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洗澡,首先要明白何謂古人沐浴?與今日通常所的洗澡有什么區別?東漢許慎《文解字》云:沐,濯發也。 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
翻成現代語言,沐浴指的是洗頭和洗身,洗澡指的是洗足和洗手。舉個例子來,在先秦時代,男人服侍一個女子洗澡,不過是一份普通服務生的工作,而在現代,你給女孩洗澡,那就是流氓了。
古人重禮,上之王公士大夫,下至庶民黔首,無不重視沐浴禮儀。先秦時代的浴室叫做“湢”。據傳是上古高辛氏所創。王公,士大夫每逢祭祖之類的大典,必先沐浴凈身,禁食葷腥,表示內心潔凈虔誠,稱之戒,亦稱齋戒。當然這里的禁食葷腥不是不能吃葷,而是指的不能吃蔥姜蒜之類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在禮這方面,做得最好的當然就是孔圣人了。史書記載“孔子沐浴而朝”,而且《禮記·儒行》云:“儒有澡身而浴德” 。“儒”在甲骨文里從“雨”,從“大”,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國家制度上,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以王畿以內的供沐浴的封邑,就叫做“湯沐邑”。《禮儀·王制》云:“方伯為朝天子,皆又湯沐之邑于天子之縣內。”諸侯要再專供沐浴的封邑先洗頭洗澡,然后才能去朝見天子,沐浴潔身以示對天子的尊重。
至于庶民們,自然沒有那么多講究了,想洗就只能去河里。還有幾個特定狂歡日子。例如農歷三月三的“上巳節”。古人在這一天為了祓禊驅災,招魂解神,高禖祈子,必成群結隊去往河邊沐浴,從醫學的角度來,陽春三月泡個澡,對人體也是有好處的。
此外,五月五,也是藥浴的好日子。古人稱沐浴溫水為“湯”。所謂五月蘭湯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蘭,香草名,又稱商,包括蘭草(亦常簡稱&qut;蘭&qut;)、澤蘭(亦稱&qut;蘭香&qut;、&qut;水香&qut;),并非指今日的蘭花。 《神農農草經》有云“蘭入藥,四五月采,辟不詳,故齊(齋)以事大神也” 。在五月端午這一日用蘭湯沐浴,自然可以拔除不祥,去病防身。浴蘭之浴,延至唐宋,寢為盛事,并號端午為浴蘭節。《夢梁錄》曰:“五日重五節,又曰浴蘭令節”。東坡居士《浣溪沙》詞: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還有一位南宋詞人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
當然用蘭湯沐浴,并不是都是有兩宋詞人的那么美好意境的。回先秦。《韓非子·內儲下》記載“燕人李季好遠出,其妻私有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內中,妻患之。其室婦曰:‘令公子裸而解發,直出門,吾屬佯不見也。’于是公子從其計,疾走出門。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無有。’季曰:‘吾見鬼乎?’婦人曰:‘然’。‘為之奈何’?曰:‘取五牲之矢浴之’。季曰:‘諾’。乃浴以矢。一曰“浴以蘭湯”。
天可憐見,李季當了活王八,還以為見鬼,要洗澡辟邪。可見女人自古以來皆惡毒。因此“蘭湯”日后也借指女人、尤其是美女用過的洗澡水。
當時的齊國還有發生在浴池里的謀殺案,受害者還是當時齊王。《左傳》記載:“夏,五月公(齊懿公,名商人,桓公之子)游于申池”。之后就被他的兩個手下被殺于池畔竹林之中。這段歷史故事可謂綜合了各種戲劇元素,竹林打斗,恩怨情仇,陰謀背叛等等,其中隨便挑出一段,就可以養活張馮陳三大導演一輩子了。
