龜負洛書而出的雒水并非是洛陽邊上的洛河,應當是益州的雒水。”
李旭聽完心里卻是搖頭,岳顧寒這樣的考證完就是胡來。自己穿來之后正經跟著文元恒這樣的儒學大家學習,對于河圖洛書的典故自然了然于心。
“河出圖,洛出書。”在古書上的確作“河出圖,雒出書。”不過這個雒來就是指的洛陽的洛。洛陽古稱雒陽,洛水的原名就是雒水。自商周到先秦,洛陽的名字就是雒陽。
后來始皇帝揮劍決浮云一掃**,按照五行生克五德學,認為秦為水德,所以便把雒陽改為洛陽。秦亡之后是漢,漢為火德,于是又把洛陽改回雒陽。
最后到了三國時期曹丕篡漢,魏以土德,取“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之意,又把雒陽改成雒陽,曹植還寫了一首《洛神賦》,洛陽這名字也就一直用到了現在。
之所以洛陽的“洛”如此重要,被歷朝帝王改來改去,歸根結底還是出在河圖洛書上。因為河圖洛書的緣故,黃河與洛河自然便具備了一種神秘的色彩。黃河綿延千里不提,自從周武王命令周公營建成周之后,洛陽作為周公欽定的“天下之中”又增加了很強的神秘色彩。
所以才有了一個字改來改去的事情,可不管怎么改,河圖洛書的洛都是洛陽的這條洛水,巴蜀之地的那條雒水雖然同名,然而肯定不是河圖洛書的洛水。
岳顧寒看著古書隨便拍腦門實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鬧了這么一個笑話。
不過李旭并不準備向岳顧寒點出這里面的門道,因為自己還要用這位承天劍宗去刺殺吐蕃贊普,如果一席話將河圖洛書的來由講清楚,那岳顧寒不想在益州那邊折騰什么,到時候請誰去刺殺朗達瑪?
事情的來面貌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事情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李旭決定繼續聽下去。
“我之所以斷定洛書的雒在益州,實在是因為我根據道圣的行蹤傳聞,發現了他的活動規律。”
根據岳顧寒的法,自從當年地宮之行后,他就一直都關注著道圣無銘的行蹤,每一條關于道圣在哪里出現的傳聞他都要仔細研勘一番。
經過了這么些年的研究,他發現道圣雖然行蹤詭秘滿世界亂串,不過有幾個地方他每年都會出現至少一次。
其中就包括了益州的雒縣、洛陽和會稽這三處地方關于道圣行蹤的傳聞,如果算上渤海國地宮那樣不為人知的落腳點,這樣綜合來看,道圣似乎并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瘋瘋癲癲,他行事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
岳顧寒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之后,就愈發不能克制探索這些地方的渴望,他堅信這些地方附近很可能都有類似渤海國地宮之類的遺跡,岳顧寒希望可以打開那些遺跡,探索道圣長生之謎。
他向李旭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朝廷可以征發人力為他探索雒縣附近的大山。
畢竟就算他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可能深入那么廣闊的區域內找出可能存在的遺跡,只有寄希望于朝廷出動人力和物力幫助他來完成。
繞來繞去,最終還是和川蜀之地干上了。
李旭忽然感覺到了命運的嘲諷,自己找來岳顧寒的原因便是為了川蜀之地的安寧,而岳顧寒來找自己卻是要利用川蜀的民力尋找那處地宮,一切最終都應在了川蜀上,實在是一種讓人性情復雜的巧合。
“這件事,朕可以應允岳先生。”李旭點了點頭,現在的劍南西川節度使李吉甫隱隱已經成為自己最仰仗的外臣,由他來主持對雒縣的探索正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
“不過岳先生最好能早點刺殺朗達瑪,朗達瑪一日不死,維州一日不歸附大虞,川蜀之地就是兵連禍結不得安寧,就是朕想幫岳先生召集民力也召集不到啊。”
既然岳顧寒肯吃下這個魚餌,那么李旭也就可以將維州吃下肚中,對于皇帝來,維州絕不僅僅是為肥沃的巴蜀盆地解決西面的軍事威脅那么簡單。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