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側(cè)頭問魏良卿道:“這粆圖是什么來頭?”
魏良卿大搖其頭,撇撇嘴道:“俺管他是誰,不過看他倒像有點氣力的模樣,找機會和他比試比試還不錯!”
高杰無語,一旁的魏良月白了哥哥一眼道:“你知道他是誰才真是怪了,一天到晚只知道練武、種田,根不讀書,看我告訴叔父好好教訓你!”
魏良卿只是嘿嘿憨笑,卻不敢還嘴,魏良月哼了一聲,放過了他,對高杰輕聲道:“蒙古大汗林丹汗只有一個親弟弟,便是這位粆圖臺吉,據(jù)他性情暴烈,嗜殺成性,乃是林丹汗麾下第一猛將。”
高杰沒想到魏良月這個外向的姑娘還頗有內(nèi)秀,心中對她刮目相看,不由得呆呆地盯著她一直打量。
魏良月性格爽直,但也有女人敏感細膩的特質(zhì),自然察覺了高杰的眼光,耳后有些微紅,接著道:“而那個叫什么沙爾呼什么圖的喇嘛,是去年才被林可汗賜封為國師的,據(jù)是西域教派中紅教的杰出人物,號稱蒙古第一高手,武功深不可測!”
高杰聞言,目光又轉(zhuǎn)到了那個紅袍白眉的喇嘛身上,這個老僧氣息內(nèi)斂,完感覺不到他的鋒芒,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真不會想到他會是位頂尖的武學高手。
“貴英恰臺吉是林丹汗大妹兀良哈大公主的丈夫,統(tǒng)領蒙古察哈爾部中軍萬戶,是林丹汗最為倚重的重臣;袞楚克臺吉則是林丹汗二妹泰松公主的丈夫,出生蒙古貴族,手握重兵,和粆圖一樣,也是鐵槊科諾特十蘇木之一。”魏良月望向蒙古使者就坐之處,輕言細語徐徐道來,將這蒙古來的四位使者的身份得一清二楚。
魏良卿驚愕得嘴巴張得老大,眼睛瞪得溜圓,似乎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姑娘就是自己的妹子。
高杰也十分佩服魏良月的見識,道:“良月姑娘見多識廣、能文能武,真乃女中豪杰也!”
魏良月低頭不語,只是耳根子更紅了。
魏良卿拍了拍胸脯道:“俺妹子自然厲害,不過俺也不差,剛才那個起來呵斥蒙使的老頭俺就認得!”
魏良月掩嘴輕笑道:“那個炮筒子誰不識得,大名鼎鼎的給事中楊漣唄!”
楊漣,的確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官職雖,卻是東林黨中最有氣魄、最不怕死的猛士,也正是因為他,才使得東林黨在萬歷末年逐漸走上了權力的頂峰,把持了大明的內(nèi)閣及六部的主要位置。
光宗朱常洛上位、移宮案、朱由校登基等重大事件都與這個楊漣有莫大關系,可見他是個多么活躍的人物,其在東林黨中所起到的作用,比首輔劉一景、次輔葉向高等要大得多。
他雖只是個七品的給事中,但給事中這種言官又具有相當大的權力,加上這家伙看似文弱,卻看似文弱的名字,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勇士,不但朝中百官畏懼他,便是皇帝老子聽到他的聲音都有些心驚膽顫。
高杰前世便聽過此人的大名,便又深深地看了眼這個五十來歲的精明干練的老頭,這等奇葩,值得他加深印象。
突然,一陣鑼鼓喧天之后,大太監(jiān)魏忠賢大聲宣布:“奉圣上旨意,擊鞠大賽正式開始,由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王體乾、李永貞二位主持!”
因為朱由校的力邀,福王朱常洵和兒子商量了一下,便也派出四個手下參賽;而蒙古使者在草原上也好擊鞠,主動請求參加比賽,于是,來六支隊伍一下子變成了八支,規(guī)模大了,朱由校更加高興,不住地和福王父子以及魏忠賢興奮地談論著參賽的八支隊伍。
比賽第一輪采取分組賽,組中的對手兩兩對決,獲勝的四個隊伍進入第二輪,隨后便是抽簽對決,最后才是冠軍賽。
魏良卿他們四人被分在第二組的第三位,和福王衛(wèi)隊、國子監(jiān)的孫乾光隊以及內(nèi)侍隊分在一組。
高杰沒想到會和孫乾光他們分在一起,禁不住向他們坐的地方瞧了瞧,卻見孫乾光似笑非笑也向他看來,而劉玄則、葉孤煙則得意地哈哈大笑,朝高杰這邊揮舞著拳頭。
魏良卿自然也注意到這些家伙的樣子,氣得不行,高杰則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置氣,用實力話豈非更有效果?”
