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明風云 正文 四十、關于多爾袞軼事

作者/為花做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傳位之謎

    天命十一年(16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6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孤城寧遠。當時寧遠守將袁崇煥用西洋炮轟努爾哈赤的軍帳,一炮正中。努爾哈赤倒是沒被炸死在帳子里,從軍帳中被救了出來。但不久身亡。努爾哈赤一死,選誰做接班人成了當務之急。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大妃子阿巴亥生的3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照道理講,在這些人中皇太極是所有候選人最不可能繼承汗位。因為皇太極的母親來自努爾哈赤的敵對部落,皇太極的叔叔又始終在和努爾哈赤對著干,兩個部落針鋒相對。努爾哈赤留下遺言是讓多爾袞繼位,那么皇太極是怎樣在這樣的劣勢中殺出一條稱王之路的呢?

    最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曾經想讓次子代善做自己的接班人。沒成想,代善與多爾袞的媽媽年齡相仿,一來二去兩人走得比較近了。別人就跑到努爾哈赤那把這兩人給告了。努爾哈赤親自審問,兩人也承認了彼此之間的確有些交情。其實不定也只是見見面、吃吃飯而已,但在別人的添油加醋之下,整個局面變得不可收拾。這“緋聞”傳邪,逼得努爾哈赤沒法收場,只好剝奪了代善的繼承資格。這樣一來,四大貝勒中只剩兩個競爭者阿敏和莽古爾泰。

    真正把皇太極送上汗位的其實是大貝勒代善的兩個兒子。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第一,擁立誰都不能擁立多爾袞。如果沒有多爾袞的媽媽和代善傳了那段不明不白的“緋聞”,代善早已經是大汗了。對多爾袞,那是一個恨啊。第二,皇太極雖也是算不上自己人,但權勢最弱,最容易成為他們的傀儡。于是父子三人合力助皇太極繼承了汗位。

    二、生母之死

    關于多爾袞生母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書中就有不同法。

    在成書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阿巴亥被描繪成容貌艷麗,卻心懷嫉妒的人,因此屢屢引起努爾哈赤不悅。努爾哈赤令她殉死。在努爾哈赤死后,代善、皇太極等告訴阿巴亥,按照父親遺言,她必須自盡。阿巴亥只有37歲,豐姿綽約,正值盛年。基于對人生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她不愿殉死。代善、皇太極堅持必須遵從先帝遺命。阿巴亥被逼無奈隨即在辰時(早晨7—9時)自盡。但這種有意丑化阿巴亥的法,似乎有些牽強,因而有研究者推測,這部編寫于清太宗時代的《實錄》企圖隱瞞歷史上的某些真相。

    根據朝鮮史籍《春坡堂日月錄》記載,努爾哈赤臨終時,曾遺命由幼子多爾袞繼承汗位,代善為攝政。但努爾哈赤死后,代善支持皇太極登極。為確保多爾袞母親不加反對,必須逼迫其自盡。此后,關于多爾袞生母的記載,在清朝官修史書《實錄》中幾經修改。

    清朝入關后,順治帝福臨年幼,多爾袞總攝朝政,權勢達到頂點,他追謚其母為“孝烈武皇后”,并配享太廟。他還命令編寫朝歷史的史官,從《實錄》中刪除不利于其母的記載。然而,一旦多爾袞逝世,在諸王羅致他的諸多“罪狀”中,就包括篡改歷史、使其母配享太廟。隨即,“孝烈武皇后”的謚號被追奪,并重新恢復了《實錄》中已被刪除的有關阿巴亥的內容。最后,在乾隆年間編纂的《清太祖實錄》的最后定中,關于阿巴亥的死,做了新的解釋。

    三、獻出玉璽

    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為皇太極和大清朝立下了一個特殊的功勞。這一年九月,多爾袞率軍征伐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殘部。他臨之以威、施之以謀,導致林丹汗余部不戰而降,并獻出了中華帝國失蹤二百多年的“傳國玉璽”。據,這顆傳國玉璽從秦始皇之后一直傳到了元朝,具有天命所歸的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多爾袞得到這顆傳國玉璽并獻給皇太極,皇太極受大家的擁戴,登上了大清帝國的皇帝寶座。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多爾袞才被推到了皇太極死后至關重要的十字路口上。

    四、賜死豪格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一日,在多爾袞即將出征大明前夕,豪格的一個親信部下,出面檢舉豪格“悖亂”。處理的結果是,幾位忠實于豪格的部下被殺死,豪格人被廢為庶人。這是一個奇怪的、完狗屁不通的判決。三年后,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已經牢牢掌控了大權的多爾袞再次起用豪格,命他率軍前去對付張獻忠。順治五年二月初三日,豪格在把這位令四川人聞之色變的“大西皇帝”殺死后,凱旋回京。一個月以后,為他慶功的熱乎勁兒還沒有完過去,豪格便又一次獲罪被幽禁起來。這一次,他的罪名真的稱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不久,時年四十歲的豪格在幽禁中無疾而終。有人認為,他是被受過專門訓練、具有高度技巧的大明錦衣衛留用人員奉命殺死的。死后,檢查不出任何致死的原因。這可能是福臨皇帝痛恨多爾袞的原因之一,多爾袞的身后亦由此注定。

    五、太后下嫁

    孝莊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爾袞,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在史學界是爭論的焦點問題。

    持下嫁專家的理由:

    1.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無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兒子的

    地位,如果太后沒有下嫁,她和皇室親王貝勒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卻得到他們的默認。”

    .據朝鮮史料記載,順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朝鮮國王看見書中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便問“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此何舉措?”清朝來使答曰:“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云。”右議鄭太和:“敕中雖無此語,似是已為太上矣。”朝鮮國王也:“然

    3.明朝遺臣張煌言的詩詞。則二帝矣。”這里明朝鮮君臣也發現所謂“皇父”的奧秘。無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4.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文皇后病重留下遺囑,這種作法是違背清朝帝后喪葬制度的,可見她有難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靈樞停放在東陵,雍正時才葬入昭西陵地宮。

    持未嫁的專家認為:

    1.孝莊文皇后在順治時已貴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會死后葬入皇陵了。

    .順治詔書子虛烏有。

    3.張煌言之詩不可信,有的著名清史學家認為,張煌言對清廷懷有成見,其詩不能作為史實根據。

    4.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終承認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對其尊崇備致,歌功頌德,祭禮有加。所以“太后下嫁”之案根不存在。

    5.“慈寧宮里爛盈門”之句太后大婚時慈寧宮內外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但據《清實錄》載,孝莊文皇后是在順治十年慈寧宮修葺之后才搬進去的,所以大辦婚事必得在順治十年(1653年)之后,但多爾袞已于順治七年(1649年)十二月病死,可見“太后下嫁”之不可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曲阳县| 阿合奇县| 旬阳县| 吉林省| 黄梅县| 长武县| 蒲城县| 增城市| 云梦县| 静安区| 深圳市| 武冈市| 南阳市| 彰武县| 西乌| 彩票| 尼玛县| 清新县| 许昌县| 泰顺县| 宝应县| 兴和县| 白河县| 六安市| 安宁市| 阳江市| 三明市| 自治县| 东阿县| 宁晋县| 湘乡市| 琼结县| 报价| 邵武市| 洪江市| 荔波县| 深泽县| 呼和浩特市| 兖州市|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