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皇劉備 正文 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

作者/青牛道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移風易俗,非常困難。后世不說別的,只說一個禁燃煙花爆竹,且不去說它對不對。推行了多少年,大城市里面一樣有人在放,人數還不少。更不用說什么推行火葬了。農村里你就是強制性拖去火葬了,人家也會大辦喪事,然后再準備棺材,把骨灰盒放棺材里,挖個墳送上山給埋了。

    所以劉備沒想著要去強行改變,但他也做了變通。朝廷下旨奪情之后,劉備上疏表示:“漢自靈帝以來,諸侯并起,崩亂至今。幸賴天子明德,祖宗福蔭,天下州郡,又復歸漢室。唯有荊、益,孤懸在外。臣名為漢臣,份亦宗室,是以雖遭母喪,心膽俱裂。亦不敢有負陛下之隆恩,置祖宗家業于不顧也。愿在家守喪,居府治事。臣之世子,生性至孝,愿代臣至幽州,守墓三年。愿請陛下圣裁。臣泣再拜。”

    奏表到了朝廷,天子批復:“可。”

    于是中山王世子劉瑾,就代父至涿縣,結廬守墓。與此同時,劉備密信又到了劉恭處,讓他看好自己這個兒子。劉備對長子劉瑾的培養,花了很大心血,這是他未來的接班人,所以從品行,從能力,從言行,從性格等各方面,他都會去仔細觀察,然后得出結論行還是不行。

    未來的一個偌大帝國,若沒有個優秀的掌舵人,那又怎么行呢。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義?

    大戰連年,北方雖然是豐收不斷,但供應起龐大的軍隊來也有些吃力。剛好劉備決定在府中服喪治事,于是就靜下心來,決定把一些事情先放一放。而另外一些事情,則可以先行推動起來了。

    北方,百萬民夫被征發起來,開始修筑通往塞外的馳道。趁著鮮卑被漢軍一掃而空,草原勢力還沒有再度興盛的時機,漢人開始了草原大開發的瘋狂模式。

    從受降城一直到稽落山,再從稽落山到匈奴河,西海,燕然山,再到狼居胥山,馳道如同玉帶,在大草原上蜿蜒伸展。路基高高隆起于地面,道旁兩側栽滿了易活耐旱的楊樹。馳道連接了大大小小的城池。

    這些城池開始并不大,它們的主要作用,只是用來充當軍事要塞。里面會駐守一些軍隊。城池的選址都是經過朝廷精心挑選出來的。附近有大量的水源,可以放牧,也可以耕種。在糧食上盡量讓軍隊能夠自耕自足。而朝廷也會招募邊民遷徙于此,愿意來的,都會獲得大片的牧場和土地。田租、算賦都能夠根據條件來減免,最長可達五年。條件好得不得了。有些失去了土地,又活不下去的百姓,看到官府的公文,就毫不猶豫的拖家帶口,去往了新的家園。

    他們不管那里是何處,有多遠。反正只要還有漢家大旗高高飄揚,那里就是漢土。是漢土他們就不怕了。條件艱苦點沒有關系,沒有什么比起活下來,更重要了。

    土拉河和鄂爾渾河交匯的地方,修了城鄂爾渾河與色楞格河交匯的地方也修了城。最終,這些河流都匯聚在一起,翻騰奔涌著,注入了北海。

    這是蘇武曾經牧羊的地方。漢人們對這個地名并不陌生。雖然這里離家園很遠,還很冷。但大家還是被這里的景色所震撼到了。

    一望無際的湖泊,碧波涌現,湖中隱約有島忽隱忽現。天上,鷺鳥上下翻飛,水面之上,野鴨遨游,魚兒時不時躍出水面。湖邊,蘆葦成片。好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色,迷人到了極點。

    就在湖邊三角洲左側的高地那里,一座巍峨的大城拔地而起。城高五丈,周圍三十里,以巨石、三合土澆汁堆疊而成。

    正南方的城門口,鐘繇手書的鎮遠城三字,挺拔古樸,蒼勁有力。城外靠近湖邊,又有一丈許高的石碑,上書四個大字:永鎮北海。背后是孔融所撰寫的建城紀事。

    劉備決定,在他手里,北海將會逐漸納入漢朝的控制,然后慢慢徹底變成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海這里,除了天氣有點不好之外,其實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周圍土地可耕可牧。而且這么大的一片水域,光打漁就足夠養活駐守在這里的軍民了。