與先秦差不多同時期的希臘諸城邦,也有沐浴的風俗,講究的是有客自遠方來,主人必讓自家妻女侍奉貴客沐浴,洗的是玫瑰浴,抹得是橄欖油。而且當地風俗,圣女初夜多在神廟之旁,適逢客至,予女一金幣,并耳邊敬神一類話語,則可攜彼處子,蘭湯沐浴,然后進行愛的獻祭。(熊強烈要求發明時光機,目的地,除了生下來就要冷水浴的斯巴達,雅典任何一城邦,偶都愿意去)。
略談完先秦,再到秦漢魏晉南北朝。秦有著名的阿房宮,驪山湯。怎么個豪華,可以去具體參看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到了漢代,“漢律:吏五日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通鑒》胡注:漢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漢皇每五日給官吏放假一天,讓他們回家去洗澡浣衣,并作為法定的假日固定下來,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沐浴為理由而制定的假日,足見漢代非常重視儀容。此法到了唐代,才改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叫作:“休浣”。俗以每月上旬、中旬、下旬為上瀚、中瀚、下瀚,瀚即浣的異體字,意是洗濯,大概因為十天一浣的緣故,浣又有了一種計時的意義,一浣為十天,所以唐代制度十天一休沐有休浣之名。 其實據人考證,漢代官員多在館署內工作,平常是不回家的,五天放回家洗一次澡,很正常。而唐朝,官員平常過的是上下班的日子,能夠回家,所以才會改周末休息為每月三次例假。
漢代最有名的洗澡偷窺事件,可以參看以下韓偓《詠浴》
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教移蘭燭頻羞影,自試香湯更怕深。
初似洗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
這首詩的是漢成帝與趙合德的故事。故事身并沒有什么,這種東方式的,含蓄,清新,雋永的愛情故事,比之西方蠻夷那種純粹的SEX,不知高出多少倍。故圣人云&qut;夫AV之道,西洋不如東瀛,東瀛不如香江,而香江諸士大夫,能執此道之旌旄者,唯王晶一人耳。惜王君久不出片矣,噫!,斯人不出,其如天下蒼生何&qut;?
言歸正傳,再看看當時的西方羅馬。羅馬人喜歡洗澡,那是出了名的,不多展開。不過也有一種看法,羅馬滅亡,有沐浴而導致的人口數量下降,是一重大原因。原理在于過多熱水浴,會導致人體睪丸機能受損(因為睪丸溫度通常是低于人體正常體溫的),進而導致精子活力下降,影響下一代誕生。的簡明一點,煮熟的雞蛋是孵不出雞的。(這段科普文字,熊是特意寫給幾位版主看的,以后泡湯三溫暖一定記得叫上偶這個保健大夫,不然熟了的話,別人是救不了你的)。
接下來就該到:&qut;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qut;的兩晉南北朝了。這個時代,多得是特立獨行的另類人群。有&qut;澡刷不謹,浣沐失時&qut;的卞彬,也有成天不停地洗浴,被稱為&qut;水淫&qut;的何佟之。據吾友押沙龍考證,所謂桓溫浴后,多喜穿著舊衣,是因為魏晉時人多服食五石散,導致皮膚敏感的緣故。開了,是藥物使人體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并伴有致幻癥狀,從而使人產生錯覺,自我感覺皮膚好似有一種游走感,這就是道友們通常所的---螞蟻上樹。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佛教逐漸興盛,佛教節日之中有一就叫做&qut;浴佛節&qut;,傳農歷四月八是佛陀的生日。所以佛教徒講究在這一天以香湯浴佛,齋僧,以表生清凈心,蕩去昏沈之業。土的道教一看情形不好,洋和尚要搶班奪權。于是提出道家養生術,也提倡洗澡,而且是干洗導引最好,類似現代按摩術。從眼口鼻到四肢軀干面按摩。而且佛們提倡四月八一日,道家干脆提出年十二個月都有良辰吉日可以進行干洗。比如,正月十日,沐浴,令人齒堅。然后就是二月怎樣,三月,四月以此類推。最靈驗的是最后十二月十三日,沐浴,得玉女侍房。熊試過,百試百靈。寒冬臘月,半夜沐浴,到時一定感冒,必上醫院,然后有沒有九天玄女下界護持是不敢,但是肯定有護士姐姐給你打針,送藥。到時裝可愛也好,扮成熟也罷,夜勤病棟,看各人的造化。
