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明風云 正文 第五十八章 老回回

作者/為花做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靜空師太聞言,略微沉吟片刻,無奈搖頭道:“喚他進來吧!”

    高杰不待陳大可他們動作,搶先一步竄出大廳,前去引客。

    凈空師太苦笑望著高杰消失的背影,又愛又恨地道:“簡直就是個猴子!”

    剛在下首坐下的陳大可朗聲大笑道:“還是個口花花的猴子!”

    凈空師太和姚石門聞言不由得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來到大院門口,高杰看見于弘志雙手叉腰,高大魁梧的身體像堵墻似的幾乎把大門遮攔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心里暗暗感到好笑,連忙上前在他耳邊輕聲笑道:“于大哥,我能出去嗎?”

    于弘志聞聽是高杰的聲音,腦袋搖得如同撥浪鼓,一正經大聲道:“公子,外面有個危險的陌生人,你不能出去!”

    高杰使勁拍了一下他堅實的肩膀,大聲道:“好了,來人是我師父的熟人,不是危險的敵人!師父要我帶他進去!”

    于弘志聞聽是凈空師太的吩咐,碩大的身體立刻閃到門邊,不再言語,但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卻仍然警惕地盯著那個陌生人。

    高杰知道,于弘志憨厚耿直,腦子不是很好使,常常一根筋,他現在只聽三個人的話,一是神醫徐鴻儒,二是凈空師太,三就是自己這個他口中的“公子”。只是,這個聽話的級別還是有區別的,級別最高的自然是徐鴻儒,高杰排最后了。

    高杰走出院門,只見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站在丈外,他身材中等,眼窩深陷,帶點藍色的眼睛顯得很是深邃、神秘,唇上留有一撮卷曲的胡子,整個人帶著些喜氣,身著灰色長長的大衣,腳踏黑色布鞋,頭上戴了頂六棱白色圓帽,圓帽上還刺繡著精美的圖案。

    望著眼前之人這熟悉而親切的穿著裝扮,高杰驀然激動起來,快步上前,將右手手掌攤開,自然放在胸口,開口問候道:“按色倆目爾來坤!”

    那個陌生的年輕人見狀,剛開始很是驚訝,隨即面露喜色,也回禮答道:“吾爾來坤色倆目!”

    高杰前世就是回~族人,一見那人的打扮就知道他是一個回回,帶著驚喜親近,自然就用了民族的禮節和問候打招呼了。

    回族見面禮主要是道“色倆目”,阿拉伯音譯,原意為和平、平安、安寧。回族人之間用以相互祝賀和問候。其稱問詞是“按色倆目爾來坤”,意為“求真主賜你平安”,稱答詞是“吾爾來坤色倆目”,意為“也求真主賜平安予你”。這一禮俗源自阿拉伯,據宗教傳,易卜拉欣及其妻子老來得一“圣子”,天使曾預先向他“色倆目”,此后人們便仿此而行,而穆罕默德傳教時期,“色倆目”已很普遍,并被視作一種“圣行”。唐朝來華的阿拉伯、波斯人將這一禮俗帶進了中國,并成為回族先民及回族人的禮俗,一直沿襲至今。

    回族是一個外來民族,并非我國土生土長,而且相對于其他民族來,它的形成較晚,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少數民族。從歷史記載來看,回族是由域外多種民族在長期發展中逐漸融合而成的。早在唐宋時期就有大批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陸續來到中國經商貿易,他們娶了中國妻子,定居在中國。這些人成為回族的早期先民。

    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以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開始大規模的西征,先后滅掉回鶻、西遼和花剌子模,又攻陷巴格達,摧毀了阿巴斯王朝。在戰爭中,蒙古人把被俘的阿拉伯和波斯人以及中亞各族穆~斯林簽發為兵,編入到蒙古軍中以兵源,他們被稱為“回回軍”。這些的回回軍隨后參加了蒙古滅西夏、金和南宋王朝的戰爭。元朝建立后,這些回回軍由于戍邊、駐防和屯墾的需要遍布國各地,其人數約二、三百萬,隨之出現了“元時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元朝軍隊身就是由多民族組成的,各民族不同風格的武術技藝得到了互相學習、交流、充實和提高。

    查閱歷史文獻可知,構成回回軍的主要來源有兩大部分:一是西域諸地各部族首領降服時所帶來的普通軍士和有一定技能的工匠藝人;二是蒙古在西征時強征西域各族以及青壯年阿拉伯和波斯人入伍。元初時,回回軍數量極多,后在統一組織管理下屯田拓荒,從事農墾生產。這種情況一般分為兩個過程:其一為滅南宋之前,屯田是一種臨時措施,軍事性質很強,主要服務于戰爭之需;其二是元朝統一國后,把屯田作為一種制度固定下來,并且推廣到國,目的是“寓兵于農,以省糧餉”,以便解決駐軍的兵餉糧運之需。不過隨著戰事的結束,回回軍的屯墾使部分士兵逐漸脫離軍籍,慢慢地融入到當地居民中間來,形成了的“大散居、集中”的居住格局。正是由于大量的回回從軍人員的身份轉變,使得許多軍隊武藝流入民間,并逐漸傳播開來,形成具有濃郁特色的武術流派。這些武藝在穆~斯林民族之間習練和傳承,經后人長期的歸納和總結,就慢慢形成了現今的回族武術流派的雛形,因此元朝成為也是回族武術的發源期。