    至于防御方面,劉備在這里存放了足夠堅持半年的武器、糧食以及終極大殺器炸藥。真要有事,半年也足夠援軍趕到了。如果半年都堅持不了的話,他留在這里最后的手段,也會讓這里的敵人討不了好。

    西邊,圍繞著彈汗山,饒樂水,也開始了筑城工作。劉備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吞食草原,徹底把草原變成漢朝的領土。

    以前的漢人對草原不感興趣,覺得那里不能種地,氣候又不適合居住。要來無用。但劉備并不這么覺得。不過要徹底改變天下人的印象,還得慢慢來。

    青州書院的探礦大隊們,已經隨著大部隊們出發了。他們在軍隊的護送下,猶如蝗蟲一般,在偌大的草原之上瘋狂挖洞。

    又有許多醉心格物的士子被發動起來,在無數蠱惑人心的口號下,被忽悠到了大草原上去喝風吃土。研究世界的本源。

    隨著半年之后,草原之上大型露天煤礦和銅礦的先后探明發現,朝廷上下,再無一人口出怨言,抱怨劉備的一意孤行是浪費人力物力。而是出口齊贊劉備的高瞻遠矚。

    煤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古人一直在用。而自從劉備到了青州,大量使用煤來建高爐煉鋼鐵之后,煤就漸漸的開始成為了青州甚至是北方的一種重要生活物資。不但被用來冶煉,還被大規模用來取暖。

    劉備早早就考慮到了水土維持的問題。北方在經歷過戰亂之后,人口逐漸恢復增長。而這時候的人們,做飯取暖,多是外出樵采。北方的山林再多,也經不住人們的大肆砍伐。于是引入煤來取代柴火,哪怕只是用在城池之中,對于植被保護,也是一大進步。

    至于銅,漢朝乃至于華夏,從古至今,就一直是個缺銅的國度。曾幾何時,沒銅鑄錢了,只能鑄造鐵錢。而北方,極少有銅礦。直到后世清朝之時,朝廷所用鑄錢的銅,都來自云、貴、川等地。也就是現在的益州。

    而今益州被曹操所據有。人家老曹同志在那里揮著鋤頭大挖特挖,賺得盆滿缽滿。幸好東漢時期,徐州也發現了大型銅礦。不然少府、將作等部門,就真的要哭了。

    而北方草原發現大型銅礦,這對帝國來說,不吝于天降餡餅。北方屬于朝廷管轄,而且地勢平坦,運輸便利。不像益州,銅想要運出來,就只能走水路運到荊州。這就是先秦至漢朝的時候,荊州南陽為什么是天下鑄造中心的原因。因為原材料會通過長江,順水而下,抵達荊州。而南陽又離洛陽最近,于是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鑄造大都會。天下五都之一。

    可是,南陽成為鑄造中心的背后,誰又知道,風大浪急的三峽,每年又會翻多少船,吞噬多少物資、人命呢?后世充當押運官的官員,簡直比流放三千里還要慘。流放三千里還有活路。你行船,稍有閃失,就是死路一條。就算你自己幸運躲過了,可要是所率船隊翻了幾條船,朝廷也會例行問罪。

    現在北方竟然也有銅,而且還是極其容易開采,極其便于運輸的大型銅礦。這讓朝廷如何不喜?在這會所有人的認知之中。銅就等于錢。就是財富。

    這下,再也沒有人反對劉備向北方擴展的建議了。而是一個個熱衷的詢問起來,北方那廣袤的草原,是否允許私人買賣?

    當第一個人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備不禁就笑了起來。銅礦和煤礦,他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氣、花了多少時間才尋到。向北方大規模擴展之前,他派的人就已經在草原之上進行活動了。銅礦和煤礦也早就發現了。現在他只是配合著這股風潮,把消息給放出來而已。

    人類的**,才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他就是要讓吏民們知道,北方有大利可圖,這樣,漢人的目光,才不會被現有的領土所束縛住。英雄、文明、偉大的漢人們,也是時候出去看看世界了。而不是天天惦記著自家的那點兒土地。

    土地是根本,農業不可荒廢。但漢朝這艘巨艦要繼續發展,繼續前行。光靠農耕文明可不夠。北方因為戰亂,許多地主豪強們死的死,殘的殘,元氣大傷。但與此同時,又有大批的新興貴族在跟著劉備一起崛起。

