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皇劉備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云(二)

作者/青牛道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劉備跟著送了喪,又發(fā)現(xiàn)沒人管他了。******|光祿卿既不要他去署中報到辦公,朝廷也不下旨讓他返回駐地。他也不想現(xiàn)在就打報告要南返荊州。于是他就這么心安理得的在京師待了下來。

    或許是上天有感天子駕崩,這些天一直雨水不斷。劉備也就懶得出去。他此時在京中,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于是便也想保持低調。

    按慣例,他應該去拜訪大將軍何進和三公。但劉備視何進為冢中枯鬼,而昔年待他甚厚的長者劉寬、楊賜皆已離世,唯獨一個認識的太尉劉虞,也是外鎮(zhèn)。實在是不好去見,否則被人腦補成兩人勾結就不太好了。見了司徒、司空,唯獨不見太尉,也不好。索性便一個也不見了。想必居喪期間,也無人敢他失禮。

    關羽、張飛兩人在京師更是沒熟識的人,劉備不出去,他們也就跟著宅在家里。只有荀彧,這幾天,天天在外面。劉備知道他世家出身,交游廣闊,還有個侄兒荀攸,為大將軍座上客,于是便也不去管他。反正文若出去了,也是自己的耳目,有什么風吹草動,都會向自己匯報,何樂而不為?

    荀攸府中,叔侄二人分席而坐。窗外絲雨綿綿,天光甚暗。室內燭火通明。荀攸道:“叔父,劉玄德待汝如何?”

    荀彧捧茶輕啜一口,道:“劉玄德不愧海內名士,于學術上每有真知灼見,治政統(tǒng)軍,亦見不凡。我與他,相處甚歡!

    荀攸沉默良久,道:“叔父,回來罷!

    荀彧眉頭輕皺,反問道:“為何?”

    荀攸道:“先帝駕崩,而新帝繼位。天下權柄皆在大將軍之手。如今大將軍已然決定清掃閹宦,整齊天下邪亂。我等士人無不仰首期待。叔父之才,十倍于我。天子登基,朝廷自有一番新氣象,正是用人之際。若叔父為朝廷所用,不出數(shù)載,必與劉玄德并駕齊驅也!叔父何故自甘為其門客僚屬耶?”

    在荀家,荀彧閉門不出,屢拒朝廷征辟之時,大家還很高興,以為荀彧是在養(yǎng)望。結果他卻選擇了入劉備幕府。劉備雖然為海內所重,但畢竟年輕資淺,名位不高。在族中還是有不少意見的。覺得荀彧屈才了。不過限于當時天下紛亂的形勢,又欲借劉備之勢以避中原之禍。故此才隱忍了下來不。

    如今,荀家人見那個喜歡亂來的皇帝漢靈帝已經(jīng)駕崩了。而天子繼位,大將軍何進重用士人。又覺得到了他們士人大施拳腳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要清掃宦官,清掃完之后就正好是論功行賞分蛋糕的時候,位置不多,誰手快,誰能力強就歸誰。荀家后起之秀,一為荀彧,一為荀攸。荀攸已被大將軍何進所征辟?筛錾能鲝瑓s還跟著劉備身后混,這就有不大好了吧?

    若是荀彧也為朝廷所用,不出數(shù)年,他們荀家必然又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于是,族內老人便在年初就屢發(fā)書信與荀彧,只不過荀彧沒有理會,也沒有讓劉備知道罷了。

    如今荀彧隨劉備入京,荀攸又受命,勸一勸這個叔父。

    荀彧聽完,眉頭一挑,似笑非笑的問道:“公達,你也覺得大將軍能清掃閹宦,朝廷能有一番新氣象?我輩士人能一施胸中抱負,共襄太平盛世?”

    荀攸沉默不語。

    荀彧見荀攸不回答,便又喝了一口茶,道:“看來你還算清醒,未曾讓我失望。主公進京之前,與我有言,京師之局面,已成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勢。不過世間萬物,總是由盛轉衰。天下人皆知大將軍欲清掃宦官。宦官寧不知焉?而大將軍負天下人望,卻一拖再拖,猶豫不決。其中變數(shù)實在太多,只怕難以竟功。公達,我亦持此論。你以為如何?”

    荀攸良久,嘆息一聲,道:“大將軍以袁初四世三公,能得豪杰用,屢聽其言,已著人征外鎮(zhèn)入京。董兵屯上林苑,丁原兵屯孟津。橋瑁兵屯城皋……大將軍掌洛陽禁兵,袁初為司隸校尉,司隸與京城兵權皆在二人之手,欲誅一閹宦,反而依賴外鎮(zhèn),我大漢這是怎么了?”言語見不勝唏噓。

    荀彧聞言,也不禁黯然。

    良久,荀彧長嘆道:“公達,我觀京師是非之地,居大不易,你,還是見機行事罷。若有事,可往盧尚書府,我與主公皆在此處!

    荀彧叔侄二人在密談的時候,盧植府中,劉恪也在和兄長劉備話。“十一郎,你在軍中,能掌握多少人馬?”

