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明風云 正文 五十、湯若望

作者/為花做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湯若望,字&qut;道未&qut;出典于《孟子》的&qut;望道而未見之&qut;,德國人,神圣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逝世后安葬于北京利馬竇墓左側,康熙朝封為&qut;光祿大夫&qut;,官至一品(一級正品)。在科隆有故居,塑有雕像。在意大利耶穌會檔案館有他大量資料。

    湯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中國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他以虔誠的信仰,淵博的知識,出眾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華4余年,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后最重要的耶穌會士之一。

    他繼承了利氏通過科學傳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歷法修訂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貢獻,中國今天的農歷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歷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qut;現代農歷&qut;。他還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緣起》等宗教著述。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學東漸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滅的成績。

    從總的趨勢看,一3年代,湯若望研究是一個重要的時期,8年代發表的一有關湯若望的論述具有啟迪思維的作用,是需要進行更深入細致的和面的研究。

    湯若望159年出生于德國科隆,就讀于耶穌會所創辦的著名的三王冕中學。這個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把培養學生虔誠善良的人生操守視為主要目標。聰明好學的湯若望學習成績優秀。

    167年,科隆城內流行瘟疫,三王冕中學被迫停辦。16歲的湯若望被當地耶穌會教區推薦到羅馬德意志學院學習。

    161年,他學完了哲學、古典文學、數理天文學等部課程,特別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顯示出他具有很大潛力和才華。他就是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伽利略的望遠鏡,并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

    1611年1月,湯若望加入了耶穌會,宣誓終生安貧、貞潔、服從。隨后,搬到了羅馬耶穌的圣·安德烈奧修道院,當一名見習修士,接受嚴格的修士訓練。并加入了靈采研究院,探索著不斷發展著的新科學,尤其是天文學和數學。

    安德烈奧修道院有一個圖書館,館里藏著許多經過印刷,裝訂成冊的海外耶穌會士寫給總會的年報、報告、信函。

    湯若望經常到圖書館翻閱這些材料。早期傳教士在東方在中國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讓他激動不已。他欽佩利瑪竇在中國采取的適應中國文化習俗的,所謂&qut;合儒&qut;的傳教策略,竭力把天主教義與中國的儒家文化相結合。當他聽利瑪竇神父以其數學天文學的智慧,驚倒了中國人,并且受到皇帝的優禮和敬重,為上帝的教會開拓了新的、非常大的信仰領域時,他為西方的數理天文這在中國獲得這樣的價值而欣喜若狂。

    1613年1月,他進入了羅馬學院。開始了為期四年的神學和數學研究。羅馬學院是羅耀拉于1551年創辦的,雖是一所&qut;基督精神的神學院&qut;,該學院的課程設置除宗教內容外,還有數學、天文學、地理學、機械力學、化學等科目。

    伽利略也擔任過該院的教師,他曾在學院的報告廳里展示過經他改良后的望遠鏡,受到熱烈歡迎和欽佩。湯若望都聽過他的演講,對伽利略的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1617年,他以最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在羅馬學院的學業,晉升為神父。1618年4月16日,在金尼閣的帶領下,湯若望、鄧玉函、羅雅谷等名傳教士,以葡萄牙政府的名義派遣,從里斯啟航東渡。

    1619年7月15日,湯若望和他的教友們抵達了澳門,被安置在圣·保祿學院里。傳教士們一踏上中國土地,便開始精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話為目標。這些西方修士入鄉隨俗,脫下僧袍,換上儒服,住進中式房屋,并潛心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過程中,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讀漢文典籍的西方傳教士,自然贏得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從而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這就是利瑪竇開創的&qut;合儒超儒&qut;的傳教策略。但有些狂熱的傳教士們,認為利瑪竇過于遷就中國人,影響了天主教的&qut;純正性&qut;,發展教徒速度太慢。在利瑪竇去世之后,開始改變利氏的傳教路線,采取激進式的傳教方式,堅決排斥儒家思想,嚴禁中國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會人士的反感與懷疑,釀成&qut;南京教案&qut;,傳教士們被驅逐,在中國內地幾乎無立足之地。