緊跟南北朝的隋唐時代,官家最愛洗的是溫泉浴,其中最出名當屬華清池。經過歷代唐王的反復擴建,到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華清池分為九龍湯和芙蓉池,九龍湯專供皇帝御洗,芙蓉池專供楊貴妃沐浴,后來亦稱為&qut;貴妃池&qut;,并設溫泉監掌湯池官禁之事。當之無愧的成為天下第一名湯。唐玄宗和楊玉環是如何鴛鴦戲水的?詳情參見白樂天的《長恨歌》。就不多了。當時的歐洲。基督教控制下的歐洲,一切按照基督教義,用中國話&qut;存天理,去人欲&qut;。神父修女們基上是不洗澡的,而且是不洗,是容易成為圣人。直到十字軍從拜占庭東征歸來,古羅馬的沐浴文化才再一次風靡歐洲,不過那時的公共浴室,大多都是紅燈區。
話分兩頭,五代殘唐一過,就是宋朝。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商業經濟繁榮,城市中出現公共澡堂,當時稱為民湯。而一般人家建房都設有浴室,沐浴就更為普及,就連客人遠道而來,主人相迎也要先設香湯給客人沐浴,再擺筵席招待,名曰洗塵。文人士大夫更是酷好沐浴,這在文人筆記中多有記錄。蘇軾就喜好上公共浴堂沐浴,專門寫了二首《如夢令》詞記述他沐浴的感受。其一云:
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來無垢。
其二云:
自凈方能凈彼,我自汗流呵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
當然有喜歡洗的,也有不喜歡的,比如大奸似忠的王安石。不好洗沐,身上長虱就是他做政治秀的一大表現。要不是此人妄變祖宗成法,挑起數十年的新舊黨爭,消耗了宋朝元氣。哪有后來靖康之變。再往后數百年,蒙古一來,東方文明固然淪陷,民無心洗澡之外,西方也好不到哪去,蒙古人帶來了黑死病,西方人認為洗澡時毛孔打開,容易致病,于是開始民性的禁浴。整個東西方文明世界沉浸在一片游牧民族的膻腥氣味之中。到蒙元,唯一值得提提的是,在四川釣魚城下受了重傷的蒙哥,最后死于重慶北溫泉(現溫泉寺)內。無獨有偶,他之后幾百年的后金努爾哈赤同志,好像也是受了炮傷,最后死在溫泉療養圣地。
蒙古時間不長,明朝興起,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市民階層的逐漸壯大,各種服務行業也日漸興盛,城市中普遍出現&qut;混堂&qut;,據是朱元璋為修建南京城的數十萬農民工而創。以字面意義來,大概是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貴賤。”混&qut;而洗之的意思,不管什么樣的人,只要交上錢,就可入得浴池泡澡。當時得人們對沐浴較之以往更加講究,明人屠畯曾將&qut;澡身&qut;與&qut;賞古玩&qut;、&qut;褻名香&qut;、&qut;誦明言&qut;相提并論,視為一種精神享受。笑話自然也有不少。
明人豫章醉月子選輯的《精選稚笑》中有一則混堂笑話云:
義官奔走汗甚,因就混堂浴,浴畢而起,大衣衣已被人偷去,正喧嚷間,主人誚其圖賴,義官憤甚,乃戴紗帽著靴,以帶系赤身,謂眾人曰:&qut;難道我是這等來的。&qut;
澡堂浴室這一行業,從宋代開始被稱作香水行,門前多懸掛一壺為標志,到了清代改作紅燈籠。清代以揚州浴室最為有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