    劉恪道:“五哥,我聽你之言,在軍中善待士卒,從不扣人軍餉,故麾下卒士皆愿效死……”如今他身為一營司馬,手底下也有著一班鐵桿兄弟。

    劉備聞言,看著這個成熟了不少的十一,不禁笑道:“好!好!老十一,你且聽我言,如此如此……”

    劉恪把胸脯一拍,道:“五哥,你就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

    卻大將軍何進和妹妹何太后攤牌了,可惜何太后仍不聽何進之言,只是道:“中官統(tǒng)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

    何進這人,實在是個沒主見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他卻又瞻前顧后,何太后一,他又覺得自己應該聽太后的。把個袁紹氣得半死,袁紹只得又苦口婆心的勸,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必為后患。

    這個時候,也無所謂密謀不密謀的了,一件機密的事件,讓何進搞得滿城皆知,人人都知道大將軍要誅宦官了。袁紹等人也是無語了。

    舞陽君與車騎將軍何苗多次收受宦官賄賂,這次宦官知道不好,又著鄉(xiāng)黨郭勝送了億萬錢,前來關,求大將軍放過。

    于是皆在太后面前何進的壞話:“……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

    好吧,一個是同父異母的哥哥,一個是自己娘親和異父同母的弟弟,自然是娘親和弟弟要更可信一。再加上關系到擅權的事情,何太后就不能忍了。兄長再親,能親過自己兒子?于是太后只是不許,屢下詔書讓何進不得擅動,又讓中常侍等人至大將軍府陪罪。

    何苗更是苦勸:“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中常侍郭勝、張讓、趙忠等在何進面前痛哭流涕,愿意奉上家財,告老歸田,只求大將軍看在往日情份之上讓他等殘缺之人安度晚年。而弟弟何苗和太后也都替宦官盡好話。結果何進惻隱之心大動。打算就讓他們退位回家算了。

    袁紹聞訊,一拍額頭,我的個天!便匆匆往大將軍府奔去。大將軍府,主簿陳琳也在勸諫:“《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發(fā)耳。夫違經(jīng)合道,無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將軍可速決斷!否則遲則生變!吾聞東中郎將劉玄德亦在京師,其人聲名素隆,又久有戰(zhàn)功。將軍何不召之以問策?”

    袁紹剛進府,便見陳琳在向何進舉薦劉備,袁紹心中大急,劉備一來,以他的事,三下五除二,還有自己什么事?于是急喝道:“不可!”

    何進與陳琳一臉疑惑,拿眼來看袁紹,袁紹口不擇言,道:“劉玄德雖然才高,然則孤傲自標,進京月余,卻不來拜見大將軍,足見其人心意必不肯為大將軍所用。且我等萬事皆備,只待大將軍一聲號令,緣何又欲召劉玄德,徒生變故乎?”

    又對何進道:“大將軍,事已至此,交構已成,形勢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

    何進見袁紹言語逼之甚切,便一橫心,詔命袁紹假節(jié),專命擊斷。然后自己掩耳盜鈴打算不管不顧了。

    陳琳見何進始終不納自己之言,心灰意冷,便辭官而去。臨行前來想見見劉備的,卻又想起袁紹起劉備孤傲自標,怕劉備不好見。于是素性便不去了。

    劉備要是知道袁紹往自己身上潑污水,讓建安七子中的陳琳陳孔璋避而不見,只怕要跳腳大罵孤傲自標你大爺了。

    袁紹膽大包天,得何進之命,便連下數(shù)令,先是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案情,開始調查了。然后又詔書促董速速進兵,進駐平津觀。

    天地良心,何進真的只想讓董在上林苑,根就沒想到讓這家伙來洛陽。自己一放權,袁紹就亂來了。也不知道這兩人之間,是不是有什么協(xié)議。

    何太后一聽袁紹召董,這下就真怕了。怕何進一怒之下不管不顧大開殺戒。于是悉罷中常侍黃門,使還里舍。只留了何進平時親近的人,留守宮中。

    諸常侍打算又去何進那里請罪,趙忠、張讓道:“前次請罪,我等已無后路,然大將軍一意孤行,我等再往,自取其辱爾。不若另想他法。”

    段珪怒道:“何遂高欺人太盛,不若拼死一搏,我等若死,也必不讓他好過。況且,鹿死誰手,誰可知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且末县| 佛冈县| 高邮市| 北海市| 千阳县| 县级市| 镇雄县| 美姑县| 通山县| 兰考县| 怀安县| 黄大仙区| 仲巴县| 茂名市| 突泉县| 城固县| 大埔区| 都昌县| 景东| 崇州市| 荣成市| 酒泉市| 象山县| 黔西县| 奎屯市| 甘孜县| 巴中市| 昂仁县| 三江| 华坪县| 刚察县| 阿克苏市| 天峻县| 拉萨市| 宁阳县| 开鲁县| 嘉黎县| 江津市| 嘉义县| 三河市|