    其時正是明朝內憂外患之際,滿洲努爾哈赤的勇兵悍將&qut;非火器戰車不可御之&qut;。朝廷派人到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大炮。滯留澳門的傳教士們以軍事專家的面目,跟著大炮隨行,得以進入內地。

    16年夏天,湯若望換上了中國人的服裝,把的德文姓名&qut;亞當&qut;改為發音相近的&qut;湯&qut;。”約翰&qut;改為&qut;若望&qut;,正式取名湯若望,字&qut;道未&qut;出典于《孟子》的&qut;望道而未見之&qut;取道北上。

    163年1月5日到達北京。湯若望到北京后,仿效當年的利瑪竇,將他從歐洲帶來的數理天算書籍列好目錄,呈送朝廷。又將帶來的科學儀器在住所內一一陳列,請中國官員們前來參觀。湯若望以他的數理天文學知識得到朝廷官員們的賞識。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預測了163年1月8日出現的月食。

    164年9月,他又準確地預測了月食。還用了一種羅馬關于月食計算的方法,計算了北京子午圈與羅馬子午圈的距離。為此,他寫了兩篇關于日食的論文,印刷分贈給各官員并送呈給朝廷。

    中國傳教會給他的任務是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字與儒家學,數理天文學以及傳教工作只是附帶的。他在北京見習了四年,在欽天監官員李祖白的幫助下,用中文寫了一介紹伽利略望遠鏡的《遠鏡》,第一個將歐洲的最新發明介紹給中國,在以后的歷法改革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67年,湯若望被派到西安接替金尼閣的傳教工作。他在西安城內建立了一座教堂,除了開展宗教活動外,他始終堅持科學研究。他研究了從西安通向中亞、中東和歐洲的交通道路問題。為此,他不斷向過往商人、到北京向中國朝廷進貢的附件國的使團,打聽和記錄他們行走的路線,經過的國名、地名、驛站名以及來往商品的名稱、貿易狀況等等。他據此寫山詳細的研究報名,寄往歐洲。他還花了不少時間考察了歐洲長期爭論不休的契丹(Catha,Khitn)和北部中國的關系問題,理清了在中國的北部并沒有所謂契丹的地方。舊日所謂&qut;汗巴利可城&qut;是蒙古語對北京的稱謂。在地圖上應置于北緯4度,而竟置于5度以上,位置太靠北了。他這些觀點和利瑪竇是一致的。

    169年《遠鏡》刊印。成為傳播光學和望遠鏡制造技術的奠基性著作,對后世有重要影響。

    163(崇禎三年),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回京供職于欽天監,譯著歷書,推步天文,制作儀器。同時,利用向太監講解天文的機會,在宮中傳播天主教,受洗入教的有御馬監太監龐天壽等。湯若望在歷局期間,還同中國學者合作翻譯了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Gergius Agrila)于155年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采、冶金技術的巨著&qut;礦冶書&qut;(Dere Metallia Libri XII),中譯定名為&qut;坤輿格致&qut;。

    1634(崇禎七年),協助徐光啟、李天經編成《崇禎歷書》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戰炮,并口述有關大炮冶鑄、制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配制、炮彈制造等原理和技術,由焦勖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為當時介紹西洋火槍技術的權威著作。

    1636(崇禎九年),湯奉旨設廠鑄炮,兩年中鑄造大炮門。

    1638年,為謀取天主教在各省的合法地位,奏請崇禎賜&qut;欽褒天學&qut;四字,制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懸掛。

    1644(清朝順治元年),清軍進入北京,明亡。湯若望以其天文歷法方面的學識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護,受命繼續修正歷法。