    為了讓這些人對土地不要那么貪婪。劉備只好盡量的設法,讓他們轉移目標。去吧,去草原開礦、去草原放牧。你們所賺取的利益,遠比大量買田種地要強多了。

    劉備很快做了批復,表示草原太過于廣闊,朝廷一時半會,無力對其進行大開發。可以允許官民購買土地,進行探礦、耕種、放牧等權利。但若發現礦產,不得隱瞞,須第一時間上報朝廷。而朝廷擁有礦產資源的全部收購權。

    官員、貴族們才無所謂呢,發現了礦產,不賣給朝廷,賣給誰去。這玩意又不能吃不能喝。現在有朝廷兜底,他們更是百無禁忌。劉備知道草原是個大坑,又怕沒人購買,索性就半買半送,把大片草原當做白菜價給賣了出去。

    要是一無所獲,也冤不得自己。反正他們也沒花多少錢。這點錢購買者哪怕是在那里種地、放牧都能夠收回來。實在不行,他們還能夠當作祖產傳給后代啊。

    至于一些模糊印象中的優質地塊,劉備死死捂在了手里。這些地方,哪怕現在一無所獲,他也不會賣出去,有些地方,不僅僅只去看商業價值的。

    至此,草原大開始,就徹底進入了**時期。劉備相信,未來的貴族們,會和他的傳人一起,守護草原,保衛他們的財產。這樣一來,草原上的民族,基本上就再也翻不起什么風浪來了。

    以前是漢人不要,所以草原上的民族才能夠稱王稱霸。現在漢人來了,誰還能夠蹦跶?

    遼東那邊,劉備派人在廣陽郡薊縣重新筑城,這里一直是幽州刺史府幽州牧的駐地,北方重要的軍事重鎮。千年之后,這里將會成為大明王朝的都城。肩負著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進攻,守衛國門的重任。

    這個地方,在劉備的規模中,將是未來的幽州都督府。遼東將會以薊縣為基地,不斷向北挺進。徹底掃滅、收復遼東的其余諸部。話說當年公孫度的兩個兒子,也不知道東奔西跑,跑到哪里去了。這兩小子,當年與高句麗王次子高建勾搭在一起,鼓動高句麗王欲興兵犯漢。

    結果高句麗國在盧植、黃忠等人的打擊下,王死國滅,下場凄涼無比。只是公孫康和公孫恭兩人,卻遍尋不見。時有傳言,或云在扶余,或云在肅慎。卻無一處是真。

    這些年來,劉備事情越來越多,卻也把這兩人給忘了。現在忽然想起遼東之事,心中不禁就冒起這兩人的姓名來。

    劉備覺得,此二人都不是平庸之輩,肯定不會悄無聲息的死去。這會只怕是在哪個地方躲了起來瀟灑快活呢。既然準備開始大遼東,那順手讓人把這兩個家伙給揪出來,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開發草原,和開發遼東的根本目的,是擴大漢朝的疆域,將廣袤的領土徹底納入漢朝的疆域地圖。與此同時,大力開發草原與遼東的一切資源,以豐富漢朝的物資供應,這有利于漢朝的社會穩定,使得漢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劉備相信,在這開發熱潮中,將會有不少的官民、貴族在其中獲得利益。這將使得他們的思想發生根本改變。在對土地更加渴望的同時,對耕地的依賴將會大大降低。

    他們不再只會買地耕種,對于土地的附加價值,將不再只依賴于農業生產。新興的礦業、經濟作物等等,都會成為他們新的財源。

    這些利益的獲得者,將會成為他劉備的鐵桿支持者。當帝國需要進行下一輪軍事擴張的時候。他們將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表示同意。

    潛移默化下去,幾十年或者百年之后,大航海時代難道就不會提前來臨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凌源市| 百色市| 和硕县| 东兰县| 衡东县| 观塘区| 电白县| 连南| 安岳县| SHOW| 金沙县| 临海市| 城固县| 牡丹江市| 巴中市| 江油市| 东丽区| 隆化县| 定南县| 沅江市| 孟村| 长岭县| 鄢陵县| 堆龙德庆县| 宜黄县| 海安县| 阿拉善右旗| 台东县| 惠水县| 武城县| 榆林市| 樟树市| 华蓥市| 宣武区| 平原县| 米易县| 本溪| 齐齐哈尔市| 西充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