魏良卿聞言冷靜下來,不再去理會他們,和高杰三人開始討論戰(zhàn)術。
擊鞠場很大,因為今天以四人賽為主,所以在場中開辟出兩個四人場,兩個組可同時有一個隊伍登場,高杰他們和內(nèi)侍隊伍排在第二位登場,于是先坐在場下觀看第一位的四個隊伍的較量。
國子監(jiān)共有兩個隊伍參賽,而因為有孫乾光和趙一朗的加盟,他們這個隊伍比另外一只國子監(jiān)的隊伍要強上不少,他們的對手乃是福王衛(wèi)隊,因為對手名氣不大,而且是臨時拼湊起來參賽的,所以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國子監(jiān)的隊伍會贏下比賽,挺進第二輪。
福王衛(wèi)隊派出的是那兩個侏儒和兩個普通的侍衛(wèi)。這兩個侏儒一上場,頓時引起陣陣騷動,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形體樣貌,而是雙胞胎哥倆各騎了一頭驢子一般大的黃色矮馬,人馬一起登場,甚是般配,只是與其他選手比起來,卻顯得頗為滑稽。
孫乾光騎著一匹白色駿馬,當前而立,等待主持比賽的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王體乾拋球,他的對面,則是馬矮人更矮的雙胞胎之一,他手中拎著一個臨時弄來的長長的球杖,就像一個孩在玩大刀一般,來還有些激動緊張的孫乾光差點忍不住想要笑出來,心情也漸漸放松下來。
王體乾和魏忠賢同為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卻沒有他同皇上那般的關系,于是早早就奉了魏忠賢為主,和另外一個秉筆太監(jiān)李永貞一道成為了魏忠賢最得力的助手。既然叫秉筆太監(jiān),自然得有文化不是,魏忠賢目不識丁,所以抄抄寫寫的事情便都由這兩人包辦了,他只管像原先一樣伺候好皇上便是。因為魏忠賢喜愛擊鞠,王體乾和李永貞自然也跟著學著玩,技術雖然不咋地,但對規(guī)則卻了解得甚是透徹,于是皇上一旦舉辦擊鞠比賽,這倆人必定是裁判的不二人選。
隨著王體乾的木球高高拋起,孫乾光微微一笑,舉起球杖向半空中的木球撈取,他身高臂長,占了很大優(yōu)勢,爭到這個球應該十拿九穩(wěn)。
然而,他的球杖還未觸及木球,卻見另一根球杖早先一步,半路截胡,將木球勾走了,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那個侏儒早有計算,球一拋出,便雙足發(fā)力,從馬上離鞍騰空而起,搶在孫乾光之前將木球攔截下來,順勢擊出,交給了另外一個侏儒。
孫乾光大意之下,失了先機,有些發(fā)愣,而其身后的趙一朗、劉玄則和葉孤煙也和他一樣有些輕敵,手忙腳亂中,開局僅僅幾秒鐘就被福王衛(wèi)隊進了一球。
完被打懵了的劉玄則等人在孫乾光的召集下,聚攏在一起,稍事商量,便重新開始了比賽。由輕視變成了重視,國子監(jiān)隊果然不一樣了,很快便由孫乾光和趙一朗配合拿下一城,將比分扳平。
看臺上,天啟帝看得手舞足蹈,笑著對福王朱常洵道:“皇叔啊,看來你在洛陽也沒有把擊鞠荒廢哦!”
福王笑得肥肉亂顫,道:“那是當然,圣上了解我的愛好,要不是長胖,我還真想上場呢!這次進京因為沒有準備,除了這周大周二,其他擊鞠的好手沒有帶來,要不會更加好看!”
福王世子朱由崧則安安靜靜坐在一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球場上的比賽,似乎完沒有聽到皇上和父親的對話。
唐太宗將以前的馬披重甲慢慢取消,用快速靈活機動的輕騎兵代替了重騎兵,為擊鞠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此外,自從唐代有了完備的馬鞍馬鐙等裝備,大大提高了騎手們駕馭馬匹的能力,于是騎手們能夠穩(wěn)穩(wěn)坐在馬上完成劇烈的擊打動作,馬兒也因為沒有了重甲,可以輕松地左旋右轉(zhuǎn)。所以,擊鞠不但是項娛樂游戲,反過來還大大提高了輕騎兵的騎術,在唐代成為了重要的軍訓手段。
擊鞠場周圍有矮墻環(huán)護,以免木球滾出太遠去;球場地面雖是泥土,卻被壓制得十分平整、堅硬,平滑如鏡面一般,唐詩中曾有云:“筑場千步平如削”、“平望若砥,下看如鏡”,所以對球場的保養(yǎng)也十分的耗時耗力,好的球場要求不能有一根雜草冒出,在唐中宗景龍年間,駙馬楊慎交甚至用油澆地的方式來鋪制擊鞠場的地面,可見其維護費用有多高昂,這也是擊鞠之所以成為貴族運動的原因之一。
高杰前世基沒有關注過馬球比賽,今日親臨現(xiàn)場,舉目望去,只見在一片平坦光滑的球場上,在戰(zhàn)鼓陣陣、號角聲聲之中,四周旌旗招展,觀眾熱烈。
場上的騎手們駕馭著駿馬,手持的球杖,時而俯身掃擊、時而銜尾急追、時而旁敲側(cè)擊、時而百步穿楊,在馬上時左時右、上下翻騰,疾如流星、往來如風,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那個拳頭大的涂著紅色彩漆的鏤空木球,大家拼盡力,力求將其擊入對方的球門。
比賽緊張而激烈,觀眾們也早就一片混亂,文武百官此時哪還記得有圣上在場,盡皆起身揮舞雙拳,為場上騎手們吶喊,為漂亮的進球喝彩。看著這熱烈喧鬧的一幕,高杰恍惚間,好似回到了前世籃球、足球的賽場中一般。
在擊鞠四人賽中,兩人為前鋒,兩人為后衛(wèi)。一般來,有一人為主要的射門手,另一個前鋒,則經(jīng)常埋伏在對方的禁區(qū),伺機而動,更像一個影子殺手,要求擊球準確,主要負責組織進攻,傳球給主要的射門手得分,也可以自己射門得分;而兩個后衛(wèi)一般比較強壯,其中稍站前面一點的那個,在阻礙對方傳球的同時還要回球給隊友,所以必須攻防兼?zhèn)洌菆錾系撵`魂人物;站位最后的則是場上的組織后衛(wèi),主要通過用球桿干擾對方球員射門得分。
孫乾光這一隊和福王護衛(wèi)隊的比賽,來被認為是一場一邊倒的局面,由“京師雙驕”領隊的國子監(jiān)隊輕松擊敗倉促組隊、臨時參賽的福王護衛(wèi)隊應該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