    湯若望多次向新統治者力陳新歷之長,并適時進獻了新制的輿地屏圖和渾天儀、地平晷、望遠鏡等儀器,而且用西洋新法準確預測了1644(清朝順治元年)農歷八月初一丙辰日食時,初虧、食甚、復圓的時刻,終于服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決定從順治二年開始,將其參與編纂的新歷頒行天下。他用西法修訂的歷書(就是《崇禎歷書》的刪節版)被清廷定名《時憲歷》,頒行天下。

    順治元年十一月,命掌欽天監事。次年,他將《崇禎歷書》壓縮成《西洋新法歷書》一百零三卷,進呈攝政王多爾袞,封太常寺少卿。

    順治七年,清政府賜地在宣武門內原天主堂側重建教堂。湯若望將利馬竇建的一座經堂擴大,建成了北京城內的第一座大教堂(南堂),此處成為湯若望等神父的起居地。湯若望工作的地點則是在北京建國門附近的古觀象臺。在古觀象臺工作的傳教士有5多人,湯若望是其中最主要的傳教士,還擔任臺長,即欽天監監正。

    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后,湯若望經常出入宮廷,對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順治帝臨終議立嗣皇,曾征求湯若望意見。當時順治帝因得天花,而當時朝廷中只有湯若望一人知道天花如果流行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于是他就一定要找一位得過天花的皇子來繼王位,于是便有了后來的康熙大帝。

    中西歷法之爭,由來已久,吳明煊早在順治十六年便上疏舉報湯若望天算錯誤,結果反落了個&qut;詐不以實&qut;的罪名,險些被判了死刑。順治十五年(1658)湯若望受一品封典,耶穌會傳教士影響因而擴大,一時各地教徒增至十萬人,終于引起沖突。康熙三年(1664),楊光先復上《請誅邪教狀》,經議政王會議,翌年以數條罪名判處湯若望等人凌遲處斬。楊光先言湯若望等傳教士有罪三條:潛謀造反;邪惑眾;歷法荒謬。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清廷&qut;會審湯若望,以及欽天監官員,翌年三月十六日,廷議將欽天監監正湯若望,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弘量,歷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等皆凌遲處死。已故劉有慶子劉必遠,賈良琦子賈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實,湯若望義子潘盡孝俱斬立決。&qut;

    后因京師地震,湯若望遇赦,只殺了李祖白等5名欽天監官員。”時憲歷&qut;亦遭廢止。楊光先乃出任欽天監正,吳明煊(明炫之弟)為監副。”復用大統舊術&qut;。行之數年,誤差日大。持新法之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等與持舊法之楊光先等交爭不已,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特派員察勘兩造實際觀測,證明新法優于舊法。楊光先被革職,任南懷仁為欽天監副,于康熙九年(167)復行時憲歷。經過這場斗爭,新法終于戰勝舊法。

    1666年8月15日(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湯若望病死于寓所。1669年(康熙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又發布了對湯若望的祭文:&qut;皇帝諭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級又加一級,掌欽天監印務事,故湯若望之靈曰: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恤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湯若望,來自西域,曉習天文,特畀象歷之司,爰錫通微教師之號。遽爾長逝,朕用悼焉。特加因恤,遣官致祭。嗚呼,聿垂不朽之榮,庶享匪躬之報。爾有所知,尚克歆享。&qut;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佳木斯市| 寿宁县| 唐河县| 德化县| 夏河县| 绥滨县| 织金县| 九龙城区| 海阳市| 和田市| 镇江市| 巴中市| 武胜县| 祁东县| 石门县| 丽水市| 宁化县| 胶州市| 陈巴尔虎旗| 山阴县| 彭阳县| 西林县| 绿春县| 江津市| 乌鲁木齐县| 延吉市| 高陵县| 凭祥市| 柳林县| 三原县| 鄂州市| 龙里县| 武功县| 丰顺县| 南投县| 静安区| 兴仁县| 临朐县| 通海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