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要喬裝打扮來尋太平道的晦氣,我閑得行不行?
岳顧寒的問題讓李旭感覺到十分奇怪。太平道是出了名的邪教,天天琢磨著造反鬧事,自己身為皇帝,出手鏟他們個據點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在宮中翻太祖皇帝的手記,他對太平道的《黃天**》十分贊賞,我便挺好奇這門功夫的。后來接了提點刑獄使司的秘報,這里是太平道的一個據點,就過來探上一探,希望能夠一窺《黃天**的》奧妙之處。”
岳顧寒聽到這里,似乎想起了什么。
“我記得書上什么白龍魚服,見困豫且。”岳顧寒開始賣弄胸中來便不多的文墨:“陛下這樣溜出宮來,還是很危險的。”
這白玉京中,除了你要殺我,我還能遇到什么危險。
岳顧寒接著道:“其實陛下想探尋黃天**的奧妙,不必這樣,直接找我便可。我這里便有兩卷《黃天**》。陛下要看,我明日入宮送給陛下就好了。”
根據承天劍宗的解釋,他這里是有兩卷黃天**的。這門功夫據是出自上古的“太平清領書”,據傳是漢末大賢良師在深山之中得自南華仙人之手,共有上中下三冊,名為《太平要術》。因為得自南華仙人莊周,所以又叫《南華經》。
原來的“太平清領書”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演進,一步步變成現在太平道的鎮教無上寶典《黃天**》。
岳顧寒當年闖蕩江湖,第一個開刀的就是太平道、天師道這些邪教,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撕扯糾纏,兩邊也漸漸達成了妥協。
被狠削一頓的太平道偃旗息鼓,打落門牙和血吞,不再找承天劍宗報仇。
同樣的,承天劍宗也要對太平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是被太平道挑上門,那就別再到處平人家的場子。
處于弱勢一方的太平道愿意奉上《黃天**》的前兩卷和其他一些秘笈丹方,只求承天劍宗將他們放過。
其實這也是太平道的無奈之舉。
他們畢竟家大業大,到處都是人馬,岳顧寒要是鐵了心當連環殺人魔去殺人放火,他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岳顧寒呢?無兒無女,孤家寡人一個。僅有的幾個便宜徒弟,出身還非富即貴。要威脅岳顧寒,也就只有放火燒他老宅了。
無奈之下,還是大賢良師出面講數,同岳顧寒幾番見面,陳利害,終于算是將這位安穩下來。
其實太平道這也是無妄之災,岳顧寒之所以奔著他們一通爆錘,其實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所致。
承天劍宗以為一筆寫不出兩個道字,道圣也好,太平道也罷,兩者之間必然有什么淵源。
甚至太平道很有可能就是道圣留下的一手暗棋。
陰謀論入腦的頂級高手展現出的破壞力讓太平道這樣老牌的隱秘組織都高呼受不了。
大賢良師除了自認倒霉也沒別的辦法,不僅親自登門向岳顧寒講述門的來源脈絡,還將《黃天**》的前兩卷送給岳顧寒,只求息事寧人。
太平道這邊既然如此上道,岳顧寒也就不好意思再喊打喊殺,也就成了今天這個局面。
“既然如此,岳先生前幾日來這里是干嘛?”李旭好奇問道。
“拜神啊。”岳顧寒指著大殿中的蔣侯神像道:“這里很靈的。”
“可這里不是太平道經營的假廟嗎?”皇帝向承天劍宗指出,這里如果是太平道經營的秘密據點,那所謂的蔣侯也就不過是個幌子罷了,這里有什么可靈的。
“雖然是個幌子,但是真的靈啊。”承天劍宗向皇帝指出他信仰觀中不成熟的地方,效果才是最有服力的。
“岳先生去求什么?”李旭好奇問道。
皇帝十分好奇,以岳顧寒這等修為和領,外加這種天煞孤星一般的調調,怎么會去求神拜佛?
