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皇劉備 正文 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

作者/青牛道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卻劉備引軍屯宛城之外,與張曼成相拒。宛城雄峻久矣,又歷年翻修,易守難攻。劉備佯攻數(shù)次,又屢被張曼成擊退。拋石車也無可奈何,宛城堅固不可破,張曼成識得投石車之威勢,于城頭之上遍豎木板,又裹以布被,漢軍投石車連發(fā)彈雨數(shù)日,殺傷甚少。而投石車毀壞甚多。劉備數(shù)番分兵,麾下兵下,不欲強攻徒耗兵力,然關羽連連請戰(zhàn),而軍心士氣可用,正欲率軍強攻宛城。忽有校來報,營外嚴、黃兩位將軍到了。劉備大喜,連忙率了關羽迎了出去。

    營外,嚴顏、黃忠引了一枝軍駐扎于外,見劉備出迎,二將立馬前來拜見。劉備扶起黃忠、嚴顏,喜道:“漢升、守正,如何到了此處?莫非襄陽已下?”

    兩將對視一眼,黃忠咧嘴笑道:“托主公之福,我與守二數(shù)日前合攻襄陽,陣斬賊首,余眾大潰,非降既走,如今襄陽已在我軍手中矣!”

    劉備大笑,攜了黃忠、嚴顏之手便往里走,道:“襄陽一下,我無后顧之憂也,仗卿等之力。”

    黃忠、嚴顏忙道:“憑主公之福,卒士用命耳,我等不敢居功。”

    于是俱入營中,劉備下令,三軍休整,烹羊置酒,痛飲三日。消息傳出,諸卒士莫不歡欣鼓舞,士氣為之一壯。

    營中,劉備與諸將痛飲,酒酣耳熱之后,又細聽黃、嚴二人分襄陽之事。

    原來黃忠屯兵黎丘,嚴顏鎮(zhèn)守鄧縣。因襄陽守將避之不戰(zhàn),于是兩人合謀,前后相攻襄陽,使其首尾不能顧。結果黃忠嚴顏一動,襄陽城守將便知其行徑,針對性的防守,一攻一守,竟然也打得有聲有色。

    如此數(shù)番,襄陽城不能下,黃忠便飛信與嚴顏,道:“阿頭山賊兵不除,襄陽難下。”原來襄陽城外阿頭山也駐有一枝黃巾軍。于地勢高處立寨扼守要道。黃、嚴兩軍稍有異動,阿頭山守將便以號旗通知襄陽,故襄陽悉知黃忠、嚴顏動向。

    嚴顏得書,深以為然。于是與黃忠約好先除阿頭山之敵。兩人遣了騎士四處搜尋附近樵采之人,詢問阿頭山地勢道路。待將所得之詞細繪成圖后,黃忠、嚴顏各出一半軍,多設旗號,佯攻襄陽,又令其余軍士,夜?jié)撋街校锰烀髦畷r,從他道突然殺出。阿頭山守軍見漢軍突至,以為神兵天降。防不勝防,頓時亂作一團。漢軍趁勢破寨,圍住截殺。

    黃巾賊軍心搖動,發(fā)一聲喊,棄械而逃。除了跑得慢者,其余皆發(fā)足奔入林中消失不見。襄陽守將見阿頭山濃煙滾滾,如何不知是漢軍破了阿頭山營寨,不由怒極,竟引軍出城與黃忠戰(zhàn),大敗一陣,狼狽退回城中,只吩咐左右緊守四門不出。

    嚴顏與黃忠兵合一處,猛攻襄陽。又每日以箭射降書至城中,言愿降者既往不咎,否則破城之日,大軍進城,立為齏粉。

    于是連夜槌城而出者甚眾,黃忠、嚴顏收于營中,好言慰之。而后令降者仍著黃巾軍衣甲,徑往襄陽城下,呼朋喚友,誘之出降。是夜,又有人槌城而出,襄陽守將得訊大怒,謂眾校曰:“嚴守營中,若敢有異動者,立斬之!”

    一校遲疑,唯唯曰:“將軍,漢軍攻打甚急,大帥也未見回援,料想宛城戰(zhàn)事不諧,我等困守此處,已無力回天矣,莫若降之!”

    襄陽主將勃然作色,撥劍斬之于地,而后曰:“吾誓死相隨大賢良師以及張大帥,再敢有言降者殺!”

    眾校噤聲不敢言。默默而退。是夜,襄陽四門火光大作,城中喧嘩聲不斷。黃忠、嚴顏出營觀之,對視笑道:“賊軍自亂也,破城就在此時!”

    于是整頓兵馬,一齊殺出,方至南門,便見城門大開,一校領數(shù)百人疾走而來,見黃忠便拜,曰:“人乃黃巾軍校尉文甫,已奪南門降將軍,愿將軍速速入城!”

    卻原來眾校回營,見主將方才暴起殺人,于心有戚戚焉。于是密議降漢,如此或可保得性命家。計謀已定,待天黑之后,聚了心腹人馬,直取四門。四門守軍措不及手,連連敗退。文甫得了南門,正欲投漢營引漢軍入城,卻不料方出城便遇見黃忠嚴顏軍。

    黃忠嚴顏驅(qū)大軍入城,此時眾賊知大勢已去,便紛紛俯地請降,只有襄陽主將,率了一部人馬,且戰(zhàn)且退,最后據(jù)守太守府,寧死不降。

    黃忠命人以巨木鑿穿太守府院墻,大軍一涌而入,襄陽守將戰(zhàn)至力竭,面對步步進逼的漢軍,慘然一笑,道:“天不佑我黃巾軍,恨不能隨大賢良師入洛陽也!”于是自剄而亡。

    黃、嚴二人見襄陽已下,便命軍士巡守四城,張貼文告,若有為非作歹,趁火打劫者,有不遵軍紀擾民者,斬之。于是一城皆安。

    大軍休整已畢,黃忠與嚴顏商議,便命文甫領兵一千屯襄陽,又命麾下校領五百人駐阿頭山,安排妥當,方率軍前往南陽,與劉備會師。

    劉備聽完,笑道:“漢升、守正來得正好,我與云長正欲攻宛城。”

    黃忠、嚴顏進營中許久不見張飛,便問道:“主公,益德何在?”