    在當時的戰爭條件下,穆~斯林也為中國輸入了具有中亞和西亞風格的刀劍等兵器。比如由于一些回回工匠藝人的到來。為蒙軍制造了大量的軍事器械,蒙古軍常用的環刀即是如此。《黑靼事略》中記載“環刀,效回回樣,輕便而犀利,把而扁,故運掉而易!贝诵沃七^去中原少見。其他如劍、斧、瓜錘、刀各器之名稱種類繁多,形式亦不一致?梢姰敃r各民族由于條件地位的不同,有各自的習武傳統和特點,而元朝的建立,使這種武術文化的交流加強了,回回武術便是這種交流結出的碩果。

    兩人互相見禮之后,高杰才笑呵呵道:“我叫高杰,今年十五歲,大哥怎么稱呼。!”

    那年輕人胡子微微上翹,也滿臉歡喜地道:“高杰兄弟,前幾天我和幫主一起來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你了,呵呵,我名字叫馬守應,今年二十七歲,幫里人都叫喜歡喊我老回回!對了,高杰兄弟,你怎么會知道我們回族的禮節 ?”

    高杰眼光一亮,這個馬守應可是個名人啊,他綽號&qut;老回回&qut;,陜西綏德人。他是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最早起義而又堅持到底的重要領袖之一,在回族人民反壓迫斗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這個馬守應除了是位杰出領袖之外,因為他思維縝密,善于出謀劃策、排兵布陣,是后期農民起義軍中著名的智囊和軍師。

    又結識到一位聞名后世的英雄人物,還是和自己一個民族的老回回馬守應,高杰開心不已,高杰一把拉住馬守應的手,一邊把他往院子里拉一邊笑道:“我祖上也是回族人,只是現在不敢像你那樣打扮罷了!”

    原來,在前朝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都比較高,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和其他習俗一樣,都是自由的,沒有任何限制,有著漢族服裝的,有穿阿拉伯、波斯等地樣式的,有自制的白帽、巾袍和鞋等,開始向民族服裝發展。

    但是,到了明代,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就開始受到限制,回回民族不是依據信仰習俗和祖先的服裝樣式,結合在中國居住發展的實際來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而是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強迫命令和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后,采取禁止&qut;胡服&qut;的政策,讓回族人民著漢裝,這樣,回民族開始形成的服飾習俗就不能很快得到發展,也不能受到尊重。

    所以絕大部分回民現在的穿著和漢民并無區別,而像老回回馬守應這樣穿著特色民族服飾招搖過市的,實在是難得一見。

    馬守應聞聽高杰也是回民,頓時又升起幾分親近之意。

    二人很快來到大廳之中,見到一個六旬老尼端坐主位之上,兩個三十來歲的男子分坐左右下首,一看便知都是頂尖高手。馬守應連忙松開高杰的手,恭恭敬敬地站直了身體,行了一個回族大禮道:“義幫甘肅分舵舵主馬守應見過凈空師太、見過二位大俠!”

    陳大可他們回禮后,凈空師太招呼馬守應坐在下首,贊道:“馬舵主年紀輕輕便身居義幫要位,而且穿著大膽,行事不卑不亢,真是英雄出少年!”

    馬守應面色微紅,急忙道:“守應無德無能,蒙幫主錯愛,方才惶惶居于甘肅分舵主之位,唯有鞠躬盡瘁,以死相報!”

    眾人見這個年輕人不但行動大方,而且言辭得體,暗自佩服王嘉胤眼光非凡,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膽!

    凈空師太微笑道:“馬舵主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呢?”

    馬守應起身抱拳道:“師太乃世外高人,更是我家幫主的昔日恩主,請喚在下守應即可!前幾日寨中藏兵洞寶藏之爭,我家幫主遵從師太之意,及時于騙局中抽身而退,卻并未返回幫中,而是帶著我等數人一直隱蔽在寨子周圍,以防奢、安以及殺無赦等勢力再次不甘而來,危及師太以及各位。直到今日,幫主估計危局已解,方才忐忑之下,派遣守應先行拜望師太,轉達幫主期望二十多年后再次拜見恩主的心意,請求得到師太的恩準!”

    陳大可和姚石門聞言目瞪口呆,連高杰都傻了,他們完沒想到,凈空師太竟然會是聞名天下的一代豪雄、北方第一幫義幫幫主王嘉胤的恩主,太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于田县| 海宁市| 赤峰市| 偏关县| 遵义市| 吴川市| 金门县| 大城县| 江陵县| 南皮县| 临安市| 新营市| 乐山市| 曲沃县| 澄迈县| 长子县| 钟山县| 凉山| 德阳市| 阿勒泰市| 金溪县| 象州县| 堆龙德庆县| 潮安县| 松溪县| 龙泉市| 莱西市| 德安县| 临清市| 宁德市| 招远市| 吉林市| 宿州市| 绍兴市| 时尚| 襄垣县| 镇安县| 马山县| 宁都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