正所謂不經劫數,不問神佛。岳顧寒承天運劍,縱橫天下,又有什么要想虛無縹緲的神仙佛祖去求。
“人總歸要有些敬畏之心啊。”岳顧寒笑了笑:“功夫高,膽子。”
皇帝點了點頭,像岳顧寒這樣的陰謀論者,總是活得比別人累上很多。其實道圣到底如何,沒有必要如此苛求解開真相。
生活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刺殺朗達瑪。
“起來,岳先生準備何時動身前往吐蕃?”李旭道:“西土不寧,則寢食難安。”
虞朝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模樣,歸根結底是因為邊患。
當年關東之亂的肇因便是東北的渤海、契丹、庫莫奚三部不停地侵擾,使得朝廷在河北地區布置重兵,設立節度使總攬人事權、軍權、財權、司法權,形成了外重內輕的格局。
而節度使同江湖勢力勾結,一旦發難,則朝廷難以制馭,幾乎天下鼎變。
伴隨著關東亂起,朝廷僅剩的力量用來平叛,最終結果就是來自吐蕃、南詔的壓力驟增,最終導致隴右之地淪落胡塵。
白玉京位于關中,受到吐蕃的嚴重威脅,為了保證朝廷根所在,對河北諸藩鎮不得不采取姑息政策。
關東亂事平定,朝廷又在中原腹心之地設置藩鎮,編練重兵防備河北藩鎮。這樣一來富饒的河北與中原的賦稅都不能輸入朝廷,部用來養兵。
自從府兵制崩潰之后,虞朝的兵士基上都是雇傭兵,養兵成一年在二十四貫左右。這還不算神策軍這樣待遇更加優厚的禁軍。
朝廷一年的歲入只有六百萬貫左右,這些錢就算是部用來養兵,也不過二十五萬人。現在僅僅在冊的神策軍便有十余萬人之多。
這還不算鳳翔、劍南西川這樣地方的邊兵。朝廷一年的收入,九成都用來養兵,這都是外敵威脅所致。
而為了養兵,朝廷又必須加速剝削農,自然而然的加劇土地兼并。
岳顧寒去刺殺朗達瑪一旦成功,不僅收復維州變得更加可行。如果最終導致吐蕃內亂,整個大局都會得以改觀。
一柄劍有的時候勝過千軍萬馬,李旭實在是對岳顧寒寄托了厚望。
“哦,我聽杜停杯已經應下了此事。等他到了京中,我們商議過之后,動手才好。”岳顧寒看著李旭。
其實岳顧寒并不覺得李旭請了自己再去找杜停杯有什么問題。江湖上雖然有一事不煩二主的規矩,但是刺殺贊普顯然不是江湖事,能有個人幫忙搭把手自然是好的。
杜停杯已經應允此事?李旭不禁喜上眉梢,大虞的江湖人士還是覺悟蠻高的嘛。
兩人又聊了一會,商定了岳顧寒明日派人將《黃天**》送進宮中的事情,這才告別而去。
岳顧寒還暗示皇帝,他愿意為皇帝認下這次挑了太平道據點的事情,但是被皇帝拒絕了。
在留下來一行“先滅太平,再滅天師,唯我摩尼,武林稱皇。”的反動標語之后,李旭便動身回宮去了。
白玉京中的皇帝和大臣并不知道,此刻鳳翔方向的烽火臺上已經燃起了狼煙,如水鐵騎過了邊界,直奔白玉京的方向而來。
山頭之上,吐蕃贊普朗達瑪騎著一匹白馬,雪白的月光照在他黑色的鐵甲上,讓他身上火紅的戰袍更加耀眼奪目。
“黨項部酋拓跋宏業、李思忠各率部千騎前來助陣。”吐蕃大相尚東贊騎著一匹黑馬跟在朗達瑪的后邊。“贊普神算,虞國精銳現在盡在河東,正是趁勢侵攻的良機。”
“韓瑞。”朗達瑪的頭盔上貼滿了金箔,像是一頭發怒的公牛。
“此人未經歷多少戰陣,初次用兵必然保守。狼煙一起,必然軍固守鳳翔城。”吐蕃贊普看著他的大相,“我要過鳳翔直逼白玉京。”。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