    劉備道:“我命益德往穎陰,護送文若一路往涿縣去了。”又把穎川黃巾敗于皇甫嵩、朱俊手中,波才殘部逃竄南陽,被自己剿滅的事一一細了。

    黃忠道:“穎川黃巾聲勢如虹,四海震動,竟然敗亡如此之速。皇甫義真不愧為將門之后也。”

    皇甫嵩家世代為將,父親為雁門太守,叔父為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guī),祖父為扶風都尉,曾祖為度遼將軍……俱以軍功而起。是故眾人聞黃忠之言,皆頭稱是。

    劉備整頓兵馬已畢,正欲攻宛,奈何天公不作美,天空竟然下起暴雨來,于是只好暫且罷軍。

    劉備屯兵宛城,消息源源不斷傳來。交阯刺史賈琮已討平叛軍,而后安定地方。賈琮見地方咸言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單,京師遙遠,告冤無所,民不聊生,故聚為盜賊。于是即移書告示,使各安其資業(yè),招撫荒散,蠲復徭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郡縣,于是一州蕩定,百姓以安。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言吏不敢過民家而飯也,漢代的反腐倡廉先鋒,賈琮后來在交阯三年,考評為十三州之最。

    又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共身,人以為怪異,以為漢德不興,漢祚將絕。于是謠言四起,城門校尉等屢禁不絕。劉備聞訊,莞爾一笑,不過一畸形兒爾。

    又益州巴郡妖巫張脩反,禍亂郡縣。劉備曾為巴郡太守,亦知張脩其人。乃天師道即五斗米道大祭酒。當時張脩往來傳道,替人療病,勸人為善,一副得道之人的模樣,劉備后世曾游龍虎山,對傳承二千余年不絕的正一天師道印象頗佳,是以也未曾阻擾天師道在巴郡傳教,竟想不到此人反了。

    正一道乃張陵所創(chuàng)。張陵,字輔漢,后世稱為張道陵,正一真人,祖天師。乃興漢三杰之張良后人,或許是家傳基因,張良少時就曾得道家高人黃石公所授,一生好黃老之術,晚年又隨赤松子游。張陵也一樣,少時便好黃老之術,精《道德經(jīng)》,后入太學,詔舉賢良方正,被任為巴郡江州令,從此一生與巴蜀之地結下不解之緣。

    張陵后來棄官而去,隱居北邙山習長生之術,朝廷先征博士,后征太傅,皆屢辭不就。后入蜀郡,于鶴鳴山創(chuàng)建五斗米道,自稱得太上老君所授正法,命為天師。中國的道與醫(yī),總是相互依存的。因為道與醫(yī),都論氣與神、陰陽與五行,是故有道醫(yī)一脈,其中佼佼者如張仲景,葛洪,孫思邈等。不但乃道家高士,亦為一代圣手。張陵于巴蜀之地傳教,以符箓造水治病扶危,凡信其教者,須出五斗米,于是又稱五斗米教。

    從張陵到其子張衡,此張衡不是那個大科學家張衡。父子兩代悉心傳教。他們既不宣揚歪理邪,也不騙取財物。無論貴賤,入教者一律只收取五斗米,絕不多取。又立二十四治,定期召集教眾祈禱、學道。巴蜀之地,向來好鬼神,喜巫道。張陵又著實是得道之士,一手醫(yī)術出神入化不,每與客論,言行高妙。眾人皆服。于是一時之間,信者甚眾。張陵名聲甚廣,而益州官吏見張陵所創(chuàng)之教無甚邪,除治病救人外,一心勸人向善修道。于是便縱之不管。從張陵到張衡,已歷二世矣。

    五斗米道以世襲嗣教,張陵羽化后,張衡接任掌教,于光和二年于陽平山與妻一道羽化,臨去之際以祖?zhèn)饔Ω蹲訌堲敚瑖谠唬骸叭曜嬉蕴斓貫樾模`為念,誠敬忠孝為,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國,非孝無以事親,切記切記。”

    張魯既掌教,因年幼,教中多有不服者,此張脩便是其中之一。因此竟唆使其余人等,一道同奪張魯之權。而后率眾起事,響應張角。

    劉備聞張脩禍亂益州,便修書一封,命人送往巴郡羅耶珂處,著她注意巴郡,若張脩敢來巴郡作怪,便遣蠻軍與官軍一道鎮(zhèn)壓之。他實在不忍心自己在巴郡的心血遭張脩之流毀壞。那些無辜流民無辜百姓好不容易才安穩(wěn)下來,自己又怎能眼看他們陷入戰(zhàn)火之中?

    感謝官佑;春暖花還開兩位書友的打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瑞金市| 东阳市| 南昌县| 嵊泗县| 五台县| 甘孜| 揭东县| 沐川县| 黄梅县| 四子王旗| 曲松县| 太康县| 法库县| 井研县| 平和县| 屏东县| 通城县| 剑河县| 肥东县| 广元市| 疏勒县| 哈尔滨市| 青神县| 石渠县| 杂多县| 弥勒县| 怀柔区| 五莲县| 岑巩县| 泸水县| 慈利县| 普兰县| 凤冈县| 博湖县| 迭部县| 买车| 屯留县| 锦州市| 赤城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